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艺之神 >第651章 清朝(宫束班)雍亲王府。造府记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51章 清朝(宫束班)雍亲王府。造府记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一幕:皇命天降,憨班受命

  场景一:宫束班作坊 - 日

  【京城城南,一间略显简陋的木工作坊,院中堆满木料、工具,锯末纷飞。陈大锤正光着膀子,拿着刨子刨一根金丝楠木梁,刨花卷曲落地,香气四溢。李二斧挥着巨斧砍一根原木,斧头落下,原木应声劈开,他得意地咧嘴笑。王三墨正对着一块木板雕花,手指灵活,花纹细腻,他皱着眉,时不时用尺子量一下,嘴里念叨“左边多了半毫,不行”。赵四尺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酒葫芦,一边喝酒,一边翻看《营造法式》,鲁班尺放在腿上。孙五灰蹲在墙角,用手揉捏着灰浆,反复掂量,嘴里“呃……呃……”地结巴着。周六钉在铁匠炉旁,挥着铁锤打铁钉,火星四溅,他嘴里骂骂咧咧“这破铁,得打三遍才够硬”。吴七彩正调漆,各色颜料摆了一地,她用手指蘸了点漆,抹在木板上,对着阳光看颜色。】

  李二斧:(砍完一根原木,擦了擦汗)师父!您看这料,砍得直不直?我跟您说,这斧头下去,绝对没偏差!

  陈大锤:(放下刨子,走到原木旁,用手摸了摸,又用鲁班尺量了量)还行,就是这边有点斜,再砍两斧,注意力道。

  王三墨:(头也不抬)二师哥,你那眼睛是摆设吗?斜了半寸都看不出来,要是用这料立柱,房子得歪。

  李二斧:(急了)你放屁!我明明砍得很直!师父都说还行,你瞎挑什么刺?

  王三墨:(放下刻刀,站起身)师父是给你留面子,你自己看,鲁班尺量着,左边比右边短半寸,这叫还行?

  李二斧:(拿起鲁班尺,量了半天,挠了挠头)咦?真短了半寸?不可能啊,我明明看着直的……

  陈大锤:(瞪了李二斧一眼)干活别毛躁,木头是死的,人是活的,得用心看,用心量。三墨说得对,差一点都不行,这是盖房子,不是搭柴棚。

  赵四尺:(喝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说)大锤啊,你也别骂二斧了,年轻人嘛,手脚快是好事,就是缺了点细心。咱们做匠人,手艺要精,心要细,不然盖出来的房子,住着不踏实。

  吴七彩:(笑着说)赵叔,您又喝酒了?小心等会儿算尺寸又算错,上次您酒后算错了游廊的长度,害得我们多做了三根柱子。

  赵四尺:(脸一红,放下酒葫芦)那不是喝多了嘛!醒了之后我不就改过来了?再说了,我这鲁班尺,认的是规矩,喝了酒也错不了根本。

  周六钉:(拿着刚打好的铁钉走过来)师父,您看这铁钉,打了三遍,硬度绝对够,钉进木头里,保证拔不出来。

  陈大锤:(拿起铁钉,看了看,又掰了掰)不错,六钉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房子能不能立住,铁钉也关键,不能马虎。

  孙五灰:(走到陈大锤身边,手里拿着灰浆,结巴着说)师……师父,这……这灰浆,干……干湿刚好,砌……砌墙绝对牢。

  陈大锤:(用手指蘸了点灰浆,尝了尝,点点头)嗯,五灰的灰浆,我放心。你虽然话少,但干活最实在。

  【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越来越近,停在作坊门口。两个穿着官服的人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随从,为首的是内务府的总管太监李德全,他穿着华丽的太监服,脸上带着傲慢的神情。】

  李德全:(扫视了一圈作坊,皱了皱眉)谁是宫束班的班主陈大锤?

