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洪荒:截教女仙 >第950章 凤仙郡难,大圣上天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50章 凤仙郡难,大圣上天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950章:凤仙郡难,大圣上天话说唐僧师徒离了陷空山,继续西行。

  忽见前方一座城池,煞气冲天。

  孙悟空探得消息,此乃灭法国,那国王因早年与僧人结怨,竟许下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做圆满。

  如今已杀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只差四个,正凑够万数。

  唐僧闻之,吓得魂飞魄散。

  孙悟空却笑道:“师父莫怕,看老孙手段!”

  是夜,孙悟空使个神通,拔毫毛变作无数小猴,又自身化作万千跳蚤,潜入王宫内阁、五府六部各衙门,但见官员宅内,人人顶上都无发髻。

  原来孙悟空一夜之间,竟将满城君臣百姓尽数剃了光头!

  翌日清晨,国王揽镜自照,见自己竟成了秃子,大惊失色。

  又闻满城文武、后宫嫔妃乃至王公大臣,皆被剃度,方知是神佛显灵警示。

  惶恐之下,立即传旨废除杀僧之令,并迎唐僧师徒入朝,倒换关文,恭敬送出城池,更将国号改为“钦法国”。

  此难,兵不血刃,以神通智慧化解一场浩劫,彰显佛法慈悲与威严。

  师徒四人过了钦法国,行至隐雾山,遇一花皮豹子精,自称“南山大王”,占据连环洞。

  这妖精武艺平平,却颇有些诡计,以“分瓣梅花计”掳去唐僧。

  孙悟空兄弟三人打上门去,那妖精不敢硬拼,又弄个假人头冒充唐僧,谎称已被吃掉,欲令孙悟空等死心离去。

  孙悟空、八戒、沙僧信以为真,悲痛不已,设香案祭奠。

  后识破奸计,怒不可遏,合力打破妖洞。

  猪八戒一钯将那自作聪明的“南山大王”筑死,救出师父。

  此难虽小,却也让师徒经历了“失师”之痛,更显妖邪诡诈,需时时警醒。

  三藏师徒离了钦法国,一路晓行夜宿,不觉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之时。

  正行间,忽见一座城池相近。

  走了几天路,唐僧师徒忽然望见前方有一座城池。

  唐僧勒住马问:

  “悟空,你看前面那座城,是不是天竺国了?”

  孙悟空连连摆手:

  “非也!非也!如来佛祖住的极乐世界,没有城池,那是一座大山,山里有数不尽的楼台殿阁,叫做灵山大雷音寺。就算到了天竺国,也还不是如来住的地方,离灵山还远着呢。前面这座城,估计是天竺国边界的一个郡,等走到跟前就清楚了。”

  不一会儿,师徒四人来到城外。

  唐僧下马,走进三层城门,只见城内民生凋敝,街道冷清。

  走到集市口,看见许多衙役打扮的人站在两边,还有几个官员模样的人站在房檐下。

  师徒四人顺着街道走,围观人群竟不知退让。

  猪八戒有些恼火,撅起长嘴喊道:

  “让路!让路!”

  众人猛一抬头,看到他们的模样,一个个吓得腿软筋麻,跌跌撞撞地跑开,嘴里喊着:

  “妖精来了!妖精来了!”

  这下把屋檐下的官员也吓坏了,战战兢兢地躬身问道:

  “你……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唐僧怕徒弟们闯祸,赶紧上前主动解释:

  “贫僧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奉旨去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求经的。路过贵宝地,一来不知道地名,二来还没找到住处,就直接进城了,冲撞了各位,还请恕罪。”

  那官员这才回礼道:

  “此处是天竺国的外郡,名叫凤仙郡。连着多年大旱,郡侯派我们在这里张贴榜文,招揽有本事的法师,求雨救民啊。”

  孙悟空一听,来了兴趣:

  “榜文在哪儿?”

