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夏金柱的往事 (二)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夏金柱是个有想法、有行动力的人。

  在妻子死了以后,他立马和亡妻划清界限。

  并且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曾经被地主女儿蒙蔽、现在迷途知返的贫农形象。

  他又从黑五类变回了贫农。

  接着他巴结村干部,经营人际关系,又重新变回了生产队长。

  取得所有人的信任之后,他开始了报复之路。

  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他潜伏到存放救济粮的仓库附近,用铁锨打晕了两个看守人员。

  然后一把火点着了仓库。

  火光冲天而起的时候,他笑得状若疯癫。

  村民发现后,恨不得打死他。

  抄起家伙一路追赶。

  最终被他逃进了山、跑掉了。

  自那以后,夏金柱终身没有再回那个村子一步。

  ……

  陈瑞听完以后,神情复杂地说道:“咱们爷爷就是这样被赶出来的?”

  夏瑶点了点头。

  陈瑞嘴角抽了抽:“这哪是赶出来?这分明是被打出来的啊!他要是不跑,被抓到了,肯定要被村民活活打死!”

  在那个年代,把一个村的救济粮给烧了,等于是拿刀往全村人的脖子上抹。

  陈瑞接着说道:“后来呢,那些村民没了救济粮,饿死了没有?”

  夏瑶摇头道:“国家又重新送来了救济粮,一个人都没有饿死。其实村里根本不缺那些粮食,哪怕是把一整个仓库都烧了,也立马会再有人送过来……可是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愿意分一口粮食给我爷爷的前妻。”

  陈瑞默然。

  以今天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来看,没人有资格饿死夏金柱的前妻。

  别说是地主的女儿,就是杀人犯的女儿,也不能把人给饿死。

  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

  陈瑞老家的附近,也同样发生过。

  夏瑶继续说道:“我爷爷逃出去以后,一路讨饭、一路给人做零工,勉强活了下来。”

  “后来改革开放,他想办法去到了南方。在那里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终于慢慢站稳了脚跟。”

  “最后我爷爷抓住机会,做起了走私,挣到了很多钱,并且来到宁城办了工厂。”

  “当时村里的人多次找到他,希望他能回去,给村里投点资,带着村民们发家致富。实在不行,哪怕给村里捐点钱,修个学校,修一条路……”

  “我爷爷全都拒绝了,他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去。就是死了,也不埋在那里!”

  中国人大多都有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像夏金柱那样的老一辈人。

  可以说人生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可他宁愿一直漂泊,甚至客死他乡,都不愿意回到那片曾生养过他的土地。

  由此可见,夏金柱当年的心结到底有多大。

  陈瑞吁了口气,问道:“咱们爷爷后来真地一次也没回去过?”

  夏瑶回道:“没有……不过他让我爸和我二叔、三叔回去了,给他的父母、还有他的前妻,修了坟。”

  陈瑞“哦”了一声:“那你去过没有?”

  夏瑶再次回道:“跟着我爸去过几次。”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陈瑞的手机响了。

  他拿出来一看,是夏天星打的。

  陈瑞按下接听键,说道:“爸,有事吗?”

  电话那头,夏天星回道:“小陈,你跟丫头回乡下那边,可能会碰到有人要你们捐款。要是对方要求不高的话,你就给一点……到时候这个钱我转给你。”

  陈瑞笑着说道:“不用你出,我自己给就行了……我好歹是咱们江省的首富呢。”

  夏天星也跟着笑了两下,然后说道:“小钱可以给,他们要是狮子大开口,一定不能同意!现在那些基层的干部,一个个的胃口大得吓人。”

  “你要是退了一步,他们还以为你怕了……会开出越来越过分的条件。”

  陈瑞回道:“爸,你放心吧……在江省,我不想出的钱,没人能让我出!”

  夏天星笑呵呵地说了句:“那倒也是。”

  有杨国雄这个一省之长在后面站着,哪个不开眼的敢逼着陈瑞掏钱?

  那是找死!

  两人闲聊了几句后,挂断了电话。

  陈瑞将手机随手放在面前的小桌子上,说道:“瑶瑶,你们家后来有没有给那个村子捐钱?”

  夏瑶点了点头:“有的。”

  “捐了多少?”

  “我爸他们每回去一次,都要捐个十来万。前前后后下来,两三百万应该是捐了。”

  陈瑞摸了摸下巴,说道:“一次十来万,也还能接受。”

  他跟陈爸每年回去过年,可都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捐。

  修路、建学校、供家庭困难的孩子读书……陈家这几年在老家做好事花的钱,已经超过了千万。

  这个千万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一点水分都不掺。

  夏瑶撇了撇嘴,说道:“人家可不是只要十来万,是我爸他们只肯出十来万。”

  “我爸第一次回去,乡长开口就是投资五百万……把我爸都吓到了。”

  陈瑞哈哈笑了两声,说道:“那些基层的干部,平时在乡里横行惯了。看到有钱人就以为是碰到了大肥羊,费尽心思地想去兜里掏一把。”

  “他们也不想想,这年头能挣到大钱的,哪个背后没点关系?”

  “只是不想去计较罢了,不然就他们那芝麻大点的官,一句话就能给他撸下来。”

  夏家以前的根可是省委统战部的部长,正儿八经的实职副部级领导。

  人家随便发句话,就能将乡长那个级别的小官,给查个底朝天。

  夏家不这样做,说白了还是念同乡情分,不想把事情做绝。

  很多功成名就的老板都是这样。

  在外面的时候,对各种利益那是寸步不让。哪怕托关系,找靠山,都不肯轻易妥协半步。

  可回到了家乡,容忍度一下就上来了。

  只要家乡的父母官不是特别过分,他们往往都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支持家乡的发展。

  ……

  车子一路飞驰。

  从高速,到国道,再到县道……最后驶进了一条山村间的黄泥巴路。

  夏瑶说,她的老家就在这条泥路的终点、也就是十几里外的夏家咀。
  http://www.abcsee.cc/22396/6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