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真实的郑氏集团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五华山,万寿宫,御花园,一处小阁楼里。

  阁楼中间,老辣稳重的卢若腾,也不敢再扯淡了,恭恭敬敬的,对着朱皇帝回道:

  “回禀陛下”

  “关于福建郑氏的情况”

  “刚才,老臣就说了”

  “臣等几个,从江浙南下的人,并非是核心机要人员”

  “大部分的情报资料,都是通过观察,打听,商讨出来的结果”

  是的,为了避免误导朱皇帝,或是免得被猜忌,他还是要事先说清楚。

  他们江浙人,在福建并不受重用,不是核心成员,跟延平王有间隙,朱皇帝不要误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事情,都在佐证一个事实。

  眼前的朱皇帝,是十分的忌惮郑氏集团,甚至是有点敌视。

  江南人,好不容易混进了朝廷,聪明的卢老头,肯定要撇清关系的。

  “福建郑氏”

  “他们的体系,主要有几部分组成”

  “核心军队,文官系统,钱粮税收,海贸收入等等”

  酝酿了一会的卢老头,看着背着身的朱皇帝,也就是不再拖拉了,开始正式汇报。

  反正,大江南的事情,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经扯淡完了。

  至于福建郑氏海盗集团,如实汇报即可。

  这玩意,他也不敢掺水,也没必要隐瞒,毕竟朝廷有锦衣卫,专职刺探情报的。

  “首先,是军队方面”

  “这个数据,是一直在变化的,没有一个定数”

  “也是老臣几个,慢慢摸索出来的”

  “军力巅峰的时候,应该是前年,也就是北伐之前”

  “全军上下,所有的精兵,有50多个兵镇,大概在8万左右”

  “精锐陆军,包括铁人军6千,盾牌兵8千,火枪兵3千,总数不会超过2万”

  “其他的,就是水师了,也可以叫水路两用兵,能水战,也能登陆作战”

  “但其陆上的战斗力,肯定不如前面的精锐陆军”

  “当然了,郑氏的总兵力,远不止这些”

  “水师,就还有大量的炮手,船夫,水手,丁壮,招募的扈从,雇佣兵等等”

  “据老臣估算,前年的时候,也就是巅峰时期”

  “郑氏的总兵力,应该是超过15万的,甚至有17万大军”

  “去年,北伐的时候”

  “郑氏的船队规模,就达到了5千余艘,战船战舰3千艘,运输船队2千余艘”

  “同样,大军的总规模,也达到了近15万”

  “包括军队10万左右,精锐5万,其他的都是后勤,将士们的家眷”

  “留守金夏两岛的军队,也有不少,大概在四五万,大小战船上千,用于防备鞑子偷袭”

  头发须白的卢老头,说起郑氏的军事,那是一个流利,侃侃而谈啊。

  没错的,崇祯朝的时候,他就是兵部郎中,后面干了隆武朝的兵部尚书。

  对于郑氏的军队,船队舰队,军队战斗力,肯定是优先研究的,且研究的比较透彻。

  之前,说那么多,其实都是谦虚之言。

  毕竟,当初的隆武王朝,朝廷的大军阀,就是郑氏集团。

  身为兵部尚书的卢老头,干了一辈子的兵部,怎么可能不清楚啊。

  同时,他也根据去年的北伐之战,再一次的印证,自己对郑氏实力的猜测。

  巅峰时期,就是北伐之前,总兵力15万左右,精锐8万左右,其他的,都是乱七八糟的杂牌军。

  同样,真正的陆战精锐,也不多,仅仅2万左右,其他的都是水陆两栖兵。

  战船呢,那就多了,参与北伐的,留守厦门的,负责贸易的,加起来肯定超过5千了。

  同样,运输船队,运兵船,补给船,探哨船,加起来的话,也是差不多数量。

  所有的船只,大大小小,战船运输船,可能要达到上万艘。

  “北伐大战”

  “主要的战役,是镇江之战,南京之战,两次崇明岛之战”

  “三败一胜,其他的边边角角,聊胜于无”

  “所以说,这一场北伐之战,郑氏伤亡不小,算是伤筋动骨的”

  “尤其是南京之战,真正的陆军精锐,甚至是伤亡过半”

  “九个大将,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蓝衍,副将魏标、朴世用、洪复”

  “要么阵亡,要么被俘,延平王身边的,户官潘庚钟,仪卫吴赐,也力战身亡”

  “铁人军,伤亡过半,经过半年多的修养,也就回到战前的一半,仅有3千人”

  “总的来说,北伐过后,现在郑氏的实力,已大不如前了”

  “主力大军,也就是常备军吧,大概在5万左右”

  “其中,陆军不会超过1.2万,其他的都是水师,水陆两用兵,3万左右”

  “这也是为何,福建的清军,胆敢进犯金夏两岛,最大的依仗和自信”

