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弟媳变媳妇生九宝破首长十代单传 >第8章 渣爹、恶继母和继妹都留了不少钱给她,爽爽爽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章 渣爹、恶继母和继妹都留了不少钱给她,爽爽爽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慕家只剩下慕晚晴一个人后,慕晚晴就想到了慕家的一切都是她的了,自然也包括慕家人所有的钱。

  记忆里,因为慕家宽是肥皂厂的小领导,每个月工资加补贴有五十多块。

  而原主的母亲是面粉厂的工人,工资没有慕家宽高,活着的时候每个月的工资加补贴三十二块多一点,好的时候有三十三块。

  慕家宽是个财迷,逼迫原主母亲把每个月的工资和补贴都交给他,每个月只给原主母亲十块钱的生活费,原主母亲的零花也在这十块生活费里。

  所以慕家宽是很有钱的,存了不少钱。

  慕家宽在原主母亲死后,娶了徐永芝,希望徐永芝像亡妻一样把每个月挣的都交给他。

  但徐永芝可不像原主母亲那么傻,一毛也不给他,还反要他给生活费、给零花钱,要求他每个月都给她二十块,让他可肉疼了,但他还是给了。

  只能说这渣爹对徐永芝这恶继母是真爱吧,可笑他最后竟死在了徐永芝的手里。

  再说到这徐永芝,其实她自己能挣钱。

  她虽没有工作,但是会做衣裳,每个月帮人做衣裳,还是能挣不少的,每个月都有十多、二十块的收入,最好的时候能上三十块,她把她挣的全存了起来。

  而这时候的人,都不怎么相信银行,觉得钱放在身边最安全,所以钱都不存银行,而是放在家里,一般都会放在房间。

  慕晚晴兴冲冲,万分期待的去了慕家宽和徐永芝的房间,找他们的钱,她先去搜床。

  看记忆,原主有一回路过慕家宽和徐永芝的房间时,因房门没关严,看到徐永芝往枕头里藏钱。

  不过原主是个胆小的,虽知道徐永芝的钱藏在哪里,却不敢偷钱报复徐永芝。

  床上有两个枕头,她伸手先去拿里面的枕头,记忆里徐永芝睡里面。

  徐永芝藏钱肯定是藏在她自己的枕头里,也就是里面的枕头里。

  打开枕头,伸手进去一顿摸,很快就摸出了钱,打开看了看,有十张大团结,还有五张五元的,六张两元的,九张一元的。

  一加,一共是一百四十六块,一百多块在这时候可是不少钱了。

  慕晚晴眉眼弯弯,一脸开心,不客气的把那一百四十六块装进了裤兜里。

  不知徐永芝还有没有在别处藏钱?

  肯定有。

  算算她的收入,每个月都能挣二、三十块,用的钱却都是从慕家宽那里要来的,把她的收入全存起来了,所以她绝对不可能只在枕头里藏了一百块,她在别的地方肯定也藏钱了。

  慕晚晴决定再翻翻床上,没一会又有了惊喜,在徐永芝睡的里侧的床板下藏着一块红布,拿出来打开一看,发现红布里全是钱,还有票。

  慕晚晴双眼直发亮,先把钱拿出来看了看,发现钱全是大团结,数了数,惊喜更大了,一共有三十一张,也就是三百一十块。

  看记忆,知道徐永芝有钱,但没想到这么有钱,竟有四百多块。自己这下发财了!

  在现代得了几百块,说自己发财了,让人知道会笑死。

  但在这时候得几百块,别人知道了,都要露出羡慕的目光,说真是发财了。

  几百块在这时候是很多钱了!