  陈大锤:(连忙放下手里的工具,上前拱手)小人便是陈大锤,不知公公驾到,有失远迎。各位官爷,里面请,喝杯茶。

  李德全:(摆了摆手,不进屋)不必了。奉皇上旨意,四阿哥胤禛即将封王,要在东城区雍和宫大街建造雍亲王府,经内务府筛选,决定由你宫束班承建此府。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李二斧张大了嘴,王三墨停下了手里的活,赵四尺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酒也醒了大半,吴七彩眼睛亮了,周六钉握紧了手里的铁锤,孙五灰结巴得更厉害了。】

  陈大锤:(激动得声音发抖)公……公公,您说的是真的?皇上让我们宫束班盖亲王府?

  李德全:(冷笑一声)怎么?你还不信?这是内务府的文书,上面有皇上的朱批,你自己看。(示意随从递过文书)

  陈大锤:(双手接过文书,小心翼翼地打开,虽然认的字不多,但能看到上面的朱红印章,他激动得浑身发抖)小人……小人领旨!谢皇上恩典!

  李德全:(收起傲慢,语气严肃)陈大锤,你可听好了,雍亲王府是皇四子的府邸,规制森严,半点不能马虎。内务府会派专人监督,所有木料、砖瓦、颜料,都要用上等的,工期一年,逾期不候。要是出了半点差错,不仅你脑袋不保,你这宫束班的所有人,都得跟着遭殃。

  陈大锤:(连忙磕头)小人明白!小人一定尽心尽力,按照规制建造,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绝不辜负四阿哥的期望!

  李德全:(点点头)明白就好。三日后,你们宫束班全体匠人,到雍和宫大街的选址处集合,开工奠基。所需物料,会由内务府统一调配,有什么需求,可向监督官员禀报。(转身要走,又停下)对了,四阿哥对这府邸颇为重视,可能会亲自前来视察,你们都规矩点,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

  陈大锤:(再次磕头)小人谨记公公教诲!

  【李德全带着随从离开,马蹄声远去。】

  李二斧:(跳起来,激动地大喊)师父!我们要盖亲王府了!皇四子的亲王府!太厉害了!

  王三墨:(也难掩激动,脸上露出笑容)终于能盖一座像样的房子了,以前盖的那些宅院,跟亲王府比,差远了。

  赵四尺:(拿起酒葫芦,猛喝了一口,哈哈大笑)好!好!皇恩浩荡!咱们宫束班能有今天,全靠大锤你的手艺,靠兄弟们的本事!这亲王府,咱们一定盖得漂漂亮亮的,让皇上和四阿哥都满意!

  吴七彩:(笑着说)以后我调的漆,要刷在亲王府的墙上,想想都觉得自豪。

  周六钉:(挥舞着铁锤)我的铁钉,要钉在亲王府的梁柱上,保证百年不松!

  孙五灰:(结巴着说)我……我的灰浆,要……要砌出最牢的墙!

  陈大锤:(站起身,看着众人,眼神坚定)兄弟们,这是咱们宫束班的荣耀,也是咱们的考验。亲王府不是普通的房子,规矩多,要求高,半点不能出错。从今天起,咱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手艺上不能有半点马虎,做事要守规矩,听指挥。我陈大锤向大家保证,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把这亲王府盖好,以后咱们宫束班,在京城木作行,就再也没人敢小瞧!

  众人:(齐声大喊)齐心协力,盖好王府!

  第二幕:选址奠基,初遇难题

  场景三:雍亲王府工地 - 日(奠基后十日)

  【工地已初见雏形,数十名匠人各司其职,夯土声、锯木声、打铁声交织在一起,尘土飞扬却井然有序。东边低洼处,孙五灰带着几名瓦匠正指挥劳工铺设三合土,层层夯实,已经垫起近三尺高。陈大锤拿着刨子,正在打磨一根楠木立柱,李二斧在一旁帮忙扶着木料,额头上满是汗水。】

  李二斧:(喘着气)师父,这三合土垫五尺也太费劲儿了,劳工们都快扛不住了,要不咱们跟张大人说说,少垫个半尺?

