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泉州府衙(上)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大明中华元年,三月二十,戌时两刻。

  泉州府,晋江县的府衙,文臣武将云集,几十个满清将校,云聚在此。

  满清王朝,对福建厦门郑逆的围剿战,经过半年的精心准备,也终于到了最后阶段。

  安南将军达素的中军行苑,也从福州总督府,迁到了如今的泉州府,距离前线仅仅百余里。

  今天晚上,达素召开军议,召集了福建省,所有的重臣大将。

  就是为了进行大战的总动员,也是做最后的战略部署。

  “哎”

  帅桌主位左侧,两鬓斑白的达素,环顾左右,眉头深陷,深叹一口老仙气。

  饱经沧桑的脸颊,蜡黄蜡黄的,皱纹如沟壑,纵横交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风霜。

  “该死的郑逆”

  “天杀的西南朱家贼”

  “老索尼,这个老不死的”

  “催,催催催、、”

  “一天到晚,就知道催死,催命”

  “围攻金夏,难不成长了翅膀,能飞过去吗”

  “他妈的,狗娘养的,当老子是鸟人啊”

  “难,难,难,难搞啊”

  放眼望去,清一色的铁罐头甲胄,老杀胚也忍不住的嘀嘀咕咕。

  去年八月底,达素的军队,就从浙江进入了福建,开始整兵备战。

  备战期间,乱七八糟,心烦意乱的事情,太多了啊。

  首先,紫禁城的朝廷大佬,那是急得不得了,想尽快发动战役,打掉盘踞在厦门的郑逆,如鲠在喉啊。

  尤其是首辅老索尼,这个鳌少保的死对头,一个劲的,就是往死里催促。

  是的,达素是镶黄旗的大将。

  镶黄旗是鳌少保的地盘,达素跟着鳌少保几十年,南征北战,自然就是心腹大将。

  其实,不仅仅是老索尼心急,达素的顶头上司鳌少保,也心急如焚啊。

  没错的,大西南的明贼,已经打下了广东,又再搞东南亚,地盘越来越大,根基越来越稳。

  不出意外的话,留给福建清军,清剿厦门郑逆的时间,肯定是过一天,少一天的。

  没办法,去年一年,大西南的朱家贼,太狠了。

  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京观景观,把满清将校,紫禁城的四大辅臣,都杀胆寒了。

  其次,是福建水师的兵备,太差了啊。

  十几年来,清军占据了福建的陆地,郑逆海盗集团,就霸占了沿海各大小岛屿。

  郑逆的兵马,上不了岸,上来就被暴揍,丢盔弃甲,惨不忍睹。

  同样,福建的水师,也别想遨游四海,下海了也被打,打一次输一次,凄惨无比。

  非但如此,躲在港口,也会被骚扰袭击。

  很自然的,福建水师的规模,就发展不起来,战斗力也是奇差无比。

  主帅达素,经过一番清点,整个福建省,能出海作战的海船,也就是大几百艘。

  就这点装备,达素就是通天之能,也甭想跟几千艘的郑逆,在海上争锋,塞牙缝都不够。

  迫不得已,整个福建,沿海各州府,开启了爆装备模式,日夜赶造战船,渡马船。

  最后,就是江浙沿海的水师援兵,也是磕磕绊绊,不尽如意啊。

  没办法的,江浙外海的舟山,本就是鲁王义军的老巢,水师一直都是存在。

  再加上福建这边的郑逆,水师海盗,一直往北进攻,想占据江浙富庶地盘。

  因此,打了十几年,江浙清军水师,也是伤亡惨重,装备不怎么样了。

  尤其是去年的北伐大战,郑氏穷尽家底,横扫了江浙外海和长江两岸。

  清军的江南水师,那叫一个惨啊。

  上天入地无门,躲都没地方躲,全部化整为零,躲到上游的支流去了。

  迫不得已,来到福建半年多的达素,只能躲在福州,每日消愁,头发都熬白了。

  这个月,等了许久的他,也终于等到了好消息,江浙那边的水师援兵,下来了。

  于是,心急如焚的达素,一声号令,全军开拔,南下泉州府。

  “咳咳、、”

  就在达素苦恼,自言自语的时候,旁边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咳嗽声。

  旁边,大清的靖南王耿继茂,看到心神不宁的达素,还是忍不住的提醒一下。

  开玩笑,眼看着,很快就要发动大战役了。

  这个家伙,如此作态,阴冷着脸,嘀嘀咕咕的,有点影响士气啊。

  “哦、、”

