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第二季作物的选择
推荐阅读:
开局女扮男装,说好的都是兄弟呢
官路枭雄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闪婚,老婆竟是高冷总裁
许你卸甲归田,你把我女儿泡了?
重生87,半年爆赚200亿美金
徒儿不要停,你马上就无敌了!
乡野风流小医王
又是一年三月三
江湖出头路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根据地的动员速度很快,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把维利尔河南岸的土地给开垦了出来,并且部分废弃的农田也早已补种好了粮食作物。根据地十分注重粮食生产,在考虑到难民这边补种时间晚,土地整备不足的情况,特意安排多种植周期短的作物。
这其中荞麦就是生产的主力军。
格利尔芬山脉的气温是要比平原地区冷一些的,如果预测的没有错的话,这里到10月中旬的时候就会迎来降霜期。
所以根据地不管种植什么作物都必须考虑到这一情况。
主要城镇那边除了少部分的红薯还差点时间之外,大部分的作物都已经收获完毕了。
最早收获的土豆田也已经种上了玉米、南瓜、和豆子。
这是经典的三姐妹套种法,利用了不同作物生长高度的不同来满足它们对于光照和遮阴的需求。
每行玉米间隔1.5到2米,在这中间种植绿豆、红豆,还有南瓜。
虽然绿豆和红豆对让土壤固氮的能力对比大豆稍显不足,而且产量也很有限,不过好处是这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更短,不用担心10月份的霜降影响。
而且将绿豆和红豆种植在玉米周围也可以让它们的蔓茎沿着玉米的秸秆攀爬,节省人工搭建爬架的消耗。
南瓜的叶片宽大能够有效覆盖地面,在抑制杂草生长的时候还能给土壤保湿。
时间进入8月,之前还一直下雨爆洪水的田契一下子就干旱了起来,根据地已经有十多天没有见着一滴雨水了。
南瓜叶的遮盖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浇水的需求,也变相减轻了大家的劳动。
这套种植法就是索特修斯带来的那本小册子上写的,不过这上面也写着这种方法不能改变玉米的生长时间和光热需求。
也就是说在七月份种植下去的玉米是不可能在10月中旬的霜降期到来之前晒干的,根据地大概只能收获一波产量不是很大的鲜玉米。
而且万一霜降期提前了,玉米的产量还会进一步减少。
这样的风险是以往的小农经济所没法承担的,不管是独立的自耕农还是给别人佃田耕的佃农都不敢冒着饿肚子的风险去种植这样的作物。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们的背后有着强大的根据地在撑腰,所有人都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抛开了生存问题,农业种植的事宜就可以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调控着。
诚然不管的从地理因素还是种植时间来说,种玉米这件事的风险还是太大了。
但如果说种玉米的目的不单是收获呢?
那么事情就不一样了。
土豆这一作物产量高、种植周期短,而且耕作和收获都比较方便。
如果真的要应急种植粮食的话,土豆才应该是第二季粮食的主力军。
但就像之前已经在农业学习会上给老百姓们教授的那样,土豆由于是切块种植的关系,连作的情况下病虫害会十分严重,第二年的产量绝对会大幅下降,再多一年很可能会大面积绝收。
因此,在考虑到今后种植安全的情况下,田地在种植了土豆之后就必须更换成其他作物。
土豆不能跟茄科植物连种,也不能和大白菜、红薯连作,因此玉米、南瓜、豆子就成了最佳的连作对象。
这一季种下去的玉米能不能收获,其实根据地是不怎么怕的。
反正有南瓜和豆子打底,总是会有粮食储备的。
鲜玉米大量收获后的储存问题也不用担心,根据地已经培养出了强大的物资调集能力,到时候完全可以把这部分鲜玉米调集到隔离区那边,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在鲜玉米放坏之前将其消耗完。
当然这也只是收获完土豆之后的山地,在河谷平原地区,这里的粮食作物还是以荞麦为主。
荞麦的产量很低,但好在对比其他带“麦”字的作物,其生长周期极短,只有60到70天左右,而且还能耐贫瘠、耐粗放管理。
当然后面两个优点在根据地这边就没什么用了。
河谷的黑土地本就富含丰富的磷和钾,之前又是种了一季的豆子,土壤里的氮元素也不少。
更何况各村各镇也早就建立好了完善的粪便搜集机制,在整季作物生长期间,发酵后的农家肥保证管够。
可能荞麦自己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它们也能得到这么精细的照料。
不光是荞麦,白菜、萝卜、南瓜这一类小秋作物也在广泛种植,速生豆类比如绿豆、红豆和扁豆也有安排一定的种植面积。
就连刚刚从山上收获的土豆也在平原上种植了不少,这个时间点种植的土豆就不求它们能顺利长大了,能在霜降期到来冻死植株之前长成鸡蛋大小的样子就已经可以了,毕竟产量能比种下去的时候多就行。
因此在科学的种植理论指导下,根据地对于维利尔河沿岸的村镇也设计了一套合理的耕种方案。
考虑到那边种地的时间已经是8月份了,时间上是比较急的,因此有些生长周期较长的作物就是不能选了。
不过好在那个地方靠近河流,浇水问题是不愁的,而且那地方有着大量被荒废的田地,改造的工时是相对较短的,但土壤墒情可能不是很好。
因此没能耐贫瘠、耐粗放管理,生长周期还极短的荞麦就成了难民们抢种粮食的不二选择。
根据地为此态特意去周边势力那里紧急进口了不少荞麦,就是为了能及时给难民们提供种子。
文德镇保育院的孩子们在这个时候又发挥作用了,他们帮忙挑拣的种子成活率极高,这保证了种植工作的进行。
并且被挑剩下荞麦也没有浪费,而是被打包送往了维利卡河那边的仓库作为大家的粮食。
新一轮的耕作工作已经来临,不管是根据地的哪一个地方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即便是刚刚接手工作的难民们也在日夜不停地劳作着。
就在这样火热的氛围之下,根据地也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http://www.abcsee.cc/23963/7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