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格物有大用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老魏你说啥?”

  “这猪是因为阉割了,才有如今的斤量和味道的?”

  魏铮身旁,程明虎可是将魏铮的自言自语,给听了个清清楚楚,当即诧异的开口大叫道。

  “阉割?王平这小子把猪阉了?”

  “什么?王平要阉了?”

  “阉了就有用?那就阉?”

  “……”

  一众文臣围着养猪日志,捋着胡须目不转睛的看个不停,一群老不羞的武将,一人一句话说的牛头不对马嘴,没一会儿,就跳进了猪圈,围着白猪,盯着猪屁股,不时发出一阵阵的怪笑。

  一个个从战场上下来的,野猪都不带怕一点的,更别说这种懒的不行的家猪了。

  王平看着这一幕,苦笑着无奈抚额。

  宣帝只是望着这一幕,良久,转头看着一旁有些拘谨的张日等人,随口问道:

  “你叫张日?”

  “对,对,小人叫张日!”

  张日手脚不断冒着汗,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想他曾经不过是个被街边乞儿,还经常被其他更大一些的乞丐欺负,幸得恩公搭救,才不用再风餐露宿,饥一顿,勉强一顿。

  这些年跟着恩公学武识字,从积元县走到京都长安,渐渐有了体面,也被越来越多的的人尊重,看的起,可他从未想过,能有一时跟此刻一样,被皇帝当面问话,周围还围着满朝公卿,他紧张得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宣帝目光如炬,盯着他问道:“这些记录,都是你做的?”

  张日连忙摇头,声音发颤:

  “不只是我,庄里的兄弟们、老人们都帮忙养了猪,记录和喂养等等方法,也主要是恩公教我们方法,我们照做就是......”

  “恩公?你或者说你们的恩公?究竟是何人?”

  宣帝有些疑惑。

  张日下意识便看向推着长平王的王平,宣帝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重重叹道:“王平,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一声赞叹,让王平有些不好意思,宣帝却是彻底信了这群人,确实有本事养出良种猪。

  毕竟王平能造出造纸术印刷术,还有将羊毛化平凡为神奇,进而援救雪灾,平定麻价,还能惹动满长安争相购买羊毛,区区养猪之事,仿佛并不算什么。

  宣帝脸上难掩激动,眼中闪烁着光芒,喃喃道:“此策若成,必将惠及天下!”

  他太清楚,在这个粮食金贵的年头,能用更少的粮草、人力,换来数倍的肉食,对百姓、对朝廷意味着什么。

  有了肉食,百姓便能有营养,生活也能更好,社会便能更加安定,未来涉及社稷方方面面的,都会受到无比积极的影响。

  “这法子当真能推广?”宣帝突然追问。

  王平刚要开口,就被宣帝抬手打断:

  “朕问的是他!”

  张日看了王平一眼,浑身紧绷,结结巴巴,却异常肯定的回道:“能...能行!

  “程家庄和牛家庄一共有三十多头种猪,跟这头一样,都到了配种的时候,再过些日子就能产崽......”

  “等等!朕没记错的话,王平曾说过,眼前这头猪,乃是夏日产的猪仔,如今便能配种了?”

  宣帝突然打断张日,压着心底的激动,皱眉问道。

  “对,陛下说的没错,是夏日产的崽,六个多月便能长成了。”王平点头回道。

  “也就是说,六个月便能长二百多斤肉?那一年可生几胎,一胎又有多少个崽?”

  宣帝迫不及待的追问,王平思忖片刻,才开口道:

  “一年最多两胎,一胎七八个便是多的了,等日后继续培育品种,优胜劣汰,胎数时间可能会短一些,产崽数也会高起来。”

  “王平,朕问你,你确定吗?”

  宣帝神色郑重,萧靖远董舒,以及长平王韩震和其余众人都期待的看着王平。

  王平果断的点了点头,对于一件事说话不能绝对,留下些许的容错,才是对自己的保护,尤其是像他这种刚入朝堂的新人,那是更要稳健一些。

  可王平却极为自信,要知道眼下这些猪只是刚开始培育,等日后摸清流程,培育新品种,现在的这些产肉率什么的,可都会高起来。

  “好啊,好啊!”

  “好猪良猪,贤猪啊!”

  宣帝连连点头,看着王平眼中满是赞许:“你要知道,这几头猪,可是关乎天下民生的无价之宝!”

  \"无价之宝\"四个字如巨石落在平静的湖面,一瞬间水花四溅。

  张日几人僵在原地,在刚开始养猪时,他们还对恩公需要如繁琐步骤养猪的事,极为不解,可如今听到“无价之宝”这四个字,几人眼神那是满满的震惊,喉头更像被棉花堵住,一个字也挤不出来。

  就连一旁的诸多文臣,一时间交头接耳,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王平。\"宣帝突然唤道,声如洪钟。

  \"微臣在!\"王平应声出列,脊背挺得笔直。

  \"这良种猪固然珍贵,\"宣帝抬手轻抚送回的厚厚养猪日志,眼中迸发炽热光芒:

  \"但你让人总结的这本册子,价值更胜千两黄金!\"

  王平精神一振,朗声道:\"陛下明鉴!微臣将此称为'农学'。”

  顿了顿,又看向宣帝开口问道:

  “陛下可还记得织布机?”

  见宣帝点头,王平一脸振奋接着说道:

  “养猪与织布机一样,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并进行研究,最后能够造福于天下的。”

  “微臣将这种研究,称为格物学,所谓格物,既“穷究事物之理”,“格”可解为“推究”“探究”,“物”指客观事物或现象,指通过格物的过程,达到对真理或规律的认知。”

  “只要研究格物,那这天地之中,包罗万象各种事与物,气候与天象,草木与动物,都能够为人所用,为人造福。”

  “天下学问本就无处不在,农学只是格物学其中分支罢了,张日他们虽不通经史,却能与程牛两庄老农,一门心思钻研猪的习性,改良饲养之法,在学生看来,这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试想,若天下多些如张日这般的人,将耕种畜牧当作学问深耕,总结出系统的农学之道,何愁蝗灾肆虐?又何惧饿殍遍野?\"

  “陛下可曾想过,既然猪能够培育,那这粮种是否有能够培育?这天下这般大,不会有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存在着亩产十几石的粮种,那若是那些良种也能够培育,那日后的日后,百姓们会不会有机会在良种的阴蔽下,做上一个禾下乘凉梦?”
  http://www.abcsee.cc/23607/5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