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昭宁之福
推荐阅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陈六何沈轻舞全文免费阅读
女儿受辱?十万将士跪下叫公主!
重生之都市仙尊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农村女婿
重生之时代先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太上皇也缓缓地垂下了头,原本挺直硬朗的脊背,似乎在这一瞬间被这沉重的氛围无情地压弯了几分。神色间满是黯然与无奈,仿佛承载了岁月与责任的双重重量。
皇上能明白的事理,对于这位历经风雨洗礼、饱览世事沧桑的老人而言,又怎会不懂呢?
覃芊落与他年纪相仿,岁月的车轮如同无情的刻刀,在他们的身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
他们都已步入垂暮之年,恰似那即将西沉的落日,余晖虽美,却也透着几分迟暮的凄凉与无奈。
犹记得当初宁沅禾封覃芊落为摄政王时,宁辰逸心中便泛起了层层不情愿的涟漪。
他心中早有一番周详的打算,想着让覃芊落暂且留驻朝堂,凭借她那丰富的阅历、卓越的智慧以及崇高的威望,坐镇两年。
稳住朝局,为新帝的统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待局势稳定之后,便欣然准许她告老还乡,让她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能够远离朝堂的纷争与权谋的漩涡,回归田园。
安享闲适惬意的晚年生活。
毕竟覃芊落为昭宁国奉献了一生,从青春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白发苍苍的老态龙钟。
她将自己的全部青春与热血,都毫无保留地挥洒在了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
她确实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去享受人生应有的宁静与美好。
可没想到自家公主行事果敢坚决,未经太多的商议与权衡,便毅然决然地直接封了覃芊落为摄政王。
这一决定,宛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了原本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宁辰逸心中精心规划的蓝图。
使得覃芊落想要致仕归乡的愿望变得困难重重。
不过,宁沅禾如此决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着她深远而周全的考量。
她深深知晓覃芊落这一生都在为昭宁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地在田间耕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她又怎会亏待这位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奉献了一生的老臣呢?
即便封了摄政王,也绝非意在将覃芊落永远禁锢在朝堂之上,限制她的自由,阻碍她去追寻心中的自由肆意。
赋予覃芊落摄政王的尊贵名头,实则蕴含着诸多深远的意义。
日后覃芊落若踏上游历四方的征程,足迹踏遍山川大地,领略世间的风土人情。
当她遇到不平之事,或是遭遇紧急而棘手的状况时,凭借摄政王这一尊贵且极具权威的身份。
便可当机立断,直接先斩后奏,行事更加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相较于单纯的锦瑞昭王身份,摄政王的头衔无疑赋予了覃芊落更为广泛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
使其在面对各种复杂局面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
宁沅禾如此安排,无非是想让覃芊落这位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臣,在身份上更具分量。
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江湖之远,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敬畏。
如此一来,既不至于被那些新崛起、急于展现自身锋芒的朝臣轻视,也能避免后人对覃芊落的身份地位产生质疑与诟病。
如此种种,无一不彰显着宁沅禾对覃芊落发自内心的敬重与关怀。
以及她作为一国之君,对于昭宁国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
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权衡,都凝聚着她的智慧与担当。
犹如一幅宏大画卷中的细腻笔触,共同描绘出昭宁国未来的繁荣与希望。
良久,殿内仿若时间凝固,静谧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那沉默恰似一层厚重而压抑的阴霾,沉甸甸地笼罩在众人的心间,迟迟不愿消散。
皇上静静地伫立在原地,身姿端庄却难掩神色的凝重,她微微仰头,目光中透着深邃的思虑与隐隐的忧虑。
随后,她轻轻叹息一声,这声叹息宛如深秋时节,那掠过枯败枝叶的微风,带着几分无奈、忧虑与深深的心疼。
在寂静得近乎凝固的空气中悠悠飘荡,仿佛承载着千言万语,却又因太过沉重而难以言说。
她缓缓地将目光投向身旁侍奉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且心思细腻的公公,眼神中满是对覃芊落与苏锦韵二人的关切与不忍。
毕竟,这两位皆已步入暮年,岁月的刻刀无情地在她们的身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
