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王制
推荐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娱乐帝国系统
陈轩邪医传承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谁让他来军统的?
冥王崽崽三岁半
特战之王
女人卖菜为生,竟不知丈夫是仙帝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夜色深沉,贤林寺内只余一盏孤灯。张经纬被禁军护送回住处时,刘延之仍在房中踱步等候。见他安然回来,刘延之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待听张经纬心有余悸地讲完御书房内的惊魂一幕,这位老成持重的老师也不禁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后背阵阵发凉。
“真是险过剃头!千钧一发!若非你急中生智,拿出那……那‘铁蛤蟆’搪塞过去,恐怕此刻你我师徒,已在刑部大牢之中了!”刘延之抚着胸口,声音还带着后怕的微颤。
张经纬还有些不解,嘀咕道:“老师是否过于忧虑了?我不过是奉旨觐见,逗留得晚了些,太后……难道真如此嗜杀?”
“嗜杀?”刘延之瞪了他一眼,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经纬!你还不明白吗?你差点就被打成‘刺王杀驾’的乱党了!‘屏后藏兵’,尤其是在陛下接见外臣的御书房内,此乃滔天大罪!往轻了说是居心叵测,往重了说,就是教唆年幼的皇帝弑母!这是足以株连九族的大逆之罪!到那时,别说你一个小小的县令,就是满朝公卿,也无人敢为你求情半句!”
张经纬被“株连九族”四个字砸得头皮发麻,这才真正意识到昨晚在鬼门关前走了多远,脸色瞬间白了三分,喃喃道:“我……我只是给陛下讲了几个故事……”
“罢了,此事但愿已揭过。”刘延之疲惫地摆摆手,“快些歇息吧,养足精神。明日便是万寿宴,诸王皆已入京,盛宴之上,各方势力云集,礼仪繁琐,我们还需一一拜会,绝不能再生事端了。”
听到宴会,张经纬的精神稍微振作了一些,试图缓和气氛:“老师放心,酒宴嘛,是学生的强项,定不会失礼。”
刘延之看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但愿如此。记住,谨言慎行,莫要再出任何岔子。”
……
翌日,天朗气清,整个长安城却笼罩在一片肃穆与戒备之中。主要街道尽皆禁严,甲士林立,旌旗招展,迎接各地藩王入宫朝贺。
张经纬跟着刘延之等官员在指定区域等候观礼,看着络绎不绝、仪仗煊赫的王驾从眼前经过,不由得暗暗咋舌。他凑近刘延之,低声道:“老师,我们天朝到底有多少王爷呀?从清晨到现在,两个多时辰,已经过去五十几位了!这队伍还没看到头。”
刘延之目光平静地望着前方,低声回道:“与陛下血缘在五服之内的宗亲,封王爵者,大约有两百余位。至于五服之外,享有宗室待遇者,恐怕成千上万,难以计数。”
张经纬倒吸一口凉气:“都要入京?那长安城还不该被挤破了?”
旁边一位留着山羊胡的官员闻言,转过头来,带着几分文人式的调侃接口道:“张县令说笑了。我天朝立国百余载,历经十二位皇帝,若每位陛下万寿都要所有宗亲入京,那光是接待,就足以掏空国库,早该被史官和言官的唾沫星子淹没了。”
张经纬连忙拱手:“文大人!”
文若身旁的褚生也笑道:“文若,今年倒是难得,许多就藩在外的王爷都回来了。你的那套‘限爵减等’学说,不正合时宜?何不寻机自荐一二?”
文若捋了捋胡须,摇头自嘲道:“还是算了吧。变革若成,我或可成为下一个邴相;变革若败,那我便是下一个李载贽喽!”他提及那位因变革失败而被海捕的心学领袖,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忌惮和无奈。
一旁的秦阳则将话题引向了爵位:“说起来,这些年许多王爷的爵位都被降了。你们看,连当初权势赫赫的齐王,如今也变成了齐郡王了。”
张经纬好奇地追问:“老师,这王爷之间,也有明确的爵阶高低之分?”
刘延之耐心解释道:“那是自然。王爵亦分等次,主要有亲王、藩王、郡王之别。此外,在更早之前,还有地位极为特殊的‘一字王’。”
“一字王?”张经纬对这个称呼感到新奇。
刘延之眼中露出追忆之色:“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北地,在前朝及本朝初期被称为燕国,便是当年太祖皇帝赐予其第四子——燕王的独立封国。”他顿了顿,补充道,“太祖诸位皇子,皆有自己的封地,那些封地并非如今只管军事的藩镇,而是自成体系、宛如国中之国的‘王国’。”
张经纬脱口而出:“分封制……”
刘延之赞许地点点头:“不错。遥想姬周天子时代,那场绵延数百年的乱世,究其根源,便是同宗同源的血亲之间为了权力而自相残杀。”
张经纬顺势问道:“那后来是如何演变成如今的藩镇制度的?”
这次是文若接过了话头,语气中带着对师门的崇敬:“这便要归功于我们的老师,邴公当年提出的变法之策——‘王子当可守国,不当予治国’。意思是,皇室宗亲可以镇守疆土,为国屏障,但不可直接治理地方民政,兵权、政权、财权需逐步分离,收归中枢。”
刘延之接着补充:“正是经过那场变法,昔日权力极大的‘一字王’制度逐渐消亡,演变成了如今藩镇最高爵位的‘藩王’。而‘郡王’,多是皇帝的叔、伯、祖父辈,享有一郡之地作为食邑,但治理之权已大大削弱。至于‘亲王’,通常是皇帝的嫡亲皇子,享有与皇帝仅一字之差的尊号(如皇帝为‘昊’,亲王可为‘景’),食邑丰厚,但同样不直接治民。先帝在位时的梁王,便是亲王。”
张经纬听着这天朝版“推恩令”和削藩史,心中盘算了一下,不禁皱眉:“老师,如今天下王爵宗亲如此之多,每年光是俸禄、赏赐便是天文数字,天朝的国库……能撑得住这般消耗吗?”
褚生在一旁淡淡提醒:“张县令,天朝宗室之事,乃皇家内务。”
张经纬却摇了摇头,带着他来自现代的本能反应,直言不讳道:“不,褚大人,学生以为,天朝的事,便是所有天朝人的事。若国库空虚,赋税加重,苦的是天下黎民。皇家……若只顾宗枝繁茂,不计天下承受之力,未免有些自私了。”
此言一出,周围几位官员神色微变。秦阳却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拍了拍张经纬的肩膀,笑道:“好你个小县令,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不过,你这话倒有几分当年邴公的风骨——‘立国当为民,此乃根本’。此言不虚啊!”
刘延之看着自己这个时而懵懂、时而语出惊人的学生,心中百感交集,既忧其锋芒过露,又隐隐看到了一丝不同于朝堂暮气的希望。他低声道:“慎言!仪仗过来了,注意礼仪。”
张经纬连忙收敛神色,随着众人躬身行礼,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前方那浩浩荡荡、象征着天家荣耀与沉重负担的王驾队伍,心中思绪万千。
http://www.abcsee.cc/21393/6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