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哈尔科夫战役(七)
推荐阅读:
吞噬古帝苏辰
苏辰苏昊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凌瑜萧霖天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诡盗奇谈项云峰
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
腹黑王爷的穿越小农妃
穆黎传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日正午,泽圣老家首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又或者称其为泽圣老家集团军群司令部。(实在是不好说会不会应激,所以用泽圣老家代替。)春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铺着巨大作战地图的长桌上,明媚的阳光让人心旷神怡,却驱不散室内凝重的气氛。
司令部运作如常,电报机的嘀嗒声、参谋军官低沉的交谈声、地图上标记被移动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紧张的战争交响乐。
然而,一种无形的压力正在悄然积聚,源头正是站在地图最前端的那位元帅——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他身姿笔挺,穿着剪裁合体的元帅制服,脸上惯常的冷静面具下,是高速运转的大脑和一丝被精心隐藏的警觉。
在他的身边,他的首席参谋官,一位举止一丝不苟,看起来有些年龄的陆军上校,正将两份刚收到的报告轻声念给他听。
不止曼施坦因一个人在听前线传回来的报告,在他身后的一张躺椅上,一名留有些许胡渣的东方面孔虽然闭着眼睛,但耳朵时刻关注着上校的报告。
在家闲着没事的牢林抽空跑到泽圣老家这边来了。
因为大战在即,为了不给前线将士造成心理压力,他是偷偷过来的,只有集团军群司令部的高层知道他从柏林赶到了这里。
没什么特殊原因,就是想过来看看。
可以说宰相的莅临加剧了司令部内的凝重气氛,军官们知道昨晚前线发生了什么,他们昨天还向牢林报告说前线一切顺利,预计能够成功吃掉包围圈内的俄军。
结果现在前线出幺蛾子了。
上校汇报的第一份报告来自后勤部门,详细记录了北线“燃油泵”中转站遭遇毁灭性袭击的惨状,强调了燃料和弹药损失的严重性,以及修复所需的时间。
报告措辞严谨,但字里行间透着难以置信和挫折感。
“所以是古德里安的物资中转站被俄军炸掉了?”
曼施坦因没有说话,林尚舟从躺椅上坐起来对上校询问道。
“是的,宰相先生,根据汇报来看,那是一支悍不畏死的俄军,战后清点指出俄军出动了至少二十辆坦克以及至少一个营的士兵打击我们的中转站。”
林尚舟思忖着这件事,只一个中转站被炸不会对大局造成太大影响,包围圈已经围上了。
“俄军伤亡如何?”
“我们击毁了十六辆俄军坦克,俄军士兵损失了至少四百人。”
听到这个伤亡数字,林尚舟稍微有些惊讶,他喃喃道:“这就不奇怪了,这是俄国人拿命堆出来的。”
他没有再说什么,让上校继续汇报,牢林重新躺在了座椅上,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第二份来自信号情报部门,这份报告更简短,却更引人注目。
它记录了一段被俄军明语发送的俄语无线电讯息。
“发送者自称“朱可夫”,紧急警告包围圈内的我军指挥部(呼号指向马耶夫斯基的司令部),内容是:‘北线已乱,补给中断,速向此方向突围!勿失良机!’”
参谋官念完后,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曼施坦因没有立即说话,他只是微微眯起了那双冰蓝色的眼睛,目光从地图上克拉斯诺格勒的位置,缓缓移向北方那片代表俄军巨大包围圈的区域,最后又跳回至哈尔科夫。
“等等....”
后知后觉的林尚舟立刻坐了起来看向上校,他狐疑的问道:“你说发信者是谁?”
上校对牢林的反应感到诧异,他回答道:“朱可夫。”
“朱可夫?”
林尚舟颇为惊讶,他们居然会截获朱可夫的明语通讯,曼施坦因也对他的反应感到诧异,他问道:“宰相先生,他是谁?”