  官员们说:

  “榜文就在这里,刚才才打扫完廊檐,还没正式挂出去。”

  孙悟空道:

  “拿来给我看看。”

  官员们立刻将榜文展开,挂在屋檐下。师徒四人一起上前观看。

  众人看完,唐僧道:

  “徒弟们,你们谁会求雨,就给他们求一场甘雨,救济百姓,这是天大的善事。若是不会,我们就继续赶路,别耽误了。”

  孙悟空满不在乎地说:“

  求雨有什么难的!我老孙翻江倒海、移星换斗、踢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呼风唤雨,哪一件不是玩剩下的把戏!这算什么稀罕事!”

  官员们一听,喜出望外,立刻派了两个人飞快跑回郡侯府报告:

  “老爷!天大的喜事到了!”

  那上官郡侯正在焚香默默祈祷,听到报告忙问:

  “什么喜事?”

  官员报告:

  “今天刚拿着榜文到市口准备张挂,就来了四个和尚,说是东土大唐派往天竺国大雷音寺拜佛求经的。他们见了榜文就说能求来甘雨,特地来向您报告!”

  那郡侯立刻整理衣冠,不用轿马,也不带太多随从,步行直接赶到市口,邀请唐僧师徒。

  这时有人喊道:“郡侯老爷来了!”

  众人赶忙让开道路。

  那郡侯一见到唐僧,也不怕他徒弟相貌丑陋,直接就在街心跪拜下去,

  “下官是凤仙郡郡侯上官氏,沐浴斋戒,特地来拜请老师父祈雨救民。求师父大发慈悲,施展神通,救拔我们吧!”

  唐僧回礼道: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等贫僧到了寺院或道观,才好行事。”

  郡侯说:

  “老师父请同我到府衙,那里有洁净的地方。”

  于是,师徒们牵着马,挑着担,来到了郡侯府中,彼此相见。

  唐僧问道:“郡侯大人,贵处干旱多久了?”

  郡侯愁苦地答道:“我这凤仙郡,本是天竺大邦属,一连三年遭大旱,寸草不生绝五谷。大小人家生计难,十户九家悲声哭,三成人口已饿死,剩下如同风前烛。下官张榜求贤才,幸遇圣僧来我处,若能降下甘露雨,愿奉千金谢恩德!”

  孙悟空听了,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功德!

  不过是降一场雨,对他齐天大圣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又能解民倒悬,又能给取经路上添一笔善果,这等美事,岂有推辞之理?

  “郡侯放心!此事包在俺老孙身上!”

  孙悟空拍着胸脯,爽快地接下了这桩大功德。

  上官郡侯闻言,简直是喜从天降,激动得连连叩首,口称“活菩萨”,

  忙不迭地吩咐手下大摆宴席,款待四位圣僧。

  这一餐,可把猪八戒美坏了。

  甩开腮帮子,颠起后槽牙,风卷残云般将满桌斋饭扫荡一空,直吃到嗓子眼儿才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

  西行路上,能这般敞开肚皮吃饱的机会可不多见。

  师徒四人却是不知,这大灾之年,

  郡侯府上竟还能备出如此丰盛的筵席,这家底,似乎厚实得有些不合常理……

  宴毕,孙悟空也不耽搁,当即在院中掐诀念咒。

  不多时,但见东方一团祥云涌来,东海龙王敖广应召而至,化作人形上前施礼:

  “大圣呼唤,有何法旨?”

  孙悟空笑道:

  “老邻居,没甚大事。这凤仙郡干旱得厉害,劳你驾,即刻降一场透雨,救救百姓。”

  敖广一听,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陪着笑脸道:

  “大圣有命,小龙本当遵从。只是……这行云布雨,乃天庭严令监管之事,规矩森严,半分也错漏不得。小龙一来没有接到玉帝的圣旨,二来也没带上行雨的神将,怎么调动雨部呢?不如这样,大圣您神通广大,且上天庭一趟,面奏玉帝,请一道降雨的圣旨下来。小龙我呢,这就回东海点齐风雨部众,备好行雨法器。咱们按流程走,届时圣旨一到,小龙立刻施法,定给这凤仙郡下一场痛痛快快的大雨!您看如何?”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客气周到,把“按章办事”的道理摆在了明处。

  孙悟空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咯噔”一下,泛起了嘀咕:

  “这老龙王,今日怎地如此啰嗦?往常请他帮衬,多是念在交情,一句话的事儿。如今却左一个规矩,右一个流程,推三阻四……莫非这凤仙郡的旱情背后,还真藏着什么俺老孙不知道的隐情?”

