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沉重扁担下的假期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一、晨雾中的扁担

  国庆长假,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逃离书本的喘息,是恣意玩耍的时光。但对我曹鹤宁来说,却是从书本和舞台的聚光灯下抽身,一头扎进更为沉重、粗粝的生活现实。

  天幕还是墨黑一片,残星零落闪烁。我便被妈妈极轻的呼唤唤醒,那声音里带着一夜浅眠后的疲惫。默默穿上最破旧、甚至打了补丁的衣服,走到清冷的院子里。头天晚上就捆扎好的蔬菜水灵灵地躺在箩筐里——沾着晶莹露水的青菜、饱满红润的西红柿、还带着湿泥芬芳的胡萝卜。

  那根光滑的旧扁担压在稚嫩肩膀上的瞬间,一股火辣辣的刺痛让我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妈妈挑的担子更重,她瘦削的背影在浓重的晨雾中,像一张被生活拉满的弓,沉默而坚韧。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尚未苏醒的乡间土路上,扁担随着脚步发出单调而疲惫的“吱呀”声。走出不过百米,肩膀就像被烧红的烙铁反复烫过,疼痛钻心,不得不停下脚步,大口喘息。看着前方妈妈同样被重负压得佝偻的背影,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酸楚。

  二、菜场与粪担

  新场坝批发市场是另一个世界。人声鼎沸,手电光柱在昏暗中杂乱晃动。菜贩们带着残留的睡意,用精明的目光挑剔着蔬菜的每一分成色。妈妈脸上堆起谦和甚至有些卑微的笑容,熟练地应对着讨价还价,只求快些将这些汗水凝结的成果,换成几张皱巴巴的零钱。有时,为了那微薄的几分钱差价,我们还得挑起沉重的担子,赶到更远些的省有机化工总厂菜场。那段路,在疲惫层层叠加之后,显得格外漫长而令人绝望。

  然而,生活的艰辛远不止于此。

  为了挣取那点可怜的劳务费,也为了省下买化肥的钱,妈妈会接下别人都避之不及的“脏活”——清理公共厕所的粪水。

  到了周末或假期,我和弟弟秋生便成了必要的帮手。用扁担挑起沉重的粪桶,从文化路那老旧的公厕,一担一担,晃晃悠悠地挑回马鞍山脚自家菜地旁的蓄粪池。

  扁担深深勒进稚嫩的肩膀,每走一步都无比艰难。那刺鼻的气味无孔不入,沾染上衣衫,似乎要渗入皮肤。但更难以承受的,是路上偶尔遇到的熟人投来的复杂目光——那里面有惊讶,有怜悯,或许,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

  一个十六岁少女所有的自尊和骄傲,在那沉重的粪担下,都被碾磨得无处遁形。

  我和弟弟只能咬紧牙关,默默忍受。妈妈则总是深深地低下头,加快脚步,用急促的低声催促我们:“快,快走,回去好好洗干净。”

  三、牛棚里的温情

  劳动的间隙,我会跟着爷爷去山后的牛棚照看那头老水牛。

  帮着爷爷把牛赶到清澈的小河边,看它悠闲地啃食青草,畅饮河水。爷爷会坐在那块被磨得光滑的大石头上,掏出他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地点燃,烟雾缭绕中,他望着远处的梯田和山峦,眼神悠远,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临近中午,那个熟悉的身影总会悄悄出现——我的大伯。自从那年除夕分家后,虽然表面上疏远了,但大伯心里始终记挂着他的老父亲。他总是趁着自己独自在附近干活时,偷偷带上些吃的,绕路送来。

  “长林,过来一起吃点。”爷爷的语气总是很平淡,却透着不易察觉的暖意。

  大伯走过来,黝黑且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他从怀里或旧布包里,摸出几个用干净布巾包着的煮洋芋,或者一块金黄的玉米饼。爷爷则会把自己带的饭菜,分出一大半,不由分说地推给大伯。

  爷儿俩就蹲在牛棚门口,或者直接坐在泥地上,默默地吃着。偶尔,大伯会带几个生洋芋,就着牛棚小泥炉里未熄的炭火烤熟,那焦香滚烫的滋味,成了贫瘠辛劳日子里难得的慰藉。

  有时,大伯看见爷爷扶着犁耙耕地费力,会沉默地走过来,一言不发地接过活计,赶着老牛,直到把地犁完,然后才转身去忙自家田里的活。要知道,他自己也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身上还拖着病体……这份无声的孝心,沉重得让人心疼。

  他们之间话很少,但流淌在沉默中的关怀,那血脉相连的羁绊,比任何华丽的语言都更有力量。

  四、雨夜中的一条鱼

  记忆尤其深刻的,是某个午后天色骤变,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我和爷爷被困在了山后的牛棚里,无法回家。

  牛棚很小,仅用木板隔出一个狭窄的“起居间”,只容得下一张简陋的床铺和那个冒着微弱火光的小泥炉。风雨从木板缝隙钻进来,带来阵阵寒意。

  爷爷就着昏黄的煤油灯熬了一锅稀粥,我们打算就着咸得发苦的萝卜干,凑合一顿晚饭。雨声敲打着茅草屋顶,仿佛永无止境。棚外是无边的黑暗和泥泞。

  就在风雨交加时,雨幕中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了——大伯披着破旧的蓑衣,浑身湿透,冰冷的雨水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流淌,裤腿和草鞋上沾满了泥浆。然而,他怀里却紧紧捂着一个小布袋。

  他钻过低矮的棚口,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嘴唇冻得发紫。他小心翼翼打开湿漉漉的布袋,从里面掏出的,竟是一条还在挣扎的鲫鱼!

  “爹,二狗,还没吃吧?正好,把鱼放粥里熬熬,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大伯憨厚地笑着,牙齿却在不受控制地打颤。

  看着大伯狼狈不堪却满怀关切的样子,看着那条在昏黄油灯下鳞片微闪的小鱼,我的眼眶猛地一热,赶紧低下头,生怕被他们看见夺眶而出的泪水。

  那晚,我们把那条珍贵的鲫鱼破腹洗净,小心地放进翻滚的稀粥里一同熬煮。混合着米香和鱼鲜的热气弥漫在狭小潮湿的牛棚里,奇迹般地驱散了雨夜的寒气和霉味。

  最后,我们三代人——爷爷、大伯和我——挤在那张狭窄的板床上,盖着硬邦邦、散发着牛草和潮湿气味的旧棉被,听着窗外永不停歇的雨声,和棚里老牛反刍时发出的“咕噜”声,度过了漫长而又感觉短暂的一夜。

  虽然拥挤不堪,虽然被褥硌人,虽然空气里混杂着各种难以言喻的气味,但那相依为命的温暖,在困境中彼此依靠、默默传递的亲情,却如同那碗鱼粥带来的暖意,从喉咙一直熨帖到心底,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永不磨灭。

  这个国庆假期,这些由汗水、疲惫、委屈、刺鼻气味和沉默关怀交织而成的日子,构成了我青春里另一幅沉重而真实的画卷。它让我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苦涩与重量,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在底层挣扎求生的不易,以及中国式家庭中,那种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与隔阂,都难以割舍的、沉默而坚韧的骨血纽带。
  http://www.abcsee.cc/36097/1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