  陈大锤:(头也不抬,手里的刨子不停)胡说!四阿哥亲口吩咐的五尺,差一分都不行。五灰,你过来看看,这层土夯实了没有?

  孙五灰:(连忙跑过来,趴在三合土上,用手捶了捶,又用脚跺了跺,结巴着说)师……师父,夯……夯实了,再……再铺两层,就……就够五尺了。

  王三墨:(提着工具箱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把雕花凿)师父,前厅的立柱雕花图样我画好了,您看看合不合规矩。(递过一张草图,上面画着缠枝莲纹,线条工整)

  陈大锤:(放下刨子,接过草图,仔细看了看)缠枝莲纹寓意吉祥,符合亲王规制,挺好。就是这花瓣的弧度,再圆润些,别太尖锐,显得沉敛些。

  王三墨:(点点头,掏出炭笔在草图上修改)明白,我这就调整。对了,赵叔刚才说,后寝的梁柱尺寸有点出入,让您过去看看。

  【陈大锤刚要走,赵四尺醉醺醺地提着酒葫芦跑过来,脸上带着焦急之色,鲁班尺歪歪扭扭地挂在腰间。】

  赵四尺:(舌头打卷)大……大锤!坏了!出大事了!后寝那根主梁,内务府送来的木料……木料短了三寸!

  陈大锤:(脸色一沉)什么?短了三寸?你再量量!是不是你又喝多了量错了?

  赵四尺:(急得跺脚,酒意醒了大半)我……我量了三遍!醒着量的!那根金丝楠木梁,本该三丈二尺,现在只有三丈一尺九寸,确实短了三寸!

  陈大锤:(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内务府调运的物料,怎么会短尺寸?走,去看看!

  【众人赶到后寝施工处,一根粗壮的金丝楠木梁横放在支架上,几名木工正围着发愁。张大人也闻讯赶来,脸色铁青。】

  张大人:(指着木料,对着陈大锤怒吼)陈大锤!你怎么回事?这主梁尺寸不符,要是耽误了工期,你担待得起吗?

  陈大锤:(走到木料旁,拿起鲁班尺亲自丈量,果然短了三寸,他沉声道)张大人,这木料是内务府送来的,我们只是接收使用,尺寸不符,并非我们的过错。

  张大人:(气冲冲地说)不是你们的过错难道是我的过错?我不管是谁的错,三日内,必须找到合适的木料替换!否则,我唯你是问!

  赵四尺:(低声说)大锤,金丝楠木本就稀缺,内务府都未必有存货,三日内哪里找去?要不……咱们把梁的两端削薄点,凑合用?

  李二斧:(连忙附和)对啊师父!就短三寸,削薄点看不出来的,总比耽误工期强。

  陈大锤:(瞪了他们一眼)胡说!主梁是房子的骨架,短一寸都不行,削薄了更是隐患!房子要立百年,不能有半点将就!木头不会骗人,手艺更不能掺假!

  王三墨:(沉思片刻)师父,要不咱们用榫卯结构弥补?把梁的接口处做成交叠榫,既不影响承重,又能补上这三寸的缺口,就是工艺复杂点。

  陈大锤:(眼睛一亮)重叠榫?倒是个办法。三墨,你能做吗?

  王三墨:(点点头)能是能,但需要精雕细琢,至少得两天时间,而且对木料的纹理要求极高,不能有半点差错。

  吴七彩:(也凑过来)师父,我可以在接口处刷漆时做些修饰,用花纹掩盖接缝,保证看不出痕迹。

  周六钉:(拍着胸脯)我来打加固铁箍,套在接口处,保证坚不可摧!

  陈大锤:(看着众人,眼神坚定)好!就这么办!三墨,你负责做重叠榫,务必精细;六钉,你打造铁箍,用料要足;七彩,后续修饰就交给你;其他人,正常施工,不得耽误!张大人,三日内,我必让这根 主梁稳稳当当立起来!

