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曹忠出门坐正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2006年12月14日,《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三峡好人》同日上映,瞬间成为媒体头条。

  国内影院霎时间变得黄澄澄的,虽然此前张大导已经两次让人失望,但是再一再二不再三,国内很多观众还是想要前来一探究竟,

  而对影院而言,喧嚣热闹当然是最美妙的场景。

  《黄金甲》在15日汇算出来的首日票房高达1564万,上座率超过百分之八十。

  虽然对不少影院经理而言,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但他们每个人都在呼喊着:

  还不够,还不够!

  京城新影联院线高军在接受采访之际,更是信心十足的预测:

  “《黄金甲》的票房极有可能创造新高,甚至超过影史上至今无法逾越的那个巅峰。”

  外界随风而动,《黄金甲》本预定半月发布的音像制品发布公告声称将会在54天之后发行,最大化保护院线利益。

  而与创造今年贺岁档最热电影的《黄金甲》相比,荣膺今年金狮奖的《三峡好人》就显得极为冷清。

  首日票房只有17万。

  这还是曹忠舆论带来的加成,一些曹忠的粉丝也去看了一眼,不看不好骂啊!

  曹忠在二十天前引发了的欧洲三大奖项讨论,

  以及这个票房,让贾张科为代表的一些专注于拍摄边缘人物的老家伙们感觉受辱严重。

  为了挽尊,一大批关于奖项,艺术的采访和报道蜂拥而出,矛头直指曹忠。

  但是除了贾张科被正面点名,顾长为陷入江雯丽和张婧初的三角冲突不想参与之后。

  还活着的三四代导演大部分都是面无表情,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中绝大多数都是不想卷入其中,只是有一双随时关注的眼睛。

  这场仗,没法亲自下场打,只能遥控贾张科。

  打赢了好像什么都没改变,打输了就可以买条绳了。

  所以对他们而言,没什么意义。

  辩经是天天都有的,又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

  贾张科属于是被逼下场,卷入其中。

  而在《三峡好人》首日票房的采访当中,贾张科却对于近期的话题进行了主题访谈。

  时间长达一个小时十五分钟。

  “我的电影,可以帮到在困境中生活的人”

  以此反驳曹忠对于他的矮化。

  并回应了绝大多数质疑。

  言语有礼有节。

  对于有人说他的电影可以在海外完成投资和回收,国内上不上映无所谓的问题,贾笑着回应言语娇羞,说还是多一点人看好。

  问到同一母语的人很少去看他的电影时。贾说全世界的观众都是观众。

  贾从知识分子认识世界的片面和局限,聊到了公共意识,举例子当初谢飞导演《香魂女》通过艺术把问题变成一个公共意识,讲了女性地位困境的变化。而他的电影,一样是这种功用。

  继而聊到了曹忠,认为年轻人乃至部分媒体对于艺术电影,独立电影的怀疑,是针对,是不公正的。

  抨击了大片救国,还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认为了一直在做的所谓电影工业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种资本的崇拜,认为大片的模式是一个泡沫。

  最后聊到了电影文化价值,抨击了票房论和人次论,说不能靠人数来鉴定一部电影的能力,而要看这部电影能够真正发挥什么样的文化作用。

  尤其着重强调了民粹论和仇恨论,还反问记者这种电影,能够带动整个中国的电影文化吗?能够传达什么精神?仇恨?

  最后落于自身,笑着说自己的电影实际上是民主精神、现代意识的表达,是建立国人自己的叙述,是建立电影文化而非电影工业。

  对于向西方低头的论点,以及最近扒出来的电影拍摄是因为西方资金的问题,贾张科面色有些不愉。

  他聊到投资和销售模式是建立在海外的,但是电影和故事都是中国的。这是模式问题,也是选择工作伙伴的问题。不是选择了钱。

  他笑着道:我希望我个人的电影生涯顺利,怎样将我的工作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我要找最好的工作人员,他们除了创作以外,还有资本、营销,公关。

  比如,我为什么选择本子北野武的公司来做我所有电影的融资中心?