每一道皱纹都诉说着往昔的操劳与艰辛。
如此长时间地屈膝跪地,对她们本就不再硬朗的身体而言,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与损耗。
那公公在皇上身边侍奉多年,对皇上的心意可谓是洞察秋毫、心领神会。
见皇上目光示意,他立刻迈着细碎而又恭敬的小步,匆忙而又不失稳重地走到两人身旁。
他微微躬身,那姿态谦卑而虔诚,双手小心翼翼地分别搭在覃芊落与苏锦韵的手臂上。
动作轻柔而沉稳,仿佛生怕稍一用力便会弄疼她们,亦或是惊扰了这份凝重的氛围。
在他细致而周全的搀扶下,两人缓缓起身,身姿虽不如年轻时那般挺拔矫健,步伐也略显蹒跚。
但依旧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坚毅与从容,那是一种在时光磨砺下愈发醇厚的气质。
皇上静静地凝视着两人在公公的搀扶下缓缓站直身躯,她的目光柔和得如同春日里最温暖的晨曦。
那目光中饱含着无尽的温情与关怀,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寒意。
她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深深的感激与敬意,深情地看向两人。
声音轻柔而诚挚,宛如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泉,在静谧的殿内缓缓流淌,温润而动听。
又如春日里那轻柔抚摸面庞的微风,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暖,直抵人心:“有摄政王与王妃在,实乃朕之幸,亦是昭宁之福。
既如此,朕便允二位前往边境。”
说到此处,皇上微微停顿,她的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担忧与期许。
那担忧如同浓重的乌云般迅速笼罩在她的眼眸深处,仿佛预示着前方路途的艰难险阻。
而期许则如穿透云层的阳光,闪耀着希望的光芒,照亮着未知的前路。
她微微咬了咬嘴唇,那嘴唇因内心的紧张与担忧而略显苍白,随后深吸一口气。
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与勇气都凝聚在这一口气中,继续说道。
“唯盼此行顺遂,务必珍重自身,平安归来才好。昭宁离不得二位,朕,亦是离不得的。”
两人听闻皇上那番饱含深情、殷切期许且关怀备至的话语,心中如泛起层层涟漪,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她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既有对皇恩浩荡的感恩戴德,又有对即将肩负使命的坚毅笃定。
而后,两人微微俯身,动作舒缓而优雅,身姿挺拔中透着对皇上至高无上的敬意。
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仿佛在诉说着她们对这份知遇之恩的珍视。
齐声谢过皇上后,她们迈着沉稳且不失从容的步伐,缓缓朝着自己的座位走去。
每一步落下,都似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一道深刻的印记,承载着过往的经历、当下的思索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苏锦韵的思绪不禁飘回到承霄十八年,那是一个对她人生轨迹影响深远的年份。
彼时,身处朝堂之中的她,凭借着远超常人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以及高瞻远瞩的智慧。
便已开始精心布局、悉心谋划。她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用心挑选、耐心雕琢。
终于寻觅到并成功培养出一位德才兼备、足以担当大任的人才。
当一切准备就绪,时机成熟之时,她郑重而又果断地将这位精心栽培许久的下一任左丞相。
推上了那个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朝堂兴衰荣辱的关键位置。
自那时起,苏锦韵便如同一位悄然隐退的智者,逐渐从朝堂事务中抽身而出,淡去自己在众人视野中的身影。
明面上,她仅保留了昭王妃这一象征身份与地位的称号,宛如一朵悄然绽放于宫廷角落的幽兰,散发着淡雅而迷人的气息。
时光悠悠流转,随着覃芊落被封为摄政王,她的身份也顺理成章地转变为摄政王妃。
这两年的时光,恰似一首悠扬舒缓的乐章,又似一幅细腻温婉的江南水墨画,为她勾勒出惬意而闲适的生活画卷。
沐侯爷致仕之后,生活节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曾经被朝堂政务填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悠然自得、宁静祥和的氛围。
苏锦韵与沐侯爷,早在往昔漫长的岁月里。
便因共同的志趣、相互的欣赏以及在诸多事务中的默契配合,结下了深厚且真挚的情谊。
如今,沐侯爷卸下了肩头那沉重的朝堂重担,二人更是如同久别重逢的知己,时常相约出游。
仿佛要将过去因忙碌而无暇顾及的美好时光一一重拾。
毕竟,虞姬仿佛沉浸在自己构筑的静谧世界中,一直在空间里。
宛如与世隔绝一般,不愿踏入外界的喧嚣纷扰,仿佛外界的一切都无法触动她内心的宁静。
而其他相熟的挚友们,大多在致仕后,宛如挣脱樊笼束缚的飞鸟。
带着一家老小,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与向往,踏上了充满诗意与远方的旅途。
她们去领略名山大川的壮丽雄伟,去感受风土人情的丰富多彩。
去享受人生中这难得的自由与洒脱,尽情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留在京中的,除了一生未曾成婚的沐云汐外,再无其他熟知且亲密的身影。
喜欢心声泄露,携系统同闯架空王朝
http://www.abcsee.cc/22409/5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