  张大人:(脸色稍缓)好!我就信你一次!三日内要是办不好,咱们谁都别想好过!

  【张大人拂袖而去,陈大锤看着众人,重重叹了口气。】

  赵四尺:(愧疚地说)大锤,都怪我,要是我当初接收物料时再仔细量一遍,就不会出这岔子了。

  陈大锤:(拍了拍他的肩膀)四哥,事已至此,别自责了。咱们是匠人,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只要手艺在,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第三幕:暗廊玄机,匠心暗守

  场景四:后寝密室施工处 - 夜

  【夜色深沉,工地大部分匠人都已休息,只有后寝一角还亮着几盏油灯。赵四尺、陈大锤、王三墨三人围着一张图纸,低声商议。图纸上标注着密室和暗廊的位置,连接着后寝的书房和花园的假山。】

  赵四尺:(指着图纸)按照张廷玉先生给的要求,密室要藏在书房的书架后面,暗廊从密室延伸到假山,入口要用机关控制,不能让人轻易发现。

  王三墨:(皱着眉)机关倒是不难做,用木销和弹簧配合就行,但暗廊的通道狭窄,承重是个问题,而且要隐蔽,不能破坏外墙的整体结构。

  陈大锤:(沉思道)暗廊的墙壁用空心砖,既轻便又隔音,砖缝里填充糯米灰浆,保证牢固。通道顶部用拱形结构,分散压力。书架后面的机关,要做得巧妙,看起来就是普通的书架,只有触动特定的书脊,木销才会缩回,书架才能移动。

  赵四尺:(点点头)这个办法好。不过,四阿哥要这些密室和暗廊做什么?总觉得不太寻常。

  陈大锤:(看了他一眼)不该问的别问,咱们是匠人,只管把活做好,保证密室牢固、隐蔽,符合要求就行。其他的事,与咱们无关。

  【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胤禛和张廷玉带着两名随从,借着夜色悄悄走来。三人连忙起身行礼。】

  胤禛:(摆摆手,语气平淡)不必多礼,密室和暗廊的设计,商议得如何了?

  陈大锤:(躬身回道)回阿哥,已经商议妥当,暗廊用空心砖和拱形结构,密室入口设在书架后面,用机关控制,既隐蔽又牢固。

  胤禛:(走近图纸,仔细看了看)机关如何设计?

  王三墨:(上前一步,指着图纸上的机关部分)回阿哥,书架底部装有滑轨,侧面设有木销,书脊上暗藏按钮,只要按下第三排左数第七本书的按钮,木销缩回,书架便可向侧面移动,露出密室入口。

  胤禛:(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很巧妙。本王要求,这机关只能由特定的人打开,不能被外人轻易破解。

  王三墨:(回道)阿哥放心,按钮的力度和角度都有讲究,轻了按不动,重了会损坏按钮,而且只有那一本书的位置能触发机关,其他书脊都是实心的,无法触动。

  胤禛:(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还有,暗廊的地面要铺防滑砖,墙壁上要预留通风口,保证里面空气流通。密室要设置暗格,用于存放物品。

  陈大锤:(连忙记下)小人明白,这就安排人修改设计,明日便开始施工。

  胤禛:(看着陈大锤,语气严肃)陈班主,这些密室和暗廊,事关重大,除了你们三人,不得让其他人知晓。施工时,要选心腹匠人,避开众人耳目,若是走漏了风声,后果自负。

  陈大锤:(躬身)小人谨记阿哥教诲!绝不泄露半句!

  【胤禛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张廷玉悄然离去。】

  赵四尺:(看着他们的背影,低声说)大锤,这四阿哥心思深沉,这些密室暗廊,怕是用来做不寻常之事的。咱们卷入其中,会不会有危险?

