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第260章 莲心入梦,灵泉微澜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0章 莲心入梦,灵泉微澜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天色微明,晨曦刺破夜幕的最后一丝黑暗,为那片焦黑的废墟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昨夜的喧嚣与混乱已经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井然有序的忙碌。合作社的绣娘们,连同闻讯赶来的村民和贫困村的姐妹们,自发地组成了清理队伍。男人们戴着手套,用铁锹和撬棍清理着沉重的断壁残垣;女人们则拿着扫帚和簸箕,小心翼翼地从灰烬中筛选出还能抢救的丝线、绷架和半成品。

  没有人指挥,却有着惊人的默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眼神里却燃烧着一团不灭的火。那团火,是愤怒,是坚韧,更是对未来的希望。

  姜芸一夜未眠。她坐在村委会临时腾出的办公室里,桌上摊着那枚“苏绣传承印”和那枚刻着“莲”字的金针。窗外,是重建家园的交响乐;窗内,是跨越百年的寂静回响。

  她的目光,始终无法从那枚金针上移开。

  “莲……”她轻声念着,指尖反复摩挲着那个字。一个模糊的念头在她心中愈发清晰:这枚金针,与空间里的那枚,本是一对。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她闭上眼睛,心神沉入意识深处,尝试进入那个熟悉的灵泉空间。

  然而,以往一念即至的入口,此刻却像是隔了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模糊而遥远。她能感觉到空间的存在,却无法触及。昨夜的透支、灵泉的反噬预警,以及那场惊心动魄的大火,让她的心神疲惫到了极点。

  姜芸没有放弃。她深吸一口气,将桌上那枚刻着“莲”字的金针紧紧握在掌心,金针的冰凉触感仿佛一股清泉,让她纷乱的思绪稍稍安定。她再次集中精神,这一次,她不再是强行“闯入”,而是像一个迷路的孩子,轻声呼唤着家的方向。

  “莲……是你吗?”

  就在她念出这个名字的瞬间,异变陡生!

  掌心的金针忽然发出一阵温热,与空间里那枚金针的共鸣感前所未有地强烈。她眼前的黑暗仿佛被一道光劈开,那个熟悉的、氤氲着雾气的入口,缓缓向她敞开。

  姜芸心神一振,毫不犹豫地踏了进去。

  空间里,一切如故,却又似乎有些不同。

  灵泉池的水位依旧很低,池底的淤泥也还在,但那圈刺目的红色纹路,似乎比昨夜淡了一些。最重要的是,当她将手中那枚刻着“莲”字的金针带入空间时,另一枚悬浮在绣绷旁的金针,竟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如同久别重逢的故人。

  两枚金针,一虚一实,在空中遥遥相对,针尖指向彼此。一缕肉眼可见的、淡金色的光线,从两针之间连接起来,在灵泉池上方形成一个微弱的能量场。

  池中的浑浊灵泉,仿佛受到了这股能量的牵引,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旋转。那些淤泥和杂质,被逐渐卷向池底,泉水虽然依旧浑浊,却多了一丝流动的生机。

  “咔哒。”

  一声轻响,姜芸循声望去,只见那本民国绣娘日记,正自动翻动着书页。这一次,它没有停在“泉水竭,匠心续”那一页,而是继续向后翻去,最终停在了空白的一页。

  紧接着,在空白的纸页上,一个娟秀而有力的字迹,缓缓浮现出来。

  “莲心。”

  只有两个字。

  姜芸的心脏猛地一跳。

  莲心!这就是那位民国绣娘的名字!

  原来,她的名字,就藏在这枚与她心意相通的金针里。原来,昨夜她呼唤的“莲”,并非凭空猜测,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灵魂感应。

  “莲心……”姜芸轻声念着这个名字,仿佛看到了百年前,一位名叫莲心的女子,就坐在这方绣绷前,手持金针,用她的匠心与生命,滋养着这一汪灵泉。

  泉水竭,匠心续。

  原来,续的不仅是泉水,更是这份以心传心的传承。

  就在这时,日记本上的“莲心”二字旁,又浮现出几个更小的字:“双针合,灵归源。”

  双针合……姜芸看着空中遥相呼应的两枚金针,瞬间明白了什么。她尝试着,将手中那枚“莲心”金针,朝着空间里那枚金针靠近。

  当两枚金针的针尖轻轻触碰在一起时,“嗡”的一声,整个空间都为之震动!

  那道连接两针的金色光芒瞬间大盛,如同一轮小太阳,照亮了整个空间。光芒笼罩下,灵泉池中的旋转骤然加速,一股股精纯至极的灵气从池底喷薄而出,浑浊的泉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澈!

  虽然水位没有回升,但水质的改善,却是天翻地覆!

