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纠结的普鲁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德意志邦联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和平,每个国家都在谋划着自己的未来,民众也在战争的大潮之下焦躁不安。

  这其中的焦点便是普鲁士,自1856年4月2日,俄国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以来威廉四世先后收到了英、法、俄、美、西、奥斯曼、巴西、丹麦的拉拢。

  每一个国家开出的价码都不算低,不过普鲁士却始终没有答应任何一国的邀请。

  并不是威廉四世不想,而是不能。

  近东战争的情况有些复杂,虽说英国和奥斯曼开出的价码都很高,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只是英国、奥斯曼对抗俄国的战争,只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它很可能会变成英国和奥斯曼对抗神圣同盟的战争。

  如果只是对抗俄国,那么普鲁士很有信心,毕竟前方有奥斯曼人顶着,海上还有英国人护航,普鲁士只要如英国人所说将兵力投入到关键战场取得一些关键性的胜利便足够。

  英国的外交官给普鲁士人的价码非常高,他们不但承诺会给普鲁士资金支持,并且会将俄属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全部划给普鲁士,甚至会承认普鲁士在北德意志的领导权。

  英国外交官甚至承诺,为了防止日后俄国进行报复,英国愿意与普鲁士建立一个长期的反俄联盟,并且提供必要的军事和财政支持。

  随着战争局势的逐渐恶化,英国人给出的价码也在不断提高。

  英国政府几乎愿意满足普鲁士的一切条件,只要普鲁士愿意向俄国宣战,他们甚至可以只打最简单的战斗。

  威廉四世又怎能不心动,不过再加上一个随时可能参战的奥地利帝国,他的心便死了。

  威廉四世对奥地利帝国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他实在不敢冒这个风险。

  事实上威廉四世都觉得这一切可能都是一个局,全世界的恶意都在针对自己,针对普鲁士,整场近东战争就是为了引诱普鲁士上钩。

  威廉四世的这种言论被普鲁士的大臣们认为是国王的迫害妄想症越发严重了,有人建议可以应该让霰弹亲王接替国王的工作暂代摄政之职。

  如果是过去这种言论八成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不过近些年此类事情出现太多已经让人有些麻木了。

  霰弹威廉的情况也不好,他多多少少也受到了自己兄长的影响,而且身在纳沙泰尔的他越来越认同尚博尔伯爵的观念。

  在这种小地方做个受人敬仰的人也不错,虽然纳沙泰尔以法语居民为主,但霰弹威廉自幼就学习法语,所以双方交流起来毫无障碍。

  最主要的是这里的人真心拥戴他这位亲王殿下,纳沙泰尔人甚至还为他造了一座青铜雕像就伫立在市中心的广场上。

  反而霰弹亲王在柏林的名声简直糟透了,他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一个不择手段的人民公敌,一个只会逃跑的懦夫,以及霰弹亲王。

  在纳沙泰尔他是勇敢的威廉,带领民众抗击法军,驱逐侵略者的英雄。

  由于俾斯麦事件,霰弹亲王在他的支持者中的名声也一落千丈。俾斯麦被派往非洲几乎丢了半条命,与其随行的人更是几乎没有活口。

  这些全都被记在了霰弹威廉的头上,所有人都觉得他无力保护自己的支持者,跟随他连最起码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让人看不到希望。

  对一个人的信心想要建立起来并不容易,可能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断胜利和正确选择。

  然而毁灭它只需要一件事便已经足够,即便是俾斯麦的遭遇几乎与霰弹威廉无关。

  但其他人就是可以将这个罪名扣在他的身上,他还无可辩驳。

  事实上俾斯麦也是用了很久才从那种生死看淡,功名利禄如浮云的状态中缓过来。

  此时的局势,俾斯麦也看不懂,他不明白奥地利帝国为什么没有行动,更不理解世界是怎么变成如今这个状态。

  其实按照俾斯麦对奥地利帝国的研究,他觉得奥地利应该会在第一时间参战,然后打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近东战争会飞速结束。