  陈大锤:(沉默片刻,缓缓道)咱们是匠人,手艺人凭本事吃饭,不问政事,不涉权谋。只要咱们守好本分,把活做好,不泄露秘密,就不会有危险。木头是死的,人心是活的,但手艺不会背叛咱们。

  场景五:工地食堂 - 日

  【正午时分,匠人们聚集在临时搭建的食堂吃饭,窝头、咸菜、小米粥,简单却管饱。李二斧捧着一个大窝头,狼吞虎咽,孙五灰坐在他旁边,慢慢吃着,时不时喝一口粥。】

  李二斧:(含糊不清地说)五灰,你说咱们班主是不是太死心眼了?那主梁短三寸,削薄点不就完了,非要费那么大劲做什么重叠榫,累得三师弟两天两夜没合眼。

  孙五灰:(结巴着说)师……师父说得对,木……木头要牢,房……房子才能立百年,不……不能将就。

  周六钉:(放下碗筷,说道)二斧,你这话就不对了!咱们匠人,手艺就是脸面,要是做了偷工减料的事,传出去,以后谁还敢找咱们宫束班干活?再说了,这是亲王府,要是出了安全问题,咱们脑袋都保不住。

  吴七彩:(笑着说)还是六钉明白事理。三墨这重叠榫做得是真漂亮,我昨天去看了,接口处严丝合缝,比整根木料还结实。

  李二斧:(挠了挠头)我也不是说偷工减料,就是觉得没必要那么较真。对了,你们有没有觉得奇怪,后寝那边总是神神秘秘的,晚上还在施工,不知道在搞什么。

  吴七彩:(眼神一暗)不该问的别问,班主和赵叔他们自有安排,咱们做好自己的活就行。

  【这时,陈大锤和王三墨走进食堂,王三墨眼下带着黑眼圈,显然是熬了夜。】

  陈大锤:(拍了拍手)大家静一静!跟大家说个好消息,后寝的主梁已经安装完毕,重叠榫做得非常成功,张大人检查过了,很满意!这多亏了三墨,还有六钉和七彩的帮忙。大家再加把劲,争取早日完成前厅的建造。

  众人:(齐声欢呼)好!

  陈大锤:(笑着说)今天加菜,每人一碗肉!

  【众人更是兴奋,李二斧拍着手大喊“师父万岁”。】

  第四幕:风波骤起,憨货守节

  场景六:内务府衙门 - 日

  【内务府大堂,气氛凝重。李德全坐在主位,旁边站着几个官员,张大人低着头,神色紧张。宫束班的陈大锤、赵四尺、王三墨三人站在堂下,面无惧色。】

  李德全:(拍着惊堂木,厉声喝道)陈大锤!你可知罪?

  陈大锤:(躬身)小人不知,还请公公明示。

  李德全:(冷笑一声)明示?有人举报,你宫束班在建造雍亲王府时,偷工减料,用劣质木料替换金丝楠木,中饱私囊!可有此事?

  陈大锤:(脸色一变,高声道)公公明鉴!小人冤枉!宫束班承建雍亲王府,所用物料皆是内务府调配,每一根木料、每一块砖瓦,小人都亲自查验,绝无劣质物料!更不敢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赵四尺:(上前一步)公公,此事绝不可能!大锤为人耿直,视手艺如命,怎么可能做这种败坏名声的事?一定是有人诬告!

  王三墨:(也说道)公公,所有木料的尺寸、材质,都有记录,可随时查验。若是我们用了劣质木料,甘愿受罚!

  张大人:(连忙说道)公公,宫束班施工一向严谨,臣也时常巡查,并未发现偷工减料之事。或许……或许是举报之人弄错了?

  李德全:(瞪了张大人一眼)弄错了?举报信上写得明明白白,说后寝的主梁是用普通松木替换的金丝楠木!你敢说你巡查时看得仔细?

  陈大锤:(怒声道)简直是无稽之谈!后寝的主梁是金丝楠木,而且因为尺寸问题,我们还特意做了重叠榫,耗费了大量心血,怎么可能是松木?公公若是不信,可派人去工地查验,一看便知!

