第472章 故土召唤心所向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一封封由梁文辉亲手誊抄的副本,通过和记集团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涌向四方。

  从香港出发,飞向吉隆坡的华人商会,飞向曼谷的宗亲祠堂,飞向温哥华的武馆,飞向旧金山那座挂着“天下为公”牌匾的古老红砖小楼。

  每一份电文的末尾,都附带着一个独特的加密标记,那是只有各地山主、堂主才能看懂的洪门密押。

  还有纽约、敦、悉尼……

  每一封信,都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

  起初,悄无声息。

  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横跨全球的风暴,正在酝酿。

  ……

  蛇口,依旧热火朝天。

  只是,陈山的身影,不再频繁出现在工地上。

  他整日待在指挥部的办公室里,对着一张张更为复杂的图纸,时而勾画,时而沉思。

  这在外人看来,别有深意。

  李主任偷偷打来电话,旁敲侧击地问:“陈老板,是不是上次袁老的话,让您心里有了疙瘩?您放心,现在政策好,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谈嘛……”

  他以为,陈山是被袁振邦那个“如何拉动一架破车”的终极问题,给问住了。

  就连袁振邦自己,也没有离开深圳。

  他每日在蛇口溜达,看到那依旧狂热的建设场面,不再呵斥,只是沉默。

  他以为,这个年轻人终于撞上了南墙,终于认识到了个人力量的局限和渺小。

  仅凭他一人,如何撼动这个积贫积弱的庞大国家?

  这个年轻人,大概是在“冷静思考”吧。

  他们都猜错了。

  陈山不是在思考,他是在等。

  等风来。

  三天后。

  指挥部里那台从香港运来的电传机,沉寂了数日之后,突然发出了清脆急促的“滴滴答答”声。

  梁文辉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撕下了那张刚刚吐出来的纸条。

  电文很短。

  来自美国旧金山洪门致公堂。

  【山主钧鉴:文告已阅,血脉贲张。堂中叔父兄弟,彻夜未眠,争相传阅,无不泪下。家国所需,万死不辞!美西洪门致公总堂决议,即刻组建第一批工商考察团赴港!】

  落款,是致公堂现任堂主的名字,和一个鲜红的“公”字印章。

  梁文辉的手,抖了一下。

  他抬头看向窗边的陈山,眼神里是全是狂喜。

  旧金山致公堂!

  那是国父当年奔走革命的海外大本营,是整个北美洪门的龙头!

  他们,应了!

  不等梁文辉开口,电传机再次疯狂地嘶鸣起来。

  第二封,来自加拿大,温哥华,洪顺堂。

  【山主钧鉴:我等海外孤魂,今闻故土召唤,如闻天籁!愿倾尽家资,以报万一!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第三封,来自南美,巴西,忠义堂。

  【山主钧鉴:巴西铁矿,华人血泪。今有机会报效祖国,虽远隔重洋,亦愿效死!共襄盛举!】

  一封。

  两封。

  十封!

  电传机像是疯了一样,彻夜不休。

  来自世界各地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来。

  措辞或许不同,有的文雅,有的粗犷,但那份被点燃的赤诚之心,滚烫得几乎要灼穿纸背。

  王虎拿着一叠电报,粗大的手指都在哆嗦,他看着陈山,眼眶通红。

  “山哥……这……这他妈的……都来了?”

  他以为会是一场血雨腥风的江湖内斗,没想到,等来的竟是八方来援的漫天烽火。

  然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泰国《星暹日报》的头版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

  作者是泰国正大集团的董事长谢国民。(正大集团有着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

  谢国民用他那支沉稳的笔,深情地回忆了华人下南洋的百年血泪史。

  从被当成“猪仔”卖到种植园,到在异国他乡夹缝求生,再到凭借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创下偌大家业。

  文章的结尾,他写道:

  “……我等海外游子,汲汲营营一生,纵有万贯家财,于洋人眼中,终究是异类。

  膝下儿孙,黄皮白心,忘却祖宗言语。

  此中悲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何也?

  因我身后故土积弱,我辈腰杆不硬!国不强,则民无尊!”

  “……今有陈山先生,以商报国,振臂一呼,言辞恳切,字字泣血。

  此非为一人之私利,实为我千万海外华人谋万世之基业!

  以实业强国,以科技兴邦,此乃行侠之大事,仗义之大举!

  郭某不才,愿附骥尾,以尽绵薄之力!”

  文章一出,华人震动!

  如果说,洪门的响应,还只是江湖层面的风雷。

  那谢国民的公开站台,则代表着整个东南亚顶层华商圈子的态度!

  紧接着,新加坡、马拉西亚、菲律宾的各大华文报纸,纷纷转载。

  【仲昆之召,敢不应乎?倾家为国,在所不辞!】

  【家国有召,时不我待!即日组团启程!】

  一时间,“回国投资”、“实业报国”,成了整个东南亚华人圈最热门的话题。

  王虎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去指挥部门口,看梁文辉张贴那些从世界各地传来的电报。

  “马尼拉华商总会响应!”

