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天子纳妃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爱卿请起!”

  汉帝刘协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亲手扶起王匡。

  王匡顺势起身,垂手肃立,目光沉静。

  “天佑大汉!”

  刘协紧紧握住王匡的手臂,年轻的脸上因兴奋而泛红,“君臣同心,这乱世烽烟,终有平息之日!我大汉江山,必能重现光武中兴之盛!”

  他环顾着这临时充作朝堂的宫室,虽远不及雒阳未央宫的恢弘,却也让他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安全与希望。

  “无论如何,局势不可能比在长安时更糟了!”

  待君臣重新落座,刘协平息了一下心绪,抛出了另一个萦绕心头的问题:“卫将军董承,忠勤体国,其家中有一女,年方二八,听闻德仪过人,娴静淑雅。朕…有意纳其入宫为妃。王卿以为如何?”

  天子目光灼灼地看向王匡,这既是家事,也牵涉到外戚势力的平衡,尤其是董承作为当前重要的护驾力量。

  王匡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董承?其女入宫?

  他瞬间联想到董承在西凉军中复杂的背景以及与天子流亡的渊源。

  此事敏感。

  他略一沉吟,谨慎地拱手道:“陛下,选妃侍奉,乃天家内务,关乎宗庙社稷传承。此等事宜,陛下圣心独断即可,外臣…实不宜妄加置喙。”

  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回应,置身事外。

  然而,侍立在身侧的王斌却有不同的见解。

  他捋了捋颔下短须,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此言差矣。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臣与平陶侯既同出王氏,血脉相连,便是一家人。陛下之事,岂能纯作外事看?如今赖陛下洪福,将军戮力,关中稍靖,国事渐安。然国不可一日无储,皇嗣乃社稷根本。陛下春秋正盛,传宗接代、绵延国祚亦是当务之急。若那董氏之女,果真如卫将军所言,品行端方,仪态出众,入宫侍奉陛下,承沐天恩,自是顺理成章,亦为社稷之福。”

  这话既巧妙地将王匡与天子的关系拉近了一层,又站在江山社稷的高度,把纳妃提升到“固国本”的层面,显得冠冕堂皇,难以反驳。

  王斌话音落下,王匡心中蓦然一动。

  “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一家人…”

  这几个字在他脑海中盘旋。

  你要是这样算,自己岂不是也是国舅?

  心念电转间,王匡脸上露出恍然之色,立刻顺着王斌的话锋,躬身附和道:“国舅所言,深谋远虑,实乃老成谋国之言!确如国舅所言,皇嗣关乎国本。若董氏女贤良淑德,能为陛下分忧,绵延圣嗣,实乃大汉之幸。”

  刘协见王匡也转而支持,且王斌所言句句在理,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本就倾向于纳董氏女,既能安抚董承,也能在后宫增添一位亲近之人,如今王匡这位手握重兵的实权派不加阻拦,此事便再无阻碍。

  “好,好!二卿皆乃朕之股肱,深体朕心。此事,朕心中有数了。”

  君臣三人又闲谈了些长安防务、河东民生等事,气氛融洽。

  约莫半个时辰后,王匡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退。

  出了宫门,王匡并未立刻离开安邑。

  他先来到自己在城中的临时府邸,召来了留守的心腹谋士陈宫与荀攸。

  书房内,炭火噼啪,映照着三人沉静的面容。

  “公台,公达,我即刻启程返回并州。”

  王匡开门见山,“安邑朝局,瞬息万变。天子身边,董承、杨彪、仲辑等人,各怀心思。我走之后,此间诸事,便托付二位了。”

  陈宫捋须,目光锐利:“主公放心。我等自当谨慎留意各方动向,尤其董承处,其女若入宫,其势必将更盛。河东军政,我等亦会协助王邑、高顺等人维持,定保主公后方无虞。”

  荀攸补充道:“将军归心似箭,情理之中。安邑这边,我与公台兄会每日将重要消息整理,快马传报平陶。将军但放宽心,朝中若有异动,攸等必会第一时间禀报,相机行事。”

  王匡点点头,对这两位的能力他深具信心:“有劳二位先生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若有紧急,可便宜行事,不必事事等我回复。”

  交代完毕,王匡不再耽搁。他披上大氅,带着典韦、张绣及百余精锐亲卫,飞马驰出安邑北门。

  马蹄踏碎初冬的薄霜,卷起一路烟尘,目标直指平陶侯府。
  http://www.abcsee.cc/23591/3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