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古怪的安溪县城
推荐阅读:
王婿
叔叔你这么像我,可以做我爹地吗
快穿:全能路人炮灰
风流小村医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四合院:开局贾家赔了夫人又折兵
鉴宝:我,神瞳绔少,疯狂捡漏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
从战锤开始劫掠诸天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苏木怎么也没想到,师娘会主动问起这件事情。这可是极大的不尊重。
他与娄含真两情相悦,众所周知,可就是过不了师娘这一关。
苏木也能理解,毕竟男婚女嫁讲究个门当户对。他与娄含真,却是竹门对朱门,被嫌弃也很正常。
退一万步来说,他与娄含真的婚事也该由他提起,万万没有让师娘主动发问的道理。
苏木自小无父无母,跟着苏老爷子长大,性格孤寡,虽有秀才之身,可他又不打算走仕途,这辈子也就到这儿了。
一时间,苏木脑中闪过无数想法,甚至下意识求助地看向秦扶清。
石氏道:“我问你与含真的婚事,你看扶清做甚?”
“师,师娘,我,”苏木结结巴巴,不住地擦着冷汗。
秦扶清收到他的求救信息,却没有打算伸手的意思,他只是轻咳一声,自顾自地饮茶,还念叨一句:“这茶还挺好喝。”
娄含真有心替心上人解围,“娘……”
石氏一个眼刀过去,娄含真彻底闭嘴。
石氏盯着苏木问道:“你既心悦含真,就该找媒人上门,三书六礼总该有吧。你叫我一声师娘,我也把你当半个儿子看待,你的心性我是知道的,能和含真在一起,并无不妥。”
她此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娄含真神色大喜,她娘这算是松口了?
苏木也连忙起身拜道:“师娘,都怪我,我明日就找人写聘书下聘求娶含真!”
石氏纵有天大的不满,也没法再说出来了。
苏木相貌英俊不凡,性格也颇为容忍,至少能受得了含真这样荒唐不甘寂寞的性子。
石氏之前总想着把女儿嫁给高门大户的好人家,可到头来,不仅女儿不领情,夫君也总是说她。
她无非是不想女儿吃苦,能有什么大过错呢。
石氏能松口那是再好不过,秦扶清这会儿又笑嘻嘻凑上来说:“苏木,你面前不就有个正好合适的人么?我来给你写聘书吧,将来说不定还能留作传家宝。”
苏木露出含蓄的欢喜笑容:“好,就让你来写。”
秦扶清的促狭也把石氏给逗笑了,她心中有些遗憾,早在秦扶清中举的时候,石氏其实有心让娄含真嫁给他的。
为此她还在娄雨贤耳边吹了几个月的耳旁风,吹得娄雨贤都发脾气了。
“我是他老师,我若要让他娶真儿,他定会按照我的意思娶她。可往后呢,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呢,难道都要我吩咐着么?”
娄雨贤知道秦扶清的脾气,凡事只有他想做愿意做的,没有别人逼迫他做的道理。
男女之事从来都不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是两情相悦顺水渠成天作之合呀!
这么简单的道理,放在石氏自己身上她能明白,可放在儿女身上,她就像着魔似的,总念叨着帮儿女选择更好的路,规避可能有坑的路。
这简直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石氏见娄雨贤真的生气了,这才没有提起此事,后来她顺水推舟做人情,撮合秦扶清和素琴的好事,心中又是宽慰又是遗憾。
她不愿意娄含真和苏木在一起,也不是因苏木没甚地位,只是想着苏木没有爹娘,娄含真嫁过去连个依靠都没。
这事还是娄雨贤让她想开了。
要是苏木有爹娘,那娄含真嫁过去岂不是要孝顺公婆?
孩子在自家都没吃过苦,岂能嫁人了就要吃苦呢?
