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忘忧斋异闻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枕浮生,终作烟尘散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枕浮生,终作烟尘散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陈思源死了。

  死在了太子主办的东宫夜宴之上。

  消息传出,举城皆惊。

  毕竟陈思源是最近风头最盛的大才子大诗人。

  一时间,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甚嚣尘上。

  有人说,是陈思源才华太过惊世骇俗,遭了天妒。

  历史上有不少大才子英年早逝。

  也有人说,是他那篇《白骨赋》太过不祥,引来了鬼神索命。

  也有人说他在太子夜宴上写这种不吉利的诗,是为了哗众取宠,后来自知罪孽深重,服毒自杀。

  也有人说陈思源是为了博佳人一笑,用自己的死亡来震撼那个佳人。

  不过这个说法流传度最小,因为从来没有听说陈思源对哪个千金小姐暗送秋波,或者为她吟诗作赋。

  忘忧斋内,宋雪凝静静地坐在窗边。

  她虽然知道前因后果,并且知道陈思源的目的,但是她无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飞蛾扑火。

  或许陈思源是满足的,他完成了心愿。

  或许是男女有别,她始终无法理解陈思源做这一切的真实目的。

  如果陈思源只是为了成名的话,他写出那篇《登高赋》之后,就已经成名了。

  即便后面他不再写诗,他的名头也够了。

  何况他当上了太子侍读,前途不可限量。

  可能他真的只是为了李婉儿一笑而已。

  “宋姑娘。”一个声音传过来。

  宋雪凝回头,只见国子监祭酒柳崇文。

  “柳祭酒,您来了。”宋雪凝慌忙起身行礼。

  “我是为了陈思源和窃诗魂一事而来。”

  “此事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柳崇文长叹一声:“是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希望你不要把这件事的真相说出去。”

  “这是为何?知道真相不是百姓的权利吗?”

  “无论是窃诗魂,还是文遗山的憾念,这些都已超出了凡俗的范围。若公之于众,可能会引起极大的恐慌。圣上与太子殿下,也不希望看到一位刚刚亲口褒奖的才子,转眼就与鬼神之事扯上关系。这于国体、于皇家颜面,皆是有损。而且这也会开一个不好的头,很多人都会去寻找窃诗魂,希望成为下一个陈思源。”

  宋雪凝不得不承认柳祭酒说的有道理。

  向往成功的人绝对不止陈思源一个。

  想博得佳人一笑的人也不在少数。

  “所以,此事需要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接受的‘真相’。估计会有很多人来问你,希望你跟我们保持统一的口径。”

  宋雪凝轻轻一笑。

  “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也不希望这件事继续伤害李婉儿。”

  几天后,京城对此事作出了说明,让人贴了告示。

  东宫侍讲陈思源,出身寒微,然天纵奇才。为报君恩,殚精竭虑,苦心孤诣,于东宫夜宴之上,耗尽毕生心血,写就千古奇文《白骨赋》。

  文成而力竭,心神俱疲,终至油尽灯枯。

  此乃为才华而殉道,为艺术而献身,当为后世文人所敬仰。

  ……

  “文成而力竭”。

  这几个字,为陈思源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而又悲壮的句号。

  这也不算是说谎,只不过是隐瞒了部分事实。

  不管如何,陈思源成了无数寒门学子心中敬仰的偶像。

  而那个在东宫夜宴上行刺的周子轩,就倒霉了。

  他本来因为被窃取了才华而遭人白眼。

  后来居然敢在太子夜宴上持刀行凶。

  好在他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事出有因,太子也知道了他对陈思源动手的原因,所以也没有重罚他。

  但是周子轩没有脸继续在京城待下去了,回到了乡下老家。

  一路洒泪。

  而打晕周子轩的王衙内,因护驾有功,捞得了太子的嘉奖。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宋雪凝一直留意着窃诗魂的去处。

  它看似烟消云散了。

  但是有一缕青烟,回到了文遗山曾经烧毁的旧宅。

  这窃诗魂将陷入长久的沉睡,

  可能在将来,它还是会被唤醒。

  或许是十年,或许是百年。

  直到出现下一个陈思源。

  尤其是愿意牺牲自己性命的陈思源。

  这样的人肯定会出现。

  至于那些被窃取才华的诗人们才子们,他们的才华慢慢完璧归赵。

  而回到老家的周子轩,反倒是心情舒畅。虽然前途尽毁,但他的才华失而复得。

  这让他惊喜万分。

  他也找到了比功名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才情本身。所以他也不再热衷科举。

  后来他给挚友柳青写了一首诗:

  “半生痴狂半生梦,一朝醒来万事空。

  从此山高水长路,唯有明月与清风。”

  对周子轩来说,这个结局倒也不差。

  李婉儿为陈思源的逝去,感到了真切的惋惜与哀伤。

  或许说,陈思源真的是成功了。

  这一天,宋雪凝走到书斋的角落。

  那里堆放着一叠尚未修复的古籍。

  她抽出最上面的一本。

  书页残破,墨迹模糊,如同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往事。

  她拿起工具,专注修复。

  恍惚之间就到了夏天,京城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权倾朝野、三代帝师的周太傅病倒了。

  周太傅已经年过八旬。

  他是朝堂上的一根定海神针,门生遍布天下,皇帝倚为柱石。

  多少年他都屹立不倒,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但终究岁月不饶人。

  他病得很厉害。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床卧床数月,病得越来越严重。

  御医换了一拨又一拨,都是束手无策。

  因为他这不是病,是寿命将尽,走到了尽头。

  一个人的寿命再长,也会最终油尽灯枯而死。

  毕竟周太傅已经八十多岁了。

  御医向皇帝暗示,周太傅阳寿将尽,又暗示周家早点准备后事。

  周太傅快不行的消息根本压不住,很快传出去了。

  太子一派忧心忡忡,因为周太傅是太子最大的靠山。

  几位皇子则暗中观望,各自盘算。

  曾经遭太傅打压过的政敌则是摩拳擦掌,等待周太傅倒下,就要露出獠牙争夺权力。

  所有京城文武百官,甚至老百姓都盯着周太傅的家,都等待着周太傅办丧事的那一天。
  http://www.abcsee.cc/35170/1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