  孙悟空眼珠一转,心中虽有疑虑,面上却不显露,只是哈哈一笑:

  “好说,好说!既然要走流程,俺老孙便去那凌霄殿上走一遭!你且回去点兵,待俺请来旨意,再与你汇合!”

  孙悟空虽满腹疑云,但救民如救火,耽搁不得。

  孙悟空对众人道:“且在此稍候,俺老孙去去就回。”

  说罢,一个筋斗云纵身而起,直冲霄汉,径奔南天门而去。

  守门的增长天王见其来得匆忙,笑着迎上:

  “大圣,取经的事快圆满了吧?今日怎有暇上天?”

  悟空摆手道:“天王。莫提闲话,老孙有急事要见玉帝,改日再叙”

  脚下不停,便要往里闯。

  增长天王却侧身一拦,脸上笑容收敛几分:

  “大圣可是为那凤仙郡而来?”

  孙悟空脚步一顿,火眼金睛眯了起来:

  “哦?天王也知此事?”

  “略知一二,”

  增长天王压低声音,

  “听老哥哥一句劝,此事牵扯不小,玉帝亲自过问,立下规矩。大圣若要去求情,只怕……面皮上不好看。”

  孙悟空心中疑窦更甚,连守门天王都如此说,看来这凤仙郡的旱情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但其性子执拗,越是阻拦,越要探个究竟。

  “多谢天王好意,但老孙既然答应了人家,总不能连玉帝的面都没见着就回去。”

  孙悟空说着,绕过增长天王,径直入了天门。

  来到通明殿外,恰逢四大天师——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邱弘济正聚在一处。

  见孙悟空到来,四人交换了个眼色。

  张道陵上前一步,拂尘一摆:

  “大圣行色匆匆,所为何来?”

  孙悟空拱拱手,开门见山:

  “四位老官儿,俺老孙路过凤仙郡,见那里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特来向玉帝求一道降雨的圣旨,救救百姓。”

  四大天师齐道:“那地方不该下雨。”

  孙悟空笑道:

  “该不该,麻烦天师帮我通报一声,看看我老孙的面子怎么样?”

  葛仙翁打趣说:

  “俗话讲得好,‘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许旌阳比较稳重,说道:

  “别开玩笑了,还是带大圣进去吧。”

  于是邱洪济、张道陵和葛仙翁、许旌阳四位真人,把孙悟空带到灵霄宝殿上,启奏道:

  “陛下,齐天大圣孙悟空,路经天竺国凤仙郡,想要求雨,特来请旨。”

  玉帝高坐九龙椅,神色平静:

  “悟空,你为凤仙郡求雨?”

  “正是!那地方三年无雨,草籽不生,百姓饿死大半,实在可怜!求陛下开恩,降旨降雨吧!”

  玉帝淡淡道:

  “非是朕不仁,乃是那凤仙郡郡侯上官氏,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于斋天祭祀之时,因家宅不宁,竟怒推供桌,将斋天素供喂狗,口出秽言,亵渎上天。朕故立三事于披香殿,三事不倒,凤仙郡无雨。尔等带孙悟空去看看,如果那三件事都倒了、断了,就立刻降旨给他;如果没倒没断,就莫要多管闲事。””

  四位天师遂领着满心好奇的悟空来到披香殿。

  一进殿门,悟空便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

  只见殿中左侧,矗立着一座白花花的大米堆成的山,少说也有十丈高!

  旁边一座更是夸张,是由面粉堆积而成,巍然二十丈!

  这还不算奇,奇的是那米山脚下,有一只拳头大小的小鸡,正不紧不慢地一下下啄着米粒;

  那面山旁边,卧着一只金毛哈巴狗,也只有板凳大小,正慵懒地伸着舌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舔着面粉。

  更让悟空瞳孔一缩的是,在米山面山之间,立着一座铁架,

  架上悬挂着一把金光闪闪的大锁,锁栓粗如孩童手指。

  锁下方,一盏青铜油灯静静燃烧,灯芯上的火苗仅如豆粒大小,微弱地燎着那粗壮的锁栓。

  “这……这是何意?”

