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敬酒相邀南国计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萧渊明目光随着高澄的手势落在那盏酒上,端起酒盏一饮而尽,将空杯向高澄微微一倾。

  “北地天寒,连酒都温得比江南早些!”

  放下酒杯轻叹一声:“大将军谋深,步步稳行于先......当真令人佩服!”

  “若如今大将军愿与我国主同心勠力,何愁侯景不灭?”

  高澄抿笑,再为萧渊明斟酒:“若这梁国之主是贞阳侯您来当,倒也未尝不可。”

  酒液注入盏中的声响突然格外清晰,萧渊明执盏的手凝在半空,这个从未敢窥探的妄念,被高澄这般轻描淡写地挑破,霎时搅得他五脏翻腾。

  “这盏酒,可是澄真心相敬!”

  高澄随即举盏相邀:“请。”

  萧渊明眼底的迷雾骤然散尽,他深深望进高澄眼中,他能看透那层笑意背后的棋局。

  胸腔里翻涌的不再是惊惶,而是灼灼热流。

  最终举盏过眉,仰首饮尽这一盏滚烫的盟约。

  无论背后暗藏怎样的条件,哪怕日后要沦为北朝傀儡,可这世间,谁又能拒绝帝尊之位的诱惑?

  高澄既以帝位相邀,他又怎能不接下这盘棋?

  萧瑀、萧道两兄弟在厅中等待许久,终于看见宫人扶着醉醺醺的萧渊明回来。

  两人急忙抢上前去,一左一右扶住踉跄的父亲。

  “父亲,您怎会醉成这样?”

  萧道性急,忍不住追问道:“父亲,大将军召见,所为何事?”

  萧渊明醉眼迷离地拍了拍他的肩背,口齿含混不清地傻笑

  “哈哈哈……天意!真是天意!吾家阿姝……得此郎婿,得此郎婿……”

  笑声戛然而止,整个人瘫软下去。

  兄弟俩手忙脚乱地架住父亲,只听鼾声已起。

  萧瑀与萧道四目相对。

  “高澄说了什么事儿,父亲高兴成这样?”

  “谁知道呢?”

  兰京与刘和,虽然一路行动艰难,但终于出了滏口陉。

  平原往东,忽见前方长龙仪仗,挂着喜绸。

  兰京心想:“该是某个大户侯爵家的迎亲队吧?这般阵仗!”

  引着刘和又往道路边缘靠了靠。

  “再退远些!休得挡路。”还有官兵开道。

  兰京拨转马头,沿道路斜坡而下,避至一旁田埂。

  刘和也急忙牵马跟下。

  待仪仗行近,兰京瞥见队伍中悬着的‘高’字旗,不由得微微低头。

  若是高氏一族迎亲,只怕有人识得自己身份。

  “兰京哥哥,好多人啊,好多人,呵呵......”

  刘和眼中映出漫天喜绸,不由憨笑,他从未见过这般阵仗,目光痴缠于仪仗之间:“兰京哥哥,他们去哪里?”

  “莫唤我的名字……”兰京压低声音叮嘱。

  “啊?”

  兰京无意抬眸,竟瞥见高氏的二把手高洋,竟骑马位列仪仗之中,又连忙垂首。

  “兰京哥哥。”

  刘和再唤了声,兰京急忙翻身下马,脚踝伤处骤痛,一个踉跄几乎跌倒。

  刘和慌忙扶住他,却被兰京一把捂住嘴:“嘘……”

  他侧首低眸,余光中仪仗缓移,心中只道莫叫高洋认出自己。

  愈是心忧,愈易生变。

  “兰京!”

  音色沉冷干脆。

  兰京并未应声,余光瞥见一骑策马逼近身侧。

  “果真是你。”马背上传来一声冷嗤,“你不是一直在侍候我长兄的……”

  这点动静,终究未能逃过高洋眼睛。

  他意拖长语调,目光刺在兰京脸上,直至发觉对方神色扭曲,才缓缓补上最后三字:“膳食么?”

  兰京闭目深吸一口气,随即拱手行礼:“太原公,是大将军特许在下归国。”

  “哦?”高洋语气陡转,

  “如今梁国战事正紧,连正使都不得返。长兄会独独准你走?”