  李德全:(点点头)好!本公公就给你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来人,随陈大锤去工地,查验主梁!若是真如他所说,便还他清白;若是真有偷工减料之事,定斩不饶!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工地,后寝的主梁已经稳稳立起,通体呈金黄色,木纹清晰,散发着淡淡的楠木香气。】

  查验官员:(上前仔细查看,又用刀刮了一点木屑,闻了闻,躬身对李德全说)回公公,此木料确是金丝楠木,纹理细密,质地坚硬,绝非松木。而且接口处的榫卯结构精妙,工艺精湛,并无偷工减料之嫌。

  李德全:(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显然没想到举报是假的。他看向陈大锤,语气缓和了些)陈班主,看来是本公公误会你了。不过,是谁诬告你,本公公一定会查明。

  陈大锤:(躬身)公公明察秋毫,还小人清白,小人感激不尽。只是,小人有一事不明,为何会有人诬告我们宫束班?

  【这时,张廷玉突然出现,身后跟着一个被捆绑的小吏。】

  张廷玉:(笑着说)李公公,陈班主,诬告之人已经查到了。此人是内务府的一名小吏,因向宫束班索要好处被拒,怀恨在心,便捏造事实,诬告宫束班偷工减料。

  【那小吏吓得连忙磕头:“公公饶命!小人一时糊涂,再也不敢了!”】

  李德全:(脸色铁青)胆大包天!竟敢诬告朝廷命官承建的工程,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贬为庶民!

  【小吏被拖下去,哀嚎声远去。】

  张廷玉:(走到陈大锤面前,拱手道)陈班主,委屈你了。宫束班的匠人精神,令人敬佩。四阿哥也知晓了此事,特意让我前来告知,宫束班忠心耿耿,手艺精湛,本王甚是满意。

  陈大锤:(连忙躬身)谢四阿哥体恤!小人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当“敬佩”二字。

  李德全:(干咳一声)既然误会解除,那本公公就先回去了。陈班主,后续施工,仍要多加小心,不可有半点疏忽。

  陈大锤:(回道)小人明白!

  【李德全和张廷玉等人离去,赵四尺松了口气。】

  赵四尺:(擦了擦额头的汗)真是吓死人了!还好咱们没做亏心事,不然今天就栽了。

  陈大锤:(看着众人,严肃地说)兄弟们,做人做事,都要光明磊落。咱们是匠人,靠手艺吃饭,不能为了一点好处就丢了本心。只要咱们守得住底线,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别人诬告!

  众人:(齐声回道)师父说得对!

  第五幕:府邸落成,憨班留名

  场景七:雍亲王府 - 日(一年后)

  【一年时光匆匆而过,雍亲王府已然落成。府邸坐北朝南,气势恢宏,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前厅宽敞明亮,后寝静谧雅致,花园曲径通幽,假山流水相映成趣。康熙皇帝并未前来,但派李德全前来验收,胤禛、张廷玉也亲自到场。】

  李德全:(站在前厅中央,环顾四周,连连点头)好!好!不愧是宫束班建造,这府邸建造得规制严谨,工艺精湛,远超预期!皇上定会满意!

  胤禛:(看着眼前的府邸,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陈班主,辛苦你了。这府邸,本王很满意。尤其是那密室和暗廊,设计巧妙,隐蔽牢固,甚合我意。

  陈大锤:(躬身)能让阿哥满意,是小人的荣幸。这都是兄弟们齐心协力的结果,并非小人一人之功。

  赵四尺:(拿着酒葫芦,笑着说)四阿哥,这府邸的每一处细节,都按照《营造法式》建造,又融入了咱们宫束班的手艺,保证能立百年不倒!

  吴七彩:(指着墙上的漆色)阿哥,您看这漆色,沉稳大气,又不失雅致,都是小人精心调配的。

  周六钉:(拍着立柱上的铁箍)阿哥,这铁箍都是我亲手打造的,保证百年不松!

