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战事再起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狂风在窗外如猛兽般怒号,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这世间的一切都撕裂开来。豆大的雨点砸落在窗棂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这声响在狂风的呼啸中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这天地间的一场疯狂交响乐。

  嬴政与琉璃并肩站在书房内,他们的身影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有些模糊。窗外的狂风暴雨愈发猛烈,那雨幕如同一道巨大的水幕,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其中,似要将这世间的一切都无情吞噬。

  昏黄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不定,那微弱的光芒在狂风的肆虐下显得如此无力,仿佛随时都会被吹灭。烛光的影子在墙壁上扭曲拉长,宛如鬼魅般舞动,给这原本就有些阴森的书房更增添了几分诡异的氛围。

  嬴政身着一袭黑色龙袍,那龙袍上的金线绣就的蛟龙栩栩如生,张牙舞爪,似要破壁而出。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愤怒的火焰在他的眼中熊熊燃烧。赵国的挑衅就如同那尖锐的芒刺一般,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尊严与骄傲。

  然而,就在他的目光与琉璃交汇的瞬间,一股无法言喻的力量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是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仿佛能够穿透他内心最深处的愤怒与绝望。他凝视着琉璃,只见她的眼眸犹如深邃的湖泊,平静而又充满力量。

  在那一瞬间,他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如同被一场春雨润泽过的大地,慢慢恢复了平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决心,如钢铁般坚硬,如磐石般稳固。

  琉璃身着一袭淡蓝色的华服,宛如仙子下凡。她的裙摆如同流动的湖水,轻盈飘逸,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仿佛在舞动着一场梦幻般的旋律。她的肌肤白皙如雪,宛如羊脂玉般温润,微微泛着淡淡的光泽。

  她缓缓地走到嬴政面前,轻柔地握住了他的手。那双手宽厚而温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透过掌心传递到嬴政的心底。他能感觉到琉璃的手微微颤抖着,似乎在与他一同承受着秦国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琉璃深知,此刻秦国所面临的危机,恰似眼前这遮天蔽日的暴风雨般严峻。稍有不慎,整个国家便会被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思绪在这混乱中寻得一丝清明。

  她凝视着嬴政,眼中既有对赵国行径的切齿痛恨,又饱含着对嬴政的理解与支持。她知道,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嬴政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倾听者,更是一个能够为他出谋划策的智者。

  “陛下,赵国此举确实让人意外,他们竟然如此大胆地联合其他国家。这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琉璃挺直身子,微微仰头,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透露出一种冷静和睿智。

  她接着说道:“然而,秦国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我们拥有强大的军队,士兵们个个英勇无畏,而且他们对国家都怀着满腔的赤诚和忠心。只要我们能够制定出恰当的战略,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就一定能够像锋利的刀刃一样,击退敌人,扞卫秦国的尊严和荣誉。”

  嬴政听了琉璃的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的目光重新落在那封静静地躺在书案上的密信上,似乎想要透过这封信,洞察赵国的每一个阴谋和破绽。

  过了一会儿,嬴政缓缓说道:“阿璃所言甚是,不过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赵国到底与哪些诸侯国勾结在一起,他们的兵力部署情况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尽快搞清楚的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琉璃的秀眉微微皱起,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她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亮光,仿佛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她轻声说道:“陛下,依臣妾之见,我们不妨派遣一些身手矫健、机智过人的密探,让他们乔装打扮成各种身份,潜入各国。这些密探就像暗夜中的幽灵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打探消息。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及时掌握各国的动态,做到知己知彼。”

  嬴政听了琉璃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琉璃继续说道:“此外,陛下还可以召集朝中的诸位大臣,让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御敌之策。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的智慧汇聚在一起,说不定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良计呢。”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赞许的笑容。那笑容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他感慨地说:“阿璃啊,你总是能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给寡人带来如此宝贵的启发。好,就照你说的办!传寡人的旨意,即刻召集大臣们前来书房,商议要事。”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宫殿的长廊中响起,如鼓点一般,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这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朝中的大臣们听到这阵脚步声,纷纷神色匆匆地赶来。他们身着各异的朝服,有的庄重,有的华丽,有的素雅,但无一不流露出对局势的深深担忧。这些大臣们来自不同的派系和背景,平日里或许会有一些明争暗斗,但在这一刻,他们都暂时放下了彼此的成见,共同面对眼前的危机。

  众人在书房中整齐地站定,嬴政面色冷峻地坐在书桌前,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待众人安静下来后,嬴政缓缓开口,将密信的内容一一道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大臣们的心上。

