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阻力与支持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晨光熹微,泉州府衙议事厅内已是一片肃穆。檀香袅袅,与新茶的清香交织,氤氲在厅内。长条形的红木案几两侧,坐着泉州府及周边州府的主要官员、水师高级将领,以及几位当地有影响力的乡绅代表。人人都衣冠整齐,神色恭敬,却掩不住眼中的好奇与疑虑。

  墨临渊端坐主位,身着墨色锦袍,腰悬宝剑,不怒自威。云舒坐在他右侧,青衣素雅,面前摊开一卷厚厚的图纸。厅内气氛凝重,连呼吸声都似乎被压抑。

  诸位,墨临渊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本王奉皇命而来,首要任务是剿灭海盗,安定海疆。经实地勘察,海盗之患,非一日可除。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今日召集诸位,正是为此。

  他抬手示意,两名护卫将一幅巨大的图纸悬挂在厅内最显眼的位置。图纸上,一座气势恢宏的海防要塞跃然纸上,标注详细,结构精妙。

  昭宁关墨临渊指向图纸,由昭宁郡主设计,将建于鹰嘴岬,作为海防核心。集了望、防御、补给于一体,控制泉州湾咽喉,形成海陆联防体系。

  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图纸上的宏伟设计所震撼。但很快,窃窃私语声响起,不少官员脸上露出惊讶、怀疑甚至抵触的神色。

  泉州知府王焕之首先起身,脸上依旧挂着那标志性的、圆滑的笑容,但话语却不再客气:郡主殿下天纵奇才,此构想...确是宏伟壮阔,令人惊叹。他先捧了一句,随即话锋急转,然,下官斗胆直言,此工程未免过于...浩大。鹰嘴岬地势险峻,施工难度极大,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恐是天文数字。如今国库虽不甚空虚,但各处用钱之地甚多,东南剿匪亦需军饷,骤然投入如此巨资于一关之修建,是否...是否有些劳民伤财?

  他的话,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立刻激起了层层涟漪。

  一位掌管钱粮的转运副使立即附和:王大人所言极是!下官粗略估算,仅前期采石、伐木、招募民夫之费用,便已远超本地府库岁入。且工期漫长,非一年半载可成,在此期间,若海盗再来袭扰,该如何应对?不如将这笔钱粮用于增造战船,扩充水师,见效更快!

  水师一位资历颇老的老将军也捋着胡须,慢悠悠地道:王爷,郡主,守土之责,在于水师。修建陆上关隘,固然有益,但海盗在海上,终须战船剿之。将资源倾注于一处固定关隘,若海盗绕开关隘,袭击他处,又当如何?岂不是白白耗费国力,而于剿匪大业无实质性助益?老夫以为,当下还是应以整顿水师、加强海上巡防为第一要务。

  乡绅代表中也有人低声议论:是啊,这么大的工程,得要征调多少民夫?耽误了农时,谁来补偿?听说那鹰嘴岬附近,还有几家祖坟呢,这要是动工...怕是会遭天谴啊!

  质疑之声此起彼伏,核心观点集中在劳民伤财见效慢不如发展水师可能引发民怨上。这些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甚至有些确实切中了部分现实困难,但背后隐藏的,更多是守旧思维对新生事物的本能排斥,以及对可能触动现有利益格局(如工程款流向、人力调配权)的担忧,甚至可能夹杂着某些不愿看到海防真正稳固的势力的暗中怂恿。

  云舒安静地听着,面色平静,手指却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稳定,显示出她内心的冷静。她早已预料到会有阻力,但没想到会如此集中和强烈。

  墨临渊端坐主位,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面色无波。直到议论声稍歇,他才缓缓抬起眼眸,目光如同实质,扫过在场每一个提出质疑的人。凡被他目光扫过之人,无不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

  都说完了?墨临渊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冰冷的质感。

  议事厅内再次安静下来。

  王大人认为劳民伤财。墨临渊看向王焕之,那你可知,海盗一次劫掠,造成的损失是多少?被焚毁的村庄,被掳掠的百姓,被中断的漕运,这些,难道就不是损耗国帑,伤及民本?修建昭宁关,是一次性投入,长远受益,一劳永逸地解决门户之患!目光如此短浅,何以牧民?

  王焕之脸色一白,喏喏不敢再言。

  墨临渊又看向那位水师老将军:李老将军认为水师为重,关隘为辅。本王问你,以如今水师之状态,即便给你更多战船,你可能保证在茫茫大海上,精准找到并全歼神出鬼没的海盗?昭宁关的作用,是钉死海盗最可能入侵的咽喉要道,是给你们水师提供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支点,是保护你们的后勤与家园!没有稳固的基地,水师便是无根浮萍!陆海协同,方是制胜之道,这点道理,老将军不懂吗?

