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新皇登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王肃皱着眉头看向曹霖。

  “大王,有何不妥吗?”

  曹霖道:“阿启是孤的嫡子,未来是要继承东海王的爵位,况且此子生性软弱,无甚大才,恐怕不足以奉宗庙吧。”

  王肃眼角抖了抖,心说,你当这是菜场啊,还能这般讨价还价的!

  没等王肃开口,曹霖将庶长子曹髦推了出来,“我儿髦,天资聪慧,胆大心细,别看他才八岁,他若是做了皇帝,绝不会比曹芳那昏君差。”

  “咳咳!”羊耽提醒道,“大王注意言辞,莫要对齐王不敬。”

  哼!黄口小儿罢了。

  曹霖没接羊耽的话,转而又对王肃言道:“王公以为如何?”

  王肃有些不悦,尽力压着怒气,道:“大王莫要说笑,太后诏令代表着庙堂诸公的共同所愿,岂能更改!”

  曹霖虽然不敢出言不逊,但却没给王肃好脸。

  羊耽见状,上前做起和事佬:“我理解大王的心情,毕竟是嫡子嘛....但太后诏令难违,还望大王不要为难我等。”

  他转头看向曹髦:“我看高贵乡公确为英才,日后不妨以他来继承您的王业,更能使东海国日渐昌盛啊。”

  曹霖听完,还是一副“你说不动我”的样子,虽然他知道他改变不了什么大局,单纯就是平日里跋扈惯了,话既然说出了口,你就得给我个台阶下。

  老实说他想让曹髦去是有私心的,虽说这死孩子总是跟他作对,但有胆量跟他叫板的人,才适合做皇帝。

  而曹启....只会是权臣的玩物。

  他方才幻想了一下,若是曹髦日后掌握了大权,他自己不就跟着起飞了。

  虽然明皇帝曾下诏,禁止入继大宗的小宗之子追尊亲生父母为帝后。

  但这玩意,谁当权谁说了算呗。

  到时候自己也封个皇帝尊号,想想就美呀。

  羊耽见给了对方台阶还不下,索性不给了:

  “大王,如果您真的舍不得世子,我可向丞相请示,将您的封国迁往京畿附近,如此一来便可以父子常聚。”

  “别,别了。”

  曹霖态度一下子软了,赶忙推了推身旁的嫡子:“启儿,还不领旨?”

  曹启再次上前,接过了诏书,又回头看了阿兄一眼,曹髦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意思是“你能行”。

  曹启这才深呼吸一口,双手握着诏书,开口道:“曹启,领旨。”

  看到这一幕,三位天使都松了一口气。

  迎立之功是许多臣子可遇不可求的事,做好了名利双收,但办砸了很可能身败名裂。

  虽说有小插曲,所幸还是办成了。

  王肃三人齐齐拱手,为首的羊耽开口道:“世子殿下,请随我等回洛阳吧。”

  .......

  五月。

  曹启仪仗抵达洛阳,当日文武百官在西掖门拜迎。

  西掖门外热闹非凡,官员们望着车驾揖拜。

  车驾上的曹启脸色发白,他自出生起就没出过东海,准确说就没出过郯城。

  一个七岁的孩子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他不敢掀开车帘,只是紧紧地捏着拳头。

  “诸位,王世子舟车劳顿,遣老臣替诸位道:免礼。”

  “谢世子!”百官再拜。

  仪仗在群臣、官兵、洛阳市民的簇拥下进了西掖门,向东而行,远远看去,宛如一字长龙。

  到了车止门,所有人下马步行,转而顺着铜驼大街向北转向。

  曹启虽未登基,但仍被允许驾车北上。

  进了宫城,来到太极殿,车驾终于在太极殿东堂外停下。

  黄门监李禅笑脸相迎:“世子殿下,请随奴婢来,太后在东堂等您。”

  曹启下了马车,抬头看了看巍峨的太极殿。

  我以后就要住在这里吗?

  我好怕,我要阿母,这里不是我的家!

  见到曹启一副要哭的样子,李禅有些不知所措。

  羊耽准备抽身,毕竟送到此处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有劳内官了。”

  李禅点点头,将拂尘换了个方向,随后转头对着几个小宦官耳语了一番。

  不多时,几人回来了,手中捧着一精美的瓷杯。

  李禅把它恭敬地递了上去:“殿下舟车劳顿,一定渴坏了,奴婢这有一杯蜜水,还望殿下不要嫌弃。”

  看着对方的笑容,曹启这才感到轻松了一些。

  接过瓷杯,咕嘟咕嘟地饮了一口,真甜!

  小孩子很容易得到这种原始的满足。

  李禅见差不多了,遂说道:“殿下跟奴婢走吧,不可让太后久等。”

  曹启点点头。

  在一群内侍的簇拥下,曹启进入东堂。

  雍容华贵的太后今日盛装出行,见到曹启来了,她面露喜悦:“东海王世子果然仪表不凡。”

  曹启还小,不知该如何接话,只是抬着头看向那向他走来的女人。

  她很漂亮,很端庄,但她不是阿母,曹启在那身上找不到那种依赖感。

  郭太后又何尝不是呢,她没有孩子,学不来那种母子情深的感觉。

  母子二人的初次会面,预想中的冷场,但郭太后并不在意,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下去。

  她让黄门监再次口述了诏书内容,并当着曹启的面点头认同,这便是认同了曹启的帝位。

  两日后,到了太常卿提前商议好的吉日,曹启换上冕服,群臣备好礼器、诏书,于太极殿正殿举行登基仪式。

  由于前任皇帝尚在世,故而不存在灵前登基这一步骤,于是直接进行第二步。

  仪式上,大臣当众宣读着诏书,当然,这封诏书名义上是曹启写的。

  诏书中,先是赞扬武皇帝、文皇帝和明皇帝之功绩,后说明我曹启乃是顺应天命,继位为帝,并以新帝名义诏告天下,称齐王失德,故而避位。

  后,明确以丞相夏侯献、大将军秦朗为辅政大臣。

  再后,改正始九年为正元元年。

  一般来说,新帝改元当在次年元旦正式生效,但由于齐王退位的特殊性,正元年号即刻启用。

  礼毕,群臣皆入太极殿。

  随着小黄门一声念名,群臣齐齐向殿外看去。

  那是两道身影。

  夏侯献头戴武冠,穿绛朝服,腰配水苍玉,脚穿鞋履,右手扶着华贵的佩剑。

  而他的左手则是牵着身穿玄赤相间之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小皇帝。

  君臣二人穿过红毯,踏上玉阶。

  曹启坐上龙榻,夏侯献坐于身侧,群臣们的目光齐齐射来。

  小皇帝昨日已被教过一些话术,但到了太极殿却又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终于,鼓起勇气,开了口:“我....”

  “陛下,不必紧张。”身旁传来夏侯献温柔的声音,曹启转头看去,看到的是一张慈眉善目的脸庞。

  定了定心神,他再次看向群臣。

  “朕...”

  (本卷完)
  http://www.abcsee.cc/25543/4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