  慕晚晴自然不会客气,马上把那三百一十块也塞进了裤兜里。

  她随即又仔细瞧起了票,有十张粮票,每张都是十斤的,也就是有一百斤的粮票,应该能值个十几块钱,又能发一笔财。

  慕晚晴当即就决定把粮票卖了。

  她空间里囤了那么多的米,根本用不着再买粮,所以这些粮票要卖了赚钱,能赚十几块挺不错的。

  她为什么会知道能卖十几块,是根据记忆算出来的。

  脑子里有有关粮票的记忆,记忆里听说副厂长老娘因儿子是副厂长,弄来了很多票,其中最多的就是粮票,他家根本用不完,就偷偷拿去黑市卖。

  粮票是论斤卖的,但这个斤不是粮票的重量,而是指粮票票面上有几斤。

  这时候的米,一斤是在一毛三至一毛四之间浮动,粮票上的斤和粮食局米的价格一样,一斤是在一毛三至一毛四之间浮动。

  粮食局的米卖多少一斤,那黑市粮票上的斤就卖多少一斤。

  别觉着贵,在黑市买了粮票去粮食局买米,比在黑市直接买米划算。

  黑市的米,一般价格是市面上的米,也就是从粮食局买的米的三倍。

  粮食局的米是一毛三一斤,那么黑市的米就要三毛九一斤。

  在黑市买了粮票,再去粮食局买米,就能比在黑市买米便宜三分之一,只要二毛六,买得越多越划算。

  所以即使黑市的粮票和市面上的米价一个样,也还是有很多人在黑市买粮票。

  而市面上卖米的地方,只有粮食局。

  但粮食局的米,非得见了购粮本,或是粮票才会卖。

  这时候什么都缺,所以实行计划经济,什么都是限量供应。

  粮是最缺的,自然也在计划经济,限量供应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个成人一个月只供应三十斤粮,这粮还不全是细粮,也就是不全是大米。

  看记忆,细粮占三成,粗粮占七成,也就是说一个人一个月只能得到九斤米,或是面粉。

  剩的二十一斤,不是玉米面,就是高粱面,有时玉米面和高梁面各半。

  地里的庄稼欠收得厉害的时候,会出现一斤细粮都没有,全给粗粮。

  这粗粮还不都是玉米面、高粱面,而是给土豆、红薯什么的。把细粮换成玉米面、高粱面,把粗粮换成土豆、红薯。

  这时候大米太缺了!

  所以自己空间里有那么多的大米,可以说是囤积了巨量财富。

  别看她的大米便宜的也是几块一斤的,而拿到黑市去卖,也只能卖三毛九一斤,一块钱都卖不了。

  要看现在的购买力,比较现代的购买力和现在的购买力,尤其是比较房价。

  现在的房子,从现代看,那是相当的便宜,几百块就能买房了。

  听说京城的四合院,也只要一万多块,三进院的也才两万多。

  但是在现代可是值上亿,随便一座一进的四合院都要上亿,位置很好,还大的,甚至有超过十亿的。

  她在现代中的五亿大奖,就捡最便宜的四合院买,就只买一亿一座的,只能买五座。

  但她买的一千万斤大米,花了好几千万。留一百万斤好的大米自己吃,卖那九百万斤次一点的。

  那九百万斤全部按三毛九卖掉,能得三百五十一万,三百五十一万在现代算是很多钱,但也不算太多钱,但在这时候就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去买四合院,就算全部按两万一套买,也能买一百七十多套了。

  一百七十多套四合院是什么概念,多得吓死人。

  放到现代,这一百七十多套四合院全按一亿卖掉,也能赚一百七十多亿了。

  这一百七十多亿和五千多万买米钱的差价是多少,一百多亿啊,赚大了,发大了,光想想就爽得不行,爽死她了。

  一脸兴奋的慕晚晴忍不住笑出了声,嘴角都咧到耳后根了。

  不能太兴奋了,淡定点!现在还是先找钱要紧。

  慕晚晴很快就收起了笑声,提醒自己还得继续找钱,先发眼前的财。

  徐永芝应该是没在别处藏钱了,毕竟找到四百多块了。

  但渣爹的钱还没有开始找,渣爹可是肥皂厂的小干部,工资高,有补贴,以前还逼着她可怜的妈把工资和补贴全交给他,他肯定比徐永芝还有钱。

  慕晚晴继续翻找,但她把整张床都翻遍了,把床底下都找了,也没有再找到钱。

  看来渣爹是把钱藏在了别的地方。

  慕晚晴开始翻箱捣柜,她打开了所有箱子寻找,但什么也没有找到,不仅没找到一毛钱,也没有找到一张票,更没有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

  但她打开所有柜子翻找的时候,有了巨大收获,她找到了非常多的票。

  票类之多,数量之大,都有些惊到她了。

  那些票竟有差不多七、八厘米厚,粮票有三十张,全是十斤的,也就是有三百斤,拿去卖能挣三十多块。

  除了粮票,还有十二张肉票,肉票全是两斤的,也就是能买二十四斤肉。

  除此之外,还有糖票、布票、烟票、酒票,煤油票、盐票、火柴票、白菜票、豆腐票、煤球票、糕点票、灯泡票……

  雨伞票、保温瓶票、搪瓷口缸票、毛巾票、铝盆票、棉线票、开水票,以及肥皂票,还有手表票、工业券,让人跌破眼镜的还有粪票、尿票。

  粪票和尿票是什么玩意,怎么还有这种票,真是有够迷惑的!

