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较量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山风拂过溪畔,却吹不散骤然紧绷的气氛。

  姚文远被王明远那平静却带着锋芒的话语将了一军,脸色一阵青白交错。

  他自诩姑苏才子,若此时露怯,传扬出去,他姚文远的脸面往哪儿搁?

  更何况,对方一个来自西北边陲,另一个虽是白鹿洞的“天才”,但年纪轻轻,又能有多大能耐?

  他深吸一口气,心情也平复了下来,下巴微扬,脸上又恢复了那股惯有的傲气:“比试?呵,正合我意!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神带着几分轻蔑,扫过王明远和陈香:

  “在这山水之间,临时作诗赋或策论,题目宽泛,好坏优劣难免偏颇,一时也难以寻得公允之人评判。

  既然要考校急智与功底,不若……就对对子如何?直至一方对不上来为止。

  规矩也简单,出对需意境贴合此情此景,不能信口胡诌,需有出处或合乎文法。如何?可敢应战?”

  他也不是那等无知狂徒,对对子最考验急智和积累,他自幼浸淫此道,和家中客师之间也多有切磋,自信颇有造诣。

  而王明远来自西北,陈香虽有名气但据说只知死读书,未必擅长这等机巧之事。

  王明远闻言,眉头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对对子?这姚文远倒是会挑。

  此道看似小巧,实则极考验急智、底蕴和对文字音韵的驾驭能力,非长久浸淫难以精通。

  他正欲开口,身旁却传来一个清冷平静的声音。

  “可。”陈香已然应下,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答应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姚文远见陈香应得如此干脆,心中冷笑,只道对方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

  他略一沉吟,折扇轻敲掌心,目光扫过周围苍翠山峦和潺潺溪流,朗声道:

  “既然如此,我便先出一对,抛砖引玉。听好了——上联:水底月如天上月"

  他这上联一出,身后几个姑苏学子便有人微微颔首,露出赞许之色。

  此联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

  “水底月”是虚影,“天上月”是实物,虚实相映,且“月"字重复,构成回环之美。

  难点在于下联也需找到类似虚实相映的意象,且要工整对仗。

  王明远心中一动,这上联考验的是对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营造,他迅速在脑中检索。

  他尚未想妥,身旁已传来陈香清冷的声音,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

  以“眼中人"对“水底月”,都是虚幻的影像;“面前人"对“天上月",都是真实的存在。

  虚实相对,意境深远,且“人”字重复,与上联的“月”字呼应,对仗工整,更添一份禅意。

  姚文远脸色微变,没料到陈香应对如此之快,且下联意境似乎更胜一筹。

  他哼了一声:“倒是急智。再听此联——上联:青山不墨千秋画"

  此联以画喻山,大气磅礴,“不墨”二字尤为精妙,暗示青山本就如画,无需笔墨点缀。

  要求下联也需有类似的比喻手法,且意境要相配。

  这下连王明远都觉得此下联需稍加权衡,方能对得妥帖。

  陈香终于微微侧头,似乎思考了一瞬,就在姚文远嘴角刚勾起一丝得意时,他开口道:“下联:绿水无弦万古琴”

  以“琴”喻水,与上联的“画”相对;“无弦”对“不墨”,都是否定词加名词的结构;“万古”对“千秋”,时间跨度相仿。

  且意喻为绿水无弦,风波自动,声似琴音,响彻万古。整体意境和谐,对仗工整,堪称妙对。

  姚文远连出两副绝对,皆被陈香轻描淡写般化解,而且下联一比一精妙,甚至有所超越。

  他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他咬了咬牙,搜肠刮肚,又抛出一联:“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此联巧用数字,“北斗七星”在天上,倒映水中成“十四点”,数字翻倍,意境空灵。要求下联也需有数字变化之妙。

  此联一出,他身后学子皆露赞叹之色,这联确实巧妙。

  而陈香目光微动,似是思索片刻,随即淡然道:“下联: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以“南楼孤雁”对“北斗七星”,方位对方位,数字对数字;“月中带影”对“水底连天”,都是虚实相映;“一双飞”对“十四点”,虽然数字不同,但“孤雁”与“影”成双,暗含数字变化之妙,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不等众人反应,他接着说道:

  “亦可对下联:寒江独钓,舟中垂纶两竿闲”

  “还可对下联:东篱三菊,风前带露六枝香”

  “仍可对下联:银汉千星,天边接地万点明”

  他一连说了四种对法,或胜在意境,或别出心裁,但每一种都展现了对文字和联语的深刻理解与磅礴的积累。

  随着陈香一种接一种地对出,姑苏书院那群学子脸上的表情从等着看好戏渐渐变成了震惊。

  有人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看着陈香的眼神如同看着一个怪物。

  这还是人吗?

  陈香答完后仿佛觉得这样一对一答太浪费时间,他看向脸色有些发白的姚文远,直接道:“这样太慢。我出一联,你若能对上,便算你赢。”

  说完,也不等对面反应:“上联:烟沿艳檐掩燕眼 ”

  此联七字同音,描绘烟雾沿着艳丽的屋檐蔓延,遮掩了燕子的视线,既绕口又意境优美,难度极大。

  他顿了顿,补充道:“限时一炷香。若对不出,亦无妨。”

  此联一出,姑苏书院那边顿时鸦雀无声。

  姚文远和学子们一个个拧眉瞪眼,反复尝试,却因同音字限制和意境要求,难以工整对出。

  有人甚至下意识地用手指在掌心比划,越比划脸色越是难看。

  时间流逝,姚文远额头也是汗珠密布,脸色先是涨红,继而渐渐发白。

  眼见时间快到,这时,姚文远身旁一个平日里惯会溜须拍马的狗腿学子,见他窘迫,忍不住强辩道:

  “这……这是什么鬼对子!分明是信口胡诌!哪有这样的上联?怕不是你自己也对不出来的‘绝对’吧!故意拿来刁难人!”

  “对啊,怕不是什么千古绝对吧?这陈子先也太刁难人了!”

  身旁瞬间传来了几声附和的声音。
  http://www.abcsee.cc/25609/2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