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青莲染血·道途之争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混沌宫中,虽无凡俗岁月的明确刻度,但徐正阳这等存在,对自身生命年轮的流转,自有冥冥感应。

  一个于他而言,算不上特殊,却又因某个人而变得不同的日子,悄然临近——他已记不清是第几十万个生辰。

  墨渊将此事默默记在了心里。如今的混沌魔尊在外威名赫赫,杀伐果断,但在师尊面前,他依旧是那个会将师尊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情绪都放在心上的弟子。

  他苦思冥想,欲要寻一件配得上师尊的寿礼。寻常奇珍异宝,于师尊眼中不过尘土。最终,他将目光投向了星海最危险的传说之一——太古禁地归墟之眼。

  传闻,归墟之眼乃宇宙纪元寂灭后的残骸所化,是万物终结的归宿之一,其核心处,有极小概率会孕育出混沌至宝——碧血青莲,此莲蕴含一丝混沌初开的生机道韵,对修行混沌大道者有难以估量的裨益。

  然而,那里时空错乱,法则崩坏,更有无数纪元怨念凝聚的归墟煞灵游荡,便是渡劫期修士闯入,亦是九死一生。

  墨渊未曾告知师尊,只留下一道简单的传讯符,便只身悄然前往。

  数月后,当墨渊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混沌宫外时,徐正阳正在推演法则的手指猛地一顿。

  眼前的墨渊,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模样。那身玄衣破碎不堪,被暗沉的血迹与归墟特有的灰败气息浸透。

  他脸色苍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气息萎靡到了极点,如同风中残烛,最触目惊心的是他胸口处,一道几乎贯穿身体的伤口,边缘缭绕着灰色的归墟煞气,不断侵蚀着他的生机与道基,那是大道法则层面的创伤。

  而他怀中,却紧紧护着一株散发着朦胧混沌光晕、生有九叶、莲心流淌着青色道韵的奇异莲花——碧血青莲。

  “师……尊……”墨渊看到徐正阳,涣散的眼神亮起一丝微光,想将青莲奉上,却连抬手的力气都几乎失去,身体一晃,便要栽倒。

  徐正阳一步踏出,已至他身边,伸手扶住他。

  在触碰到墨渊那冰冷而残破的身体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如同沉寂了万古的火山,猛地冲击着他冰封的心防。

  他清晰地感受到墨渊体内那惨烈的道伤,以及其灵魂深处因强行对抗归墟法则而留下的暗淡。

  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接过那株犹带着弟子体温与鲜血的混沌青莲,另一只手按在墨渊后背,精纯浩瀚的混沌本源之力毫无保留地涌入,护住其心脉,暂时压制那肆虐的道伤。

  将昏迷的墨渊安置于温养阵法核心,徐正阳握着那株混沌青莲,回到了寂静的主殿。

  青莲在他掌心缓缓旋转,散发着纯净而古老的生机道韵,与墨渊鲜血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刺目。

  他低头凝视着这株以弟子几乎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寿礼,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殿内烛火(以星辰核心炼制的长明灯)明灭,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

  他就这样站着,一动不动,如同化作了一尊雕像。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墨渊幼时趴在他膝头听故事的模样,少年时于星海下对弈论道的专注,以及如今重伤濒死却紧护青莲的执拗……

  数十万年的孤寂道心,在这一夜,被这株染血的青莲,搅得天翻地覆。

  那一夜,混沌宫主殿的灯,亮至天明。徐正阳,一夜未眠。

  墨渊的道伤极重,足足调养了三年,在徐正阳不惜本源的救治与混沌宫资源的堆积下,方才彻底痊愈。

  期间,徐正阳亲自为其梳理法则,驱散煞气,未曾假手他人。

  伤愈后的墨渊,修为似乎更精进了一丝,但对力量的运用,却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一次,师徒二人游历至一处修真星辰。此地正邪两道爆发冲突,波及亿万生灵。

