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新王伦新梁山 >第71章:冲突骤起招安折,忠良含愤归林泉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1章:冲突骤起招安折,忠良含愤归林泉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宿元景那封措辞严厉的申斥文书,终究是慢了一步,待送到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手中时,陶达败退的消息已然传回。慕容彦达看着文书,又听着陶达狼狈的禀报,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中一股邪火无处发泄,直气得将书房内的花瓶摆件砸了个稀巴烂。

  “废物!都是废物!”慕容彦达面色铁青,在房中来回踱步,“堂堂三千青州兵,竟被梁山草寇打得落花流水!如今连宿太尉都来申斥本府!这……这让我如何向朝廷交代!”

  陶达跪在地上,头盔歪斜,铠甲沾泥,闻言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甘,进言道:“府尊息怒!非是末将不用命,实是梁山贼寇太过狡悍,其骑兵来去如风,步卒亦悍勇异常。若要剿灭梁山,非大将不可为!末将听闻,前青州兵马统制‘霹雳火’秦明,因性情刚直,得罪上官,如今正闲居在家。秦统制武艺高强,善使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能请其出山,重整兵马,必能雪此耻辱!”

  “秦明?”慕容彦达脚步一顿。他自然知道秦明,此人确是一员猛将,只是性子太烈,不好驾驭。但眼下局面,似乎也顾不得这许多了。“也罢!你持我手令,亲自去请秦明,许他复任统制之职,令他加紧招募训练士卒,补充军械,以待日后!”

  慕容彦达虽暂时罢兵,心中剿灭梁山之意却愈发炽烈,只是需要时间积蓄力量。

  另一边,宿元景在济州府左等右等,不见青州方面有明确停止军事行动的回复,反而隐约听闻慕容彦达在积极准备再战。加之梁山朱贵上次的严正“交涉”,让他深感招安之事已因地方官府的鲁莽行动而陷入僵局。思前想后,他决定破釜沉舟,亲自上梁山一趟,当面与王伦会谈,以挽回局面,展示朝廷诚意。

  他再次来到祝家庄关口前,要求面见王伦。

  然而,此次护送他的济州兵马,在统制韦忠的暗中授意下,态度极为强硬。当守关头目再次要求他们解除兵器时,带队军官一口回绝,言语间甚至带着挑衅。

  “宿太尉乃朝廷天使,尔等草寇安敢屡次三番羞辱!今日这关,我等非进不可!看谁敢拦!”那军官按着刀柄,厉声喝道。

  梁山士卒严格执行军令,寸步不让。双方言语冲突迅速升级,不知是谁先动了手,推搡瞬间变成了械斗!刀枪并举,呼喝惨叫声顿时响成一片!

  宿元景在车驾内听得外面厮杀声起,惊得面色发白,连声高呼:“住手!统统住手!”然而,混乱之中,他的声音被淹没。韦忠派来的这些官兵本就心存怨气,动起手来毫不留情;而梁山士卒更是捍卫山寨规矩,勇猛反击。关口前顿时成了一个小型战场,双方各有死伤,鲜血染红了地面。

  就在冲突愈演愈烈之际,关口内骤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小李广”花荣顶盔贯甲,率一队精锐骑兵旋风般冲出!他见关前混乱,官军竟敢动手,顿时凤目含煞,张弓搭箭,也不瞄准,一箭射出,直接将那带头冲突的军官头盔上的红缨射落!

  那军官吓得魂飞魄散,动作一滞。花荣厉声喝道:“大胆!敢在梁山脚下动武!儿郎们,将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给我拿下!”

  梁山骑兵轰然应诺,如同虎入羊群,瞬间将残余的官军分割包围。韦忠躲在后面,见花荣如此神威,梁山援军又至,心知大势已去,再留下去恐怕自身难保,也顾不得宿元景了,发一声喊,带着几个亲信,调转马头,没命似的逃回济州府方向去了。

  现场很快被梁山控制,受伤的双方士卒被抬走救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惊魂未定的宿元景及其少数文吏。

  花荣策马来到宿元景车驾前,在马上微微拱手,语气冷峻:“宿太尉,今日之事,尔等都看见了。非是我梁山无礼,实是贵属欺人太甚,悍然动武,破坏和谈氛围!太尉请回吧,此地已非会谈之所。至于招安之事……”他冷哼一声,“待朝廷先管好自家兵马,拿出足够诚意再说!”