  孙五灰:(结巴着说)阿……阿哥,花……花园的三合土,垫……垫了五尺,夯……夯实了,不……不会积水。

  李二斧:(挠着头,憨厚地说)阿哥,我砍的料,每一根都直溜溜的,立柱的时候稳得很,您往后住着,保准踏实!

  王三墨:(补充道)阿哥,府中所有雕花和榫卯,都经过反复丈量校准,差一毫都重新打磨,既符合规制,又显精巧。

  胤禛:(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眼中笑意更深)好,好一群身怀绝技的匠人!本王知道,这一年来,你们吃了不少苦,熬了不少夜,才有了这座雍亲王府。张廷玉,按皇上旨意,赏赐宫束班白银千两,绸缎百匹,另外,本王再额外赏赐每人黄金五两,以谢你们的辛劳。

  众人:(连忙跪拜)谢阿哥恩典!

  陈大锤:(叩首道)阿哥厚爱,小人惶恐。能为阿哥建造府邸,是宫束班的荣耀,不敢奢求过多赏赐。只是,小人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阿哥恩准。

  胤禛:(抬手)起来说,什么请求?

  陈大锤:(起身,躬身道)这座王府,是兄弟们用血汗和手艺建成的,小人想在府中不起眼的角落,刻上“宫束班造”四个字,不为扬名,只为让后人知道,曾有一群匠人,用心雕琢过这座府邸。

  胤禛:(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好!准了!就刻在花园假山的石壁后面,既不破坏景致,又能遂了你们的心愿。你们的匠心,值得被铭记。

  张廷玉:(附和道)四阿哥英明。匠人之心,为国之根本,宫束班的手艺和风骨,确实该留个念想。

  【李德全在一旁笑道:“陈班主倒是个念旧的人,这要求虽小,却见真性情。”】

  陈大锤:(再次跪拜)谢阿哥成全!

  场景八:雍亲王府花园假山 - 日(落成后三日后)

  【宫束班众人齐聚假山旁,王三墨正拿着凿子,小心翼翼地在石壁背面刻字。“宫束班造”四个大字,力道遒劲,又不失雅致。】

  李二斧:(凑在旁边看着,兴奋地说)三师弟,你这字刻得真好看!以后有人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这王府是咱们宫束班盖的了!

  王三墨:(头也不抬)刻字跟做榫卯一样,要用心,不能马虎。这四个字,是咱们所有人的脸面。

  赵四尺:(提着酒葫芦,喝了一口,感慨道)一年了,从一块空地到一座王府,真是跟做梦一样。想当初,咱们还担心主梁短三寸的事,现在看来,什么难题都难不倒咱们。

  吴七彩:(看着满园春色,笑着说)以后我路过这里,就能想起咱们一起调漆、一起赶工的日子,多有意义啊。

  周六钉:(拍着石壁)等我老了,就带我的徒弟来这里,告诉他们,你师父当年参与盖过雍亲王府,这石壁上的字,就是见证!

  孙五灰:(结巴着说)这……这座王府,会……会立百年,我……我们的名字,也……也能跟着传下去。

  陈大锤:(看着众人,又看着“宫束班造”四个字,眼中满是欣慰)兄弟们,咱们是匠人,一辈子跟木头、砖瓦打交道,不求富贵,只求手艺精湛,问心无愧。这座雍亲王府,是咱们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作品。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得,匠人要有匠心,做人要有骨气,不能丢了宫束班的脸面。

  众人:(齐声回道)师父说得对!不忘匠心,不失骨气!

  【陈大锤拿起酒葫芦,倒了七杯酒,分给众人,自己也端起一杯。】

  陈大锤:来,兄弟们,敬咱们的手艺!敬这座雍亲王府!敬咱们宫束班!

  众人:(举起酒杯,碰在一起)干杯!

