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无言只为救灾时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大唐卫国军,自禁苑改编后,树立了军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有了自己的信念,有了自己心中的正义坚持,更是自成立以来执行了多项任务,皆圆满完成。

  在朝廷的帮助下,卫国军的文化程度也是飞速提高。

  他们已经脱离了军纪松弛,达到了初步的为国家服务,为百姓服务的境界。

  这一次重大救灾行动刚颁布命令,第一时间,他们踊跃报名,并以强行军的方式快速赶到。

  而他们的衣服,也是李长河亲自设计,借鉴了现代绿军装,加上李世民曾削发明志,如今的大唐卫国军和其他百姓不一样,他们的妆发与现代军人没有太多不一样。

  而是正儿八经的短发。

  而李世民也曾发出了贞观元年第九号皇帝令,要求卫国军全体军人短发示人,并且以亲自解释短发是大唐军人之专属,这是荣耀。

  而对于曾经犯过罪的人,将他们的短发直接改为光头,以示区别。

  在舆论上,李长河亲自联系多位儒学大家,宣传剃发并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异端,不是不孝之体现,而是将其深入解释为:不能自残身体,让父母伤心才是为不孝。

  为了贯彻这一目标,相关消息以八百里加速传向全国各地府衙,并要求严格执行。

  虽然目前还没有通达全国,但是在关中一代至山东已经宣讲开来。

  当兵的士伍并没有多余的闲话,反而是因为剃短发后轻松许多。

  毕竟长发还挺重,也不易清洗,容易生虫。

  就连李世民也剃为了短发,当然他没有要求官员们和他一样,而是有着理由。

  那便是:突厥惊长安,渭河之耻,一日不除此患,绝不蓄发。

  有了如此理由,一些想要劝谏的大臣就熄了心思。

  甚至一些大臣也有样学样,比如首宰房玄龄,还有长孙无忌。

  此刻东明县黄河堤坝上,一百余人的卫国军拿着铁锹锄头时刻准备着。

  他们站在大雨中,为首的军人朝着东明县长高永昌道:

  “卫国军汴州军营第七连队受大唐皇帝李世民及军事院令前来东明抗灾,我是第七连队连长童博,携第七连队全体一百三十五人前来,实到一百三十五人。”

  “请县长立马说明大堤哪里需要修补。”

  东明县长高永昌愣了一下,这群穿着奇怪绿衣短发的人是大唐军人?一瞬间他想到了,好像是收到过中央的执行令,里面对卫国军有些介绍,好像就是现在如此。

  只是短暂失神,高永昌而后脸上露出狂喜,“圣人天恩!”

  没有过多言语,高永昌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还是第一次将军队用在救灾上。

  “童连长,感谢的话不多说。”说着高永昌指向东边。

  “顺着前去三里地,如今大堤已经有水涌出,请你们立马前去...”顿了一下,“但实话讲,如今我们这些人,杯水车薪,圣人...”

  童博目光如炬,看着东边,“县长不用担心,朝廷已经发令,卫国军大部队已经出发,多项救援已在路上,不用担心,我们第七连队距离你们最近,所以率先赶来。”

  “最迟明天,大部队就会赶到,只要大坝能坚持到明天,那么我们卫国军就不会让它在我们眼前溃坝。”

  “第七连队全体听令,目标东边三里,大坝涌水,跑步出发。”

  说着童博拿起手中的金龙红旗,而后第七连队所有人整齐划一,而后快速排成适合大坝宽度的队伍,而后快速奔跑而去。

  速度极快。

  因为他们知道,灾情不等人。

  在第七连队到后不久,一队又一队的绿色身影出现。

  这群年轻的军士,皆如童博一般,没有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话语极少,只问一件事,那就是哪里黄河需要人。

  而后就如童博一般,立马拿着家伙事出发,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三四个队伍后,县长高永昌震惊了,他心中相当澎湃激动,这就是新朝吗?这就是大唐吗?

  这就是他为之服务努力的国家吗?

  有此为百姓服务的军队,这国家怎能不兴?

  这才是他学习圣贤书以来,书中所描述的国家啊!
  http://www.abcsee.cc/26533/4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