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军礼套装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清晨的阳光透过Grande bretagne酒店豪华套房的落地窗,洒在柔软的地毯上。

  经历了近乎昏迷般的深度睡眠,露娜小队成员们的精神状态明显恢复了许多,尽管眼底深处仍残留着一丝难以彻底抹去的疲惫。

  今天,他们不再是潜伏在敌后、浑身血污硝烟的幽灵,而是即将登上荣誉殿堂的军人。

  各自的军礼服早已由酒店服务生精心熨烫平整,悬挂在衣架上。

  露娜首先换装。

  她的韩国陆军女军官礼服是深藏青色(近似黑色)的双排扣设计,剪裁合体,凸显出挺拔而利落的身姿。

  金色纽扣和袖口精致的金色刺绣纹样(木槿花与太极图案)在深色面料上熠熠生辉。肩章上是中尉的金星和兵种徽章。

  左胸口袋上方,除了姓名牌和部队标识外,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枚乙支武功勋章——

  这是她此前因卓越战功获得的韩国高级军事勋章,其星芒状的奖章和独特的绶带颜色(红白蓝相间,中间有金色条纹)代表着极高的荣誉。

  她将黑色长发一丝不苟地在脑后盘成发髻,戴上同样深色、带有金色鹰徽的军官大檐帽,帽檐下的目光冷静而深邃。

  蜂医的德国联邦国防军礼服则是经典的灰绿色。

  制服采用单排扣设计,线条硬朗。领章和肩章显示了他的军衔(三级军士长,德国军士长等级中的第二级)和医疗兵种(代表色为暗蓝色,徽章为蛇杖)。

  右臂佩戴着德国国旗臂章,左胸口袋上方是银灰色的联邦国防军鹰徽和姓名条。

  他的勋章略章条上排列着此前获得的勋章,虽然不多,但排列整齐。

  他仔细地调整着领带,脸上带着惯有的、略显玩世不恭却又一丝不苟的神情。

  乌鲁鲁的澳大利亚陆军礼服是传统的卡其色,充满了英联邦的风格。

  剪裁宽松一些,但依旧笔挺。

  肩章上是三颗星(上尉),领章是工兵的交叉炮管和金字塔徽章。

  他的勋章略章排布在左胸,包括澳大利亚主动服务勋章、国际战役勋章等。

  最具特色的是他手中的阔边软帽,一侧帽檐用钩子卷起,帽子上佩戴着澳大利亚军队的徽章。

  他一边穿着,一边似乎对礼服的束缚感到有些不耐烦,嘴里嘟囔着什么。

  深蓝的俄罗斯空军礼服则是独特的浅蓝色,这是空降兵骄傲的象征。制服非常合身,双排金色纽扣,肩章显示少尉军衔和空降兵兵种符号(两个倒V加降落伞与飞机)。

  左臂佩戴着俄罗斯空降兵的旗帜臂章。

  年轻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仔细地将每一个细节整理到位,保持着空降兵特有的那种挺拔姿态。

  夜莺作为最年轻的成员,她的阿尔巴尼亚陆军礼服是深绿色的。

  设计相对简洁,但同样整洁笔挺,肩章显示上等兵的V形标志。

  她的左胸只有姓名条和阿尔巴尼亚国旗臂章,勋章略章只有基础训练章。

  她有些笨拙但又异常认真地系着扣子,整理着裙摆,脸上带着羞涩和难以抑制的激动。

  深蓝在一旁小声地提醒她领花有点歪。

  穿戴整齐后,五人互相打量着对方,一种奇特的感觉油然而生。

  平日里一同在泥泞和血火中摸爬滚打的战友,此刻换上了各自国家最正式的军装,仿佛变成了不同世界的人,却又被一种更深刻的、共同经历生死的情谊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们来到酒店顶层的餐厅,这里早已为他们预留了靠窗的座位。

  窗外是雅典卫城的壮观景象,晨光为其镀上一层金色。

  早餐是极其丰盛的自助餐。

  长长的餐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

  堆成小山的新鲜水果沙拉、各种希腊特色的奶酪(菲达、格拉维era、卡塞利)、熏肉和香肠、琳琅满目的面包和糕点(从可颂到传统的tsoureki)、热气腾腾的煎蛋卷和培根、精致的酸奶和蜂蜜、还有数种鲜榨果汁和冒着热气的咖啡与茶。

  乌鲁鲁眼睛放光,毫不客气地拿了一大堆食物,嘟囔着:

  “妈的,这才叫生活!比潜艇里的压缩饼干强一万倍!”