  因为他们专业,我根本不用为销售发愁,他会联手法国、韩国、美国,大家通过这样一个资本组合来做一个回收的资本模式。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电影生产的途径。在我开工的一刹那,基本上全世界想买我电影的发行商都知道我要拍什么。

  这就是我的电影文化,我的身份感成就,我的镜头一直都是这片土地,我一直在盯着这片土地,盯着人的生存。

  言尽于此,他很自豪。

  这场谈话谈的很深入,关于哲学框架,电影美学的统一,空间的魅力,反而成为了最不受媒体注重的话题。

  采访一出,曹忠的反对势力瞬间扯起虎皮,

  贾张科所言,没有毛病!

  这就是贾张科的电影文化,艺术电影的传达的就是现代意识和共识。

  是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外务省的大撒币圈定人员,部分精致艺术生,都跟着贾张科的话题而朝着曹忠而冲锋。

  颇有些不死人不罢休的架势。

  而那些媒体,也天天待在影视基地周围,希望能采访到曹忠,得到流量的回应和狂欢。

  “忠哥,咋整?”

  王仁君和戚九洲非常无奈。

  连续三四天的时间内,虽然《三峡好人》的票房低,但是流量多,使得记者对于《南京照相馆》剧组和曹忠的舆论再度掀起高潮。

  而最近的拍摄,恰好又是需要群演的时候,剧组进出没有之前那么严密控制,

  许多记者的蜂拥,各种炸裂问题影响了主创演员,群演,甚至影响到了韩铮等工作人员,导致拍摄运转明显受到了一些影响。

  曹忠本来不想回应,甚至有点想要报警。

  电影开机之后就是一场战争,花钱如流水。

  无可奈何之下,曹忠只能出门。

  面对媒体的铺天盖地的采访。

  曹忠和众人打着商量。

  “各位,我只会回应一个问题,而且保证满足你们的话题要点。但请此后,不要再对我的剧组造成冲击!”

  他声音肃穆。

  而后就在记者们争向提问的当口上。

  曹忠坐下,面向众人,主动出声,

  “在我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导演,一种是拍给观众看的,一种是拍给外国人看的。”

  曹忠依旧不自证,就看着那些媒体,屁股坐正。

  “其实你们采访我的问题,很多答案本身就在某些文学系师兄的回应采访当中。”

  “每个重大决定之下,总会有人出现或多或少的牺牲,重点是,向好还是向坏,他们是否认同。

  这一点,别人其实不该艺术化创作去抒发定义。”

  曹忠道,

  “三峡大坝,城镇化,高铁,高速,拆迁,没什么不同。

  他们没有渠道回应,

  但是我相信其中的大多数,怀有极为朴素的认同。

  电影文化,一样可以传达认同,传达集体命运巨变之下人仍旧茁壮生长之下的韧性,传达小人物的朴素家庭和国家之间冲突而产生的情怀碰撞,并由此给出思考,这和某部电影所说的传达文化应该也没什么不同。

  但我想,这才是中国叙事,是中国文化数千年留下的脊梁传承。”

  曹忠转过身,留给记者一个背影。

  他转头:

  “区别其实就是屁股歪了,还是坐正。”

  这话说完,

  曹忠转过身,屁股坐正。

  “请大家给我充足的空间,让我拍摄电影,不要影响剧组的正常运行,谢谢大家!”

  韩铮在旁边将刚才准备好的红包,立即派发。

  人群,骤然安静。

  谁都没想到,曹忠的回应,竟然如此毫无顾忌,火力全开。

  几句话,却如同掀开了此前大讨论当中从未涉及到的终极命题。

  甚至是从源头上,质疑贾张科电影艺术的正当性。

  这是极为致命的指控。

  短短几句,却震耳欲聋。

  而后,闪光灯此起彼伏,人群,沸腾了。
  http://www.abcsee.cc/24588/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