  孙悟空指着眼前景象,愕然问道。

  张道陵天师轻叹一声,解释道:

  “大圣,此乃玉帝所立三事。须得这鸡嗛尽米山,狗餂尽面山,灯焰燎断这金锁,凤仙郡方可得雨。”

  孙悟空一听,只觉一股无名火直冲顶门!

  这哪里是什么条件?这分明是刁难!

  是绝不可能完成的惩罚!

  那米山面山何其庞大,鸡狗如此渺小,怕是啄到天荒地老也难动其分毫!

  那金锁粗壮,灯火微弱,更是痴人说梦!

  孙悟空瞬间明白了龙王为何推诿,天王为何阻拦,天师为何言语闪烁!

  他们都早知道这是个无解的局!

  一股被戏弄的羞愤感涌上心头,齐天大圣何时受过这等憋屈?

  然而孙悟空面对这煌煌天威,这看似儿戏却蕴含无上法则的景象,一身神通竟无处施展!

  “玉帝老儿……你……你这……气量也忒小了些!为那点鸡毛蒜皮的过失,竟设下这等恶毒诅咒,让一郡无辜百姓受苦三年?!你这三界之主,当得何其不公!”

  “大圣!慎言!慎言啊!”

  一旁的四大天师听得孙悟空竟敢在披香殿前如此编排玉帝,吓得魂飞魄散,脸色煞白,慌忙上前劝阻,

  葛仙翁更是急得要去捂他的嘴,

  “天威浩荡,岂可妄加非议!此中必有深意,大圣切莫冲动!”

  “深意?狗屁的深意!”

  孙悟空一把甩开葛仙翁,胸中傲气被彻底激发,

  “不就是米山面山,金锁灯火吗?你们奈何不得,便以为俺老孙也束手无策?今日便叫你们看看俺老孙的手段!”

  话音未落,孙悟空已然施展神通!

  其默运玄功,施展那移星换斗、挟山超海的大法力,喝一声:

  “起!”

  磅礴的神力如同无形巨手,猛地抓向那座十丈米山,欲将其连根拔起,扔出九霄云外!

  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他那足以撼动五岳、掀起四海的神力,触及米山之时,

  竟如同泥牛入海,那米山纹丝不动,甚至连一粒米都未曾震颤!

  “什么?!”

  孙悟空瞳孔骤缩,心中骇然。

  他不信邪,又转向那二十丈面山,再次催动法力,结果依旧!

  “好!硬的搬不动,俺老孙便毁了它!”

  孙悟空张口一吐,一道凝练无比的真火如同火龙般呼啸而出,直扑那黄金大锁!

  这真火能焚金融铁,炼化妖邪,威力无穷。

  火龙缠绕上金锁,烈焰熊熊,将锁身烧得通红!

  可任凭孙悟空如何催动火势,那金锁依旧稳固如初,下方的豆大灯焰甚至连摇曳一下都无!

  孙悟空见状大惊:

  “俺老孙偏不信这个邪!”

  言罢,又拔毫毛变出千百只雄鸡猛犬,助那小鸡小狗;

  可依旧如清风拂过山岗,毫无作用!

  那米山、面山、金锁,任其手段通天,也难动其分毫!

  “这……这怎么可能!”

  孙悟空看着毫发无损的三事,额角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第一次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自己堂堂大罗金仙,一身神通傲视三界,今日竟连这看似儿戏的米山、面山、金锁都奈何不得?!

  看着那慢悠悠啄米的小鸡,有一搭没一搭舔面的小狗,还有那豆大却无比坚韧的灯焰,只觉得一股闷气堵在胸口,无处发泄。

  就在这束手无策、心焦如焚之际,孙悟空脑中灵光一闪,猛地想起一个人来!

  “对了!怎么把他给忘了!”

  孙悟空一拍大腿,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不再与这无法撼动的三事纠缠,对着四大天师匆匆一拱手:

  “诸位天师稍待,俺老孙去去就回!”

  说罢,也不等天师回应,身形一晃,已化作一道金光,

  穿透层层云霄,径直朝着哪吒居住的云楼宫疾驰而去。
  http://www.abcsee.cc/22797/9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