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灰皮备忘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地面上散落着烧剩的文件残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糊味。

  在房间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只空火柴盒。

  他拿起火柴盒,仔细地端详着。

  火柴盒的表面已经磨损得十分严重,但依然可以辨认出上面印着“红星火柴”的字样。

  他将火柴盒带回市区,交给了小萤。

  小萤接过火柴盒,仔细地观察着。

  她发现,在火柴盒的内侧,刻着一行极细的刻痕:

  “火已种下,不必寻我。”

  她的心头一震,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

  她将火柴盒放在菜市场黑板的最高处,下面添了一行字:

  “她走了,但我们还在。”

  小萤放下粉笔,抬头望向远方。

  “她走了,但我们还在。”徐墨辰喃喃自语,手中的账本被捏的更紧。

  那枚被他点燃的火柴,已经燃尽了过往的一切。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身走出了废弃工厂,只留下身后一片被火焰吞噬的狼藉。

  他要去的地方……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徐墨辰走出看守所时,天色已经擦黑。

  没有迎接,没有车辆,只有猎猎的夜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

  他没有回徐宅,那个囚笼般的地方,而是径直打车前往城北郊外的废弃化工厂。

  锈迹斑驳的大门洞开着,仿佛张开的巨兽之口。

  锅炉房里,潮湿的霉味混杂着铁锈味扑面而来。

  他摸索着,在角落里找到一张简陋的床铺,半块干硬的压缩饼干,还有一本被翻烂了边的《城市建筑防火规范》,静静地躺在那里。

  叶雨馨那倔强而又认真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在满是油污的桌角,他发现了那个熟悉的红星火柴盒,轻轻打开,内侧那行细小的刻痕映入眼帘:“这次别盖烟。”徐墨辰的心头一震,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那是诀别,是期许,更是……信任。

  他沉默地站在那里,从怀中掏出那份还未提交的悔过书,还有那份足以将徐家彻底埋葬的家族账本复印件,一并堆在地上。

  纸张的粗糙触感,像极了命运的嘲弄。

  他划亮一根火柴,微弱的火光跳跃着,映在他深邃的眼眸里,仿佛二十年前那个雨夜,他帮她掩埋第一份证据时的情景重现。

  那时候,他选择了妥协,选择了掩盖。

  但这一次……

  他没有犹豫,没有扑灭。

  他轻轻一抛,那小小的火苗,如同希望的种子,落入绝望的沃土。

  “轰——!”

  火焰瞬间腾起,吞噬了纸堆,吞噬了黑暗。

  浓烟滚滚,直冲天际,烈焰的光芒,将整座废弃的化工厂映照得如同白昼。

  那不是救赎,而是新生!

  徐墨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身,决绝地离去。

  身后,烈焰熊熊燃烧,照亮他孤寂的背影,也照亮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

  那座废墟,仿佛一座无人祭拜,却永不熄灭的祠堂,祭奠着逝去的爱情,也昭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清晨的第一缕光芒,像一把钝刀,迟缓地划破了笼罩城市的夜幕。

  菜市场早已喧嚣起来,讨价还价的叫卖声、剁肉的砰砰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市井交响曲。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外围,一块巨大的黑板前,却聚集着一群格外专注的人。

  他们踮着脚,伸长脖子,盯着站在梯子上的娇小身影。

  小萤,这个十六岁的女孩,曾经是“火种”的掌舵者,如今是游走于市井之间的信息传递者。

  她熟练地用粉笔勾勒着,将新一期的《风捎来的信》誊写在黑板上。

  当她写到“她走了,但我们还在”时,笔尖微微一顿,似乎在无声地缅怀着那个已经远去的身影。

  她加重了笔力,让这句话更加醒目、更加清晰,如同在黑暗中燃起的一簇小小的火苗。

  孙秀兰,这个在火车站扫了一辈子地的老妇人,默默地走了过来,递上一杯热腾腾的豆浆。

  豆浆的香气,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昨晚K207次晚点四十分钟,有人翻过货仓。”孙秀兰的声音很低,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警觉。

  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也沉淀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智慧。

  小萤接过豆浆,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她知道,清查已经开始了。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正在逐渐收紧他们的罗网。

  她转过身,从贴在黑板背面的一个信封里,抽出一张折叠的纸条,小心翼翼地夹进《风捎来的信》的册子里。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用歪歪扭扭的笔迹写着:“别信穿制服送快递的。”

  这句话,像一枚冰冷的钉子,瞬间刺破了她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与此同时,徐墨辰出现在老城区一家已经倒闭的录像厅门口。

  斑驳的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褪色的电影海报,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夹克,戴着一顶压得很低的帽子,遮住了他那双深邃的眼睛。

  他看起来像一个落魄的流浪汉,与记忆中那个风光无限的徐家大少爷判若两人。

  他走到锈迹斑斑的铁门前,敲了敲门。

  一个睡眼惺忪的老头,探出头来,不耐烦地问道:“干什么?”