  听到提醒的达素,立马醒悟过来了,很自然的哦了一声,掩饰内心的狂躁不安。

  再环顾左右,看着一双双关切急切的眼神,老武夫终于沉下心来了。

  没错的,今晚的军议,太重要了,整个福建的大佬,基本上都到齐了,尤其是军方。

  主位上,左侧的主位,是达素自己,右侧的主位,自然就是靖南王耿继茂。

  这个靖南王,可是满清鞑子,入关鼎定天下后,四大异姓王,仅存的硕果啊,地位崇高。

  平西王吴三桂,死于西南伪明皇帝之手,听说了,骨头都剁碎了。

  平南王尚可喜,兵败广东,砍完女真人,投了伪明皇帝,听说做了侯爷。

  定南王孔有德,死于西贼李定国之手,死的太早,坟头树都老高了。

  至于那个义王孙可望,在满清眼里,就是个牌坊,地位甚至不如伯爵子爵。

  大堂右侧,为首的福建总督李率泰,这是福建的一把手。

  身后的,是福建巡抚刘汉祚,这也是一个老杆子,在关外投靠了女真人。

  第三位,就是漳州府的一把手,郑逆的降将,海澄公黄悟,深受鞑子王朝器重。

  这个黄悟,当真是不得了,看他的爵位就知道,是公爵,仅仅低于异姓王。

  海澄公,封地封号,就是漳州府的海澄县。

  这个海澄县,就在厦门海岛的西南方向,从厦门渡船上岸,就是海澄县的地盘。

  当年,这个地方,一直控制在郑逆手里,死死拱卫厦门岛的侧翼安危。

  第四位,就是福建提督马得功,他也是降将一个,册封为一等子爵。

  当年,豫亲王多铎,率十万大军南下,横扫大江南北,一战封神。

  马得功,是南朝四大军阀之一,黄闯子黄得功的得力大将。

  黄闯子兵败身死,马得功投降了左梦庚,再随着左镇投降满清鞑子。

  这么多年,这个家伙,从江浙杀到了福建,一直对抗,威压厦门的郑逆海盗。

  他也算是战功赫赫,砍够了人头,因此做到了提督总兵,得以册封为一等子爵。

  第五位,就是福建水师总兵常进功,刚刚从江浙那边赶下来。

  两天以前,也就是他带着水师,冲破郑逆水师的伏击,躲进了泉州港。

  这个家伙,以前是浙江水师总兵。

  他的职责,就是围剿盘踞在舟山群岛,江浙鲁王派系义军残部。

  十几年前,他也是大明的辽东副将,后来抽调到中原,参与围剿流民流寇。

  甲申天变,崇祯大帝,自挂歪脖子大树,大明江山崩裂,树倒猢狲散。

  老武夫常进功,就带着自己的兵马,跑到了大江南,四处游荡扫荡,过一天算一天。

  满清鞑子南下,他就跟马得功一样,立马跑过去,跪地求饶,投诚效忠新主子。

  十几年过去了,马得功和常进功,履历也是差不多,靠着明贼的头颅,坐上了提督总兵。

  第六位,也是郑逆的降将,后世鼎鼎大名的施琅大将,现在是同安总兵。

  这个家伙,今年40岁左右,久经沙场,能力很强,精通海上水师打仗。

  不过,这个时候,施琅在福建清军这边,地位很一般,仕途坎坷,爵位更是妄想。

  没错的,这个施琅,也是一个骑墙派高手,风吹两边倒,满清鞑子对他很不感冒。

  当年,施琅父子,是郑逆上一任的扛把子,郑芝龙的大将,深受重用。

  郑芝龙兵败,投降了满清鞑子,施琅父子,也很自然的,跟着一起降清了。

  但是,跟着郑芝龙降清的兵马家眷,足足有十多万,人数太多了,满清根本安排不过来。

  于是乎,在满清这边,郁郁不得志的施琅父子,还有一堆家族成员。

  这帮海盗头子,忍不了啊。

  干脆的,一不做二不休,又逃回了厦门,再次投靠了郑氏的第二代扛把子,延平王郑成功。

  后来,在厦门做了左先锋的施琅,又跟郑成功交恶了,被夺了兵权,惨遭软禁。

  这一次,施琅再也不敢头铁了,在亲信的帮助下,逃到清军这边,第二次降清。

  可惜,他的家族成员,他老子和亲朋故友,就遭殃了,被郑成功全部诛杀。

  试问,如此反复无常的战将,即便是再有能力,满清也不敢重用啊,又不是没人可用。

  几年前,郁郁不得志的施琅,通过金银贿赂,在海澄公黄悟的推荐下,才坐上这个同安总兵位置。

  这个同安县,就在厦门的西北方向,贴着厦门,对抗郑逆海盗的第一线。

  施琅身后的,就是一众大佬的亲信重将,也有一大堆降将悍将,都不是什么好鸟。

  靖南王的大将,总兵陈绍宗和徐得功,副将赵举等等。

  总督李率泰的大将,总兵蔡禄和郭义,副将王进功,游击谢四和戴亮等等。

  巡抚刘汉祚的大将,参将宁献功和傅大受,游击李凤、林雯、魏赐等等。

  海澄公黄悟的大将,副将郑纯,嫡长子黄芳度,堂弟苏明,侄子黄芳世,游击吴淑等等。

  总兵施琅的大将,副将陈埙,儿子?施世骠和?施世骥,侄子施韬,游击郑文星等等。

  1660年,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潮州形势图
  http://www.abcsee.cc/13306/10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