  兰京心头一凛,看来高澄的反间计终是成了。

  仍旧缄口不言。

  “看你这神色……”高洋的逼视也未转移。

  “莫非是你私自潜逃?”

  兰京咬牙硬声:“若无大将军亲许,我又如何能越过出晋阳宫重重守卫,此番归梁,正是大将军命我细探侯景动向,以助大计!”

  高洋一声冷笑:“我长兄舍得让你去!?”说得是意味深长。

  兰京指节深深掐入掌心,面前的真是那个木讷寡言的高洋吗?

  可无论高洋是何等面目,此刻的兰京都已明白,怕是再难脱离罗网。

  高洋凝视着沉默的兰京,眸中疑云未散,他并不信兰京这番说辞。

  侯景一直未往北派回半个信使,只怕燕子献的设局根本难以实现。

  而兰京若真的是潜逃,只怕长兄,再不会如往日那般信他,那自己又该如何利用。

  无论如何,上天既然能够让他半道撞见,必有一番深意,暂且留他一命亦无损失。

  随即说道:“未有长兄书令,恕难轻易放你离开,不若你暂随我部属前往邺京候着,待我回并州亲自问过长兄,若有果真如你所言,再放你归国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原公,兰京已在路上耽搁时日,况且时机不待......”

  “若你持有所兄手令或亲笔文书,我自当放行。”高洋冷声打断,“既无凭证,教我如何信你?”

  转向阿改吩咐:“带他们回去,若反抗,格杀勿论。”

  “太原公。”

  刘和一脸茫然,望着高洋策马远去的背影,喃喃重复道:“格杀勿论?格杀勿论……?”

  这高洋行事,竟比高澄更为果断狠厉。

  兰京蹙眉看向身旁犹在发怔的刘和,心中沉重,是自己将这无辜之人拖入险境。

  此时此刻的高洋更是势比人强,他毫无对抗的余地。

  娄昭君大略览过高睿婚仪之物,轻轻合上册本,交予身旁宫人。

  “以往丞相府的婚仪多由你操持,只是你既抚养了须拔,此番他的婚仪,便交由女史来主持。

  你只需安坐堂上,饮一杯新妇奉茶。”

  游娘抿笑颔首:“是,太妃!”

  娄昭君轻叹道:

  “这孩子自幼失了父母,我与先王对他,既觉愧疚,又常心疼。这些年来,多亏有你将他拉扯成人。他生性至孝,心思又重,只盼成了家之后,遇事能比从前开阔些,莫再那般多忧善感。”

  陆令萱疾步入殿,蹙眉望去,除了娄太妃,游娘、郑娘等都在殿内。

  匆匆施礼后,就疾步行到娄昭君耳侧,低语:“太妃,司徒薨于定州!”

  娄昭君骤然一震:“什么!?”急欲起身,却是一口气未能回转,身形一晃,幸而被陆令萱稳稳扶住。

  “太妃!”

  娄昭中风已有数年。

  高欢去后,她也屡次让高澄将娄昭召回晋阳任职,本盼着姐弟相依,多见几面。

  怎料天不遂人愿,弟弟终究还是走在了她的前头。

  高澄匆匆赶至母亲宫院,踏入殿门,便见一众女眷正围在榻前低声劝慰着卧坐的母亲。

  “母亲!”

  众人闻声让开一条路。

  “我念叨了这么久,让你将舅舅接来并州养病,你总未听进心里。如今倒好,我与他竟是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了。”

  高澄急步上前跪地:

  “母亲息怒!子惠实在不知舅舅会去得如此突然。儿已遣人急赴定州妥善料理后事,且已拟诏请陛下追赠舅舅黄钺、太师、太尉之衔。”

  “人都走了,要这些虚衔何用?”娄昭君重重叹了一气。

  帝王用外戚,亦会防备外戚,终究不忍苛责长子。

  她疲倦地摆了摆手:“你去吧......须拔的婚事照旧举行,母亲管不了那么多了,你这兄长,就多上上心。”

  喜欢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http://www.abcsee.cc/14757/4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