  “租个隔间。”徐墨辰的声音沙哑。

  老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十块钱,只能待两个小时。”

  徐墨辰没有讨价还价,掏出十块钱递了过去。

  他接过老头递过来的一把钥匙,走进录像厅。

  录像厅里弥漫着一股霉味,空气中漂浮着灰尘。

  隔间很小,只有一张破旧的椅子和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

  徐墨辰把手机留在门外,只带了一把螺丝刀和半瓶水进去。

  他关上门,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开始在墙壁上摸索。

  很快,他便在墙缝里摸到一个小小的金属盒。

  他用螺丝刀撬开盒子,取出一枚SIm卡,插入一部老旧的诺基亚手机。

  这是他最后的联络方式。

  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第一个电话。

  “喂,周正吗?我是徐墨辰。”他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今天下午三点,市图书馆三楼地方志阅览室,你会看到一个穿蓝格子衬衫的男人咳嗽三声——把这份名单交给他。”

  说完,他挂断了电话,没有给对方任何发问的机会。

  他拨通了第二个电话。

  “阿福,让他们盯住赵文山的夜班司机,尤其是去殡仪馆那条线。”

  挂断电话后,徐墨辰走到窗边,点燃一支劣质香烟。

  他故意将烟头和火柴盒留在窗台上,然后翻墙离开。

  他要留下一些线索,引诱那些追踪者上钩。

  他要将自己变成一个诱饵,引出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在市图书馆三楼的地方志阅览室里,周正不动声色地翻阅着一本《市政年鉴》。

  他的目光,却始终落在阅览室的入口处。

  他是一个真相的执念者,一个在市规划局档案科默默无闻的临时工。

  他谨慎、执着,为了守护那些被掩盖的秘密,甘愿付出一切。

  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一个穿着蓝色格子衬衫的男人走进了阅览室。

  男人身材瘦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然而,这个男人却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十五分钟。

  更让周正感到不安的是,他注意到,男人的右手无名指,缺了半截。

  这不是联络人的特征。

  周正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情况有变。

  他没有轻举妄动,仍然装作认真地翻阅着手中的书。

  他用余光观察着那个蓝格子衬衫男人,发现他也在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两点五十分,蓝格子衬衫男人走到周正面前,咳嗽了三声。

  周正没有抬头,只是将手中的《市政年鉴》合上,然后起身离开。

  他将那份名单,悄无声息地塞进了《市政年鉴》的中页。

  他走到借书处,借了一本关于古代水利工程的书籍,然后离开了图书馆。

  半小时后,几个便衣人员冲进了地方志阅览室,开始搜查。

  他们很快便找到了那本《市政年鉴》,但却发现,书中的几页已经被撕去了。

  当晚,在一间破旧的地下车库里,周正、陈默和刘长贵聚在了一起。

  陈默,曾经是一名调查记者,为了追查真相,身陷囹圄。

  虽然刚刚被解救出来,伤势还未痊愈,但他依然思维敏锐,记忆力惊人。

  刘长贵,是一名退休法官,曾经因为秉公执法,遭到非法羁押。

  他掌握着许多司法黑幕的线索。

  他们要重建那份被撕毁的名单。

  周正和刘长贵凭借着记忆,口述着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细节。

  陈默则用笔记本电脑,将他们口述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

  他们将这份文件命名为《灰皮备忘录》。

  为了确保这份文件的安全,他们没有选择传统的存储方式,而是将它转换成共享单车二维码的跳转链接,上传至七个不同的平台。

  在火车站附近,孙秀兰发现多了两辆没有牌照的面包车。

  她知道,那些人已经开始监视她了。

  她改变了传递路线。

  她将最新一批卡片藏进一家盲人按摩店的拖鞋垫下,然后托一位常客,以“赠品”的形式,将这些卡片带往邻市。

  与此同时,她悄悄地记录着每一辆面包车的进出时间,并用清洁工打卡机的时间戳作为对照。
  http://www.abcsee.cc/18503/6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