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两京一十四省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目睹杨鹤这一番骚操作之后,江宁、陈策、沈有容、张维贤等人皆是惊愕不已,随后众人吃完瓜各自散去,江宁等人前往五军都督府当值办公。

  宫门外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疏的朱由校耳中。

  朱由校听闻后,惊讶得嘴巴大张,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周顺昌、周宗建、周起元这三个棘手的刺头,竟被向来以老实着称的杨鹤给收拾了,而且理由合情合理,挑不出半点毛病。

  对于这三个刺儿头,朱由校早就想整治他们,无奈这三人自身并无任何黑料,还爱专门跟自己对着干。

  要是强行将他们贬官,难免会被人指责自己作为皇帝没有容人之量。

  就算老魏和江宁出马,公事公办的话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这三人光棍得很,毫无把柄可抓,老魏的刀在他们三个身上砍不出伤害。

  江宁也最多和他们打打嘴炮。

  可杨鹤这次的骚操作,却巧妙地将这三个刺头一举拿下,朱由校不禁连连惊叹,感慨道:“这个杨鹤,朕以前真是看走眼了。

  朝廷里出了名的老实人,不结党营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没想到还有这一手。”

  一旁的方正化赶忙笑着附和:“陛下说得是呀,这位杨大人平日里脾气好得出了名,老实巴交的,可今天这事儿,确实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老奴听说,前段时间杨大人去督察院和翰林院的时候,态度还挺客气,基本都是好言相劝,只有几个特别顽固的清流是被绑着去上任的。

  没想到今天杨大人直接在宫门外绑了几十名清流官员。”

  朱由校满脸笑意地点点头,说道:“杨爱卿不愧是国之栋梁,忠君体国,只是这办事方法,实在是有点……”

  朱由校苦笑着摇摇头,随后继续批阅奏疏。

  江宁等人回到五军都督府后,收到了定远侯邓文明和忠贞侯秦良玉送来的加急公文。

  众人看完后,无不为之震撼。

  他们没想到卫所军的腐败竟到了如此地步,那些卫所军将领简直丧心病狂,不仅侵占军田、贪污军饷,单是查抄所得的财物,就在河南境内重新整编了5万大军,而且连一半都没用到。

  张维贤、陈策、沈有容几人对江宁愈发钦佩,若不是江宁多次提议清查卫所军田,他们实在不敢想象,再这么下去几年,局面会烂成什么样子。

  众人商议后,对即将押解入京的卫所军将领达成一致意见:全部处死。

  毕竟他们的行为是在动摇大明根基,绝不能留他们性命。

  紧接着,有书吏送来征西总兵官赵率教的公文。

  如今孟养、蛮漠、孟广、孟密、木邦等地已彻底稳定,当地土司的兵马全被赵率教牢牢掌控,大多数土司也向赵率教表明愿誓死效忠大明,那些不愿合作的土司,已被赵率教私下处置。

  至于当地土司的文献典籍,已被赵率教统一收集并焚毁。

  赵率教率领的大军正在修整,与缅军相持对峙,不久后便要展开第二轮大战,打算一举灭掉缅甸,希望朝廷尽快选派官员,对已收复的地区进行安置,否则大军难以全力出击。

  江宁等人深知,赵率教要打败缅甸并非难事,但要将这些地方真正纳入大明版图,才是最大的难题。

  赵率教虽足智多谋、用兵如神,但毕竟是武将,治理地方还需文官。

  众人商议后,决定由江宁和张维贤带着公文火速进宫面见朱由校,毕竟此事刻不容缓。

  随后,二人拿着公文迅速离开五军都督府,前往皇宫。

  朱由校得知江宁和张维贤求见,赶忙让方正化将他们请进御书房。

  一见面,张维贤和江宁便呈上公文,并将缅甸的现状详细告知朱由校。

  朱由校看完公文后,眉头微皱,随即让方正化传召内阁大臣。

  不多时,孙承宗、袁可立等人匆匆赶来。

  朱由校将公文递给孙承宗等人传阅。

  没过多久,孙承宗、袁可立等人看完。

  朱由校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如今赵率教正率领大军修整,不久后将再次与缅军大战,欲毕其功于一役。

  但如今这些地方已稳定下来,朝廷必须尽快派遣官员上任,否则赵率教不敢全力开战。

  对于这些地方该如何规划,爱卿们不妨各抒己见。”