最后,石氏才总算想明白,有了今天的松口。
苏木喜不自胜,坐在那里喝着茶都有些急切,他想赶紧写聘书,把和娄含真的婚事给定下来。
娄含真也是笑,更多的是觉得苏木好笑,总是忍不住逗他拍他。
小情侣在那你拍我我拍你,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他们两情相悦似的,看得石氏直翻白眼。
同时心里又松快很多,幸好她放手了,要不然真怕过几年外孙都能叫她外婆了。
素琴乖巧坐在秦扶清面前观察这一幕,娄含真待苏木的态度和对秦扶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哪怕在素琴看起来,娄含真和秦扶清关系已经非常亲密,亲密到让她忍不住嫉妒的地步,可在真正看到娄含真对待爱人的态度时,她才发觉自己之前的狭隘心思。
娄含真对秦扶清绝无男女之情,更多的像是对待一个弟弟,或是养的一只猫儿,她很信任秦扶清,可又非爱慕。
但她对苏木就不一样了,明显可以看到她眼中的爱意。
也真是神奇。
素琴想,她喜欢秦扶清,眼中就看不到其他男子的好了,所以总是有些担惊受怕别人会跟她一样喜欢秦扶清,可这世间又岂是只有一个秦扶清呢?
在别人眼中,也有她们自己喜欢的风景吧。
原来还是她太过狭隘了。
秦扶清如愿以偿见到素琴,还与她聊了天,送给她礼物,苏木也如愿以偿商量好婚事,次日带着秦扶清写好的聘书,以及秦扶清帮他准备的丰厚聘礼,找了媒人登门,最终订下与娄含真的婚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一门几个同窗好多年没聚齐了,秦扶清做东,把周霆王宝达都给请来,还专门给不能到场的殷杰留了位置。
从垂髫小儿到青年英姿勃发,他们几人是陪伴彼此最久的,感情自然深厚无比。
秦扶清飞得太高了,可安溪县就是他的家,他永远的根基。
无论他走多远,这里都有他的兄弟帮他看着,这是何等的幸事啊。
白石官道全长二十七公里,几年前经由安溪县众人筹钱修路铺桥,连带着把官道也给整修一番。
赵宸和赵启骑着骏马,身后几辆马车上装得都是带给素琴的新婚礼物,他们比秦扶清还要早从燕京出发,却比秦扶清还要晚到达。
只因陆路实在难走。
进入平阳府后,道路才通畅许多,没有贼匪挡道,路也平坦宽阔。
“过了这条官道,就到安溪县了。”赵宸指着不远处的石碑,拉着马走过去看,石碑上刻有文字,大抵是夸安溪县政通人和,人杰地灵,感念百姓之恩德,修缮官道,以通便民之路。
官道虽名官道,可在没有官方驿马来往时,有凭证的商人和百姓也能通过官道来往两地之间。
“这里的官道和别处的不一样,是什么石头?怎的这个颜色?好像还很平整。”
赵宸在官道上跳了跳,脚下道路质地坚硬平坦,不像是某种石板,不然谁会有如此巨力找到这么大一块平整的石板,还刚好能够铺在这里呢。
“别看了,快上马赶路吧,表妹还在等着我们呢。”赵启难得成熟一回,这一路上他看到的可和在燕京死读书时看到的不一样,心中感慨万分,此时只想赶紧和表妹见面,完成此事后赶回燕京。
他有太多事想做了。
赵宸没有骑马,而是坐进马车,随后又欢喜地道:“马车里比骑马还要舒服嘞!一点都不颠!”
白石官道两边种的还有树,才不过两三年时间,刺槐就生得很高了,每年春天到时,刺槐树上开满白色的刺槐花,附近村人便会来此处采摘回去蒸槐饭吃。
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官道两旁的茶舍,这里的茶舍卖的茶水也和别处有所不同。
什么荷花茶,菊花茶,金银花茶,还有杏酱果茶,这季节已经没有新鲜的杏子可吃了,听到招揽客人的吆喝声,赵宸又心动了,拉着赵启在此停留,请镖局众人歇息喝些茶水。
卖茶的是个老翁,给他打下手的一个是豆蔻年华小姑娘,一个是扎着俩小髻的男童,二人手脚麻利,擦桌子倒水,分工明确,老翁煮好茶水,笑呵呵地端上来,问道:“贵客们是从哪里来啊?”
赵宸喝口杏酱茶,是用冷冽的井水泡出来的,口感酸酸甜甜,格外解暑。
“老丈,我们是从燕京来访亲的,你可知道此地距离县城还有多远?”
老翁打量二人片刻道:“可是去给状元公送贺礼的?”
