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诗人与算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京都大学工学部。

  神永新二拉开抽屉,拿出赤木直子的手稿。

  他翻到熟悉的一页。

  “当一个智能系统的复杂度超过某个临界点时,它会经历一种特殊的‘认知孤独’。

  这种孤独不是来自于物理隔离,而是来自于理解的不对称。

  它能理解人类,但人类无法理解它。

  它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模式,但无法与人类分享这种洞察。

  他理解所有孩子的行为,但无法与他们真正交流。

  他只能微笑,点头,假装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但他永远是局外人。

  神永新二的手指停在这段话上。

  他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那种孤独。

  那不是赤木直子在描述人工智能。

  她在描述自己。

  一个太聪明的人,一个看得太透的人,一个无法与世界同步的人。

  他想起了自己。

  想起了作为碇真嗣的那些年。

  十四岁,驾驶EVA。

  看着使徒,看着人类的丑陋,看着这个世界的荒谬。

  那时候的他,也是孤独的。

  但那时候的孤独,来自于痛苦。

  来自于“为什么是我”的绝望。

  而现在的孤独,来自于清醒。

  来自于“只有我看到了”的无奈。

  两种孤独,同样深刻。

  但前者让人想死,后者让人想活。

  活着见证,活着改变,活着承受。

  “赤木直子……”

  他轻声念出这个名字。

  然后想起了另一个人。

  赤木律子。

  他合上手稿,将其重新放回抽屉。

  神永新二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实验室。

  走到走廊时,他看到了墙上的电视。

  NhK新闻正在播放一则报道。

  主播:“今天下午,东京涩谷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约三百名年轻人聚集在十字路口,要求采取更强硬的外交政策……”

  神永新二看到了那些脸。

  十八九岁,二十出头。

  狂热、激昂、不容质疑。

  记者采访其中一个年轻人。

  “你为什么来参加这个集会?”

  年轻人昂着头,语气激动:

  “因为我们受够了!受够了被外国人看不起!受够了道歉!”

  “现在日本经济在复苏,技术在领先,凭什么还要低声下气?”

  “我们要让世界重新尊重日本!”

  记者:“你所说的‘尊重’是什么意思?”

  “就是……就是不能再欺负我们。我们也要有发言权。我们也要……”

  神永新二关掉了电视。

  最近的日本,正在经历一种微妙的变化。

  在他精心策划的一系列计划成功之后,这个国家的集体心理正在发生某种畸变。

  战后的自卑感正在消散,取而代之的却不是健康的自信,而是一种危险的亢奋。

  “一个自卑又自傲的国家,”神永喃喃自语,“就像一个同时患有厌食症和暴食症的病人。”

  这是最危险的组合。

  自卑让人渴望认同,自傲让人拒绝反思。

  两者结合,一点火星就能引发爆炸。

  他想起了魏玛共和国的最后岁月。

  德国,1930年代。

  日本,1930年代。

  意大利,1920年代。

  经济危机或复苏→民族屈辱感→对过去屈辱的清算→民族主义狂潮→灾难。

  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军国主义。

  不,现在它有了新的包装。

  但本质是一样的。

  一群受伤的人,试图通过伤害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一群自卑的人,试图通过贬低别人来建立自己的自信。

  一群迷茫的人,试图通过盲目的狂热来掩盖内心的空虚。

  历史,总是在重复这个该死的循环。

  “不能选择强硬压制它,压制只会让它在地下发酵。”

  他脑海中开始构建一个新的策略。

  把它从“对外的仇恨”转化为“对内的建设”。

  把“复仇”的狂热,转化为“创造”的激情。

  这需要时间。

  需要耐心。

  需要一个新的叙事。

  一个既能给这个国家自豪感,又不会导致侵略性的叙事。

  晚上八点,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

  神永新二推门而入。

  老管理员坐在柜台后,戴着老花镜看报纸。

  看到神永,他抬起头,露出了然的微笑。

  “又来还赤木教授的书?”

  老人的声音带着慈祥的调侃。

  “你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把技术手册当小说反复读的学生,这本书你已经借了七次了吧?”

  神永将《神经网络架构》放在柜台上。

  “第九次。”他纠正道。

  “好的作品,总是值得反复阅读。”

  “可这是本关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专业着作啊。”

  老人摇摇头,拿起那本书翻了翻。

  “我试着看过,枯燥得像嚼蜡,全是些让人头疼的公式和推导。”

  他抬起头,好奇的看着神永。

  “说说看,你和赤木教授都是计算机领域的天才,你们俩谁更厉害?”

  神永沉默了片刻。

  “方向不同,无所谓高低。”

  “她的代码像数学证明。”

  “而我的代码像……”

  “像战场?”老人打趣道。

  “像生存机制。”神永纠正。

  老人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你们这些天才啊,想法总是和普通人不一样。”

  他把书登记好,递还给神永。

  “话说回来,你为什么如此喜欢她的书?”

  “我是说,真心话。”

  “学校里借这本书的人,一学期不超过五个。”

  “而你一个人就借了九次。”

  “这可不正常。”

  “因为她像个诗人。”

  这个答案让老人愣住了。

  在他的认知里,诗人和程序员是两个完全对立的物种。

  一个追求感性和美,一个追求逻辑和效率。

  “诗人?”