  “伦敦安良工商会响应!”

  那一张张写满了支持与激情的电报,像军功章一样,贴满了整面墙壁。

  王虎看着那面墙,咧着嘴,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梁文辉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就没停过。

  全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查询电话,询问投资的具体政策和项目。

  他脸上的喜悦,已经快要溢出来。

  “山哥,成了!这次真的成了!”

  陈山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看着那些被他用红笔圈出的城市,一个个亮了起来。

  他脸上,却没有任何喜悦。

  因为他知道,最关键的一个地方,还没有声音。

  马来西亚,吉隆坡。

  那里,有整个东南亚最庞大、最富有,也最保守的华人商业集团。

  他们的领袖,是一位在整个华人世界都享有崇高声望的人物。

  拿督,林梧桐。

  就在全球华人圈热情被彻底点燃的第五天。

  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报纸《南洋商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林梧桐的署名文章。

  文章的标题,像一盆冰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爱国之心当珍重,华人血汗非赌注》。

  办公室里,王虎死死地盯着那份报纸,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像是有一头暴怒的狮子在冲撞。

  梁文辉一字一句地,将报纸上的内容念了出来:

  “拜读陈先生《告全球洪门仲昆书》,心潮澎湃,夜不能寐。陈先生拳拳爱国之心,实令我辈汗颜,深感敬佩。”

  “……然,我等南洋华人,根基浅薄,每一分钱,皆是几代人勤俭克己,省下的血汗钱。

  我林某人,忝为商会总长,身后是数百万同胞的信任与托付,不敢不慎。”

  “……内地之政策,风云变幻。今日座上宾,或为明日阶下囚。

  我辈之心,虽向往故土,然亦不能拿千万同胞之身家性命,去为一个未卜的前途,下一个豪赌。”

  “故,陈先生之召唤,我心向往之,然身不能至。

  望先生能理解我辈之苦心,待他日故土政策清明,法制健全,我等必将组团归乡,以报万一。”

  “在此,我恳请所有南洋同胞,冷静,再冷静。”

  “我操他妈的!”王虎一拳狠狠砸在桌上,红木桌面应声裂开一道缝。

  “这老东西是什么意思?!我们在这里拼死拼活,他在那说风凉话!”

  “他说我们是赌博?!他妈的,不赌,难道等着烂死在外面吗?!”

  王虎气得浑身发抖,却又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因为,林梧桐说的,句句都是事实。

  他的每一句质疑,都精准地戳在了所有海外华人最担忧、最脆弱的神经上。

  梁文辉也沉默了。

  他知道,林梧桐这篇文章的影响力,足以抵消掉之前所有正面的声音。

  这位拿督,在南洋华人中的地位太高了。

  他的“冷静”,足以让无数刚刚燃起热情的华人富商,重新收回他们准备伸出的手。

  这一招,釜底抽薪,又狠又准。

  “山哥……”梁文辉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我写篇文章反驳他?”

  “反驳?”

  陈山转过身,脸上依旧平静。

  “你反驳不了。”

  “因为他说的是对的。”

  王虎和梁文辉都愣住了。

  “隔着千山万水,你跟他们讲再多的大道理,画再大的饼,都没用。”

  陈山拿起那份《南洋商报》,目光落在林梧桐那张印在报纸上,布满皱纹却眼神锐利的老脸上。

  “他想要的,不是解释。”

  “他想要的,是眼见为实。”

  陈山看着梁文辉,缓缓开口。

  “以和记集团的名义,公开回应所有海外媒体。”

  梁文辉立刻拿出纸笔,准备记录。

  “第一,我们完全理解并尊重林梧桐拿督,以及所有海外侨胞的审慎和疑虑。”

  “第二,百闻不如一见。”

  陈山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和记集团,在此正式向林梧桐拿督,以及所有心存疑虑的南洋侨领,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请你们,组团回国。”

  “亲眼看一看,今日之中国。”

  “亲眼看一看,深圳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着什么。”

  陈山顿了顿,补充了最后一句。

  “所有费用,包括头等舱机票、五星级酒店,全部由我陈山,个人承担。”

  这则回应,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引爆了全球的华文媒体。

  不解释,不争辩。

  直接邀请你来看。

  这种从容和底气,远比任何辩驳都有力。

  吉隆坡。

  拿督林梧桐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各大商会的头面人物。

  所有人都看着坐在主位上,沉默不语的老人。

  许久,林梧桐才放下手里的电报,抬起头,环视一周。

  “人家已经把梯子递到脸上了。”

  “我们,没有不接的道理。”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南洋商报》的总编室。

  “替我,回复陈先生。”

  林梧桐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遍了整个东南亚。

  “邀请,我们接受。”

  “但是,我此行,只为求一个‘真’字。”

  “若我所见非实,所闻非真,只是你们搭好的戏台,演给我们看的样板戏……”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那就请陈先生,能理解我辈的苦心,也请陈先生,不要再拿‘爱国’二字,来消耗我海外华人的信任。”
  http://www.abcsee.cc/13304/4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