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引水入田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这可如何是好啊?”

  “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吗?”

  “我们忙活这么久,好不容易即将成功,绝不能就这么了事!”

  沈安宁到了时,就见到村民们围在一处地方个个唉声叹气的。

  “这是怎么了?”

  村长这时和沈安宁一同赶到,见状便出声询问。

  “村长,我们在这里挖到好大一处树根,不知怎么长的竟然遍布地下,而且还扎穿了许多石块,交错生长,根茎坚韧,根本铲不断。若要是用火烧,又怕是将这山林引燃。”

  大伙儿此时都无比泄气,劳累一晚本就支撑不住了,为着最后一点距离苦苦强忍着。

  现在看到如此大的困难摆在眼前,都是一副想要放弃的样子。

  挖不下去,竹筒就埋不深,搭建的工程就不牢固。

  “我知道大家累了一夜,现在遇见此事都不免灰心,实在不行我们就绕个远路,大伙儿先回去休息,咱们下午接着干。”

  村长出言安慰着众人。

  “村长你说得简单,绕路谁知道要绕多远,周围全都是上了年限的古树,恐怕这附近全都是这种盘根错杂的树根了!一点点地试,要试到什么时候去?”

  他们现在的心气儿基本都快被耗费光了。

  沈安宁皱着眉头思考,古代没有后世先进的设备,要想徒手铲除这些顽固根茎不容易。

  但是谁说就一定要铲除来着。

  “我有一个办法。其实并不需要铲除这些根部。挖坑未必就需要全程都是一样的深度啊。”

  沈安宁并没有卖关子,直接捡起一把铲子,在挖出树根的位置,又将土坑的两侧用泥土往高处垒了垒。

  “你们看,既然这段挖不深,那我们就将两侧给它垒高,只要能保证水能通过竹管顺利流过去不就好了?”

  沈安宁的话如图一颗惊雷,将众人疲劳混沌的大脑瞬间炸得清明了起来。

  是啊,即使某一段管道高一些,可水是有冲击力的,倒时一样可以流通。

  “诶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宁丫头你的脑子果然好使啊!”

  村长拍了两下大腿,其他人也反应过来,感觉身上又有了力气,纷纷拿起工具,开始将这部分土坑壁垒往高处堆。

  所有人一鼓作气,飞速的将故障段填补好,继续向山下搭管。

  有些实在不容易填补的地方,也被沈安宁建议用了细竹管顶替,这样可以多在树根缝隙处插几根,牢固性是一样的。

  沈安宁找到大哥和三弟,把早饭递给他们后,便提着水桶去泉眼处打水了。

  等她再回来,村长已经让大家全部回去休息了。

  眼见着已经快到山下,但村民们的力气也已经到了极限,这段距离说短也需要一个多时辰才能做完。

  日头渐高,温度升了上来,已经不适合在继续干了。

  大家全部回家,倒头就睡,这一睡就到了午后。

  沈安宁和林芳芳在一起准备午饭。

  今天中午她们打算做顿好的,毕竟沈安业和沈安家两人在山上累了那么久,不好好补补身体该吃不消了。

  尤其是沈安家,本身也还是个孩子,还在发育阶段呢。

  拿出面粉,还有剩下的一些猪肉,让沈安与到阿奶家要了几根大葱来。

  她们打算做一锅猪肉大葱包子。

  沈安宁和面擀皮,林芳芳负责包和蒸。

  不一会儿一大锅香喷松软的大包子就蒸熟了。

  先是拿出几个用布包包好,又放进篮子里,递给沈安与让他送去沈老太那。

  再是从另一个锅里盛出米粥,晾到桌子上。

  沈安业和沈安家此刻也都起来了,睡眼惺忪的,可耐不住包子香啊。

  两人率先吃了起来,一会儿还要继续上山把剩下的一点搭完呢。

  沈安与小心翼翼护着几个包子到了沈老太家。

  “阿奶,姐姐让我来给你们送包子。”说完把布包拿出来,放到正在院子里择野菜的沈老太手中就跑走了。

  后者打开一看,居然是白白胖胖的几个大包子,掰开里面还是肉馅的!

  心里痛呼沈安宁又不知节俭的同时,又欣慰她能把这样好的细粮说送就送来,她不过借了几根大葱而已。

  吃完饭,沈安业和沈安家扛着锄头再次上了山,其他人这时也都正出门往山上去。

  正值下午,村里的妇人孩童都没事可做,又见山上的工程马上搭完了,便全都跟着上山一起帮忙。

  一个时辰后,最后一段距离成功搭建完成,一条长长的竹管水道直通山脚下的蓄水池。

  池子此时早已经被前来帮忙的妇人孩童插入了一节节粗细不一的竹筒,一路延伸到村长家田里的淋沟渠中。

  山上泉眼的水池到竹管的距离,也已经被村长亲自搭建完成,众人一起站在这里,见证这神圣的一刻。

  随着最后一节竹管插在水池刚凿开的洞中,泉水一下便急速流入竹管,一路向下,速度之快,让周围欢呼着追赶的乡亲们全被落在后方。

  晶莹剔透的泉水像一道闪闪发光的水龙,在竹管中一路蜿蜒向下。

  不一会儿,山脚蓄水池里便开始哗啦啦地响着,慢慢将水池填满。

  悦耳的水流声敲击着每一个村民的心,大家脸上全部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大家看着看着,便不禁落下了眼泪。

  这一刻,他们做梦都不敢想。在这大旱年里,能发现一处如此清澈磅礴的山泉,还能引到山下,救活庄稼,重新给予他们生的希望。

  所有人哽咽着,泣不成声。

  “我们不会被渴死,饿死了。”

  “日子有盼头了,太好了,有水,是水啊!”

  水慢慢流进田里,干裂的大地疯狂的吸吮着水源,源源不断的灌溉着濒临死亡的庄稼。

  不知是幻觉还是什么,站在山脚下的人们,好像看到枯萎弯曲的谷子们慢慢挺直了腰杆,迅速带上了生机。

  还好粟米足够耐旱,不然还真撑不到他们成功引水的这一刻。

  一缕清风吹来,带着泉水的清凉抚平众人原本沉重的心情,一时之间欢声笑语充斥在整个小岗村。

  引水成功,村民们也有多余的心力来做其他事情。

  首先便是找到沈安宁,一个个说着感恩道谢的话。

  “安宁,以前是婶子不好,总说你不是,婶子给你道歉。”

  “宁丫头,叔也想跟你说句对不起,你为我们找洋芋,引水源,你救了我们全村人的命!”

  “是啊,你是个好的,以前是我们看走了眼,让你受了委屈。这样吧,赶明我就上镇里去给你找个媒人,为你指一门好亲事!”

  “别啊,我表哥家就有个外甥,今年和宁丫头一般大,长相品貌都不错!”

  沈安宁嘴角微抽,果然在任何时候,适龄女子都逃不开被说媒。

  她可不想这么早就嫁人,若是遇不到合心意的宁可不嫁。

  在现代结婚都容易被家庭拖累,更不要说古代了,女子地位太低,出嫁从夫,她哪还能像现在这样自由。

  “哈哈……内个,各位婶子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还是更相信缘分,婚姻大事,若该我嫁了,自然就会遇到那个他了。”

  说完不等那几个人开口,沈安宁匆匆穿过人群,又道:“我还得去地里看看庄稼浇灌如何了,大家也快回去瞧这些吧。”

  听到沈安宁的话,所有人才急忙忙的扛起锄头下山。

  虽然庄稼缺水,但也不可过度,再被涝了就不好了,得快些下山去瞧着。
  http://www.abcsee.cc/24875/1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