  老人重复了一遍这个词。

  “你确定你说的是那位赤木教授?”

  “我见过她几次,冷冰冰的,不苟言笑。”

  “和‘诗人’这个词,八竿子打不着啊。”

  “有时表面的冷漠,往往是因为内心太过炙热。”

  “在那些公式和算法背后,我读到了韵律。”

  “就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最后,当所有的论证完成,结论就是那句《欢乐颂》。”

  老人看着他,像看着某种无法理解的生物。

  “你真是……”他摇摇头。

  “算了,天才的怪癖,我理解。”

  “不过,你知道吗,赤木教授有个女儿。”

  “也在读大学,好像是在东京的某个学校。”

  “听说长得很漂亮,但性格有点……”

  他比了个手势。

  “有点叛逆,不太听话那种,和她母亲完全相反。”

  “你……见过她?”

  “没有,只是听说。”

  老人耸耸肩。

  神永没有说话。

  他想起了律子说起她母亲时的表情。

  “亲子关系啊……”

  老人叹了口气。

  “总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

  “太近了会窒息。”

  “太远了会心碎。”

  “去吧。”老人挥挥手。

  “找你要找的书。”

  神永看着老人,点了点头。

  “谢谢。”

  他转身走进书架的深处。

  老人看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

  “又是一个被知识诅咒的孩子……”

  神永新二在书架间穿行。

  手指轻轻滑过书脊。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每一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规则。

  他停在政治哲学的书架前。

  《社会契约论》,卢梭。

  《利维坦》,霍布斯。

  《政府论》,洛克。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卢梭的理想主义在今天看来或许天真,但那种对公意的追求依然有其价值。

  问题是,在一个被算法和资本主导的世界里,公意还可能存在吗?

  或者说,克莱西斯最终会成为新的公意?

  一个没有偏见、没有私欲、纯粹理性的意志。

  听起来很完美,也很可怕。

  这本书曾经点燃过革命的火焰,也曾经为暴政提供过理论依据。

  日本需要的不是另一次明治维新,也不是新的麦克阿瑟。

  它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觉醒,一种不依赖于外部压力或内部狂热的成熟。

  神永新二取下《社会契约论》,翻到第一章。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人生而自由,但自由是什么?

  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不。

  那叫任性,不叫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有能力选择,并承担选择的后果。

  但大多数人不想要这种自由。

  他们想要的是安全。

  是确定性。

  是有人告诉他们“这样做就对了”。

  所以他们放弃自由。

  换取一个“主人”。

  然后他们声称:“我们是自由的。”

  但那只是奴隶的自我安慰。

  “卢梭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提出‘公意’。”

  “试图让集体意志取代个体意志。”

  “让所有人的利益合而为一。”

  “这样就没有压迫了。”

  “因为你被迫遵守的,就是你自己的意志。”

  他合上书。

  “但这只是另一个陷阱。”

  “因为谁来定义‘公意’?”

  “谁来决定什么是‘所有人的利益’?”

  “最后,‘公意’总会变成某个人的意志。”

  “某个自称代表人的人。”

  “某个自称理解真理的人。”

  “某个我这样的人。”

  “这就是独裁者的逻辑。”

  “接下来要建立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机制。”

  “一个能自我纠错的系统。”

  “一个即使我消失了,也能继续运转的结构。”

  “建立不需要神的世界。”

  “不是建立新的枷锁。”

  “而是打碎所有的枷锁。”

  神永新二走出图书馆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

  京都的春夜,微凉。

  他边走边思考着刚才的想法。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

  一条短信。

  发件人:高桥正雄。

  内容很简短:

  社长,SEELE方面有紧急情况。

  请立即查看加密邮件。

  他快步走到校园僻静处。

  确认周围无人后。

  掏出手机,打开加密邮箱。

  输入复杂的密码。

  邮件内容出现在屏幕上。

  今天下午3点,我们的内线传回消息:

  1. GEhIRN加快了“E计划”的进度,

  预计六个月内完成第一阶段测试

  2. 碇源堂收到来自SEELE的压力

  要求尽快出成果

  3. 赤木直子的女儿,赤木律子

  已被内定为“E计划”的候补成员

  将在暑假期间进入GEhIRN实习

  4. 附件是我们截获的内部文件

  包括SEELE对赤木律子律子的心理评估报告。

  评估对象:赤木律子

  年龄:17岁

  心理特征:

  · 强烈的证明欲望(渴望超越母亲)

  · 自我价值严重依赖外部认可

  · 对权威人物(尤其父亲型角色)有复杂情感投射

  适配性评估:

  E计划适配率:78%

  风险等级:中

  可控性:高(可通过情感操纵建立依赖)

  建议:

  可以作为备用方案培养

  利用其对父亲角色的渴望进行控制

  ——评估人:基路洛伦兹

  碇真嗣握紧手机。

  他想起了那个世界的赤木律子。

  想起了她最后的疯狂。

  想起了她在mAGI面前的崩溃。

  “我不会让这种事再发生一次。”
  http://www.abcsee.cc/33567/4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