  也不知粪票和尿票拿去黑市卖,有没有人要?

  她才不要粪票和尿票这玩意,打算也拿到黑市卖了。

  至于其他的票,她方才看票的时候,有一边看,一边数。

  除了很珍贵的手表票只有一张,工业劵有十一张,布票有十张,肥皂票多得惊人,竟有四十张,其余的全是两张的。

  糖票两张,烟票两张……都是两张。

  这些票还都是全国通用的,虽然空间里囤着大量物资,该有的都有,但这些票全卖了似乎有点可惜,要不除了手表票和工业券全留着,其余的票各留一张,剩的全卖了。

  当然让人嫌弃的尿票和粪票,她是一张也不会留的,还是打算全卖了。

  手表在这时候和现代完全不同,可不是满大街随处可见,十几块就能买一只手表了。

  手表在这时候那是相当于现代外国的高奢大牌,像LV、香奈儿、范思哲、卡地亚。谁有一只手表能让周围的人很羡慕,尤其是拥有一只上海牌手表,能让周围的人羡慕死。

  这时候的上海牌手表,算得上是名牌中的名牌,无数男女一辈子的梦想、追求。

  这时候的手表要一百多块一只,一百多块在这时候很多家庭是拿不出来的,而且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手表了,非得有手表票,或是五张工业券。

  工业券是这时候独有的东西,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发行的一类购买工业品的票证,可以买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冰箱。

  有专门的手表票、自行车票、收音机票、电视机票和冰箱票,可以买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冰箱。

  虽然这时候多数人穷得叮当响,但也有少数有钱的人买得起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冰箱,但是却弄不到手表票、自行车票、收音机票、电视机票、冰箱票,这些票很少,很难弄到,但可以用工业券代替。

  因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冰箱都属于工业品。

  只是用工业券买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冰箱这些东西,不是一张买一样,要好几张才能买一样。

  像买一只手表,需要5张工业券。

  买一辆自行车需要12工业券,买一台收音机需要15张工业券。

  买一台电视机,需要20张工业券。买一台冰箱要的最多,需要30张工业劵。

  记得买一台缝纫机,好像是需要8张。

  说起缝纫机,家里就有一台,是徐永芝的,她要给人做衣服挣钱,渣爹娶她时,被她逼着弄到缝纫机票买了一台缝纫机给她,当作聘礼。

  缝纫机可是要两百块左右一台,这可是一笔大财富,自己当然要不客气的收下了。

  还有手表和自行车,也不能放过,通通收下。

  那渣爹有一块上海牌手表,还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阔着呢。

  记得渣爹死那天没有戴手表,因为手表的表带坏了,戴不上,他就放家里了,说之后要拿去找人修。

  也不知手表放哪里了,但应该是在房间里。

  赶紧找找手表,最重要的是要赶紧把渣爹藏的钱找出来。

  可是慕晚晴翻遍了屋子的每个角落,连柜子都拖开了,也没有找到钱和手表,只找到了一家子的户口本和购粮证。

  慕晚晴心想户口本和购粮证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得收好,也放到了身上,双眼四处扫射,脸上满是郁闷之色。

  渣爹到底把钱和手表藏在哪里了?怎么会翻遍了整间房间,也没有找到。

  真是奇了怪了!

  突然慕晚晴看到了床下有一双半旧的男士皮鞋,想起以前听说有的人会把钱藏在鞋子里,她不禁猜测起来。

  会不会慕家宽也把钱藏在了鞋子里?

  去瞧瞧。

  慕晚晴几大步来到床前,伸手拿起了渣爹的一只鞋,强忍嫌弃和恶心伸手进鞋子里掏,下一秒脸上就露出了一抹喜色。

  有东西!

  慕晚晴赶紧把鞋子里的东西掏出来,是一块蓝布,布里鼓胀胀的,明显是有东西的,希望是钱。

  她满怀期待的打开了蓝布,发现还真是钱,是厚厚的大团结。

  喜欢弟媳变媳妇生九宝破首长十代单传
  http://www.abcsee.cc/2260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