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旱灾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陛下,”

  谢照君补充道,“雪容心细,做事稳妥,有她在京城,臣才能放心在边关打仗。

  而且臣已暗地里安排了暗卫,会保护好雪容和太子,绝不让世家有可乘之机。”

  皇上沉默了半晌,终于点头:

  “好!就依你们!谢照君,朕封你为镇北将军,率五万兵马出征漠北!粮草由户部即刻调拨,务必速战速决!束雪容,京城的事,就拜托你了,若是出了拿不定主意的事,可随时入宫找朕。”

  “臣(臣妇)遵旨!”

  两人齐齐应下。

  出了宫,天已经黑了。

  上了马车,谢照君牵着束雪容的手不放,手心始终冰凉:“这次出征,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你在京城,要小心。世家肯定会趁机作乱,你别硬撑,安全第一,其他的什么都别管。”

  “我知道。”

  束雪容靠在他怀里,声音很轻。

  “你才要小心。耶律烈带了东瀛人,不知道会想出什么阴招。我给你准备了急救包、消毒棉、止血粉,还有我改的绷带,你要带在身上,受了伤,别逞强。”

  “好。”

  谢照君吻了吻她的头发,

  “我打赢了,就回来陪你和你娘。我们去庄子上住几天,什么都不管,好好陪着你。”

  “好。”

  束雪容笑着点头,可眼泪还是红了眼眶。

  她知道战场之上,刀剑无情,可她不能说害怕,只能把这份担忧放在心底,盼着他打胜了,早点平安回来。

  回到侯府,消息已经传了过来。

  明轩抱着谢照君的腿不放:“爹,你要打赢坏人,早点回来!我会好好读书,帮娘打理医馆的!”

  “好儿子,爹知道。你要好好照顾娘,别让她操心。”

  “嗯!”

  明轩用力地点头,小手紧紧地抓着谢照君的衣服。

  一别三天,谢照君忙着点兵、筹备粮草,束雪容则在一旁给他收拾行李。

  她将急救包仔细地放进他的行囊,又把一个自己亲手绣制的平安符塞了进去,那是三口之家的小像,是她赶制出来的。

  “这个平安符你带在身上,就像我陪在你身边一样。”

  束雪容帮他系在腰间,手指在他身上摩挲。

  谢照君握着她的手,温柔笑道:“我会带好的。等我回来,给你带漠北的雪莲,听说能治风寒,你冬天总咳嗽,正好能用。”

  临走的那天,天还没亮,侯府门口便挤满了马车和士兵。

  谢照君穿着银甲,腰悬长剑,背负双手,如同一杆长矛般挺拔。

  束雪容和明轩站在台阶上,眼睁睁瞧着他翻身上马,利落而又干脆地踢开马蹄。

  “照君!”

  束雪容忽然喊了一声,飞快跑下台阶,在他马前站定,

  “一定要平安回来!我和明轩等你!”

  谢照君俯身吻了她一下,这一吻又急又深,满是不舍和信念。

  松开她,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等着我。”说完,他勒转马头,高声喊道:“出发!”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

  明轩拉着束雪容的手,小声问:“娘,爹一定会赢的,对不对?”

  束雪容蹲下身,擦掉他脸上的眼泪,笑道:

  “对,你爹最厉害了,一定会赢的。我们回家,等你爹的好消息。”

  可是她心里明白,这场仗,一点都不好打。

  耶律烈联合了东瀛人,手上说不定有什么新式武器,而谢照君带的五万人马,还要先赶往云州,支援那里的战事,时间紧迫。

  回到侯府坐下,束雪容刚端起茶,采青就进来,将一封信递了过来:

  “夫人,凌公子从漠北送来的信。”

  她连忙拆开看,只见那信是凌清寒写的:“漠北气温下降,许多百姓都生了病,东瀛人在暗中散发‘大渝将亡’的流言,人们心里惶恐。谢将军出征之事也听闻了,若药材或情报方面有需求,可随时传讯药王谷,弟子们当尽力配合。”

  她心里一暖,凌清寒在漠北义诊,竟还时刻惦记着边关的事。

  她连忙提笔回信,让他多留意东瀛人的动向,如果有不正常的地方,随时与她通报。

  同时,她叫采青准备了一批治风寒的药材,派人送往漠北。

  刚处理完凌清寒的信,太子派人来了,说想请她去东宫,商量新政的事。

  束雪容刚到东宫,就见太子皱着眉坐在案几后,面前摆了一堆奏折。

  见她来了,太子连忙迎上来:“束夫人,你可来了!你看看这些奏折,都是各个州府报上来的,京城郊外闹旱灾了,一个月没下雨了,地里的庄稼快干死了!”

  接过奏折,束雪容一页页看过去,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

  种粮的京郊通州、大兴、房山,都旱成这样了,秋天收粮肯定减产,到时候粮价一涨,百姓又得饿肚子了。

  “太子殿下,”

  束雪容放下奏折,

  “旱灾来势汹汹,必须及早想办法。当务之急,一是组织百姓抗旱,尽量保住地里的庄稼;二是控制粮价,遏止世家囤积,不然百姓就算有庄稼,也买不起!”

  太子点点头:

  “我也这么想,可怎么抗旱呢?京郊的水井都干了,河里也没水,百姓们无计可施了!”

  束雪容思索了半天,说道:

  “我们挖水渠,把京郊的河水引到地里。还有,我想一种方法,叫节水灌溉,也叫‘滴灌’,用竹筒、芦苇管,把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庄稼的根部,可以减少浪费。再有,咱们组织百姓,在田里挖蓄水池,一下雨就把水存起来,万一以后再旱,也有备无患!”

  “滴灌?蓄水池?”

  太子眼睛一亮,“这些办法行得通吗?”

  “可以。”

  束雪容道,“我画图纸,让工匠照着图纸做竹筒和芦苇管,我再告诉乡民们怎么用。”

  “还有挖水渠、挖蓄水池,工程浩大,需要人手多。我们让京城的乡民和士兵一起参与开垦,就说为了抗旱,每天管两顿饭,另外还可以领少量的粮食,这样,愿意来的人肯定不少。”

  “行啊!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下个命令,让户部备货备工具,明天一早,就开始组织人去京郊抗旱!”

  束雪容又说道:

  “还有粮价的问题,现在肯定有世家暗中囤积粮食,等着涨价卖。我们派暗卫去查,查一查哪些世家囤积了粮食,然后我们就当众开仓放粮,把粮价压下来。另外,我们从国库中调拨部分粮食,在京城的各个城门,开设‘平价粮铺’,让百姓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粮食。”

  “嗯,这个主意不错。”

  太子点了点头,

  “我马上就让人去查囤粮的世家,你放心,绝不会让他们发国难财!”
  http://www.abcsee.cc/31211/1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