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第256章 祖祠秘闻,血脉初鸣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6章 祖祠秘闻,血脉初鸣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省城医院的晨光带着几分凉意,透过纱窗落在绣绷上时,恰好照亮了《百鸟朝凤》中凤凰的眼目——姜芸刚用赤金绣针绣完最后一笔凤眼,针尖挑出的丝线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像真有灵韵藏在其中。病床边的监护仪发出平稳的“滴滴”声,张强的手指不再是无意识蜷缩,而是随着姜芸穿针的节奏,轻轻敲击着床单,指节起落间竟暗合“退晕针”的绣诀韵律。

  “姜芸姐,早饭我买了您爱吃的糖粥,还有张婶要的小米糕。”小满提着食盒走进病房,手语比画的动作比平时轻了许多,她一眼瞥见张强的手指动作,眼睛瞬间亮了,指尖快速比划:“他在跟着您的节奏动!”

  姜芸放下绣针,接过食盒的动作顿了顿——张强的眼皮正在颤动,睫毛上沾着的细汗折射着晨光,他的嘴唇轻轻开合,发出几不可闻的音节。王桂香刚拧完热毛巾进来,见状手里的毛巾“啪嗒”掉在盆里,水声惊得张强猛地睁开眼睛,这次不再是浑浊的缝,而是能清晰聚焦在绣绷上的清明。

  “凤……凤眼的针脚……该用‘滚针’收边……”张强的声音依旧沙哑,却比昨日清晰了不少,他抬起手,虚虚对着绣绷上的凤眼比划,“你这针……偏了半分……”

  姜芸心中一阵激荡,拿起一枚备用绣针递到他掌心:“那你教教我,怎么才算不偏?”张强的手指握住绣针时,指腹下意识摩挲着针尾的防滑纹路,那是合作社定制的赤金针,针尾刻着极小的“苏”字——他当年跟着张师傅学绣时,最爱的就是这种针。

  “手腕要稳……像担着水走过田埂……”张强的手臂微微颤抖,却执意要撑起身子,王桂香连忙上前扶他靠在枕头上。姜芸将绣绷挪到他面前,他的指尖轻轻点在凤眼边缘:“这里……要顺着缎面的纹路……针脚要藏在之前的线缝里……”他说着,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王桂香连忙给他拍背,却见他从枕头下摸出一个皱巴巴的布包,里面是半块磨损严重的玉佩,刻着“佐藤”二字。

  “是他……逼我的……”张强把玉佩塞进姜芸手里,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山崎的副手……佐藤……他说只要我偷到灵泉的位置……还有合作社的客户名单……就给我十万块……让我盖新房娶媳妇……”

  姜芸捏着那枚冰凉的玉佩,玉佩边缘的磨损痕迹说明经常被人摩挲,显然是佐藤常带在身上的东西。“客户名单你给他们了?”她追问,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那名单上有欧洲奢侈品品牌的对接人,若是被山崎拿到,不仅会抢订单,还可能用仿品败坏苏绣名声。

  “没……没全给……”张强喘着气,眼神里满是悔恨,“我抄了份假的……把真名单藏在老祠堂的匾额后面……佐藤发现后打了我一顿……还说要去苏州……找什么祖祠……”

  苏州绣娘祖祠!姜芸心中一紧,昨日林晓说山崎的人打听祖祠位置,如今看来他们的目标确实是祖祠。她刚想再问,主治医生推门进来,看到张强清醒着说话,惊讶地扶了扶眼镜:“恢复速度远超预期!看来你们用‘绣艺唤醒’的方法真有效,不过他还不能长时间说话,得再观察两天。”

  医生走后,姜芸让小满留下照看张强,自己带着那枚玉佩和灵泉地图草稿去了合作社。刚进大门,就见张师傅正拿着放大镜研究一块泛黄的绢布,绢布上绣着模糊的祠堂图案,旁边写着“姑苏绣娘祖祠图记”。

  “师傅,您这是?”姜芸走过去,将玉佩和草稿放在桌上。张师傅看到玉佩上的“佐藤”二字,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是东洋绣商的记号!我年轻时候去苏州参展,见过山崎他爹带过同款玉佩。”他指着绢布上的图案,“这是我托苏州的老伙计寄来的祖祠图,你看这里——”

