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自生火铳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温体仁离去,崇祯叫张凤翼进阁,恩威并施间,张老头又一次红脸。

  他知道七日后该怎么做了,拖着蹒跚步履离开暖阁。

  再让候恂进来,把给温体仁说的透露出一二,让候询去辽东。

  侯尚书兴高采烈,他的理财能力不算特别差,但兵事才是他的擅长。

  圣上暗示,把辽东稳住一两年,未来可保他入阁。

  至于孙传庭,提示过老温,此人可担当西北剿贼大任,只要他不笨,便能悟透该放在哪儿。

  崇祯与孙传庭交流一阵,不得不佩服这个国字脸,思路非常清晰,很有战略远见。

  当下只是个吏部郎中,还未去顺天府当府丞,更未火箭提拔成陕西巡抚。

  崇祯自然得给他一个机会,早日去实现报国之梦。

  接下来便说得比较直白,比如流贼当中,其它人都可以招降安抚,唯独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不可以,必须赶尽杀绝。

  未来要给百姓分田地,让流寇失去生存土壤等等,完全已将他当成陕西主官。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懂得皇帝欲栽培自己,尽管搞不懂皇帝为何如此器重他,反正最终欣喜而去。

  随后分别唤来曹化淳李若链,让他们将西山、京营、勋贵问题一一禀报。

  给两人下令,要求老曹务必七日之内,把西山煤矿问题摸清,联手暗查的京营一事,同样需七日内有重大突破。

  在京的晋商方面,最好有个眉目,二人表示问题不大。

  崇祯罢朝七日,有很多事要做,也有很多人要等。

  隔得远的不敢保证,孙承宗、钱龙锡、王徵、黄德功、周遇吉五人,于三几天之内应该全部能到,高启潜那苟日的,也差不多能押送回京。

  到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做起事将更加得心应手。

  ......

  用过午膳,准备了些礼物。

  带上王承恩、方正化、张彝宪,还有几十个护卫,亲自去往毕府。

  老毕身体无恙,被感动得痛哭流涕,崇祯给他交待几句,让其重新出山,七日后就去上朝。

  从毕府出来,顺道去火器厂,这也是把张彝宪叫上的原因。

  记得去年毕懋康曾进献过燧发枪,还有《军器图说》手抄本。

  原主当时很高兴,恢复了毕懋康官职,命兵仗局掌印张彝宪安排试制,书也丢给了他,之后就没再理会。

  原主真有点混账,如此神器竟然不咋重视,整天国事朝事完全瞎忙活,还好今日再度想起,便迫不及待前往。

  火器厂离紫禁城有点远,不过仍处于皇城之内,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爆炸,京师惨景记忆犹新,若干个火药桶存在于城中,绝非长久之计。

  火器厂比较宽,有好几个作业区,两百多年来,有皇帝出现在这里,让上下惊慌一通。

  火器厂管事崔安战战兢兢,不知圣上今日究竟想干嘛。

  于值事房中坐定,望着一大群太监,崇祯开口道:

  “张大伴,你给朕说说,近几年火器厂产出如何?”

  张彝宪略微迟疑,瞄了眼崔管事,拱手道:

  “禀皇爷,火器厂往年供应四大营、京营及部分边军。

  然自我朝四年起,边镇拥有各自火器厂,工部兵部也有火器局,故兵仗局麾下,生产便大幅减少......”

  等着他说重点,结果始终没有,不耐烦地望了他一眼:

  “你说的这些朕都知晓,朕是问你产出几何!”

  “这......这......”

  张彝宪禁不住又瞄向崔安,崔管事上前救场:

  “禀皇爷,火器厂去年产出各类火铳1000余支,神火飞鸦20余件;轰天雷100余枚,震天雷200枚,各类佛郎机100余门,火药6800斤!”

  “红夷炮呢?”

  “禀皇爷,火器厂未曾生产,仅工部火器局在造。”

  说完低下头,显得无比紧张,生怕被责罚。

  此人他认识,以前是信王府小太监,今日说话张口就来,看来还算称职,可就这点数量,是不是太少了,堂堂大明兵仗局啊,实在太不应该。

  “朕问你,火器厂产出为何如此低下?”

  崔安有些紧张,结结巴巴说道:

  “禀......禀皇爷,边镇嫌弃火器厂枪炮,京师各营所耗也不多,产出大多堆在仓库,持续生产只会越积越多,皇......皇爷赎罪!”

  崇祯皱眉,原主以往从没关心过这些,看来史料上所说不假。

  京师各类火器,产出质量较差,有些器物还没边镇造的好,这年头除了红夷炮,其它火器性能都不咋的。

  可京师各营,名义上十余万人,就消耗这么点,恐怕训练都难得一次,太特么荒唐!

  “起来吧!”

  “内臣遵旨!”

  “去年南京进献的自生火铳,产出几何?”

  “禀皇爷,300支!”

  “现在何处?”

  “均于仓库存放!”

  崇祯禁不住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快带朕去瞧瞧!”

  众人错愕,王承恩递了个眼色,崔安才领命上前带路。

  仓库非常大,四周摆满鸟铳、三眼铳、鲁密铳、斑鸠铳、佛郎机等,有的布满灰尘,有的甚至锈蚀严重。

  历史上两百多年前,大明火器尚处于世界顶尖,之后却基本回到冷兵器时代,从而与大航海脱节,沦为被宰对象。

  从仓库里火器堆积如山管理松懈,便可看出一定端倪,当然,后世螨清更加“劳苦功高”。

  小太监捧来一把火铳,拆开油布,令人眼前一亮。

  崇祯接过来仔细端详,显然就是毕懋康发明的自生火铳,也就是后世所谓“燧发枪”。

  模样与火绳枪差异不大,但多出击锤、传火孔及扳机,还有准星照门。

  枪托仅一个小手柄,用起来很不方便,比想象中要差劲些,还好原理没有问题。

  如果加个顺手的枪托,再适当改良改良,那就与两百多年后步枪相差无几了。

  “崔安!”

  “内臣在!”

  “再找几把出来,叫上会操控之人,去试射场试试,朕要查看此物性能!”

  “陛下,不可啊!”

  “陛下......”

  张彝宪等赶紧跪下。

  其余二三十个太监也齐齐下跪,生怕皇帝有啥闪失。

  封建时代就特么穷讲究多,真是锤子得很。

  “休要多言,尔等不怕朕治罪吗?”

  说完狠狠瞪了众人一眼,拂袖朝仓库外走去。

  喜欢重生大明1635
  http://www.abcsee.cc/23539/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