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第70章 文聘战死,襄阳城破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0章 文聘战死,襄阳城破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那三万人的齐声呐喊,如同无形的攻城锤,一遍又一遍地,撞击着襄阳守军脆弱的心理防线。

  “桓范已擒!援军已灭!”

  这八个字,像一首死亡的歌谣,在襄阳城上空,盘旋不散。它钻入每一个魏军士兵的耳朵,化作他们脑海中最惊悚的梦魇。王基的血腥弹压,只能暂时止住表面的喧哗,却无法根除那已经深深植入内心的恐惧。

  堤坝,已经出现了无数道裂痕。

  关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没有给文聘任何喘息和重整军心的机会。

  就在那十余名魏军俘虏被押回阵中,城头因恐慌而陷入混乱的瞬间,汉军大营的战鼓,再一次,如雷鸣般,轰然擂响!

  这一次,鼓声与之前任何一次都不同。它不再是沉重、压抑的进攻序曲,而是变得急促、激昂,充满了不可一世的张扬与自信!

  随着鼓声,汉军的阵列,开始变动。

  五十台配重式投石机,在玄武军的操控下,不再进行分散射击,而是将所有的“雷神之锤”,都瞄准了南城墙中央,那一段在过去二十天里,被反复摧残,早已不堪重负的墙体!

  同时,数千名白虎军弓弩手,越阵而出,在盾兵的掩护下,逼近到极限射程。他们的目标,不是杀伤,而是压制!用密不透风的箭雨,将城头的魏军,死死地压在城墙之下,让他们抬不起头,无法对即将到来的总攻,进行任何有效的干扰。

  而在大军的最后方,数千名玄武军士兵,正抬着一些奇特的,由竹木和牛皮扎成的巨大卷状物,悄然待命。那是他们的又一杰作——“浮桥卷”。

  看到汉军这副不惜一切代价、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文聘的心,彻底凉了。他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

  “都督,我们……”副将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抖。

  “我们是魏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文聘缓缓拔出佩剑,剑锋,映照出他苍白而决绝的面容,“襄阳,是我等的归宿。传我将令,羽林卫,随我上墙!全军死战,后退一步者,无论是谁,立斩不赦!”

  “为了大魏!”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咆哮。

  然而,他的声音,很快,便被汉军投石机那毁天灭地的轰鸣声,彻底淹没。

  “放——!”

  五十块巨石,带着汉军积攒了二十日的怒火,带着三万将士必胜的信念,如同一场精准的陨石雨,狠狠地砸向了那段早已注定要崩塌的城墙!

  “轰隆隆隆——!”

  大地,剧烈地颤抖。

  在一片令人心胆俱裂的巨响声中,那段屹立了百年的古老城墙,发出了最后的、不甘的悲鸣。它先是出现了一道道巨大的裂纹,如同蛛网般迅速蔓延。紧接着,在后续石弹的接连命中下,整段墙体,彻底失去了支撑。

  数以万吨计的砖石与夯土,如山崩一般,轰然垮塌。

  一个宽达数十丈的巨大缺口,赫然出现在了襄阳的南城墙上!

  烟尘,冲天而起,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遮蔽。

  “城……城破了!!”

  城墙上,一名魏军士兵,扔掉了手中的长矛,发出了绝望的尖叫。

  这声尖叫,仿佛一个信号。动摇的堤坝,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无数魏军士兵,再也顾不上王基的军令,哭喊着,扔下武器,转身向城内逃窜。所谓的防线,在这一瞬间,荡然无存。

  “全军——突击!”

  在那烟尘弥漫的缺口之后,关兴高举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号令。阳光下,那柄传奇的战刀,反射出摄人心魄的寒光。

  “吼——!”

  一万名白虎军将士,如同开闸的黑色猛虎,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咆哮。他们拉下面甲,端起长矛,迈开沉重的步伐,向着那片燃烧的护城河,发起了冲锋。

  “浮桥,上!”

  玄武军的士兵们,在箭雨的掩护下,扛着巨大的“浮桥卷”,冲到河边。他们将卷轴的一端固定,然后奋力将其推入河中。那竹木结构的浮桥,遇水则发,在河面上,迅速展开,形成了一条条宽阔而坚固的通道,直通对岸的城墙缺口!

  文聘所谓的火油天堑,在汉军绝对的工程实力面前,成了一个笑话。

  钢铁的洪流,踏上了浮桥,发出了“咚咚咚”的密集脚步声。他们跨越了天堑,冲过了废墟,像一把烧红的利刃,狠狠地刺入了襄阳城的腹地!

  关兴,一马当先。

  他没有骑马,而是和他的白虎军士兵一样,步行冲锋。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在这一刻,仿佛活了过来。

  一名试图阻挡的魏军校尉,还未看清来人的面貌,便感到一股无可匹敌的巨力袭来。青色的刀光一闪而过,他连人带甲,被从中劈为两半。

  “挡我者——死!”

