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各方动静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王匡言罢,厅堂之中,寂静落针可闻。

  陈宫虽然心中还有些顾忌,但是还是上前把王匡扶起来。

  “愿为太守效绵薄之力。”

  听到陈宫答应下来,王匡大喜:

  “公台,不瞒你说,我自上任以来一月有余,郡中郡丞一位早就为先生而留。

  只是如今才得见,遗憾不已啊。”

  听闻王匡这般说,陈宫心中感动不已。

  一是感动于王匡以郡丞之职虚位以待。

  二是王匡没有事先以郡丞之位相诱,而以真诚相待。

  识人之明,知遇之恩,以太守之尊亲自来拜,种种都足以让自己为之效力了。

  想到此处,陈宫跪倒在地,口称主公。

  “陈宫今日得遇明主,更是知己,喜不自胜。

  主公在上,请受陈宫一拜!”

  王匡见状,连忙上前扶起,双手颤抖,欣喜异常。

  他叫我主公啊。

  他叫我主公啊!

  “王匡得公台,如鱼得水啊!”

  陈宫也是性情中人,见王匡如此看重他,心中暗下决定要为王匡尽心效命。

  随后陈宫立刻收拾行李,带上一众家眷,赶往河内。

  …………

  再说那曹操到了陈留之后,几经打听终得知父亲曹嵩住处。

  向父亲说明此件事,并把自己欲散尽家财,招募兵马,聚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想法告诉曹嵩。

  曹嵩闻言,沉思良久。

  “阿瞒,你所说之事大有可为,这是我曹家的机会。

  不过,先前为父在朝中买官,自司隶校尉、大司农再到太尉之高位,花费数亿钱,家中资财恐怕不足以成事,招募不了多少可用兵马,这是一大难题。”

  曹操闻言,才想起来,自己的父亲当太尉时就花了家中两亿钱,家中恐怕不剩多少金钱了。

  招募三五百兵马又有何用呢?

  “唉……”

  “我儿不必叹气,你刚来陈留,不知此间人事。

  此间有一孝廉名为卫兹,其人疏财仗义,其家有巨富之财。

  我儿若能得此人相助,大事成矣。”

  曹操闻言大喜,道:“明日我就去拜访此人。”

  “呵呵,不必。我曹氏虽然心来陈留,倒是还有几分薄面。

  你只需明日在家中摆下酒宴,我自然会把这个卫兹给你请来。”

  曹嵩不愧是当过三公的人物,虽然就当了两个月,但是智谋、气势皆是不俗。

  次日,卫兹果真前来赴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曹操开口说道:“子许兄,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跋扈,欺君害民,天下人都想杀了他。

  操欲匡扶汉室,重振社稷,欲散尽家财,招募兵勇,只可惜财力不足。

  我听闻世人皆言子许兄乃忠义之士,故设宴请子许兄前来,以求一臂之力!”

  卫兹闻言,沉默一息道:

  “我早就有此想法了,只是没有遇见能带头起事的英雄豪杰。

  既孟德有此壮志,为兄愿以家资倾囊相助。”

  曹操闻言大喜。

  得到资助后,曹操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发矫诏。

  以天子的名义,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并快马驰报各州郡。

  第二件事就是招兵买马。

  以卫兹志家财招募义兵,竖起一面白旗,上书“忠义”二字,作为募兵标志。

  数日之后,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期间,有名将来投效。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来投曹操。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鹿人,也来投曹操。

  另有两个本家兄弟来投。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人,乃汉之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

  夏侯惇自幼习枪练棒;十四岁时跟随师父学武,有人辱骂其师,夏侯惇怒而杀之,只好逃走,游行各地;

  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惇的族弟。

  闻知曹操起兵,两人各引壮士千余人来投。

  此二人本来就是曹操的弟兄:

