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柴大官人【四】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杜充刚才亲眼看见史进刚才就是用这个方法将兵马都监骗过来杀了。

  这时候看杨元嗣如此,心中忐忑,又不敢不答应。

  只是杨元嗣并没有动手,将他上下看了遍,连声说道:“好!好!”

  杜充战战兢兢,也不敢多寒暄,转身上马离去。

  杨元嗣看他离去七八十步,拿出赤弦弓一箭将他射了个对穿。

  众人都吃了一惊,那些厢军顾不得杜充的尸体,吓的四散而逃。

  登州军众人也不解杨元嗣为什么会对杜充突然下狠手,不过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一切以杨元嗣的命令行事。

  杨元嗣却觉得心中一阵畅快,历史上的杜充杀害避难的燕云百姓,

  然后就是将黄河大堤决口淹了几十万自己的百姓,最后投降了金军。

  这样的人能够早早下线,对于大宋个百姓来说都是好事。

  他刚才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拿不定此杜充是不是彼杜充。

  杨元嗣以前还秉承着尽量不去提前给那些历史人物定罪,

  毕竟这些人在现在这个时空里不一定就跟历史上一样。

  要不然秦桧和赵构在见到杨元嗣的第一眼就没命了。

  不过杜充勾结柴进,又是沧州知府,跟历史上有七八分相符合。

  就凭他和柴进与金人勾结这一条就能够判他死刑了。

  路上多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登州军的计划。

  杨元嗣从沧州南返后再也不做停留,沿着驿道快马加鞭往着登州而去。

  这一路上杨元嗣没有再大张旗鼓,有些消息只要让该知道的人知道就可以了。

  磐龙城听说杨元嗣回来,杨景川亲自迎出百里之外。

  登州的百姓沿途夹道欢迎,热烈欢迎他们的郡王。

  杨元嗣将柴进关在一间密室里,严加看管。

  这人现在十分重要,是解开杨元嗣心中谜团的关键。

  不过这柴进也确实是硬气,不管杨元嗣如何劝说,他都一言不发。

  花荣气不过,给他上了手段也没结果。

  因为要留着他有用,也不能往死里整,暂时对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回登州慢慢调理。

  张固安听了此事,犹豫道:

  “儿子倒是能够为父亲分忧。”

  李重山在旁边大声道:“有办法你不赶快说,让父亲焦急!”

  杨元嗣知道张固安素来稳重,这个方法肯定有些隐情在里面。

  “不要大呼小叫,固安比你年长,过来给你阿哥赔礼!”

  李重山的性格过于暴烈,遇事容易冲动,这样下去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官场,都容易吃亏。

  他现在只怕杨元嗣一个人,也只有杨元嗣能够敲打他。

  李重山不情不愿的对着李固安行了个礼,说道:“我唐突了,给阿哥赔个不是。”

  张固安急忙还礼,杨元嗣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张固安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他非常理解杨元嗣。

  在汴梁的时候,张固安逐渐掌控了整个探子体系,

  间谍作为一个和妓女一样古老的职业,其中的凶险和对人性的考验,可想而知。

  张固安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虽然有着非凡的谋略和手段,又有杨元嗣的全力支持。

  但是只要进入了这个大染缸,就必须要沾染鲜血了。

  那些能够做谍子探子的,多数都有过人之处。

  审问这些人一定要有非常手段,还有那骨头特别硬的,就需要另辟蹊径了。

  张固安部下就有这样一个人,善于审问犯人,无论是意志再坚强的人,到了他手里从来坚持不过三天。

  这人叫作来三儿,据说是唐朝酷吏来俊臣的后人,也算是专业对口。

  他本来是开封府大狱里的一个普通的狱族,浑身的本事都派不上用场,只能不时折磨几个市井无赖撒气。

  来三儿知道自己这些本事是没有遇到明主,时常感叹命运不公,自己连个婆娘都讨不起。

  后来还是张固安听说了他的名声,将他招揽在汴梁郡王府。

  这下来三儿如鱼得水,在王府地下的密室里不知道审问过多少探子,无往不利。

  张固安对他也越发重视,赏赐不断,来三儿也是士为知己者死,

  对张固安忠心耿耿,一起来了登州。

  只是张固安知道杨元嗣素来不喜欢这种阴狠之人,也不喜欢折磨人的手段,这才有所顾虑。

  果然杨元嗣听了他的话,沉默半晌,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事有从权,叫来三儿进来吧。”

  等到来三儿进门,众人都觉得身上莫名的一阵寒冷。

  杨元嗣甚至隐约能够闻到他身上有一股淡淡的腐臭味。

  这来三儿找不到婆娘也情有可原,他身高不满五尺,

  头发焦黄稀疏,脸上没有二两肉,一双吊眼似睁非睁。

  整体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一个人,倒像一只阴毒的蜘蛛。

  来三儿见了杨元嗣却显得非常惶恐,行过礼后就跪在地上微微发抖。

  杨元嗣看他如此,除了模样毒,性格也不像个心狠手辣的人。

  “我将柴进交给你,不可要他性命,套出实话来就行。”

  来三儿回道:“启禀大王,具体审问小人却是不会。”

  杨元嗣好奇道:“既然如此,我要你何用?”

  来三儿咧嘴似笑非笑,回道:

  “大王只要将那人交给我三天,三天以后,小人保证大王问什么他都不敢有所隐瞒。”

  杨元嗣也来了兴趣,笑道:

  “可不能说大话,我给你三天时间,如果能做到,重重有赏,做不到,严惩不贷!”

  来三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连声答应。

  赵纬纶等杨元嗣处理完了来三儿才来才见他,两人在书房密谈。

  赵金儿他们赶回来之后,赵纬纶当时也是完全搞不清状况。

  登州对于突然的变故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杨元嗣的消息送回来众人才有了主心骨。

  赵纬纶自诩为大宋诸葛亮,此时才发现离了刘备是真的不行。

  只要杨元嗣还活着,登州所有人就都有了希望。

  辛兴宗从金州带着一万多骑兵渡海而来,听说杨元嗣无事后又立即返回了渤海。

  既然里面有金人参与,就不得不防备他们袭击金州。

  杨元嗣在,登州就固若金汤,该担心的反而是渤海。

  辛兴宗需要回去亲自主持大局。
  http://www.abcsee.cc/15784/4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