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形势逼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涅县城中,崔府。

  当门房把王匡的拜帖交到崔氏家主崔苞手中时,崔苞已经知道大事不妙了。

  三日前,崔氏麾下秘密培养的山匪突然失联,随后几个仓皇逃窜回来的门客来报,说是崔苞的堂弟崔海在拦道办事时,碰到一队军官。

  因看那队军官不过两百人,而且护卫着一队车马,定是不得了的金银珠宝。

  仗着人多和偷袭,崔海带着一千余众山匪夜袭官军,结果被官军反杀,能逃出来的十不存一。

  崔海的头被砍了下来,头颅被挂在道旁的枯树上。

  崔苞知道,这是警告。

  虽然崔家还有部曲、山匪两千余众,但是他没有轻举妄动。

  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打听,原来这队人马来自河内。

  并州刺史丁原麾下狼骑。

  大将军何进麾下,建义校尉王匡。

  奉命北上募兵。

  一瞬间,崔苞心中想过将两千多人马全部压上,杀人灭口。

  但是想到王匡麾下兵马精锐强悍,还有其背后的势力。

  强大到生不出抵抗的念头。

  召集几位主事之人,还有智囊。

  连夜商议出对策。

  崔氏决定,县令那边还是要打好关系,金银美女不能缺少。

  态度诚恳,表示对此事不知情,全是崔海个人行为,竟然做出拦道劫掠,杀人害命这等伤天害理、恶劣至极的事。

  已经开除族籍,夺其家产,其妻子赶出家门。

  另外,已经准备好钱财千金,粮草千石为向王匡赔罪。

  在城外凉亭摆下迎接酒宴。

  涅县县令沮芳,县丞刘恩,县尉安区、武阿,加上崔苞五人一起迎接王匡。

  王匡大军开赴涅县城外十五里驻扎,军姿雄壮,军纪严明。

  王匡领曹性、王盖前来赴宴。

  高顺、王季坐镇军中。

  酒是好酒,宴是好宴。

  “涅县县令沮芳拜见王校尉。”

  “涅县县丞刘恩拜见王校尉。”

  “涅县左县尉安区拜见王校尉。”

  “涅县右县尉武阿拜见王校尉。”

  “涅县崔氏崔苞拜见王校尉。”

  随着县令领头,其他人也是一同拜见王匡。

  毕竟王匡这个校尉比两千石,这些个小官吏最高的不过是县令沮芳六百石罢了。

  这场宴席的主角不是他们,而是王匡和崔苞或者说涅县崔氏。

  好宴还是坏宴,得看崔氏的诚意够不够打动王匡。

  酒过三巡,经过几番介绍,场中人皆是熟络起来。

  王匡根本没有饮酒,以水代酒端了几下。

  静静地看着崔苞。

  一时间原本推杯换盏的筵席安静下来。

  “校尉大人,早先我听闻下人来报,说有山匪在世容谷对校尉麾下兵马出手,简直罪大恶极。

  后来听说领头的是崔海。

  不敢欺骗校尉,此人原本是我崔氏子弟,后来与我争夺家主之位,因其性格暴戾失去了机会,怀恨在心,带着一些心腹随从离开了崔氏,不知所踪。

  没想到他竟然犯下如此大之错,胆敢冒犯校尉军威,实在是罪无可赦。

  我已经将他的妻子赶出崔府,任由他自生自灭。”

  崔苞站起身来就是躬身拱手赔罪,把崔海的罪责摘了个一干二净。

  确实狠。

  王匡本来想深究崔氏罪责,奈何时局变化不定,不可在此浪费太多时间。

  再加上崔苞都放低姿态求和了,王匡也不好把气氛搞得太僵硬。

  “原来如此,我早听闻崔氏高门大户,子弟知书达礼,学高于人,怎么做如此不当人子之事?

  如今一见崔家主,才知传言所言不虚。

  只是当夜我麾下两百弟兄死战一千山匪,虽说大胜确实落的满身伤病,战死十多人。

  不知,崔家主又何看法?”

