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林一探案集:第一季 >第7章 旧影迷踪·复仇之子的归来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章 旧影迷踪·复仇之子的归来一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陆家后人!”韩笑用手指重重地点在桌上,眼中锐光闪烁,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这个可能!他有充分的动机,

  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策划(从潜伏到模仿笔迹),

  他的行为模式(谨慎、隐秘、追求完美)也与纸张购买者的特征吻合。”

  林一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而且,他能如此了解苏鸿昇的习惯(如饮用参茶)、

  轻易接触到其笔迹样本、甚至可能利用某种我们尚未查知的方式潜入书房下毒…

  这些都暗示,他对苏家内部非常熟悉,可能已经以某种身份,潜伏在苏家周围很久了。”

  调查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从苏家内部成员的财产争夺,

  转向了一场可能来自外部、蓄谋已久、跨越了几代人的世仇复仇!

  “现在的关键是,”韩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

  “找到这个陆家后人!弄清楚他现在是谁?藏身何处?”

  一个名字,如同幽灵般,浮现在水面之上——陆正擎的子孙。

  他带着家族的诅咒和复仇的火焰,悄然回归,将死亡的阴影投向了仇敌的家族盛宴。

  百年恩怨,如同黄浦江底沉埋的锈铁,在这一刻,

  被命运的暗流重新冲刷而出,露出了狰狞的棱角。

  而追猎与反追猎的下一幕,将在上海滩的晨曦中,悄然上演。

  苏公馆的惨案,如同一块巨石投入黄浦江,

  在上海滩表面平静的水面下,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暗涌。

  舆论哗然,流言四起,各大报纸虽在官方压力下措辞谨慎,

  但“豪门血案”、“遗产谜云”等字眼已足够刺激市民的神经。

  法租界巡捕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副总巡捕长面色铁青,要求限期破案。

  而真正的压力,则集中在韩笑和林一的肩上。

  笔迹与纸张的线索,如同两条冰冷的铁轨,

  交汇指向那个隐匿在历史尘埃中的复仇幽灵——陆家后人。

  苏公馆内的气氛已从最初的惊恐混乱,转变为一种更深沉的、彼此猜忌的压抑。

  家族成员被变相软禁在各自院落,仆役们噤若寒蝉,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指控与防备。

  韩笑和林一将临时指挥部设在了那间僻静的书斋,

  墙上挂起了苏公馆的平面图和人物关系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时间线和疑点。

  锁定“陆家”为关键方向后,韩笑和林一分头行动,

  动用一切可用的明暗渠道,挖掘这个沉寂了近三十年的家族信息。

  韩笑负责“故纸堆”的深度挖掘。他再次潜入苏公馆阁楼那尘封的故纸堆中,

  这次目标更加明确——寻找任何与陆家相关的蛛丝马迹。

  在泛黄的信札、旧合同、甚至喜庆丧葬的礼单中,他努力拼凑着陆家败落后的轨迹。

  终于,在一本夹杂在旧账册中的、苏家老仆记录的流水簿里,发现了几条简短却至关重要的信息:

  “宣统二年春,陆家遣散仆役,管家周福携幼主明远(时年七岁)投奔粤籍舅公,据闻欲往南洋谋生。”

  “民国五年,闻周福病故于槟榔屿,其子(即陆明远)下落不明。”

  “民国二十年,有陌生客商打听苏家近况,形迹可疑,疑与旧事有关。”

  这些零碎的信息,勾勒出陆家嫡孙陆明远的基本轮廓:

  幼年遭变,随老仆远走南洋,成年后可能曾悄然返回上海窥探。

  一个背负着家族深仇、隐忍多年的复仇者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与此同时,林一则活跃于上海滩的市井深处。

  他寻访那些可能还记得陆家旧事的老街坊、曾与陆家有过往来的旧商号后人,

  甚至通过特殊渠道,联系上几位早已离开苏家、散居各处的陆家旧仆。

  过程曲折而艰难,许多人讳莫如深,唯恐惹祸上身。

  但重金与技巧之下,还是有所收获。一位住在南市贫民区、

  年近古稀的陆家老花匠,在得到绝对保密的承诺后,颤巍巍地回忆:

  “明远少爷……小时候很聪明,眼神亮亮的……家败那天,

  他躲在门后,看着老爷被人抬出去,那眼神……就变了,冷得像冰……

  周管家带他走的时候,他才那么点大……唉,造孽啊……”

  另一条线索来自一位曾在南洋货轮上工作的水手,

  他模糊记得几年前,船上有一位沉默寡言的年轻账房,气质阴郁,

  自称姓“卢”(与“陆”音近),在上海下船后便不知所踪,

  其样貌特征与“精益文具公司”经理的描述有几分相似。

  碎片化的信息,从故纸堆和活人口中汇集而来,逐渐拼凑出陆明远的人生轨迹:

  幼年目睹家族惨变,流落南洋,成年后秘密潜回上海,隐姓埋名,伺机复仇。

  有了陆明远的基本画像,下一步便是将他与苏公馆近期出现的“陌生人”对上号。

  韩笑和林一开始重新梳理苏鸿昇遇害前数月内,所有出入苏公馆或有密切往来的人员记录。

  重点放在了那些非核心亲属、非日常仆役,却有合理理由接近苏鸿昇的“外人”身上。

  家庭医生赵先生、几位常来的生意伙伴、定期上门维护古董字画的匠人、

  以及……约莫半年前开始,经一位已故老友引荐、

  偶尔上门与苏鸿昇鉴赏交流书画的一位“古董商”。

  此人大约三十岁年纪,自称卢文轩,来自广州,言谈举止斯文有礼,

  但对上海商界不甚热衷,只对古玩字画痴迷。

  苏鸿昇晚年亦喜收藏,二人颇为投缘,“卢文轩”因此得以数次进入苏公馆书房,观赏苏鸿昇的珍藏。

  老管家福伯回忆,这位“卢先生”确实气质有些特别,不太爱说话,

  但眼光很毒,看画时极为专注,有时还会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临摹些画上的题跋印章。

  “他最后一次来是什么时候?”韩笑追问。

  福伯仔细回想:“大概……就是老爷出事前不到十天。

  那天下午他来了,和老爷在书房赏玩新得的一幅明代山水,

  待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期间我还送过一趟茶点。”

  韩笑与林一立刻将“卢文轩”的特征与线索比对:

  ? 年龄外貌: 三十上下,符合陆明远的大致年龄。

  ? 气质: 斯文但阴郁沉默,与纸张购买者的“气质阴郁”描述高度吻合。

  ? 机会: 能频繁、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苏鸿昇及其书房,

  有充足机会观察、记忆乃至偷偷拍摄苏鸿昇的笔迹(书信、题跋、批注等)。

  ? 技能: 精通书画鉴赏,必然对笔迹笔墨有极深研究,具备高超模仿能力的基础。

  ? 时间点: 最后一次来访距案发时间接近,有充分的准备和作案时间。

  几乎可以确定,这个化名“卢文轩”的古董商,就是潜回上海的陆明远!

  他以鉴赏之名,行窥探模仿之实,为伪造遗嘱做足了准备。

  未完待续!
  http://www.abcsee.cc/36225/3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