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杨氏兄弟,同心戮力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昌业贤弟,你的意思,咱懂!”

  “为兄问你,三国时期,诸葛武侯兄弟几人?仕途如何?”

  兄长杨昌彦,摸着小胡子,眯着小眼睛,淡淡的问道。

  狗大户杨昌业,书读得少,被问的满脸迷茫,武侯诸葛亮,他当然知道,太保山上,就有武侯祠。

  但是要说诸葛亮有几个兄弟,除非仔细熟读三国,否则甭想清楚。

  “诸葛孔明,家里兄弟3人,被人称为龙虎狗”

  “诸葛亮在蜀国,做了丞相,兄长诸葛瑾,投效东吴孙权,任东吴大将军,弟弟诸葛诞,投奔魏国曹丕,也是大将军”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昌业,懂了吗?”杨昌彦,作为兄长,对着弟弟,颇为耐心的解释道,希望他能听懂。

  兄弟俩,情深义重,从小一起长大,杨昌业的那点花花肠子,他太了解了,说句不好听的,狗大户屁股一撅,他就知道,要拉什么米工汤。

  “兄长的意思,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做多手准备?”

  “不能孤注一掷,多备几条后路,对不?”

  杨昌业,恍然大悟,一点就通,他只是读书少,能成为顶级大商人,也是聪明绝顶。

  “对,各侍其主,各为其职,是保全、繁荣家族的最佳选择”

  长兄杨昌彦,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孺子可教也。

  他对这个小弟,也是非常看重的,能把家族的生意做的那么大,也是劳苦功高,几十年来,给家族提供了不少资金。

  打小兄弟俩,感情很好,小弟能入仕途,攀上岷王府的高枝,他非常高兴,能指点的地方,绝不会吝啬私藏。

  “可是,兄长,你有别的选择吗?”

  “如今朝廷,什么样子,难得你不清楚?”

  “奸臣当道,群臣争权夺利,整天蝇营狗苟,鞑子都要打过来了,朝内也没几个人整兵备战”

  “国主更不似人君,胆小懦弱,遇事毫无主见,除了跑还是跑”

  狗大户杨昌业,不服输,据理力争,劝说兄长。

  当官他不如兄长,经商几十年,牛鬼蛇神见多了,看人的本事还是一流的,岷王朱雍槺,半个多月以来,各种骚操作,成就不小,已经折服了他。

  兄长杨昌彦,听完后,也陷入沉思中。

  他怎么会不知道,朝廷的近况,前几天,廷议的事情,他就非常清楚。

  滇西这种鬼地方,杨昌彦非常了解,人口、物资、财力,都不足以支撑朝廷正常周转,更别说征伐打仗。

  唯一的优势,就是山川险峻,道路曲奇,交通运输不便,可是满清鞑子是举国之力,怎么抗?用嘴炮吗?

  杨昌彦也是智谋之士,眼看着朝廷危如累卵,朝不保夕,文武群臣,惶惶不可终日,都在寻找、准备后路。

  包括他自己,也在考虑后路,满清鞑子要是杀过来,怎么办?家族怎么走?

  去年2月的时候,总兵王自奇,在楚雄举兵叛乱,叛军逃到滇西,攻占永昌府。

  当时,永昌府同知杨昌彦,可是全程经历了那场叛乱,晓得战乱的可怕,烧杀掳掠,兵过如梳,匪过如篦。

  历史上的永昌府非常凄惨,明末时,土司叛乱来一波,紧接着大西军,再来一波平乱,然后又是南明永历朝,来一波内乱。

  最后是满清鞑子,征南将军卓布泰带着线国安,纵兵屠杀永昌,完成收割。

  跟着永历皇帝,出国缅甸旅游(逃亡)?还是投降满清,剃发做奴才?又是挂印而去?

  永昌府同知杨昌彦,也迷茫了很久,不知该何去何从。

  “叔父,安好!”

  杨昌彦的嫡子杨旭,带着妹妹杨萱,进入客厅,给他们的叔叔,请安行礼。

  此时,元宵节过了没多久,叔叔难得上门,作为小辈,肯定要出来见礼的,古代世家大族,官宦之家,家教都是非常严格。

  “哎呀!”

  “快快起来,地上凉,切莫着凉了”

  狗大户杨昌业,赶紧站起来,把大侄子扶起来,顺便虚扶一下小侄女,作为亲叔叔,他也是很看重两个小辈的。

  “嗯,大侄子,一表人才,仪表堂堂,人中龙凤啊”

  “小侄女,乖巧伶俐,兰质蕙心,天生丽质”

  “兄长,好福气啊!”

