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生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而哥哥才该好好干一回,为自己拼出一条活路。

  “行!听你的!”

  赵青山望着妹妹眼里那亮晶晶的光,心里猛地一热。

  “我这就去练字!你老说我的字像蚯蚓爬,弯弯曲曲、歪歪扭扭,难看死了。我今儿非得改过来!从明儿起,每天练两百个字,写不好就不吃饭!”

  “对了,哥,”赵苏苏又补了一句,语气忽然认真起来,“别管别人怎么说,尤其是关于徐阳的闲话。他不是好人,当初还打过我的主意。我嫁了子吟,过得比谁都踏实,心里也安稳。那些嚼舌根的,爱说就说去吧,反正我耳朵一堵,眼一闭,权当听风刮过。”

  周子吟一听,立马攥住她的手。

  “是我运气好,娶了你才对。”

  “别人家的媳妇儿争风吃醋、算计娘家,你呢?一心为家人打算,为哥哥谋前程。这样的好姑娘,打着灯笼也难找。我能娶到你,是祖上积了德。”

  “喂!”

  赵青山看着两人牵着手,心里那股火噌地就窜上来了。

  “你们两个能不能注意点?大白天的就这么黏糊!我这还没走呢,成何体统!”

  他伸手一把勾住周子吟的脖子,把人拽了个趔趄。

  “你是我妹夫!名正言顺的赵家女婿,不是外头捡来的野小子!别整得跟哄小孩似的,捏着她的手,轻声细语的……烦不烦?”

  “你要是自己没本事,啥也不成气候,连个秀才都考不上,等我将来中了举人,穿官袍回乡,你凭啥站在我面前说话?你配吗?啊?”

  赵青山声音洪亮,眼神凌厉地盯着周子吟。

  “好,好,我学,我陪你一块儿学。”

  周子吟被勒得咳嗽两声,却依旧笑得从容。

  “大哥教训的是,小弟知错了,从今往后,笔不离手,书不离案,日日苦读,绝不敢懈怠。”

  “少来!”

  赵青山猛地松开手,退后一步,眉头紧锁。

  “别给我装乖!我知道你那点小心思,油嘴滑舌,最会哄人开心。可我不吃这套!你是我妹夫,不是我家猫,不需要你摇尾巴讨欢心!”

  这话一出,屋里的气氛瞬间活络起来。

  赵苏苏原本低着头,听见哥哥这句不是我家猫,顿时忍俊不禁,抬手捂住嘴。

  她偷偷抬眼看周子吟,只见他笑意更深,眼里闪过一丝促狭。

  相比之下,哥哥确实比周子吟好骗多了。

  赵苏苏心里清楚,哥哥心软,脾气直。

  一见人低头认错就立马心软。

  而周子吟偏偏最擅长这一套。

  俩人闹成一团,推搡之间差点撞翻了桌上的砚台。

  墨汁泼洒出来,赵苏苏赶紧起身去拿布巾。

  “别打了,再打我就告诉娘去!”

  可话音未落,赵青山已经一把将周子吟拖进了东厢房。

  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一个埋头练字,铺开宣纸。

  另一个则坐在窗边矮凳上,翻开厚重的史书,神情专注。

  两人各干各的,互不打扰。

  赵苏苏不慌不忙,轻轻合上刚才那本被揉皱的旧话本,又从袖中取出另一册更薄的小书。

  她摊开书页,看得入神。

  这书是从朔方府悄悄传过来的。

  讲的是靖北王的故事。

  那位传说中叱咤风云、威震北境的异姓王爷。

  这人,上辈子那场席卷天下的大乱,就是他亲手掀起来的。

  战火燎原,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

  而赵家也在那场劫难中支离破碎。

  他是本朝唯一一个异姓王爷。

  祖上追随太祖皇帝打天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最后被封为靖北王,赐铁券丹书,世代镇守北境。

  手握十万雄兵,权柄之重,堪比一方诸侯。

  朔方府的老百姓,只认靖北王,不认朝廷。

  每逢年节,百姓祭拜的不是龙椅上的天子,而是王府门前那座巍峨的牌坊。

  坊间一直传言,皇上早就不满其势大权重,收兵权、削藩的事提了不知多少回。

  可每次都被靖北王以边患未平为由搪塞过去。

  可赵苏苏和周子吟知道的,也就这点皮毛。

  朝廷如何忌惮,王府如何应对。

  背后的博弈与暗流,他们无从得知。

  可这本话本不一样。

  它把靖北王写成了天底下最正直的大英雄。

  她看得停不下来,一页接一页。

  真要是忠臣良将,怎会举兵造反?

  上辈子那场大饥荒,表面是天旱三年,颗粒无收。

  但根子却是靖北王起兵造反,导致漕运中断。

  朝廷无暇南顾,地方官吏趁机盘剥。

  最终酿成千里赤地、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

  天旱?

  那只是火上浇油罢了。

  真正的火种,早在靖北王举起叛旗那一刻,就已经埋下。

  他们上辈子逃荒,第一站是安德府。

  那个位于南北交界处的城池。

  据说还算安稳,有朝廷驻军,也有粮仓。

  可还没走到,赵苏苏就在半路病死了。

  而周子吟,也死在通往安德府的山道上。

  后来呢?

  安德府有没有撑住?

  是否沦陷于战火?

  是否有百姓活下来重建家园?

  没人知道。

  她又翻出另一本书,藏在床底许久。

  花三两银子托长风镖局才从京师带回来的。

  书页已经磨损,边角卷起,里面记着安德府现任知府的种种风流事。

  全是见不得光的秘密,全是能要人命的把柄。

  可这些,能帮上啥忙?

  他们如今不过是乡野农户,连知府的门儿都摸不着。

  就算拿着证据上门,怕是连衙役那一关都过不去,反倒惹来杀身之祸。

  真要去安德府,能站住脚吗?

  若不能立足,是往北去京城,指望天子脚下有生机?

  可京城权贵云集,贫民寸步难行,何况他们毫无背景。

  还是往南下江南?

  听说那边富庶,水网密布,或许还有活路?

  可千里迢迢,路费几何?

  途中又有多少匪患、瘟疫、官卡?

  她盯着桌上那张简陋的地图出神。

  这图来之不易,花了不少银子。

  为了拿到它,赵苏苏托了好几个人,辗转联系到了一个在镖局做文书的远亲。

  虽然没有精确到每一座山、每一条河。

  但标注了几十个城镇、关隘和要道。

  比市面上能买到的普通舆图详尽多了。

  而这幅图虽不是官方出品,却是某些长途行商为避劫匪的产物。

  若被查到,麻烦不小。

  所以交易时极为隐秘,连送图的人都蒙着脸,只在城外破庙碰头。
  http://www.abcsee.cc/14971/2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