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外邦入境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自那日对阵之后,参与大阅的各路军队再看辽东军时,眼神里都多了几分敬畏。

  先前营里常有人嘀咕,说辽东军不过是沾了边地战事多的光,真到了京畿地面未必能行。

  可亲眼见了那场对阵,京营四卫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辽东军那股子令行禁止的狠劲、变幻莫测的战术,都让他们暗自咋舌。

  各卫的将领聚在一处时,再没人敢拿辽东军说笑。

  有个来自陕西卫的百户先前总爱念叨“边军野路子”,如今见了辽东军的队伍,老远就绕道走,生怕撞上。

  士兵们更是如此,路上遇见辽东军的人,哪怕对方只是个小兵,也都恭恭敬敬地让道,半句闲话不敢说。

  先前有几个卫所的愣头青还想找机会挑衅,试试辽东军的斤两,被各自的千户劈头盖脸骂了回去:“没长眼的东西!人家两千人能挑你一个卫,你去挑衅?嫌命长了?”

  自此,整个大阅营地都静了下来,再没人敢在辽东军面前摆谱,碰面时只远远点头示意,那份从心底里生出的佩服与忌惮,比任何军令都管用人。

  各卫所的带队军官看在眼里,

  心里头对辽东军那套操练法子愈发好奇。

  自家校场的操练刚歇,便揣着心思,悄悄领着亲兵往辽东军的校场附近山头去。

  远远站着,看辽东军列阵如铁,转体时甲叶碰撞声都齐整得像敲鼓;看他们练刺杀,枪尖起落间带着风声,几百人动作如一人;看他们歇操时整队,连脚步声都踩着同一个拍子。

  有人掏出小本子记着,有人低声跟身边人念叨:“你看那队列,转个弯都没乱了阵脚,这得练多少遍?”

  山风里飘来辽东军的呼号声,字正腔圆,透着股拧成一股绳的劲。

  等人家收操了,这些军官才默默下山,回去的路上都闷头想着——回头自家营里,是不是也该试试这法子?

  但这念头也只是在心里转了转便压了下去。

  毕竟大阅的日子就在眼前,各营操练的章程都是按部就班排好的,若是这时候贸然换了法子,士兵们一时适应不来,动作乱了套,反倒会在大阅上出岔子。

  几位军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默契——先稳住眼下的阵脚。

  等大阅结束,带着队伍回了驻地,有的是时间慢慢琢磨辽东军的门道。

  到时候挑几个机灵的兵,把那日看在眼里的队列、呼号、刺杀的章法拆解开来,一遍遍地练,总能摸出些门道来。

  当下,还是攥紧手里的操练册子,把自家队伍的步伐走齐、枪阵练稳才是正经事。

  山头上的风渐渐凉了,众人最后望了眼辽东军收操的方向,转身下山时,脚步里多了几分沉甸甸的盘算。

  随着大阅日期一天天近了,消息早传到了周边番邦外国。

  近来,一队队异域使团陆续踏入大明境内,从驿道上远远望去,各色旗帜随风飘扬——有身着长袍、头戴尖帽的西域使者,有脚蹬皮靴、腰挎弯刀的北地部族首领,还有跨海而来、梳着发髻的东洋使臣。

  他们带着各自的贡品,或乘驼队,或坐马车,沿着朝廷划定的驿路缓缓前行。

  沿途州府按例接待,驿站里日日人声鼎沸,不同语言的交谈声、驼铃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

  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大明的市井风貌、农田村落,一边暗自揣度着即将到来的大阅盛况,想亲眼看看这东方大国的军威与气象。

  驿丞们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安排食宿,又要核对通关文牒,嘴上不停念叨着:“这阵仗,比往年朝会还热闹几分。”

  而使团中的武士们,则时常趁着休息的间隙,偷偷观察沿途卫所士兵的操练,眼神里满是探究与审慎。

  大阅尚未开始,一场无声的较量,已在这往来的行旅中悄然酝酿。

  驿道尽头的馆驿里,安南与占城的使者住处仅隔一墙,却鲜少往来,只在每日清晨的朝会排练时碰面,彼此眼神交汇,都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绷。

  安南使者阮洪常穿着绣金的深色长袍,袖口暗藏着细密的纹路——那是安南军中的徽记。

  他总爱借着散步的由头,绕到京营操练的校场附近,驻足良久。

  听着远处传来的整齐呼号,看着士兵们列阵时脚步踏起的烟尘,他指尖会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玉佩上刻着的山川图案,正是当年安南与占城边境的地形图。

  占城使者巴隆则更直接些,常拉着馆驿里的老兵打听:“听闻大明军队能一日奔袭百里?”“那辽东的铁骑,真如传说中那般披坚执锐?”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会默默点头,转身在随身的羊皮卷上画下几笔,卷上密密麻麻记着的,都是关于明军建制与装备的细节。

  这日午后,两人恰巧在校场外围的茶摊偶遇。阮洪先开口,语气带着试探:“巴隆大人觉得,大明的军容如何?”

  巴隆端起茶碗,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阮洪大人不妨直说——当年若不是大明一纸令下,占城的城墙怕是早被踏平了。如今亲眼瞧瞧,才知什么叫‘天威’。”

  阮洪手指一顿,茶盏在桌上轻轻磕出声响:“大明的兵,队列比安南的仪仗队还齐整,箭靶上的箭孔都像用尺子量过一般。”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这般军队,别说踏平占城,便是横扫南疆,恐怕也不在话下。”

  巴隆没接话,只是望着校场上正在演练的方阵——士兵们变换阵型时,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阳光照在他们的甲胄上,泛着冷冽的光。

  两人都清楚,这次大阅,看的不仅是军容,更是大明的底气。

  当年那道阻止战事的诏令,背后站着的,原是这样一支铁一般的队伍。

  茶摊的风带着校场的尘土味,阮洪与巴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一句话:往后,再不敢轻举妄动。

  巴隆早已被安南收买,这次作为使臣,竟能和阮洪有说有笑,半分不见往日敌对的姿态,其中猫腻一眼便能看穿。

  两人在校场边的茶摊对坐,巴隆刻意放低姿态,频频给阮洪添茶,话里话外都在附和:“阮洪大人说得是,大明军威确实厉害,我占城往后定当谨守本分。”

  那副谄媚的模样,哪还有半分代表一国的硬气。

  阮洪嘴角噙着笑,慢悠悠捻着胡须,看似闲聊,眼神却时不时扫过巴隆腰间那枚安南样式的玉佩——那是双方私下勾结的信物。

  “巴隆大人明事理,往后占城与安南,自当‘和睦相处’才是。”他特意加重了“和睦相处”四字,巴隆立刻点头哈腰:“自然,自然。”

  周围路过的明军士兵只当是两国使臣友好交谈,谁能想到这笑谈背后,藏着巴隆背弃家国的龌龊勾当。

  阳光晒在两人脸上,映出的却是一派虚伪的平和。
  http://www.abcsee.cc/14295/5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