  蜂医则优雅地选择了一些水果、奶酪和一块羊角包,调侃道:

  “注意形象,上尉先生,你现在可是代表着澳大利亚军队的‘优雅’。”

  “去他的优雅,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或者领奖。”

  乌鲁鲁满不在乎地塞了一大口火腿。

  深蓝和夜莺坐在一起,年轻人显然对如此豪华的早餐有些拘谨,小口地吃着,低声交流着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和对稍后庆功大会的猜测。

  “深蓝前辈,你说……等下会很多人吗?”

  夜莺小声问。

  “肯定不少……战区级别的庆功大会……”

  深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别紧张,就跟平时汇报一样。”

  “可平时汇报不用穿成这样,也不用对着那么多人……”

  夜莺摆弄着餐巾。

  露娜坐在一旁,面前只放着一杯冰美式和一小份水果沙拉。

  她慢慢地啜饮着冰冷的咖啡,目光时而扫过窗外古老的卫城,时而落在她的队员们身上。

  听着乌鲁鲁和蜂医的斗嘴,看着深蓝和夜莺的紧张与期待,她的嘴角偶尔会牵起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

  “露娜,你就吃这么点?”

  蜂医注意到她的简餐。

  “够了。”

  露娜淡淡回应,晃了晃手中的冰美式,“有这个就行。”

  “还在想任务的事?”

  深蓝问道。

  露娜沉默了一下,摇摇头:

  “过去了。享受现在吧。”

  她顿了顿,看向窗外,“只是……有点不习惯。”

  这种站在阳光下,即将接受鲜花和掌声的感觉,对于习惯了阴影和沉默的她来说,确实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但看着身边这些共同历经生死的伙伴,她知道,无论接下来面对什么,他们都将一起面对。

  冰美式的苦涩和提神效果,一如往常,帮她维持着那份必要的清醒与冷静,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完全不同意义上的“任务”。

  用餐结束后,餐厅里的气氛已然不同。原本分散各处的特战队员们纷纷起身,彼此虽来自不同小队、不同国家,但那种经过血火淬炼的独特气质和笔挺的军礼服,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共同体。

  低声的交谈、互相点头致意、偶尔看到熟悉面孔时抬手敬礼或捶肩——

  这是属于精英战士之间的默契。

  露娜小队随着人流走出餐厅,来到酒店门口。

  那里已经整齐地停靠着一排深绿色、涂着GtI标志的军用越野车,发动机低沉地轰鸣着,等待着它的乘客们。

  他们和其他许多同样身着各式华丽军礼服的军人们一起,登上了指定的车辆。

  车内空间宽敞,但气氛肃穆,几乎没有人说话,只有皮革座椅轻微的摩擦声和窗外城市隐约的噪音。

  车队缓缓驶出酒店区域,汇入雅典清晨的车流,但很快便转向专用车道,朝着位于雅典南部的斯塔夫罗斯·尼亚尔霍斯文化中心(SN)驶去。

  车窗外,雅典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只有在战争时期才能见到的“繁华”。

  城市的核心区域似乎仍在努力维持着正常的运转。

  咖啡馆外坐着零星的客人,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商店也开着门。

  但仔细看去,便能发现许多不同寻常之处。

  街道上行人的步伐似乎更快,脸上少了些悠闲,多了份警惕。

  许多建筑物的窗户都贴上了防爆膜或用木板加固。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上空的“天空”。

  数座巨大的、如同现代卫城石柱般巍峨耸立的主供能塔,矗立在城市的几个战略制高点上。

  它们造型科幻,通体闪烁着幽蓝色的能量流光,与周围古典的建筑风格形成强烈对比。

  在这些主塔之间,散布着更多较小型的次供能塔,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能量网络。

  这些高塔持续不断地输出着庞大的能量,在城市上空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几乎肉眼难以察觉、但偶尔会因能量波动而泛起微弱涟漪的泡防御系统。

  这层能量护盾是雅典作为战区司令部和重要后勤枢纽的象征,它能有效偏转、拦截和削弱中小型导弹、无人机和炮弹的袭击,为城区提供了宝贵的安全感。

  但也正因这层能量的存在,透过车窗看到的阳光和天空,都带上了一丝微妙的光晕和扭曲感,仿佛隔着一层流动的水晶。

  然而,当车队行驶路线靠近城市外围或穿过某些特定区域时,景象骤然一变。

  这里不再是“内松”,而是极致的“外紧”。

  严密的GtI防空系统构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钢铁丛林。

  红旗-9b远程防空导弹发射车庞大的身躯隐藏在精心布置的伪装网和临时构筑的掩体下,其相控阵雷达天线如同警惕的眼睛,在不规则地缓缓转动,扫描着远方的空域。

  09式双35自行高炮蹲守在十字路口或广场的预设阵地,其双联装炮管锐利地斜指天空,火控雷达随时待命,准备撕碎任何突破外层防御的低空目标。

  更远处,依托山体或大型公园构建的坚固阵地上,还能看到S-400“凯旋”防空系统巨大的发射筒在清晨的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其超远射程覆盖了整个爱琴海北部空域,是抵御战略轰炸和远程打击的王牌。