  当嬴政的话音落下,书房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面露惊惶之色,有的则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丞相王绾身着一袭华丽的紫袍,头戴峨冠,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他站在众人前列,率先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赵国此举实在是欺人太甚,令人愤慨。然而,若贸然发动战争,犹如一场熊熊烈火,必将给各方带来沉重的灾难,生灵涂炭。依臣之见,或许可以先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赵国,以义正言辞的态度责问其意图,尝试通过外交手段,以和平之方式解决此事,避免无辜百姓遭受战火之苦。”

  嬴政的眉头微微皱起,他那双深邃的眼睛凝视着前方,仿佛要透过虚空看到赵国的一举一动。他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王丞相的话,以及赵国的真正意图。

  过了一会儿,嬴政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王丞相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赵国既然已在暗中处心积虑地谋划,恐怕不会轻易罢手。使者贸然前往,怕是会打草惊蛇,让赵国提前有所防备,反而对我们不利。”

  就在这时,大将军蒙恬身披厚重的黑色战甲,腰间悬挂着寒光闪闪的佩剑,威风凛凛地向前迈了一步。他单膝跪地,拱手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我秦国应立即整军备战,厉兵秣马。赵国向来对我秦国领土虎视眈眈,垂涎已久,如今联合他国,气势汹汹而来。我军唯有主动出击,方能抢占先机,挫其锐气。”

  蒙恬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骚动。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赞同蒙恬的看法,有的则认为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

  蒙恬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如松,他的目光如同火炬一般明亮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重重迷雾,直达敌人的心脏。他的眼神坚定无比,透露出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仿佛只要他一声令下,那支威震天下的秦军便能如猛虎下山一般,踏平所有的阻碍。

  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同样灼灼逼人,紧紧地盯着蒙恬,眼神中既有审视,又有期待。他缓缓开口问道:“蒙将军,若主动出击,你可有十足的胜算?”

  蒙恬闻听此言,猛地挺直了身躯,他的身体就像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洪钟一般在大殿中回响:“陛下放心,我秦军平日里训练有素,将士们皆怀着满腔热血,愿为秦国抛头颅、洒热血,效死疆场。只要陛下允许臣精心部署,调兵遣将,定能如秋风扫落叶般大破敌军,扬我秦国军威。”

  然而,就在这一片嘈杂声中,御史大夫冯劫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一袭青色的朝服,那衣料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承载着他的忧虑与沉思。头上戴着的冠冕,更是增添了他的庄重与威严。

  只见冯劫面色凝重,眉头微皱,显然心中充满了担忧。他向前迈了一步,这一步虽然不大,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众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过来,朝堂上顿时安静了许多。

  冯劫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陛下,微臣认为主动出击虽然可以先发制人,在短时间内占据一定的主动,但其中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敌军很可能早已设下了重重埋伏,就等着我们自投罗网。而且,目前我们对其他诸侯国的态度和兵力情况几乎一无所知,这样贸然行动,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朝堂上回荡,引起了一片窃窃私语。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有的点头表示赞同,有的则摇头表示反对。

  冯劫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依微臣之见,此时我们应该采取更为稳妥的策略。加强边境的防御,修筑坚固的壁垒,以逸待劳。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有效地抵御敌军的进攻,又能在防守的过程中逐渐摸清他们的动向,了解他们的虚实。等我们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之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如此方为上策。”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支持冯劫的观点,认为应该谨慎行事;有的则主张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一时间,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

  嬴政静静地坐在龙椅上,他的脸色如同一潭静水,没有丝毫波澜。然而,他的内心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各种利弊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他就像一架精密的天平,仔细地权衡着各方的意见,试图找到一个最为稳妥的方案。

  琉璃站在一旁,宛如一座精美的雕塑,她的美丽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令人难以忽视。她那双如秋水般的美眸,流转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深意。此刻,她的心中正像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翻涌着紧张的思绪。

  嬴政闻罢,仿若雕塑般陷入了沉思,他的眉头微皱,恰似那被风吹皱的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他的目光犹如两道闪电,直直地落在书桌上摊开的竹简上,仿佛要透过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应对之策的宏伟画卷。须臾,他才缓缓抬起头,眼中流露出的赞许目光,恰似那破晓的晨光,温暖而明亮,如同一束希望之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地,说道:“阿璃,你想得甚是周全。明日,寡人便遣人去筹备粮草,同时昭告天下,以安抚百姓。”他轻轻地拍了拍琉璃的手,那轻轻一拍,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如同鼓槌敲击战鼓,传递着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一种共同面对艰难险阻的坚定决心,如钢铁般坚不可摧。