  俄国人会取得胜利,但却拿不到多少实际的好处,毕竟那并不符合奥地利帝国的利益。

  又或者奥地利帝国按兵不动想要借此渔利,但那在俾斯麦看来就是下下之选。

  毕竟俄国人抗压能力不行,而且奥地利帝国这样做等于是背弃了盟约,神圣同盟难免会走向破裂。

  一旦神圣同盟破裂,俄国倒台,那么奥地利帝国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即便普鲁士不想争夺领导权,也会有人把普鲁士推到台前。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奥地利既没参战,俄国人又没追究奥地利帝国的责任,整个局面就很诡异。

  甚至奥地利帝国还把冒着如此巨大风险得来的收益与德意志邦联共享,俾斯麦完全看不懂,他不明白弗兰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英国打着帮助墨西哥的幌子进攻美国,奥地利帝国居然再次选择中立,他就更糊涂了。

  毕竟正常人只能在英国和美国之间选择一个支持,要么和英国一起瓜分美国,要么帮助美国击退英国人就和当年的法国一样。

  然而奥地利帝国的选择居然是趁火打劫英国人的西印度群岛,俾斯麦看着地图和自己一切能收集来的资料,他想不出这有何价值。

  一个没落的群岛值得奥地利人放弃未来吗?

  拉美波尼亚的一处农庄内。

  在俾斯麦看来此时的普鲁士应该站队俄国,俄国人的条件也许没那么好。

  不过加入俄国一方至少不会输,并非俄国人有多么强大,而是奥地利帝国不会让俄国人输。

  “天知道!如果奥地利帝国看到我们支持俄国,他们就立刻站到了英国和奥斯曼一方怎么办?

  我们不还是要面对奥地利帝国的主力?即便奥地利帝国掩饰的再好,你我这样的人都知道奥地利帝国有统一德意志的野心。”

  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顿了顿继续说道。

  “奥地利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我们发动进攻,俄国人是不可能帮我们的。

  在奥地利人消灭了我们之后,整个德意志邦联便再也没有国家能与之抗衡。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统一德意志的最好机会,列强们忙着大战,奥地利又清除了普鲁士这个最大的阻碍。

  你应该知道奥地利帝国会怎么做。

  这一次可不会像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我们普鲁士大概会沦为匈牙利那样的附庸。”

  俾斯麦笑了笑。

  “放心吧。那不可能。如果奥地利帝国这样做,那它便彻底失去了继续扩张的可能。

  此时奥地利帝国的皇帝陛下野心勃勃,他肯定不会甘心被束缚在德意志这一亩三分地的。

  试想一下,如果奥地利失去俄国这个盟友,那么它在欧洲大陆上还有朋友吗?”

  罗恩有些疑惑,奥地利不是选择站队英国,难道英国不是它的盟友吗?

  俾斯麦哈哈大笑。

  “我的朋友。您对英国这个国家还是不够了解。我可以向您保证,只要俄国倒下,英国人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奥地利。

  无论奥地利帝国是否如您所说一样用武力统一了德意志,哪怕他们根本没有这种心思,英国人也不会放过他们。

  您应该听说过英国人的大陆均势政策吧?不过英国的目的并非是像他们宣传的那样为了欧陆的和平,他们不过是不希望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可以和他们抗衡的强国而已。”

  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耸了耸肩。

  “如果按照你这样说奥地利人确实没有朋友了,俄国人是不再会相信他们了。

  至于法国人更是恨不得让奥地利亡国,他们才痛快。”

  “没错。所以无论俄国人做什么,奥地利都不会反对,至少不会落井下石,因为他们需要维持和俄国人的关系,更需要这个强大的盟友帮他们分担压力。

  我们普鲁士只需要加入俄国一方,胜利早晚会到来。英国人和奥斯曼人对我们进行报复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我们也需要俄国的支持,正如他们需要我们一样。”

  俾斯麦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我知道按照你们军方的估计奥地利人早就有实力以武力征服整个德意志,实际上你看看那些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还有那些将奥地利帝国皇帝当成神崇拜的民众。

  如果奥地利帝国真的打过来,你猜他们会怎么做?他们大概率会选择开门投降。”

  罗恩点了点头,他对此深以为然。不要说柏林那种大城市,就连乡下的民众也喜欢称奥地利帝国的皇帝为皇帝陛下,而威廉四世则是国王陛下。

  “俄国人会希望奥地利人在德意志地区一家独大,甚至吞并整个德意志吗?”