“额....”他的问题让林尚舟愣了一下,在苏德战场上打对手戏的两人,现在曼施坦因却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
想想也是,在萨宝的饿了么共和国里,朱可夫大概率是得不到重用的,得不到重用意味着才能无处发挥,就算他再有能力跟曼施坦因打擂台,两人也根本碰不到一起。
这里的朱可夫在德军内部露面的机会只有德军撰写的报告,林尚舟翻看过那些报告,里面有记录朱可夫打得不错。
“之前翻阅报告的时候有看到过这个名字,是俄军那边一个还算有能力的将领。”
“朱可夫…”曼施坦因轻言自语,他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
林尚舟摩挲着下巴想了几秒,然后他说:“不出意外的话,袭击中转站这件事应该是他的手笔。”
朱可夫都明语通讯让包围圈内的俄军向北突围了,那昨夜的袭击自然是他安排的。
“有点意思。”
曼施坦因的嘴角掠过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林尚舟耸耸肩,心里想到:哪是有点意思,如果朱可夫是俄军总指挥,那德军这边要站起来跟他对对碰。
曼施坦因他挥手让参谋官退后几步,给自己留出思考的空间,目光如同鹰隼般在地图上纵横扫掠,大脑正以惊人的速度整合信息推演局势。
曼施坦因像解说一样为林尚舟解说道:“很明显这是一次精准凶狠且有预谋的反击。”
“目的有三。”
“其一,制造物理混乱,袭击中转站不是为了给我们造成什么损失,而是为了瘫痪我们的装甲部队,目标是掐断我军装甲矛头的“血管”,延缓我们收紧包围圈的速度,为他们下一步行动争取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其二,传递重要信息,打破无线电静默,冒着被截获的风险使用明语,是为了确保信息一定能传到,这不是建议,这是近乎命令式的强烈指引,他在告诉马耶夫斯基:‘唯一的生路在北面,相信我!’”
“其三,引导内外合力,他不仅在指挥包围圈内的瞎子,更是在向哈尔科夫方向喊话,他在试图协调一场里应外合的突围行动,袭击是信号弹,无线电是发令枪。”
听完曼施坦因讲朱可夫的目的,林尚舟饶有兴趣的询问道:“那我们的总参谋长准备怎么应对朱可夫带来的意外情况呢?”
包围圈内的俄军数量至少有三十万,这三十万人如果集中力量猛攻一点,再加上外面解围部队的帮忙,他们有很大可能打出一个突破口。
曼施坦因思考了一会儿,几秒后他开口道:“首先,从包围圈内俄军面临危急情况可能会产生的心理来看,那位深陷重围,焦虑万分的俄军司令马耶夫斯基,在收到如此明确且带有‘证据’(北面确实出事了)的指令后,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
“他会毫不犹豫地集中所有残存的装甲力量和最精锐的步兵,组成一个强大的突击拳头,向北,向着朱可夫指明的方向,发起不计代价的决死突围,这是陷入绝境的军队最本能也是最危险的行动。”
“然后....”
曼施坦因的手指指向哈尔科夫:“哈尔科夫的俄军总司令部绝不会坐视整个西南方面军主力被歼,科尔尼洛夫会像输红眼的赌徒,押上所有能动用的预备队,向北猛攻古德里安的对外正面,试图从外部砸开铁笼,接应内部突围的部队。”
“这样一来,俄军之间的协调情况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的力量是惊人的。”
林尚舟这时候已经起身来到地图旁,他指着地图上的波尔塔瓦问道:“他们会不会进攻波尔塔瓦或者继续强攻克拉斯诺格勒?”
“毕竟如果拿下了波尔塔瓦,俄军在包围圈内将有一个据点,而攻下克拉斯诺格勒会给他们带来一定优势。”
曼施坦因的思维没有忽略其他可能,他当然考虑到了林尚舟说的这两种情况,他微微点头道:“确实有这样的可能性,但两种行动的可能性都很低,在我看来这是愚蠢的徒劳。”
“不管是进攻波尔塔瓦还是克拉斯诺格勒对于俄军而言都是自杀行动,除了增加损失外不会有其他任何作用。”
他自信的指出:“俄军所有行动的核心与重心,必然是向北突围,那个朱可夫的目的就是如此,让内外俄军形成联动,惠及巨大的力量打破包围。
“所以你打算怎么办呢?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危机吧。”林尚舟好奇的问道。
他的军事水平就三脚猫功夫,盯着地图琢磨兴许能琢磨点什么出来,但现在时间显然不允许他悠哉的琢磨。
曼施坦因的脸上非但没有忧虑,反而焕发出一种沉静而锐利的光彩。危机?不,在真正的战略家眼中。
这是机遇。对手的拼死一搏,往往意味着他们会暴露最大的破绽。
“他想为俄国人打开一扇门?”