  在秦王宫那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后宫之中,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宛如给室内铺上了一层璀璨的金纱。琉璃身着一袭淡粉色的宫装,裙摆如行云流水般飘逸,上面绣着精致的兰花图案,丝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她的发间,一支白玉簪子点缀其中,簪头镶嵌的明珠微微晃动,折射出迷人的光芒,更衬得她面容秀丽,气质温婉。

  此时,琉璃正与一群宫女们有条不紊地整理着储备的衣物。这些衣物叠放得整整齐齐,堆积如山,皆是为边境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精心准备的。宫女们身着素色宫服,动作轻盈而迅速,在琉璃的带领下,将衣物分类、打包。

  琉璃时而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检查衣物的质量,时而轻声指导宫女们如何更好地折叠,她的声音轻柔悦耳,仿佛山间的清泉流淌在众人的心间。

  就在众人专注于手头事务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名宫女神色慌张地冲进屋内,她的发丝略显凌乱,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脸上写满了惊恐与不安。她慌慌张张地跑到琉璃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说道:“王后,不好了,宫外传来消息,百姓们听闻可能要打仗,现在人心惶惶,好多人都打算逃离咸阳城呢!”

  琉璃原本专注的神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心中猛地一紧,手中正折叠着的衣物不自觉地滑落。她深知,民心乃是国家的根基,若百姓陷入恐慌,如同大厦之基石动摇,必将对秦国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琉璃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被坚定所取代。她立刻放下手中剩余的活计,语气果断地说道:“备车,本宫要出宫。”

  不多时,琉璃在几名侍卫的簇拥下,乘坐着装饰精美的马车,朝着咸阳城的集市疾驰而去。马车的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车窗外,街道两旁的树木飞速掠过,仿佛也在为这紧张的局势而匆匆奔走。 当琉璃一行来到咸阳城的集市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大为震惊。

  原本热闹繁华、人来人往的集市,此刻一片混乱。叫卖声、呼喊声、哭闹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曲杂乱无章的悲歌。摊位东倒西歪,货物散落一地,百姓们神色慌张,正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自己的摊位,准备逃离这个即将面临战火的地方。

  琉璃皱了皱眉头,心中涌起一阵担忧。她快步走到一位正费力收拾摊位的老者身旁,伸手拦住他,轻声问道:“老人家,为何如此慌张,您这是要往何处去呀?”

  老者抬起头,一脸疲惫与无奈,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琉璃,见她衣着不凡,但神色和蔼,便叹了口气说道:“姑娘,你有所不知啊,听闻赵国要打过来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手无缚鸡之力,留在这里只有等死,只能离开这是非之地,去乡下躲避一阵了。”老者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忙碌着手中的动作,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

  琉璃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试图安抚老者的情绪:“老人家,您莫要惊慌。陛下已经知晓此事,并且正在积极应对。咱们秦国兵强马壮,将士们勇猛无比,定能击退敌军,保我大秦平安。而且呀,陛下也早已在筹备粮草,就是为了保护百姓。您想想,您若此时离开,路途遥远,一路上风餐露宿,又无依无靠,反而会更加危险。”琉璃说话时,眼神真挚,语气诚恳,仿佛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老者停下手中的动作,将信将疑地看着琉璃,眼中充满了不确定:“姑娘,你说的可是真的?陛下真的会保护我们吗?”

  琉璃坚定地点点头,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信心:“老人家,本宫岂会骗您。陛下一直心系百姓,把大家的安危放在心上,定会让大家平安无事的。只要大家都留在咸阳城,齐心协力,秦国定能度过这道难关。”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琉璃的话,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的脸上带着疑惑、担忧,但也有一丝期待。琉璃见状,提高了声音,继续说道:“大家不要害怕,我们秦国历经无数风雨,遭遇过多少艰难险阻,可什么时候倒下过?这次也一样,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秦国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一起守护它!”

  百姓们听了琉璃的话,原本慌乱的眼神中渐渐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心中的恐慌也在不知不觉间开始消散。这时,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的眼神坚定,大声说道:“姑娘说得对,我们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我们相信陛下,相信秦国!”

  众人纷纷附和,声音越来越大,汇聚成一股坚定的力量。“对,相信陛下,相信秦国!”“我们不跑了,一起守护咸阳!”…… 琉璃看着眼前群情激昂的百姓们,心中感到一丝欣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知道,只要民心稳定,秦国就有了战胜敌人的底气,就如同坚固的城墙,能抵御一切来犯之敌。

  喜欢秦梦长歌
  http://www.abcsee.cc/27217/1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