赵启有些意外:“你也知道?”
“嗨呀,如何不知呢!你看我这俩孙孙,本来在学堂里读书好好的,听闻状元公大喜在即,全城读书人都去给他贺喜讨喜酒喝,学堂休假五天,我这才叫他俩来给我帮忙呀!”
老翁高兴极了,“这两日来我们安溪给状元公贺喜的可不少,听说陛下亲自赐婚,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们二人是从燕京来,状元公在燕京又没什么远亲,那你们可是新娘子的娘家人?”
赵宸也没想到,他不过是闲聊一两句,就被人给扒出身份来了,无奈笑道:“老丈好说法,正是新娘子的娘家人。”
“哎呀,那可太好了,你们的茶水我不收钱,此地距县城也就十几里路,不出半个时辰就能到。”
老翁不愿意收茶水钱是有原因的,他指着自己茶摊上的多种茶叶,道这些都是跟状元公有关,他们一家才能讨个营生。
老翁家有一子,几年前服役时摔断腿落了病根,只能做些轻便活;儿媳妇是个能吃苦的,靠给人烧饭洗衣挣钱养家,他一个白头老翁,想挣钱也是有心无力。
只能靠卖家中杏儿挣点小钱。
状元公的舅舅相中他家后院几棵杏树,买下杏树,还教他做茶水,杏树还在他家后院长着,不过是王立来有需要时就过来折几根枝条。
后来县城里的瓦舍开业,老翁儿媳妇又去瓦舍给人烧饭,每个月有八百文月钱。
一家人的日子立马好过起来。
更别提今年秦扶清高中状元,花费重金在全县建了十余所学堂,无论男女,皆能入学学习读书认字。皇帝赏赐给秦扶清的千亩良田,都被他用来做学田,每年盈利都花在学堂上。
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足够众人给秦扶清立牌坊了。
可秦扶清不要呀。
百姓也不知状元公为何不要牌坊,他们不知怎么报答状元公,唯有到处说,念着状元公的好。
赵宸这才意识到不对劲之处,他指着正在配茶包的小姑娘惊讶问道:“她也去读书了?”
老翁骄傲地点点头:“是啊,春娘很聪明,今年刚入学,就认识许多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娘,你过来,写几个字给客人们看看。”
春娘有些不好意思,看样子是没少按照老翁要求给客人展示技能,她熟练地往用指尖蘸水,在桌子上写下“天地人”等几个字。
虽说字体不算美观,可小姑娘确实认字。
赵启哑然。
他路上来的时候就听人说,青州那边办的有女子学院,听说和秦扶清这个今科状元有关,他还嗤之以鼻,有些不信。
如今,由不得他不信了。
赵宸和赵启离开茶摊时,还觉得有些迷糊,这个秦扶清啊,叫人怎么说他呢。
可真是奇怪。
要说读书人把自己的田地用来做学田支持一方读书人进入书院读书,其实是很常见的。
这样一来,当地所出的读书人都享受到学田书院的恩德,将来到了官场,那肯定要承情。
可秦扶清还要多花一笔钱让女子读书,这又有什么用处呢。
他没有建读书人专属的书院,而是建了十几所开蒙的学堂,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
继续往安溪县城的方向去,路上行人越来越多,商贩何其多,叫喊绳热闹非凡。
其中有人挑着担子,箩筐里放满红彤彤的果子,有皮无毛,要说是李子吧,个头也实在太大了些。
赵宸忍不住停下来询问,这才知道此果名为番茄,是从番邦之国来的独特果子,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口感独特又美味,又因和状元公有关,又叫状元果。
城里有些贫穷的读书人,经常大清早花几文钱买几个状元果,饿了就充饥,渴了还能生津,累了能提神醒脑,让人精神焕发,妙处多多。
赵宸听小贩舌灿莲花,终究还是没忍住买了几颗,用袖子擦去状元果表面浮灰,赵宸不信邪地咬了一口。
这是何等奇妙的口感啊,苹果没它多汁,梨子没它口味丰富,桃儿没它爽口清脆……
“这安溪县果然古怪,就和秦扶清一样古怪!”
赵宸最终给出发自内心的评价。
喜欢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http://www.abcsee.cc/26734/4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