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苏哲的王牌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京海市市政府大楼。

  市长办公室,灯火通明。

  苏哲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窗外渐次亮起的城市霓虹。

  夜幕下的京海,依旧充满了活力,但他的内心却如同这深沉的夜色,平静之下涌动着暗流。

  忽然。

  苏哲的手机响了。

  瞬间打破办公室的宁静。

  苏哲皱眉拿起手机。

  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母亲刘萍。

  他深吸一口气,接起了电话,语气平稳如常:“妈,这么晚还没休息?”

  电话那头,刘萍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担忧,但更多的是属于母亲的关切:“苏哲,还在忙?注意身体,别熬太晚。”

  “刚开完会,处理点后续工作。”

  苏哲走到窗边,目光再次投向远方漆黑的海平面,“您打电话来,是有事?”

  刘萍那边沉默了片刻,这短暂的寂静让苏哲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母亲此刻在电话那头,正如何斟酌着用词。

  “苏哲,”刘萍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低沉了些,“是关于海上风电项目的事。妈今天...和苗正岩主任谈过了,也跟你爷爷、你爸爸聊了一下。”

  苏哲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凉的玻璃上轻轻划动。

  他心中早有预感,高层博弈的平衡木,会向单一方向彻底倾斜。

  “这个项目,牵扯的面很广。”

  刘萍尽量让语气显得客观,“申省那边,省里投入了海量资源。...苗主任的态度,更倾向于从全局平衡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归属。”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安抚:“你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这个项目就算...暂时拿不到,也不是什么坏事。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力量。你爷爷也是这个意思,觉得你现在低调一些,避其锋芒,未尝不可。”

  苏哲听着母亲话语里透出的信息,项目可能内定黄江,高层考虑平衡,家族希望他暂时隐忍。

  这一切,都在他这几天的预料之中。

  他非但没有感到沮丧,嘴角反而勾起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弧度。

  不招人妒是庸才!

  对手越是动用盘外招,越是证明他们内心的虚弱和对他苏哲的忌惮。

  “妈,”

  苏哲开口,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您说的道理,我懂。

  但如果,原本属于京海的机会,因为一些非技术、非经济的原因被拿走,我作为京海市的市长,不能就这么算了。”

  刘萍在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苏哲?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苏哲打断母亲,语气斩钉截铁。

  “这个项目,京海不仅要争,而且一定要争到手。不是靠关系,不是靠说情,是靠京海独一无二的条件,和一份让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方案。”

  “苏哲?你别冲动!”刘萍的语气急切起来,“苗主任已经定了调子,这不是一般的竞争!你爷爷和你爸爸都觉得...”

  “妈,”苏哲再次打断,声音里带着强大的自信,“请您相信我。也请您转告爷爷和爸爸,我苏哲做事,有我的章法。这个项目,京海凭实力拿,拿得堂堂正正。到时候,所有认为需要‘平衡’一下的人,都会无话可说。”

  刘萍被儿子话语中那股近乎狂妄的自信震住了,她迟疑道:“你...你到底有什么把握?现在方案都提交上去了,各家的条件基本透明,你还能怎么争?”

  苏哲微微一笑。

  “妈,您别忘了,技术和产业的格局,是动态的。

  别人看到的可能是终点,但我看到的,或许是另一个起点。

  具体怎么做,您暂时不用操心,我自有安排。

  这件事,目前还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不宜对外透露。”

  他特意强调了“个人想法”和“不宜对外”,既是保护自己的布局,也是给母亲一个定心丸。

  电话那头,刘萍沉默了更长的时间。她了解自己的儿子,绝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他既然敢这么说,必然是有了常人想不到的底牌。

  虽然她内心依旧充满担忧,觉得儿子在抗衡一股强大的、已成定局的势力,但最终还是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唉...你这孩子,从小就主意正。好吧,妈不多问了。总之,万事小心,不要强求。无论成败,你都是我们的骄傲。”

  “我知道,谢谢妈。”

  苏哲的语气柔和下来,“让您和爸担心了。等我好消息。”

  挂断电话。

  苏哲没有动,依旧站在窗前,脸上的表情平静无波,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跳动着锐利而自信的光芒。

  苏哲早就猜到,在某种“平衡”的考量下,京海原本突出的区位、产业和市场优势,可能会被刻意淡化。

  所以,他必须拿出一张别人没有,也无法轻易复制的王牌。

  这张牌,就是储能!

  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这些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力都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不能直接稳定地并入电网。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会给电力系统带来调峰、调频乃至稳定问题。

  这些电,都叫所谓的垃圾电...

  而配置储能,正是平抑风电出力波动、提高电能质量、保障电网稳定、从而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的关键技术手段。

  目前全国各地的海上风电申报方案,大多集中在比拼风资源、区位、政策支持和本地市场消纳能力上。

  对于配套储能,多数只是作为远景规划或可有可无的补充项提及。

  因为大规模储能,尤其是与海上风电配套,成本高昂,技术挑战也不小。

  很多地方和企业视其为负担,若非强制要求,往往不愿主动投入。

  但苏哲看到的,却是超越当前竞争维度的战略机遇。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满足配储要求,而是将大规模、高性能储能提升为京海方案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打造一个“海上风电 先进储能 智能电网”三位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工程!
  http://www.abcsee.cc/30/8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