  关兴的咆哮声,在混乱的战场上,清晰可闻。他如同一尊从地狱中杀出的神魔,刀光所及,残肢断臂横飞。没有任何人,能在他面前,走过一个回合。

  白虎军的士兵们,被主帅的神威所激励,士气达到了顶峰。他们结成紧密的矛阵,如同一台高效的绞肉机,冷酷地收割着眼前所有溃散的敌人。玄铁叠甲,为他们提供了无与伦g比的防护;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让他们在最混乱的巷战中,依旧能保持着致命的协同。

  魏军的抵抗,在他们的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

  血,染红了襄阳的街道。

  哭喊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汇成了一曲末日的交响。

  汉军的赤色大旗,一面接一面地,被插上了城墙的废墟,插上了沿街的屋顶,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朝着城池的中央——都督府的方向,迅速推进。

  襄阳城,正在易主。

  荆州都督府。

  这里,是襄阳城最后的,也是最坚固的堡垒。

  文聘,浑身浴血,带着他最后的三百名亲兵羽林卫,退守于此。他身后的议事大厅里,正燃着熊熊大火,将他数年来积累的所有文书、图纸、信件,付之一炬。他不能让这些东西,落入蜀汉的手中。

  府外,喊杀声,越来越近。

  “都督,蜀军……蜀军已经杀到前院了!”一名亲兵,面如死灰地跑来。

  文聘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平静。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那早已被鲜血和尘土弄得污秽不堪的衣甲,挺直了腰杆。

  他环视着身边这些,追随自己到最后一刻的勇士。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与主将同生共死的决绝。

  “弟兄们,”文聘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沉稳,“我文聘,能与诸君,共守襄阳,战至今日,死而无憾!”

  “想我文聘,自幼苦读兵书,蒙武帝、文帝、明帝与陛下不弃,委以重任。奈何,时运不济,遇此强敌。非战之罪也。”

  他缓缓举起手中的长剑,指向府门的方向。

  “今日,我等,便在此处,为大魏,流尽最后一滴血!”

  “我等,愿随都督,共赴国难!”三百名羽林卫,齐声怒吼,声震屋瓦。

  “轰!”

  都督府的大门,被一根巨大的撞木,轰然撞开。

  门外,黑压压的白虎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为首的,正是那名手持青龙偃月刀,宛如天神下凡的年轻将领。

  关兴的目光,越过重重的人群,与文聘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了。

  “你,便是文聘?”关兴的声音,冰冷而威严。

  “我就是。”文聘昂然答道,“你,可是关羽之子,关兴?”

  “正是!”

  “好,好,好!”文聘连说三个“好”字,眼中,竟闪过一丝赞许,“虎父无犬子。你父当年,威震华夏。今日,你攻破襄阳,亦是一代名将。我文聘,能死在你这等人物手中,不冤!”

  关兴沉默了片刻。对于眼前这个,让他耗费了二十余日,折损了数千袍泽的对手,他的心中,除了仇恨,也有一丝复杂的情感。那是将领之间,对于一个值得尊敬的敌人的,一种微妙的认同。

  “王基,你已尽力。襄阳城破,非你之罪。”关兴缓缓说道,“放下武器,我可保你性命,将你送往成都,陛下或有任用。你是一个帅才,不该如此,死于乱军之中。”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一个对手的最后敬意。

  文聘闻言,却仰天大笑。

  “哈哈哈……关将军,多谢美意。但我文聘,生为魏臣,死,亦为魏鬼!岂能腼颜事敌,苟活于世!”

  “今日,唯死而已!”

  话音未落,他已持剑,主动向着关兴,发起了冲锋!

  “杀——!”

  三百名羽林卫,追随着他们的主将,向着数倍于己的白虎军,发起了决死的,自杀式的反扑!

  “成全你!”

  关兴的眼中,最后一丝怜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杀意。他举起青龙偃月刀,迎了上去。

  刀光剑影,瞬间,将小小的庭院,化作了血肉的修罗场。

  文聘,确实是一员勇将。他的枪法,凌厉而狠辣。但,他面对的,是盛怒之下的关兴,是武圣嫡传的刀法,是那柄饮过无数名将之血的传奇兵器。

  只三个回合。

  关兴的刀,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避开了文聘的枪,重重地,劈在了他的肩膀上。

  “咔嚓!”

  骨骼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文聘的左臂,连同半边身子,被瞬间卸了下来。他踉跄着后退,鲜血,如喷泉般涌出。

  他用仅剩的右手,拄着枪,支撑着自己不倒。他的目光,开始涣散,但依旧,死死地盯着关兴。

  “我大魏……江山……永固……”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吐出这几个字,然后,身体轰然倒地,气绝身亡。

  随着主将的战死,剩下的羽林卫,也很快被白虎军的钢铁洪流,彻底淹没。

  当都督府的最后一场厮杀,尘埃落定。

  关兴,提着那柄仍在滴血的青龙偃月刀,一步步,走上了襄阳城的最高处。

  夕阳,如血。

  赤底黑字的“汉”字大旗,已经取代了曹魏的旗帜,在城头的每一个角落,迎风飘扬。

  关兴缓缓地,将青龙偃月刀,插在了身前的城砖里。他解下头盔,任由带着血腥味的晚风,吹拂着他年轻而坚毅的面庞。

  他想起了父亲。想起了那个,曾在此地,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伟岸身影。

  他想起了兄长关平。

  他想起了这二十天来,死在城下的,数千名汉军将士。

  他,没有胜利的狂喜。心中,只有一种沉重的,宿命完成后的空虚与肃穆。

  他做到了。他为父亲,为兄长,为所有死去的荆州子弟,夺回了这份荣耀。

  他缓缓跪下,面向西南,成都的方向,重重地,叩了三个头。

  一个,为陛下。

  一个,为丞相。

  一个,为天下。

  随即,他站起身,目光,望向了遥远的北方。

  那里,是宛城,是洛阳,是曹魏的心脏。

  那里,还有他那位特立独行的同僚,魏延。
  http://www.abcsee.cc/35373/3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