  崔苞闻言,心中一松。

  五里外大军驻扎,兵锋逼人,要事王匡逼死不放过崔氏,崔氏也只好鱼死网破。

  如今王匡松口,那一切就有的谈。

  “校尉麾下损兵折将,实乃我崔海之过。他虽已出崔氏,毕竟曾经还是崔氏的人。

  我崔氏愿意拿出千金抚慰校尉麾下兵将,再出粮草千石拳助校尉建功立业。”

  王匡讶异地看了崔苞一眼,这份赔礼不轻啊。

  对于一县望族而言,恐怕也会有不小的压力。

  “如此,我就代麾下士卒收下了。”王匡满意点头。

  “校尉大人,崔苞还有一事相求。”

  崔苞见王匡面露满意之色,不由得放下心来,随即又开口说话。

  “崔家主所言何事?”王匡眉头一挑,不知道崔氏想要做什么。

  “崔氏早年迁居于此,世代忠良。家中有才俊子弟文物皆知一二,愿为校尉效力。”

  看着崔苞,王匡心中感觉自己小瞧了古人。

  先化敌,再为友。

  胆大心细,崔氏。

  王匡沉思一番,心想如今兵员超过一千,即便大将军不追究也会有他人诟病。

  绝不能再多收兵员。

  不过自己将来必将兵临此地,也不好把话说绝。

  “此番已经完成大将军军令,我不好自作主张。

  若以后大将军还有诏令,我会优先来找崔家主求助一二。”

  “多谢校尉。”崔氏见王匡没有把话说死,也不苛求,知趣退下,敬酒吃菜。

  宾客皆欢,气氛融洽。

  “沮县令,我听闻一人名为沮授,不知你可认识?”王匡忽然想起什么,随口问道。

  “沮授?怎么?校尉大人认得兄长?”沮芳一脸笑意,感觉和这位校尉大人亲近了一些。

  “不曾认得,只是听闻过他的名字。”王匡脸上笑意盈盈,心想着怎么拐来沮授。

  “原来如此。沮授乃是我族中堂兄,后来被举为茂才,当过两县县令。

  沮授少有大志,长于谋略。如今在冀州韩刺史麾下任骑都尉。”沮芳恍然大悟,依然把话题放在沮授身上。

  “嗯,如有空闲,还请沮县令能引见一番。”王匡也没有客气,语气依然平淡。

  “定然有机会。”沮芳连笑道。

  随后一行人邀请王匡入城休整一夜,被王匡婉言谢绝。

  随后又是一阵客套话后,王匡带着曹性等人回军,令高顺、王季两人领两百步卒前来接受崔氏大礼。

  再次谢绝了沮芳、刘恩等人的留宿邀请,催促大军开赴洛阳。

  看着远处徐徐前进的队伍,众人心中思绪不一。

  有的夸赞,有的不屑,有的心向往之。

  比如,县尉武阿。

  大军再至河内,王匡命王盖、曹性领三百人驻守怀县,怀县县令也认识王匡、曹性等人,自然是留出云台山大营驻扎。

  原先刘家堡的人们不愿意留在太原,都跟随者王匡来到了河内。

  王匡拜托县令给刘家等人购买土地、房屋,常驻下来。

  王匡则带着曹性、王盖前往云台山。

  再回云台山大营,王匡心绪万千。

  如今大营空空一片,仅有十几名老兵常住。

  数日前,这里军容整肃,尽是虎狼之师。

  如今只有老兵十几人,有些破败之感。

  如今多了曹性三百人,到时多了些生气。

  王匡给曹性下令,招募兵员满五百,曹性就正式担任一曲军侯。

  让王季给曹性做副手,熟悉军中生活。

  停留半日,一切妥当,王匡纵马追赶先行的高顺大军。

  一千大军过黄河,走平阴县过河。

  将兵马驻扎在洛阳城北五十里的山郊,王匡带着王盖进洛阳复命。

  那里有一员大将,已从外地调回,正在等待王匡的召见。
  http://www.abcsee.cc/23591/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