  张师傅的手指点在绢布中央的位置,那里绣着一座石碑:“这是‘传承碑’,碑上刻着历代绣娘的谱系,还有灵泉的激活之法。老辈人说,祖祠是苏绣的根,灵泉是祖祠的脉,脉随根动,根断脉枯。”他拿起那份草稿,对比着绢布上的祖祠方位,“你看,老祠堂的老桑树,正好和祖祠的‘镇脉树’是同根同源的,这就是灵泉入口和祖祠相连的证据。”

  姜芸心中豁然开朗,之前日记里“灵泉的源头在苏州绣娘祖祠”的伏笔终于有了头绪。她刚要说话,林晓急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的资料:“姜姐,查到了!佐藤带着三个人昨天下午已经坐高铁去苏州了,他们订的酒店就在祖祠附近。另外,我查到佐藤的爷爷曾在抗战时期,带队抢过苏州绣娘的一批珍品,其中就有祖祠传承碑的拓片!”

  “拓片?”张师傅猛地站起来,声音都在发抖,“那拓片上有激活灵泉的关键口诀!当年我师傅说过,传承碑的背面刻着‘三针定脉,血脉认主’,只有姜家直系后人才能看懂口诀!”

  姜芸的心头一震,她想起自己每次进入灵泉空间,指尖接触灵泉时都会有暖流涌动,而民国绣娘日记的封面,恰好绣着姜家的族徽。“师傅,您是说我是姜家直系后人,能看懂那口诀?”她追问,手里的玉佩被体温焐得发烫。

  张师傅点头,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木盒,里面是一本线装的《姜氏绣谱》:“这是你母亲当年交给我保管的,你看最后一页的族谱,你是姜家第二十八代传人。祖祠的传承碑,只有姜家后人的血滴在上面,背面的口诀才会显现。”他叹了口气,“我本来想等你火候到了再告诉你,没想到山崎的人动作这么快。”

  姜芸翻开《姜氏绣谱》,最后一页的族谱用朱砂笔勾勒,她的名字旁边画着一个小小的凤凰图案,和她空间里金针上的图案一模一样。“那现在怎么办?佐藤已经去苏州了,他们有拓片,会不会直接找到口诀?”她急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绣谱的封面。

  “拓片没用!”张师傅笃定地说,“老辈人传下来,拓片上只有碑的正面谱系,背面的口诀是隐刻的,没有姜家血脉激活,根本看不见。佐藤他们去祖祠,大概率是想砸了传承碑,断了灵泉的根!”

  就在这时,姜芸的口袋里传来一阵温热,是灵泉空间的钥匙——那枚从火场里得到的民国绣娘盒子里的“苏绣传承印”。她连忙掏出来,只见印章的印文原本是模糊的,此刻竟浮现出清晰的“姜氏”二字,边缘还泛着淡淡的红光。

  “这是……传承印显形了?”张师傅盯着印章,眼神里满是震惊,“老谱里说,传承印遇血脉、临危局才会显真形,看来现在就是关键时刻。”他看着姜芸,“你不能走,张强还需要你用绣艺唤醒,他肯定知道更多佐藤的计划;我让苏州的老伙计先去祖祠守着,再派几个年轻力壮的绣娘去支援,你在这里坐镇指挥。”

  姜芸点点头,刚要安排林晓去联系苏州的老伙计,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的苏州号码发来的短信:“祖祠有险,传承碑旁藏有日记残页,我是民国绣娘沈曼卿的后人沈玥。”短信下面还附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是祖祠的传承碑,碑前站着一个穿蓝布衫的姑娘,手里拿着半本泛黄的日记,日记封面的图案和姜芸的日记一模一样。

  “沈曼卿!”张师傅看到照片里的日记,激动地说,“她是民国时期最有名的苏绣大师,传说她就是灵泉的上一任宿主!她的后人肯定知道更多灵泉的秘密!”