曼施坦因冷笑道:“很好,那我就将这扇门变成一道闸,放他们进来,然后…落下闸门。”
在极短的时间内,曼施坦因的计划就成型了,他为一旁的明明是个少将但军事理论知识大概不如一个前线排长的将军解释道:“利用俄军的突围动能,将其诱入一个预设的场地,将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诱杀,将‘突围战’变为‘突击部围歼战’。”
“也就是化被动为主动?重新将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
曼施坦因点点头,他也不起草案,现在也不是起草案开会的时候,他开始向等待命令的参谋团队口述一道道指令。
“第一道命令发给古德里安集群(北线对外正面),他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弹性防御,诱敌深入’。”
“命令北线遭受内外夹击的部队,伴装不支,逐次抵抗,且战且退,允许俄军向外突出3-5公里,形成一条看似有希望的狭长“走廊”或“突出部”,必须让俄国人相信,他们即将成功。”
“‘坚壁清野,锁死两肩’,严令必须死守突出部两侧的“肩膀”阵地,这是整个计划的基石!绝不允许俄军扩大突破口的宽度,所有撤离的部队必须沿途布设雷区、破坏道路,迟滞俄军后续部队。”
“让我们现在的装甲预备队大德意志师立即从预备位置,隐蔽机动至“肩膀”阵地后方的森林和洼地,严禁任何无线电通讯,保持绝对静默,等待最终出击命令。”
参谋迅速记下了曼施坦因的话,等待得到全部命令后将他们发送给各部。
曼施坦因清了清嗓子,接下来是给霍特的命令。
“告诉霍特稳固南线包围圈,克拉斯诺格勒守军必须像磁石般吸引并粉碎任何试探性进攻。”
“然后从霍特集群中抽调一个精锐装甲团,配备充足的步兵和工兵,组成快速战斗群,该部队任务不是防守,而是随时准备沿包围圈内向北平行机动。一旦北面陷阱发动,这支飞刀要能够迅速的插入俄军狭长的突出部当中。”
接下来是给空军方面的指示。
“要求战区的空军集中所有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不再执行零散任务,全部力量持续不断地轰炸那条狭窄的“走廊”,任务不是精确打击,而是饱和轰炸,将那里变成无法通行的地狱火海,最大限度地制造混乱恐慌和拥堵,撕裂俄军的行军序列。”
“还有命令正面的我军步兵,待俄军主力开始向北涌出后,立即加强压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稳步推进,压缩包围圈,要像牧羊人一样,将剩余的“羊群”全部赶入那条致命的“走廊”,然后牢牢扎紧口袋的底部,断绝其退回原包围圈的念想。”
讲述完这一切命令后,曼施坦因的眼中充满着自信的色彩,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会发生在俄军身上的事情。
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林尚舟,为自己的宰相先生解说道:“当俄军先头部队历经千辛万苦,看似即将与哈尔科夫方向的解围部队会师,其整个突围纵队——包括指挥部、炮兵、后勤和数以万计的步兵完全涌入并塞满了那条狭窄、拥堵、遭受持续空袭的死亡走廊时…”
“到时候我们只需要下达一个简单命令,那就是‘出击’。”
“届时,隐藏在“肩膀”阵地后的装甲预备队将如沉睡醒来的钢铁巨兽,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南碾压,彻底切断走廊的颈部。”
“同时,霍特派出的机动装甲“飞刀”将从侧面横切而入。”
“到时候俄军就会知道,向北突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那个朱可夫也会后悔向友军发出明码讯号。”
在几分钟的时间里,曼施坦因就制定了一个颇为完善的计划,这个计划将俄军拼尽最后气力撕开的口子将被彻底封死,数十万大军将被分割包围在一个更加狭窄且无险可守的地域内,他们还完全暴露在德军面前。
俄军的队形将被拉长切断,指挥系统彻底失灵,陷入完全的混乱和绝望。
曼施坦因的声音落下,作战室内一片寂静,只有铅笔在地图上标记的沙沙声和军官们快步离开传达命令的脚步声。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凝视着那个即将吞噬无数生命的预设战场。
朱可夫为他创造了一个战术危机,倘若处理不当,包围圈内的俄军真的有机会突围出去。
然而曼施坦因却借此布下了一个更加危险的陷阱。
在他的棋谱上,对手的奋力一击,不过是引导其走向更彻底毁灭的精妙导引。
二十日下午,整个德军的战争机器开始依据曼施坦因的意志进行着精密的调整,一张更大的罗网,正在无声地撒向那片燃烧的土地。
http://www.abcsee.cc/25294/10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