  看着大侄子彬彬有礼,小侄女优雅大方,狗大户杨昌业,不由感叹道。

  大侄子25岁了,寒窗十几年,苦读圣贤书,毅力坚强,即便是才智一般,资质平庸,还是考中了秀才。

  大侄女16岁,生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更难的是,遗传了他兄长的才智,秀外慧中,聪明伶俐,精通琴棋书画,妥妥的大家闺秀。

  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兄长的家教比他的好,这就是仕途与经商的最大区别,当官以后,按时打卡上下班,有足够的时间管理小孩。

  而他呢,身为商人,常年奔波在外,即便是回到永昌,也有各类应酬,家里的小孩,根本没时间管教,都是丢给管家。

  嫡子杨睿,今年20岁,请了好多名师,耗费无数,到现在连个秀才都没考上,现在都不想读书了,在管理家族的生意。

  庶长子杨定,就蹦说了,从小就讨厌读书,喜好舞刀弄棒,幸好搭上岷王的便车,入军营成了千总,反而前途最光明。

  “请过安了,你们就下去吧”

  “旭儿,继续熟读经书,萱儿也不能闲着,好好弹琴,切莫自误”

  永昌同知杨昌彦,板着脸,开始赶人,这就官宦之家的作风,极限内卷。

  大侄子、小侄女,也是非常乖巧,躬身行礼后,赶紧溜号走人,十几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早习惯了。

  旁边的狗大户杨昌业,把一切看在眼里,感受颇深,万幸他也登上了这个官宦阶层。

  看着身材婀娜多姿小侄女,渐渐远去,沉思片刻后,灵机一动,内心激动不已,狂喜万分。

  “兄长,小侄女,今年应该16了吧,可曾许配夫家?”

  狗大户杨昌业,对着兄长,试探性的问道。

  以他的观察,岷王朱雍槺,也是有寡人之疾,好女色,投其所好,才是王道啊,而且是一本万利,家族可传承百年,经久不衰。

  杨昌业聪明狡诈,也看出了兄长的困境,就凭着着小侄女的姿色,秀外慧中,完全可以跟王妃平分秋色。

  在岷王后宫中,站稳脚跟,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何至于此”

  “岷王当真如此英明神武?值得杨家如此投入?”

  狗大户的一句话,把杨昌彦骇的,大吃一惊,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当然听得懂,弟弟的意思,送小女儿入王府,万一生的一儿半女的,那就是泼天富贵。

  当官的,最大弱点就是利益得失,在他们眼里,什么东西都是有价的,都可以用来利益交换。

  女儿生出来就是要嫁人的,选一个符合家族利益的女婿,当然是天作之合。

  “我们杨家,比起蜀王府,沐王府,如何?”

  “跟着永历朝廷,继续东奔西躲,逃亡下去,只是死路一条”

  “兄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放手一搏,为永昌杨氏,博一个公侯万代,切勿再犹豫”

  狗大户杨昌业,盯着兄长,大声继续劝解道。

  乱世中,没有什么比联姻,更划算的买卖了,岷王的德性,身为男人都懂。

  倘若将来,岷王朱雍槺,万一事业有成,杨家就有机会成为朝中新贵,甚至一方诸侯,那才是泼天富贵。

  听到这些话后,杨昌彦低头,也是陷入苦思,难道要待在滇西,这个山旮旯里一辈子?

  寒窗苦读几十年,他也是有大抱负的人,谁不喜欢王侯将相?

  半响后,永昌同知杨昌彦,抬起头,眼神中射出一道凌厉的光芒,态度坚决果断道:

  “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振兴杨家,就在今朝”

  兄弟俩目光坚毅,四手紧握在一起,仿佛唤起了,恰是少年时的激情岁月。

  杨昌彦,一子一女,嫡子杨旭,中人之资,25岁了,仅仅是个秀才,举人进士指望不上,前途渺茫。

  反倒是小女儿,漂亮、聪慧、顾大局识大体。

  很明显,如果继续这么平稳过下去,等他老了退休后,家族必然衰弱,泯没世间。

  即使不是为了自己的官途,他也要考虑后代的前程,必须搏一搏,打破常规,即便是牺牲女儿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何况,蜀王府都下了重注,他们杨家,只是跟注而已,世道纷乱,鹿死谁手谁人知?

  永历朱由榔,真的指望不上了,岷王朱雍槺,正当时。
  http://www.abcsee.cc/13306/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