  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给当时的宦官曹腾改姓曹,因此是他们同族,皆姓夏侯。

  又过了几日,曹氏这边的兄弟又来投。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县人。

  曹洪,字子廉,沛国谯县人。

  二人皆弓马熟娴,武艺精通,又带了千余兵马前来相助。

  一时间曹操声威大盛。

  卫兹也是给力,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

  听说曹操要起兵铲除董卓,无论世家大族还是平头老百姓都来给曹操送上钱粮。

  曹操见此情形,心中颇为激动,整合兵马五千余人,每日操练,以待时机。

  再看天下诸侯。

  矫诏传遍各地,诸侯皆知这是矫诏,但是都遵从诏令厉兵秣马,各有所谋。

  先不说河内的王匡如何。

  同样是泰山人,鲍信归乡振臂一呼得兵马两万,骑兵七百余人,麾下还有鲍信之弟鲍忠、于禁等将。

  虽然兵士素质参差不齐,但是声势浩大,气势十足。

  袁术,字公路,袁世嫡子。

  董卓入京后,袁术惧祸逃亡南阳,值长沙太守孙坚杀死南阳太守张咨,引兵投靠袁术。

  南阳天下大郡也,民近百万,富庶之地。

  袁术招募兵马数万,麾下战将云集,势力强大。

  冀州的韩馥、兖州的刘岱、豫州的孔伷、徐州的陶谦备粮的备粮,整军的整军。

  还有杀了丁原之后的张扬,也在袁氏的扶持下当上了上党太守,与王匡为邻,实力不俗不可小觑。

  …………

  王匡得到谋臣陈宫,一路快马加鞭,渡过河水来到郡治怀县。

  当即任命陈宫为河内郡郡丞。

  而原本的郡丞卫临早就被王匡暗中下令送其回河东去了,至于此人还能不能回来,就要看卫氏的诚意了。

  把河内政事交给陈宫、邹正、鲁肃、韩浩四人来做,再有老大人蔡邕把关,河内的各项政令有序下达执行,屯田、招收流民、鼓励商贸灯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王匡把自己的三叔父王淼自泰山请来,成立河内商会,专做贩卖牲畜、皮毛、粮食等生意,暗中采购皮甲、铁甲。

  如今王匡麾下诸位司马皆能已经能身着铁甲。

  另有一支五百人的甲士,全员穿戴皮甲,算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极其不俗,归属高顺麾下陷阵营。

  如今王匡粮草充足,兵马雄壮,足以亮剑沙场。

  夜中,王匡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大事。

  文臣中陈宫、邹正、鲁肃、蔡邕皆在,武将里有张辽、高顺、王盖、曹性、方悦、张琥。

  本来徐晃也该有一处位置,可是这小子打败方悦后心高气傲,更是挑战张辽,两人斗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三百回合后徐晃险胜一招。

  这更是让徐晃傲的没边,甚至有几分恃才傲物,携“功”自重的意思。

  虽然他还没有立下功劳。

  于是王匡下令典韦去给他一点教训。

  典韦见这小子是个刺头,不知天高地厚,狞笑着把他打得怀疑人生,好好的一张脸被揍的青一块紫一块,肿若猪头。

  徐晃这种身负大力,又有技巧的猛将本来难寻对手,可惜遇到了最是擅长力量的典韦,五十合被击败顺带挨了一顿暴打。

  老老实实的闭门思过(养伤)去了。

  “如今我河内兵强马壮,政治清明,绝对算得上一方不弱的诸侯势力。

  但是要想在天下人前打出耀眼的功绩,还差许多。

  所以我认为,如今天下仍然不是我等的主场,仍要延续前策:

  联袁氏,广积粮,练精兵,待天时。

  如此,则大业可成,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皆低头思索。

  “主公,此策大智。

  如今天下虽乱,但是形式还不明朗。此策乃万全之策也。”陈宫第一个发声道。

  众人皆是抬头看向陈宫,这个刚刚被带来就委以重任的人物。

  他说什么?主公?这陈宫已经认太守卫主了吗?

  众人心思跳跃,不在思考看什么讨贼之策,只想着自己要不要跟着陈宫一同拜主?

  王匡其人,虽然未见天人之资,但确实有明主之相。

  见众人都不说话,王匡看向武将之首:“文远,你以为如何?”

  “张辽不懂这些,但愿为主公驱策!”张辽轰然起身,铠甲铿锵,单膝跪倒。

  “末将愿为主公驱策!”
  http://www.abcsee.cc/23591/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