  【酒液一饮而尽,众人脸上都洋溢着憨厚而自豪的笑容。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宫束班造”四个字上,熠熠生辉。】

  场景九:雍亲王府 - 夜(数年后,胤禛登基为雍正帝)

  【夜色深沉,已是雍正皇帝的胤禛,穿着龙袍,独自来到花园假山旁。他抚摸着石壁上“宫束班造”四个字,眼神复杂。】

  张廷玉:(悄然走来,躬身道)皇上,夜深了,露重,小心着凉。

  雍正:(缓缓道)张廷玉,你还记得这宫束班吗?

  张廷玉:(回道)臣记得。一群憨厚耿直的匠人,手艺精湛,风骨可嘉。当年建造王府,他们不畏艰难,不徇私情,还遭人诬告,却始终坚守本心,令人敬佩。

  雍正:(点点头)是啊,憨厚之人,往往最可靠。他们不懂权谋,不涉党争,只认手艺,只守本分。这座王府,他们盖得牢固,朕住着也踏实。后来朕派人打听,这宫束班,依旧在京城做木活,不求功名,不慕富贵,凭手艺吃饭,活得逍遥自在。

  张廷玉:(笑道)这便是匠人之福。他们守住了匠心,也守住了安宁。

  雍正:(看着“宫束班造”四个字,语气感慨)朕当年设粘杆处,暗中布局,这座王府的密室和暗廊,确实帮了朕不少忙。可如今想来,最让朕安心的,还是这群匠人用憨劲和匠心,打下的这坚实根基。没有这牢固的府邸,没有这纯粹的匠心,朕当年的许多谋划,或许也难以成事。

  【雍正抬手,轻轻拂去石壁上的灰尘。】

  雍正:传旨,以后雍和宫(注:此时王府已改为雍和宫)的修缮,凡涉及木作、瓦作、漆作等活计,优先交由宫束班承办,待遇从优。另外,告诫宫中所有人,不得为难宫束班匠人,要尊重他们的手艺和人格。

  张廷玉:(躬身)臣遵旨。

  【雍正转身离去,背影威严而落寞。月光下,“宫束班造”四个字,在夜色中静静矗立,如同那些憨厚的匠人,虽不显眼,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位置,见证着岁月变迁,王朝更迭。】

  场景十:京城宫束班新作坊 - 日(又过数年)

  【宫束班的新作坊,比当年大了许多,院中依旧堆满木料,锯末纷飞。陈大锤已经头发花白,却依旧拿着刨子,打磨着一根木料。李二斧、王三墨等人也已中年,各自带着徒弟,传授手艺。】

  一个小徒弟:(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宫束班”三个大字,问道)师父,咱们班名为什么叫宫束班啊?

  李二斧:(放下斧头,哈哈大笑)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当年咱们师父创建班底,就是想做最规矩、最精湛的木活,“宫”是皇家规制,“束”是约束本心,合起来就是“守皇家规制,束匠人本心”!

  小徒弟:(似懂非懂)那咱们班真的盖过雍亲王府,也就是现在的雍和宫吗?

  王三墨:(停下雕花的手,点头道)当然是真的。雍和宫花园假山后面,还刻着“宫束班造”四个字,那是咱们班的荣耀,也是咱们的规矩。以后你们学艺,要记住,不管盖什么房子,都要像当年盖雍亲王府一样,用心、细心、诚心,不能有半点马虎。

  小徒弟们:(齐声回道)弟子记住了!

  陈大锤:(放下刨子,看着徒弟们,露出憨厚的笑容)木头不会骗人,手艺藏不住心思。咱们宫束班的规矩,就是凭手艺说话,凭良心做事。不管是盖亲王府,还是盖普通宅院,都要一样用心。这规矩,要一代代传下去,不能丢。

  【阳光洒进作坊,锯末纷飞如金,匠人们的锤子声、刨子声、凿子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跨越岁月的匠心之歌。而远方的雍和宫,红墙绿瓦,香火鼎盛,假山后的“宫束班造”四个字,依旧默默诉说着一群憨货匠人,在百年前用血汗和坚守,书写的传奇。】
  http://www.abcsee.cc/36057/7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