  邪道一方祭出歹毒阵法,欲要血祭一整座凡人城池以炼制邪宝。

  正道修士节节败退,惨嚎遍野。

  按墨渊以往性子,或会直接出手,以雷霆手段覆灭邪道,速战速决,难免波及更广,造成大量杀孽。

  然而这一次,他却选择了更为繁琐的方式。他以混沌领域强行禁锢那血祭大阵的核心,以精妙的混沌符文逐一瓦解阵基,同时分心护住下方惊慌失措的凡人,整个过程,只诛杀了为首的几个邪修,其余附庸者,皆被其废去修为,并未取其性命。

  事后,城池得以保全,生灵免遭涂炭,但过程耗时颇久,墨渊自身消耗亦是不小。

  一直静观其变的徐正阳,在事情了结后,第一次对弟子的行事提出了质疑。

  “优柔寡断,徒耗心力。混沌之道,当席卷一切,涤荡污秽。些许蝼蚁之命,何须在意?你之手段,失了混沌应有的决绝与效率。”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硬。

  在他漫长的道途中,力量与效率始终是首要准则,怜悯与细致,往往是弱者才需考虑的负担。

  墨渊沉默片刻,抬起头,直视师尊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

  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并无顶撞之意,却有着自己不容动摇的坚持。

  “师尊教导,混沌包容万物,亦承载万物。力量予我,非为肆意毁灭,而当有所抉择。徒儿以为,大道无情,然执道者,或可有情。减少无谓杀孽,护持一方生灵,或许……亦是道之一途。”

  这是师徒之间,首次因理念不同而产生的碰撞。

  徐正阳定定地看着他,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弟子,看着他眼中那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光芒。他没有动怒,只是周身的气息愈发冰寒。

  “你之道,过于迂腐。”他拂袖转身,只留下冰冷一语,身影消失在原地。

  自此,师徒二人陷入了长达数月的冷战。

  墨渊依旧每日修炼,处理混沌宫事务,却不再像以往那般,时时侍立于师尊身侧请教。徐正阳则深居简出,气息愈发沉寂。

  混沌宫的气氛,变得压抑而微妙。

  直到某一日,徐正阳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墨渊常去练剑的一处孤绝山巅。

  墨渊正于漫天星光下演练剑诀,混沌剑气纵横捭阖,却不再是以往那般充满纯粹的毁灭意蕴,而是多了一份圆转与守护的意味,剑光流转间,仿佛在勾勒一方微缩的、和谐的混沌世界。

  徐正阳静静地看着,看了很久。

  当墨渊收剑而立,察觉到师尊气息,转身望来时,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期待。

  徐正阳走到他面前,目光掠过弟子额角细密的汗珠,落在他那双依旧纯净,却已然拥有了自己坚定道念的混沌眼眸上。

  山巅的风吹动他玄袍的衣角,也吹散了他眼底最后一丝冰寒。

  沉默了许久,他终是轻轻一叹,那叹息声中,带着一丝释然,一丝复杂,还有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欣慰?

  他抬手,如墨渊幼时那般,轻轻抚了抚他的发顶,动作带着久违的温和。

  “你的道,”徐正阳的声音低沉,却清晰地传入墨渊耳中,在这寂静山巅回荡,

  “或许……是对的。”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身影融入夜色星光之中。

  山巅之上,墨渊怔怔地站在原地,握着剑柄的手微微颤抖。

  师尊那句话,如同惊雷,在他心湖炸响,随即化作无尽的暖流,涌遍四肢百骸。

  他望着师尊消失的方向,嘴角缓缓勾起,最终化作一个无比明亮、无比释然的笑容。

  星空之下,少年的道,第一次得到了来自如山师恩的认可。

  而那冰封了万古的道心,似乎也因这一句认可,裂开了一道细微却无法弥合的缝隙。

  未来的路,注定将与最初的布局,渐行渐远。
  http://www.abcsee.cc/14570/4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