  “当然了”

  “这要是决战,爆兵的话”

  “他们的水手,扈从,丁壮,全部投入战斗,也许有10万,甚至12万的大军”

  噼里啪啦的一大堆,卢老头把自己知道的,能想到的,统统倒给了朱皇帝。

  是的,去年的北伐之战,江南的义军,包括南下郑氏的鲁王旧部,也都参与了不少。

  所以说,卢老头对郑氏的兵力变化,掌握的比较清楚。

  甚至具体到每个大将,阵亡被俘的将军,精锐的铁人军,更是了如指掌。

  一次南京之战,两次崇明岛之战,都是大败特输。

  更严重的事情,就是陆军了,一战被干掉了一大半。

  同样,这也是暴露了郑氏的真实实力,让满清鞑子,窥探出郑氏的弱点,战斗力不行。

  南京之战时,里面的清军,最初只有两三万人。

  外面的郑军,有十几万人,围困了一个多月,硬是不敢攻城。

  更夸张的事情,郑氏的水师,竟然有人在长江边上,打鱼晒网,悠哉的不得了。

  一句话,郑氏的军队,战斗力拉胯。

  伤亡的军队,应该在3万左右,剩下的精锐,也就5万左右了。

  “还有一点”

  “就是水师,这是郑氏的看家本领”

  “福建的清军,精兵也有5万左右”

  “同样,他们也是一直在筹备,准备了至少半年时间”

  “沿海的福州,漳州,泉州,兴化府,都在拼命赶造战船,运兵船”

  “因为,他们知道,在水师方面,跟郑氏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小”

  “北伐之战,郑氏的水师,应该损失了,至少上千艘的战船,运兵船,火船,探哨船更多”

  “但是,他们的水师,是不会缺人的”

  “他们的海上贸易船队,有充足的炮手,水手和雇佣兵”

  “只要给粮饷,那就是兵力,战斗力也不错,很难溃散”

  去年的北伐之战,8月底结束。

  9月底的时候,郑成功就带着主力,回到了自己的老巢厦门。

  10月的时候,鞑子的安南将军达素,就从浙江边界,带兵进入了福州。

  于是,信心十足的福建清军,达素和李率泰,就开始筹备进攻厦门,机不可失啊。

  但是,现在都2月底了,经过了4个月准备,鞑子还是没有进攻厦门。

  没错的,他们的战船,应该还是不足,还在玩命打造,也在等江浙的水师援兵。

  去年的北伐之战,郑氏的失败,都是在岸上。

  即便是崇明岛之战,也是登陆以后,被梁化风和刘芳名打败的。

  所以说,郑氏的水师,并没有真正的失败,实力差距太大了。

  更何况,北伐之战,郑氏的战舰船队,并不是所有的实力,留守和外面的贸易船队,还有不少。

  所以说,郑氏的水师力量,血量很厚,即便有损失,回血的速度,也不是满清,可以比拟的。

  “同样,郑氏那边,也有不少造船厂”

  “厦门的大型造船厂,年产量上百艘,都是大中型的战船战舰”

  “1千料,2千料,3千料的艍船,甚至是4千料的主力战舰,大熕船”

  “金门那边,也有造船厂,但主要都是商船,运输船,产量非常可观”

  “再有,就是闽浙之间的海域海岛”

  “也有不少的,中小型船厂,用于维修战舰商船,营造大量的中小战舰”

  “所以说,水师战舰,就是郑氏的底气所在”

  “同样,这也是满清鞑子,最忌惮的地方,投鼠忌器,想打又迟迟不敢动手,玩命造船”

  说到这里,卢老头就暂时停了下来,看了看背身远眺的朱皇帝,静待咨询问话。

  是的,他已经说了不少了,且说的非常详细。

  军队的构成,人数,兵种,战船战舰,运输船,运兵船等等,甚至是造船厂,都说了不少。

  关于这些资料,卢老头相信,朱皇帝的身边,应该没有人,比他更懂行了。

  即便是锦衣卫,没有专业的人才,足够多的阅历,也是很难得出,如此详细的情报。

  “嗯”

  “卢尚书,说的好”

  “辛苦了,说的如此详细,朕算是开了眼界”

  发现后面没有声音了,仔细聆听的朱皇帝,才缓缓回过头,点头夸赞了几句。

  随后,又慢慢的转回去,看着湖中的美景,喃喃自语道:

  “想不到啊”

  “郑氏的真实实力,还是不错的”

  “陆军是不行,军队有限,战斗力也一般”

  “但是,他妈的水师,确实是强悍啊”

  “这就难怪了”

  “后世的郑氏,敢去攻打蛙岛,干死荷兰鬼畜”

  “当真是,没的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啊”

  “看来啊”

  “大明的水师海军,任重道远,道阻且长”
  http://www.abcsee.cc/13306/9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