  姜芸立刻给沈玥回了短信,让她务必保护好日记残页,合作社的人已经出发去支援。放下手机,她看向窗外,合作社的桑叶田在晨光里泛着翠绿的光泽,老桑树的枝干遒劲有力,像在守护着什么秘密。她突然想起张强说真客户名单藏在老祠堂的匾额后面,连忙让林晓去老祠堂取回来,顺便加强老桑树周边的安保。

  回到医院时,病房里传来了轻微的绣线摩擦声。姜芸推开门,只见张强正靠在枕头上,小满握着他的手,教他用盲绣的手法穿针。张强的手指虽然还在颤抖,却能准确地将丝线穿过针眼,他看到姜芸进来,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笑容:“我……我想重新学绣艺,把偷卖的绣品都绣回来,还给合作社。”

  王桂香端着刚熬好的鸡汤走进来,眼圈红红的:“姜芸,强强刚才跟我说,佐藤还让他打听你母亲的嫁衣碎片,说那碎片能感应到灵泉的位置。”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几片暗红色的绸缎,“这就是我上次说的嫁衣碎片,我一直藏着,没想到还有这用处。”

  姜芸接过嫁衣碎片,碎片刚碰到她的手指,就传来一阵温热的触感,口袋里的传承印也跟着发烫。她将碎片放在绣绷上,碎片上的绣线竟和《百鸟朝凤》的丝线相互吸引,自动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凤凰图案。“这碎片里有母亲的绣魂,也有灵泉的气息。”姜芸轻声说,“佐藤想要它,就是想靠它找到灵泉空间的准确位置。”

  张强看着那凤凰图案,突然说道:“佐藤说……说祖祠的传承碑砸了之后,灵泉就会变成普通的水,到时候他们就能用化学试剂仿制灵泉的效果,垄断苏绣市场。”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他还说,等拿到灵泉和传承碑,就把合作社的绣娘都挖到他们的工厂去,用机器绣冒充苏绣卖。”

  姜芸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山崎的野心远比她想象的要大,他们不仅想要灵泉和苏绣的技术,还要毁掉整个苏绣的传承。她拿起绣绷上的赤金绣针,在《百鸟朝凤》的凤凰翅膀上绣了一针“飞针”,针脚凌厉而有力,像凤凰即将展翅高飞。“他们不会得逞的,”姜芸的声音坚定,“苏绣的根在绣娘的指尖,在传承的血脉里,不是一块石碑、一口泉水就能毁掉的。”

  傍晚时分,苏州的老伙计发来消息,说佐藤带着几个人已经到了祖祠门口,试图强行闯入,被守在那里的绣娘和村民拦住了。沈玥也发来消息,说日记残页里记载着激活灵泉的完整口诀,除了“匠心、传承、团结”三要素,还需要“血脉认主,碑前献艺”——也就是说,姜芸必须亲自去祖祠,在传承碑前绣一幅代表苏绣最高技艺的作品,才能彻底激活灵泉,让灵泉不再受反噬。

  姜芸看着病床上已经能独立绣出简单缠枝莲纹样的张强,又看了看手机里沈玥发来的日记残页照片,照片上的残页写着:“泉映绣,绣映心,心映脉,脉承祖。”她知道,自己必须去苏州了,张强已经能靠自己的意志唤醒绣艺,而祖祠和灵泉,才是苏绣真正的根基。

  她拿起传承印,印文的“姜氏”二字在灯光下泛着红光。她对林晓说:“你留下来照顾张强,帮他回忆更多佐藤的计划;我带小满去苏州,小满的盲绣是苏绣的创新技艺,说不定献艺的时候能用得上。”她顿了顿,看向窗外的老桑树,“告诉张师傅,我会带着传承碑的口诀回来,让灵泉和苏绣,都能好好传承下去。”

  深夜,姜芸和小满坐上了去苏州的高铁。高铁穿梭在夜色里,姜芸拿出《姜氏绣谱》,借着灯光翻看。绣谱的最后一页,除了族谱,还有一行小字:“祖祠碑前,绣凤凰于飞,可召泉灵。”她看向身边正在用手语默写绣诀的小满,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知道,这次去苏州,不仅是守护祖祠和灵泉,更是要揭开灵泉的终极秘密,让苏绣在传统与创新中,真正展翅高飞。
  http://www.abcsee.cc/36255/2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