  孙承宗作为内阁首辅,率先发言:“启禀陛下,老臣认为可效仿洪武、永乐年间的三宣六慰制进行管理,朝廷对此也有经验。”

  谁知他话音刚落,袁可立立刻反驳道:“孙阁老此言不妥。

  老臣以为,应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一样,设立行省,划分州县,派遣官员管理。

  同时,朝廷在当地设立卫所军,如此才能彻底掌控这些地方。

  洪武、永乐两朝虽设立三宣六慰、十三都司,但时间一长,这些地方便脱离大明掌控而独立。

  若如今继续效仿,几十年后,这些地方恐怕还会反叛自立。”

  朱由校听完,点了点头,说道:“孙师傅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袁爱卿所言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孙承宗叹了口气,说道:“孙阁老说的这些老夫自然明白,但如今朝廷没有足够的官员可派往该地。

  况且当地土司民风彪悍,虽他们的兵马已被赵帅教掌控,但这种彪悍是骨子里的。

  即便从其他地方抽调官员前去任职,也未必能镇得住这些土司和土民。”

  听到这话,朱由校眉头紧皱,袁可立也不禁皱起眉头。

  随后袁可立说道:“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

  即便困难重重,此事也必须去做,否则此次对缅之战便前功尽弃了。”

  就在这时,朱由校转头看向江宁,问道:“忠义侯,你对此有什么好办法吗?”

  江宁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启禀陛下,京营士兵中有不少将领是文人世子和国子监太学生弃笔从戎而来。

  如今他们久经沙场,勉强可算得上上马治军、下马安民。

  所以臣斗胆建议,从京营中抽调部分将领转业,派往这些地方担任官员,进行地方管理。”

  朱由校听后陷入沉思。

  孙承宗听完,眉头紧皱,说道:“忠义侯,武将改任地方官,此前虽有先例,但只是个别情况,且效果一般。

  如今收复的地方面积几乎赶上半个云南省,所需官员并非寥寥数人。

  再者,这些将领能否胜任地方官还未可知,此举风险太大。

  要不还是让吏部尚书杨大人再想想办法?”

  江宁笑着说道:“孙阁老不必担忧。

  这些学子皆是饱读诗书之人,怀着满腔热血才弃笔从戎。

  如今让他们出任地方官员治理地方,不至于拿了几天刀就不会提笔写字了。

  而且,臣建议将这些将领全部降级转职,无需担任太高的地方官职,这样他们也有个适应过程。

  如此一来,朝廷只需抽调少部分官员担任主官,至于知县、知府一类官职,可交由这些京营将领担任即可。”

  袁可立闻言,点了点头,抚着胡须笑着说:“忠义侯这个法子好。

  让这些将领降级转职,他们既有饱读诗书的底蕴,又有领军经验,既便当地土民土司不服管教,他们处理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同时选派官员担任地方主官,文武双管齐下,可保万无一失。”

  朱由校也点头赞同:“忠义侯、袁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既然如此,就这么定了。

  不过,将这些地方划分为一个行省,该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在场众人闻言,都闭上了嘴。

  毕竟开疆拓土的功劳,自然要挂到皇帝朱由校的账上,以便将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朱由校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要不就将其划分为缅北省,然后把蛮漠、孟广、孟养、孟密、木邦等地划分为府,下辖设县。

  从京营中选派将领转职,担任县令、知府之职。

  至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从朝廷或其他地方官员中挑选后前去赴任。”

  众人赶忙附和:“陛下英明。”

  朱由校顿时满脸骄傲。

  随后,张维贤和江宁起身告辞,毕竟接下来的事便不归五军都督府管了。

  随后,朱由校便与孙承宗、袁可立、薛国观几人继续商议相关事宜。

  第二天早朝,朱由校正式下旨,宣布设立缅北省,在蛮漠、孟密、孟养、孟广、木邦等地设立州府,下辖设县。

  同时,从京营中抽调由文人世子和国子监太学生出身的将领进行转职,担任地方官。

  朝堂上众人皆惊讶不已,没想到昨日还是大明两京13省,今日便摇身一变,成了大明两京14省。

  不过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如此朝廷便能对当地进行强有力的管控。

  一众文武大臣纷纷高呼:“陛下圣明,为大明贺!”
  http://www.abcsee.cc/16787/5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