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第273章 扶桑高丽开战火,皇使宣旨定归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73章 扶桑高丽开战火,皇使宣旨定归期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扶桑船只,拥簇着吉川忠康的旗舰“千鸟丸”,乘着初秋微凉的海风,朝着西北方向的高丽海岸航行。

  船上挤满了士兵,甲板上、船舱里,到处都是神情麻木的面孔。

  在这支庞大的船队左右两翼,距离约数海里之外的海雾深处,几艘大楚战舰若隐若现。

  战舰上的了望手时刻注意扶桑船队航向,确定其朝着全罗南道丽水港的海岸前进。

  一旦发现附近海域有南高丽的船只出现,便立刻高速前出,以舰炮直接击沉,为扶桑船队扫清航路上的潜在威胁,确保其能顺利登陆。

  吉川忠康站在“千鸟丸”的船头,望着前方迷茫的海雾,内心充满了一种不真实。

  航程出乎意料的顺利,不仅没有遭遇楚军舰队的拦截,连高丽水师的影子都没看到。

  这种顺利,让吉川忠康心头的不安愈发浓重,总觉得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不断催促船队加速前进。

  几天后的一个黎明,薄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全罗南道的海岸线。

  海浪轻轻拍打着礁石和沙滩,几处渔村还在沉睡,只有零星的炊烟升起。

  扶桑船队如同鬼魅般,借着雾气的掩护,悄然逼近了这片毫无防备的土地。

  “登陆!快!抢占的前方港口和罗州城”吉川忠康下达了命令。

  扶桑士兵,嚎叫着跳下船只,涉过冰冷的海水,挥舞着太刀和长枪,朝着最近的丽水港和稍远处的罗州城猛扑过去!

  丽水港只有少量毫无戒备的守军和渔民,突如其来的攻击轻易冲破了零星的抵抗。

  港口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沦陷了,码头被控制,吉川忠康亲自率领主力,直扑不远处的罗州城。

  罗州城作为郡治,城墙低矮,守军同样懈怠。

  当扶桑人涌到城下,开始架设云梯时,城上的高丽守军才如梦初醒,仓促应战。

  箭矢稀疏地射下,根本无法阻挡红了眼的扶桑士兵。

  不到一个时辰,罗州城的城门就被撞开,守军溃散,郡守及官员在混乱中被杀。

  扶桑的十六瓣八重菊旗插上了罗州城的城楼。

  战斗结束得出乎意料的快,扶桑士兵损失微乎其微。

  吉川忠康站在罗州城的城头,看着脚下这片陌生的土地,回望海面上己方庞大的船队,一股狂喜和劫后余生感涌上心头。

  “哈哈哈,天不亡我扶桑,高丽将是我扶桑新生之基。”

  吉川忠康下令修复城防,在城头布置岗哨,防备高丽可能的反扑。

  搜刮城内一切粮食、财物、牲畜,缓解大军燃眉之急。

  所有船只除留下少量警戒巡逻外,立刻返回扶桑小滨、敦贺等地,接运第二批军队、人员和物资。

  海天相接处,楚军的“飞鱼号”舰长正用望远镜地注视着罗州城头升起的菊旗,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对身边的副官道:“猎物入笼了,发信号告知王将军,第一阶段送货上门任务完成。”

  消息传回小滨城,如同注入一剂强心针,藤原库之助狂喜不已,在临时行宫内召集群臣,宣布这是天照大神庇佑,扶桑气运未绝。

  藤原库之助随即下令:

  1. 即刻进行第二批渡海,由他的心腹大将统领剩下的军队,携带大军所需物资,即刻登船,驰援吉川忠康,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2. 藤原库之助本人将带领家眷和一众大臣贵族,随同船队出发,前往高丽的土地建立新朝。

  3. 命令所有的扶桑人,做好分批渡海的准备,船队将源源不断地往返,直到将所有愿意追随天皇的子民都运送到那片新天地。

  小滨、敦贺等港口再次忙碌起来,扶桑人开始源源不断地登上开往高丽的船只,踏上了注定充满血泪的征途。

  ——

  太监张公公,带着一队皇宫禁卫,携带着建武帝的圣旨和封赏诏书,一路风尘仆仆。

  乘最快的驿船沿运河南下,在泉州港征用了水师一艘战船,很快抵达了博多港。

  在博多城,大楚衙门的官员不敢怠慢,立刻调拨了最好的马匹和向导。

  张太监一行毫不停歇,换马不换人,沿着大军开辟的驿道,向着镇国公中路大军驻扎的福知山城星夜兼程。

  当福知山城的轮廓出现在张太监眼中时,早有快马飞报入城,镇国公闻讯率领一众将领,出城相迎。

  “张公公一路辛苦,远涉重洋,可是陛下有旨意?”镇国公拱手,笑脸相迎。

  张诚不敢托大,赶忙滚鞍下马,忙不迭的施礼:“老公爷折煞奴婢了,奴婢奉陛下口谕与圣旨,特来宣旨。”

  “陛下对老公爷在扶桑所立不世之功,甚是欣慰,还请老公爷将周勇和陈震两位将军一并叫来,奴婢再一同宣旨。”

  镇国公闻言心中了然,知道这旨意必与后续安排和封赏有关,且周勇和陈震是关键人物。

  当即,镇国公让人安排张太监一行到帅府的客房休息,派人速去叫周勇和陈震到中军帅府,不得耽搁。

  当晚,镇国公在帅府设下宴席,宴请张太监,方南作陪。

  酒过三巡,张太监借着几分酒意,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老公爷,方爵爷,奴婢临行前,陛下特意召见叮嘱,除了封赏,还有关于二位回京的安排,朝堂商议时吕轻舟可是说了不少话啊。”

  随即张太监语速不快,将吕轻舟在朝会上那番关于镇国公年事已高需颐养、方南年轻需回京受赏夸功并备考乡试的言论,以及建武帝最终被说动的情形,隐晦地点了出来。

  镇国公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化为一声意味深长的轻叹。

  镇国公放下酒杯,脸上带出笑容:“老夫这把老骨头,确实也该歇歇了。万里奔波,这把年纪,能全须全尾地回去见老妻,已是托陛下洪福。”

  “至于南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陛下体恤,允回京备考,亦是保全之意,功名富贵,过犹不及。”

  能借此机会交出兵权,平安归京,未尝不是福分,周勇、陈震皆稳重老成,定能执行妥当,我祖孙二人,正好借此机会,风风光光地回去献俘。”

  方南何等聪明,张太监的暗示和祖父的话,瞬间让他明白了朝堂上的暗流和皇帝的权衡。

  一丝失落和了然划过心头,旋即释然,方南起身,对着张诚和祖父深深一揖:“孙儿明白,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陛下厚爱,允我回京应试,感激不尽。”

  “祖父年高,我也希望能侍奉左右,扶桑大局已定,亦无牵挂,谨遵圣命,遵祖父教诲。”

  张诚见祖孙二人如此通透豁达,心中也松了口气,连连举杯:“老公爷和爵爷深明大义,真乃国家柱石,奴婢敬二位!”
  http://www.abcsee.cc/23619/2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