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遥测技术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休息了一天,李枭就又忙了起来。

  去了卫星研究所,又把众人召集了起来,开始了新技术的研究讨论。

  这一次李枭打算从三个方向入手,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科学探测、气象观测,以及侦察系统。

  这些都是以目前这个年代,可以研究出来的技术。

  而这几个方向的研究,也是有优先级别的,这首先就是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中的重点研究则是能传输图像数据的无线电信号。

  也就是遥测技术。

  如果没有这一技术,无论是知道用电视摄像机和录像机系统,拍摄来的气象观测信息,还是侦察拍摄来的信息,可都无法传送回来。

  那么研究气象观测、侦察系统的意义也不大了。

  至于遥测技术,这一项技术的原理也很简单。

  就是通过传感器将被测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然后采集到的原始电信号,就会通过优化,去除噪声、干扰之类的。

  之后优化过后的电信号,就能够通过 “编码” 和 “调制”, 转化为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

  然后在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在接收到信号后,就会通过 “解调” 反向还原为原始电信号,然后就能够通过解码应用,还原出原本信息。

  就拿图片来讲。

  图片的本质就是由像素构成的,比如一张100x100像素的黑白图,完全可以分解成 个 “亮度值”,然后通过图像传感器,就可以把这些“亮度值”转化为 “数字像素数据”。

  再通过图像压缩编码,进行压缩加快传输速度,之后这些数据就会被加载到高频载波,从而来提升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距离,再通过遥测天线进行传输。

  接收端捕获信号后,就会分离出图片数字流解码,然后在进行像素排列,重新组合为数字图像”,然后显示出来。

  这就是一套完整的流程。

  说简单吧!原理确实很简单,但真要研究的话,还真不容易研究出来,其中需要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就是电子元件,虽然比起前世这一块的发展,早了几年,但还是不如国外的高、稳定性好。

  如果只是地面上使用也没什么,但如果要是上天的话,万一要是出点毛病,想换都换不了。

  其次远距离、抗干扰、保真高也是一个问题。

  毕竟无线电传输影响的因素太多了,地形、气候等等都会有干扰,这一点也是需要研究。

  至于理论、设计与系统集成,这一点都是好说。

  李枭有外挂在,遥测技术又是多年前的老技术,并不难查出来。

  当然在研究遥测技术的同时,像是其它技术也要同时研究,气象观测,以及侦察系统,这两项也是十分有用的技术。

  李枭还是想和上一次一样,把这些技术全部都分出去,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研究专业的领域,也能够为这些技术培养人才。

  毕竟这些技术是最早的技术,等到了后世,已经更新了数代。

  就拿遥测技术来讲,遥测技术算是最早的传输技术,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信号的过渡。

  至于之后的第二代遥测技术,就要等到70至90年代,等到多光谱扫描仪d推扫式成像的技术出现,将会多维融合。

  至于第三代就是网络化技术,也就是5G\/4G、LoRa、Nb-Iot等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

  现在要是不积累人才,等到了后面可是会落后很多。

  要知道后世国内5G技术的领先,是通过拼命追赶才追赶上去,并领先的,在1G的时代,国内这方面的领域可以说完全是空白。

  几乎没有自主技术,完全依赖进口。

  带了2G的时候,虽然好了些但主要是引进和消化国外技术,属于紧紧跟随。

  直到3G时代这才具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

  而国内也并没有就此满足,一直紧紧追赶,到了4G的时候,才迈向了同步,最后才有了5G时代的全面引领。

  但要知道从1G到4G,国内可是足足用了26年,这才追赶了上来。

  所以有些技术不能落后,必须紧跟时代才成,一步落后等到了后面想要追赶,那就要耗费大量精力、金钱了。

  没有那么容易。

  现在虽然这些技术都处于落后的阶段,不过李枭能保证,3年之内,应该就能够追赶上。

  主要还是各种材料,这才是最大的掣肘,否则也不会这麻烦。
  http://www.abcsee.cc/24250/6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