  俾斯麦自问自答。

  “显然不会。所以俄国人需要我们,一个独立的普鲁士来制衡奥地利。

  我们也需要俄国来保障我们的独立,即便是我们真的有一天要和奥地利帝国决战,也绝离不开俄国人的支持。

  所以我们就该在这个无可争议的节点站队俄国,这样才最符合我们的利益。”

  罗恩深吸了一口气,如果俾斯麦不说这些,他自己是想不到的。

  柏林那些政客更不可能想到,他们只会批评国王懦弱、无能、刚愎自用,不如隔壁的皇帝陛下英明果决。

  “可我们该如何才能说服国王陛下?”

  俾斯麦瞬间沉默下来,老实说他现在一点也不想提威廉四世。

  之前的非洲之行给俾斯麦带来的创伤太大了,他现在只要听到蚊虫的嗡嗡声,或者是什么东西在地面拖行的声音他就会汗毛倒竖,甚至有时候风声都会把他从梦中惊醒。

  “没什么太好的办法。除非议会绕过国王陛下,但这样做会继续削弱威廉四世的权威。”

  原本俾斯麦是并不在乎的,用议会来制衡国王,用国王来制衡议会本是他的拿手好戏。

  无论是国王,还是议会,不过都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已。

  但现在却出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议会在莱茵地区,更是由于宗教、地缘、经济、政治、传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十分严重的隔阂。

  只要稍加不慎就会分裂整个普鲁士,现在如果俾斯麦敢绕议会绕过国王,那么第二天莱茵地区就会独立。

  那他可就成为普鲁士的罪人了,不过在莱茵地区八成会将他当成英雄。

  万一俾斯麦被威廉四世处死,说不定还能有关于他的诗歌四处传唱。

  俾斯麦的回答完全在罗恩的意料之内,毕竟他也想不出来办法。

  “除非有人能站出来。”俾斯麦顿了顿问道“亲王阁下在做什么?”

  罗恩摇了摇头。

  “亲王阁下...亲王阁下他还在纳沙泰尔,他已经很久没回柏林了...他和那些政客的关系很差...”

  俾斯麦揉了揉眉心,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愿上天保佑普鲁士吧。”

  罗恩和俾斯麦无奈地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觉得普鲁士的前途堪忧。罗恩倒是觉得奥地利更适合统一德意志,而且更有可行性。

  他突然想到了一些事。

  “美国公使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美国人提出的条件再优厚,我们普鲁士也要有那个能力去干涉北美战场才行。

  注定得不到就不要多想,否则只是徒增烦恼而已。”

  美国人现在也是病急乱投医,他们正在向所有他们能找到的国家求援,甚至连幕府和清朝都没放过。

  美国人的行为狠狠地满足了一下清朝和幕府统治者的自尊心,不过此时无论是清朝,还是幕府都没有半点干涉欧洲人事务的想法。

  罗恩也清楚普鲁士根本没有能力将士兵运到美洲大陆,更没有能力为远征军提供补给。

  其实他是想站队英国,毕竟英国那么强大,这场战争应该是稳赢才对。而且英国人也承诺战争胜利后会为普鲁士提供棉花支持普鲁士的纺织业发展。

  纺织业不仅利润丰厚,而且可以极大地拉动就业。纺织业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哪怕是奥地利帝国那样推崇机械的国家,纺织工人一样很多。

  而且纺织品在世界上几乎可以算是继白银、黄金、粮食之外,最受认可的硬通货。

  几乎没有国家会否定纺织品的价值,在贵金属不足的情况下,纺织品就可以充当货币。

  此外纺织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看看隔壁的奥地利帝国和萨克森就知道。

  纺织业带动了钢铁、煤炭、机械制造、航运、铁路、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纺织业和市场的巨大需求就是这些行业的发展动力。
  http://www.abcsee.cc/25563/18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