  李老将军张了张嘴,面红耳赤,终究没能说出反驳的话。

  最后,墨临渊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与威严:至于祖坟之说,本王已派人查实,鹰嘴岬周边并无重要坟茔。若有,本王自会妥善安置,给予补偿。至于农时...哼,海盗肆虐,百姓流离,何来农时?昭宁关建成后,沿海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民生!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冰珠砸落地面:昭宁关,非建不可!此乃本王与昭宁郡主共同定策,已得陛下首肯。其所耗钱粮,本王自会向朝廷请拨,并动用部分钦差节钺可调之资源。地方府库,需全力配合,若有阳奉阴违、推诿塞责者——

  休怪本王,以钦差之权,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四字,再次如同雷霆,震得所有官员心头剧颤。他们这才想起,这位靖王殿下,不仅是亲王,更是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钦差!

  满堂寂静,无人再敢出声反对。墨临渊缓缓起身,目光如炬,当众宣布,声音回荡在议事厅的每一个角落:即日起,昭宁关工程启动。一切相关事宜,按王妃之计划行事。若有异议,本王一力承担。

  他一锤定音,将所有的压力与责任,揽于自身,为云舒和她的蓝图,扫清了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障碍——来自人的障碍。

  会议结束后,官员们鱼贯而出,神色各异。有人面露忧色,有人窃窃私语,也有人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墨临渊与云舒留在厅内,相对而坐。

  担忧?云舒轻声问。

  墨临渊摇头,为她倒了杯茶:这些阻力,早在预料之中。真正难的,是后续的执行。资金、人力、材料...每一样都需要精心筹划。

  云舒接过茶杯,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资金方面,我建议分三步走。一是向朝廷请拨专项款项;二是追缴贪官赃款,充作工程之用;三是招募民间资本,许以未来商业利益。人力方面,采用以工代赈,招募流民和贫苦百姓,既解决劳动力问题,又安抚民生。材料方面,就地取材,减少运输成本。

  墨临渊眼中闪过赞许:你考虑得很周全。特别是以工代赈,一举两得。

  云舒点头:还有技术问题。我需要召集当地能工巧匠,共同研讨施工方案。特别是炮台基座和主塔结构,需要特殊处理。

  墨临渊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坚定:这些,你来主导。官场上的阻碍,我来扫清。我们分工合作,定能建成这座关。

  云舒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临渊,谢谢你。没有你的支持,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墨临渊微笑:没有你的才华,我纵有千军万马,也难防海盗侵扰。我们是天作之合,不是吗?

  云舒微微脸红,低头喝茶,掩饰着内心的悸动。窗外,阳光明媚,照在议事厅的青砖地上,映出两人依偎的身影。

  夜深人静,行辕书房内灯火通明。云舒伏案绘制详细施工图,墨临渊在一旁审阅公文。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专注的面容。

  舒儿,墨临渊突然抬头,你在图纸上标注的那些凹凸结构,是何用意?

  云舒放下笔,眼中闪烁着灵感的光芒:那是榫卯结构。我计划将木构建筑的榫卯理念,运用到石质建筑中。预制构件,现场组装,咬合紧密,受力合理。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建造速度,减少对复杂脚手架和高空作业的依赖。

  墨临渊眼中闪过惊讶:这...这想法太妙了!难怪你坚持要召集老匠人。

  云舒点头:传统智慧,往往蕴含着现代科学的原理。我只是将它们重新发现,加以利用。

  墨临渊凝视着她,眼中满是欣赏:舒儿,你总是能带给我惊喜。这座昭宁关,必将成为传奇。

  云舒微笑,继续绘制。笔尖在纸上游走,勾勒出一个个精确的尺寸和结构。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未来昭宁关屹立在鹰嘴岬上的景象,海风呼啸,旌旗招展,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太师府内,灯火通明。太师赵明远站在窗前,望着南方的夜空,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靖王...昭宁郡主...他低声呢喃,你们以为,一座关就能挡住我赵家的路?哼,且看谁笑到最后。

  他转身,对阴影中的一人下令:通知元昊,加快行动。无论如何,不能让那座关建成。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

  阴影中的人影微微低头:是,大人。

  夜色如墨,笼罩着南北两地。一场无声的较量,正在暗中展开。而泉州城内,墨临渊与云舒却浑然不觉,全心投入到昭宁关的建设中。对他们而言,前方的道路虽然充满荆棘,但心中的信念,却比任何障碍都要坚定。
  http://www.abcsee.cc/36109/1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