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抄后路?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胡济出身荆州,起家担任诸葛亮的主簿。

  他这人是个直肠子,曾经多次向诸葛亮直言进谏,说话很不客气。

  诸葛亮反而很欣赏这样的他,将他与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等人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能适时规劝自己过失的诤友。

  建兴九年,在汉中负责督粮草的李严弄虚作假,想逃避责任。

  胡济便与诸葛亮共同上书刘禅请求罢黜李严。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胡济被任命为中典军,受封成阳亭侯,常与重臣费祎、董允一起约时游宴。

  后来他历任昭武中郎将,前将军,出督汉中,又转任镇西大将军。

  论资历,他至少是费祎那一档。

  这些年他对于北伐的态度比较暧昧,他虽是保守派,心里却清楚大汉需要这么一面旗帜的存在,只要不过度劳民伤财就行。

  胡济在大汉军界算是一个相对低调的人,上面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脾气。

  他之所以同意姜维的部署,从汉中移镇汉寿,还不是以大局为重?

  汉寿原名葭萌关,素有“全蜀咽喉,川北锁钥”的称呼。

  当年刘备入川,驻兵于此,后成就帝业。

  时年有“蜀汉兴,隆中谋,葭萌起”民谣,遂改名“汉寿”,寓意大汉与天地长存,与日月同寿。

  姜维告诉他,汉寿这样的国之命门唯有他这样的宿将才能够信赖。

  当时胡济信了。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熟悉这里的防务,就突然改变计划?

  真不怪胡济生姜维的气。

  换谁对于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打法都会感到头疼。

  不过今日国难当头,胡济身为大汉的老将,心里尽管对姜维不满,但也懂得轻重缓急。

  当日他便召集军队、安排粮草辎重,带着八千精锐和万余民夫踏上了前去武都的路。

  ............

  到十月初七这天,魏军已对下辨城攻打了半个多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损失了大量粮食和财物,杨千万父子于河池溃败后一路西行,不得已前来投靠武都太守常闳。

  彼时邓艾军还未到,常闳便接收了杨千万和他的部众。

  毕竟武都城守备力量极其不足,他认为这绝对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但等魏军到时,得知这个消息的邓艾和夏侯森都笑了。

  这样的溃兵不马上驱赶走,竟还收容进城影响军心?何况还是异族呢。

  就算士兵们心志坚定,不为溃兵所影响,但多出来这么多张嘴,有那么多粮食喂饱他们吗?

  邓艾觉得,常闳此举只会加速他的败亡。

  事实果然如此。

  在魏军压境之前,常闳多次要求杨千万出城把守城外据点,却被对方各种理由拒绝。

  最后杨千万甚至连装都不装了,魏军兵临下辨后,他直接表示氐人可以协助汉军守城,但野战是不可能是野战的。

  常闳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认了。

  随着城外据点尽失,武都守军只能困守一座孤城。

  渐渐的,下辨城中的粮草也不容乐观了。

  十月初九,终于有一支蜀国援军赶到下辨,但他们却没有来解围。

  ........

  夕阳斜斜地泼在焦黑的战场,断戟的尖刃挑着半面残破的军旗。

  下辨城下尸体堆积如山,分不清面容,只能简单从破烂的军服分辨他们的生前的身份。

  这个时候,打扫战场的魏兵基本离去,而蜀军只能等魏军走了,才敢悄悄出城收敛袍泽的尸首。

  今日魏军收兵较以往更早,盖因斥候探得一支蜀国援军的踪迹。

  为了保险起见,邓艾提前结束了今日的攻城。

  收兵回营后,邓艾旋即召来众将商议。

  成倅率先开口:“蜀军规模在一万上下,主将姓廖。”

  成倅是秦州军骑兵的主将之一,军中斥候多由他执掌,故而他这里是一手消息。

  “廖?”邓艾想了想,道:“那便是廖化了....唔,此人虽然才能平平,但胜在领兵经验丰富。”

  随口评价一句,他又看向成倅问道:“屯于何处?”

  “斥候发现蜀军的时候,他们在小川,已距下辨不足五十里。所以末将就立刻上报了。”

  “但他们却并未直奔下辨,而是朝东北方向行军。”

  “斥候一直跟着蜀军,刚刚传回消息,蜀军现屯于下辨城西北的固山一带。”

  邓艾捋着灰白的胡须,低头看着桌案上的地图,看了一会儿,眉头却是皱起。

  他拿起地图走到队列中间,指着地图上比划了一下,说道:

  “此处会不会有一条小道,能够通往历城?”

  众将都打眼瞧了瞧,觉得有这种可能性,但没人敢下结论。

  这时,秦州别驾赵虞开口道:“在下曾从族中长老那听过一些天水的故事。”

  “昔年马超杀害凉州刺史韦康,占据冀城。”

  “故杨少府(杨阜),正是我天水郡人,曾是韦康故吏。”

  “他与韦康故吏十几人暗中相结为其报仇,后联合表哥姜叙共同起兵于历城。”

  “其中过程在下就不多说了,只说马超败亡后,竟成功躲过追兵,从西县逃亡历城,又从历城遁入武都,投靠张鲁......”

  赵虞推测道:“应当是有一条小路,可以绕开祁山道,直抵下辨。”

  “嗯。”邓艾点点头,“这样的话,我就能理解蜀军的用意了,这是想抄我军后路。”

  话落,诸将面面相觑,不多时有人着急开口:

  “将军,蜀军若走小路攻取西县,我大军就完了!”

  “对啊,现在我大军尽出,西县可挡不住一万人的猛攻!”

  “就算蜀军不攻西县,他们完全可以骚扰我军粮道,万一粮道被断,即便我军攻下武都也得不到补给,蜀军自己就没多少粮!”

  “是啊,将军莫要犹豫了。末将以为应当回军救援,重新部署。大不了击退了廖化,我们再回来就是了。”

  “诸将稍安勿躁。”邓艾抬手制止了众人谈论,随后陷入短暂思考。

  他觉得这事有蹊跷。

  虽然如此用兵符合姜维的习惯,但正面不来主力对峙,只派偏师去截路真能奏效吗?

  “将军。”

  忽然,有人开口。

  邓艾循声看去,发现是那人是秦王。

  “孤以为,廖化屯兵固山只不过是虚张声势。”
  http://www.abcsee.cc/25543/7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