  宿元景看着眼前这混乱的场面,听着花荣冰冷的话语,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一切都完了。经此一闹,莫说招安,双方关系已降至冰点。他长叹一声,面如死灰,无力地挥了挥手,车驾调头,在一小队梁山骑兵“护送”下,黯然返回济州。

  回到济州府,宿元景连夜写下奏章,将青州擅自动兵、济州官兵挑衅引发冲突、导致招安失败的前后经过,原原本本,据实奏报朝廷。他心中虽愤懑,却仍抱着一丝希望,盼朝廷能明察秋毫,惩戒肇事者,挽回局面。

  然而,他低估了地方官员的无耻与朝中权臣的倾轧。

  几乎同时,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和济州知府刘产的奏报也送到了东京。在他们的笔下,事实被完全颠倒。慕容彦达声称是梁山贼寇先袭击官军,他被迫自卫反击;刘产和韦忠则更是颠倒黑白,污蔑宿元景懦弱无能,纵容梁山羞辱天使,甚至暗示宿元景与梁山有勾结,最终导致冲突爆发,官军伤亡惨重,招安失败,朝廷颜面尽失。

  奏章送到蔡京、高俅手中,这两位与梁山素有仇怨的权臣如获至宝。

  朝会之上,高俅率先发难,手持青州、济州的奏报,厉声斥责宿元景:“陛下!宿元景奉旨招安,却畏敌如虎,步步退让,致使朝廷颜面扫地!更与地方州府掣肘,坐视冲突发生,损兵折将,招安大计毁于一旦!此等庸懦之臣,岂堪大任?臣请陛下治其辱国之罪!”

  蔡京亦在一旁阴恻恻地补充:“宿太尉一向清高,此次行事却如此悖谬,莫非真如奏报所言,与那梁山贼寇,有什么不清不楚的瓜葛?”

  其他依附蔡京、高俅的官员也纷纷出言附和,一时间,朝堂之上尽是攻讦宿元景之声。

  宿元景气得浑身发抖,他出列跪倒,悲声道:“陛下!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青州、济州奏报,纯属诬蔑!臣有详细经过奏章在此,请陛下明察!”

  然而,龙椅上的宋徽宗赵佶,早已被接连的坏消息和权臣的言论搅得心烦意乱。他本就嫌麻烦,只求省心,见两边各执一词,也懒得去分辨谁真谁假,只觉得宿元景此番差事确实办得糟糕,让自己在臣子面前丢了面子。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够了!招安之事既已失败,多说无益。宿卿,你……且回去歇息吧。”

  这话如同冰水,浇灭了宿元景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他看着龙椅上那昏聩的君主,看着朝堂上那些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嘴脸,一股巨大的悲凉与失望涌上心头。他毕生所求,不过是为国尽忠,整肃朝纲,如今看来,不过是笑话一场。

  宿元景缓缓摘下官帽,置于地上,对着徽宗重重磕了三个头,声音沙哑而决绝:“老臣昏聩,不堪驱使,有负圣恩。恳请陛下,准臣……辞官归乡!”

  说罢,也不等徽宗回应,站起身,踉跄着转身,在一片复杂的目光中,径直走出了大殿。

  朝廷的第一次招安,就这样在地方官府的愚蠢行动、朝中权臣的恶意倾轧和皇帝的昏聩不明中,彻底失败。而一位尚存几分正直的老臣,也因此心灰意冷,挂冠而去。消息传回梁山,王伦只是淡淡一笑,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梁山的道路,终究要靠自己走出来。而经此一事,朝廷的虚弱与腐败,也暴露得更加彻底。
  http://www.abcsee.cc/35696/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