  除此之外,各种军事检查哨卡、密集的通讯天线阵列、临时搭建的后勤营地、以及频繁驶过的军车队伍遍布其间。

  战争的气息在这里变得无比浓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这座拥有辉煌历史的古老城市,如今依然是巴尔干战火最前沿的指挥心脏和物资泵站。

  这种“内紧外松”、尖端科技与残酷战争痕迹紧密交织的奇异景象,让车内的特战干员们既感到一种受到保护的安心,又本能地心生警惕,仿佛肌肉记忆再次被唤醒。

  深蓝和夜莺几乎把脸贴在车窗上,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叹和好奇。

  乌鲁鲁抱着胳膊,哼了一声:

  “搞这么多花样,还不如多派点人上前线把哈夫克那帮杂碎推下海。”

  蜂医则若有所思,似乎在分析那泡防御系统的能量效率和可能存在的弱点。

  露娜只是静静地看着,目光扫过那些冰冷的武器和忙碌的干员,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终于,车队驶抵了目的地——

  斯塔夫罗斯·尼亚尔霍斯文化中心(SN)。

  这座由Renzo piano设计的现代建筑群,原本是艺术与文化的圣殿,此刻却弥漫着截然不同的严肃气息。

  这里的安保级别骤然提升到了极限。

  距离会场还有数公里远,就已经出现了第一道武装检查站。

  Zbd25 30吨级履带式步兵战车横亘在路中央,荷枪实弹、眼神锐利如鹰、穿着全套黑色特战作战服和5 Relink '神盾'脑控外骨骼作战系统的GtI最精锐的内卫处干员,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辆车的通行证,扫描着每一个人的生物特征和身份芯片。

  他们的“神盾”外骨骼闪烁着待机的幽蓝微光,头盔上的多功能传感器不断扫视周围,散发出一种生人勿近的冰冷杀气。

  越靠近核心区域,安保越发严密。

  狙击手在高处玻璃幕墙后若隐若现,无人侦察机在低空无声盘旋,电磁干扰车和信号监测车停在隐蔽角落。

  每一处入口、每一个制高点、每一条可能的接近路线,都被牢牢控制。

  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力弥漫在空气中。

  下车后,露娜五人和其他与会者一起,在面无表情、动作精准的引导员带领下,穿过最后一道也是最严格的安检门——

  类似于机场安检,但更加彻底,甚至包括能量残留检测和精神状态快速扫描。

  最终,他们走进了那座被选为主会场的大型音乐厅。

  内部已经进行了彻底的军事化改造,庄严肃穆,与原本的艺术氛围格格不入。

  巨大的GtI战旗和所有参与盟国的国旗并列悬挂在舞台两侧,猎猎生威。

  舞台上方是数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此刻正显示着GtI的徽标和“英勇·胜利·荣誉”的标语。

  台下,一排排座椅上已经坐下了不少军人,军衔从士兵到将军不等,他们穿着不同国家的军礼服,低声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庄重、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气氛。

  他们被引导到前排侧方一处预留的位置坐下——

  这个位置显然经过特意安排,既显眼又不会过于突兀。

  深蓝和夜莺忍不住好奇地偷偷打量着周围。

  他们看到了许多平时只在最高级别简报或军事新闻里才能看到的、声名显赫的特战部队指挥官和战斗英雄,有些人的名字甚至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

  乌鲁鲁努力让自己坐得笔直,试图掩盖内心的不自在,嘴里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嘟囔着。

  蜂医则目光锐利地扫过会场的音响设备、灯光布局和可能的紧急出口,进行着战术评估。

  露娜深吸一口气,将手中那杯一路带过来、已经不算冰的冰美式轻轻放在脚边。

  她调整了一下胸前那枚乙支武功勋章的位置,目光平静地望向空无一人的主席台,等待着大会的开始,等待着那未知的、注定将在无数镜头和目光聚焦下进行的“表彰”,等待着命运即将揭晓的下一篇章。

  周围的喧嚣似乎渐渐远去,她的内心如同风暴过后的海面,深邃而平静,准备迎接一切。
  http://www.abcsee.cc/13937/8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