  姜芸能感觉到,自己与空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那股因为反噬预警而产生的虚弱感,也消散了大半。

  她成功了!她找到了暂时缓解灵泉危机的方法!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当光芒散去,两枚金针恢复了平静,姜芸发现,那枚刻着“莲”字的金针,针柄上的“莲”字已经变得黯淡无光,仿佛所有的灵性都耗尽了。而空间里的那枚金针,则显得比以往更加璀璨。

  “双针合,灵归源……”姜芸喃喃自语。原来,激活灵泉需要付出代价。这枚来自外界的“钥匙”,在完成使命后,便失去了灵性。

  她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明悟。传承,本就是一场前赴后继的接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莲心绣娘在百年前留下这枚“钥匙”,或许就是为了等待她这个后人,在最危急的时刻,打开这扇门。

  心神退出空间,窗外的太阳已经升起老高。姜芸将那枚变得黯淡的“莲心”金针与“苏绣传承印”一同珍重地收好,推门走了出去。

  林晓和玛利亚正在指挥大家分类抢救出来的物资,看到姜芸出来,林晓立刻迎了上来。

  “芸姐,你脸色好多了!昨晚没睡好吧?”

  “我没事。”姜芸笑了笑,目光扫过忙碌的人群,“损失统计得怎么样了?”

  “大部分绣品和技术资料都保住了,主要是仓库建筑和一些设备毁了。”林晓递过来一个文件夹,“这是消防队和警方初步调查的报告。纵火证据确凿,那个日本汽油桶就是物证。不过……”

  林晓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警方说,山崎株式会社在日本的律师团队已经介入,试图将此事定性为‘商业纠纷中的意外’,并且提出了引渡山崎雄一的请求。他们在国际上找了很有名的律所,恐怕……接下来的国际专利战和这场纵火案,会纠缠在一起,非常难打。”

  姜芸接过报告,翻看着,眉头微蹙。山崎的势力比她想象的更根深蒂固,他们不仅要抢夺“苏绣”的名号,还要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颠倒黑白。

  “他们的目的,是想拖延时间,用法律程序耗尽我们的精力。”玛利亚走了过来,她的表情同样凝重,“姜芸,我必须提醒你,接下来的‘非遗扶贫成果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山崎的人很可能会在展会上发难,利用舆论攻击你的‘化学固色技术’,质疑你的‘非遗传承’资格。”

  “我知道。”姜芸的眼神平静而坚定,“他们想打舆论战,我们就用事实说话。他们想打法律战,我们就用证据反击。”

  她举起手中的《苏绣化学固色技术手册》,又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给绣娘们分发新丝线的张强。

  “事实是,我们的技术让苏绣重获新生;证据是,我们的绣娘,哪怕是曾经犯过错的人,也愿意用生命去守护它。”

  她的目光转向张强。此刻,他正用那只没受伤的左手,一丝不苟地将一捆捆桑蚕丝按照颜色和品级分类,动作笨拙却异常认真。王桂香则在他身边,默默地帮忙整理,时不时递上一块毛巾。母子俩的身影,在晨光中构成了一幅劫后余生的温情画面。

  “玛利亚女士,我需要你的帮助。”姜芸转向玛利亚,“关于这枚‘苏绣传承印’和它的溯源编码,我们该如何让它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

  玛利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走对了关键一步。这个编码系统,是你们最核心的武器。我会立刻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知识产权部门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为你们申请‘非遗数字化保护与溯源’的试点项目。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你们建立一个安全、透明、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来支撑。”

  “数据库?”姜芸有些陌生。

  “是的,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档案库。”林晓补充道,“每一件盖上印章的绣品,从蚕丝的来源,到绣娘的针法记录,再到编码的生成,所有信息都将被记录在这个分布式账本上,公开透明,且无法被任何人篡改。这将是对抗山崎最坚实的证据长城。”

  区块链……数字档案库……这些新名词让姜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让她看到了清晰的路径。

  “好!”她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就建这个长城!”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海外号码。

  姜芸犹豫了一下,接通了电话。

  “请问,是姜芸女士吗?”电话那头,是一个温和而标准的普通话女声。

  “我是,您是?”

  “我姓陈,是陈嘉豪的姐姐。我弟弟……他托人带话给我,说有一件关于山崎株式会社的、非常重要的东西,必须亲手交给你。他现在……情况很不好,山崎的人不会放过他。他希望你能去一趟香港。”

  姜芸的心猛地一沉。

  陈嘉豪!那个在巴黎事件中,看似被山崎控制,实则立场暧昧的港商。他手里,会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在刚刚明朗的棋局上,又落下了一颗充满变数的棋子。

  姜芸握着电话,看着眼前这片正在重建的废墟,看着身边并肩作战的伙伴,又想起了远在香港、生死未卜的陈嘉豪。

  前方的道路,似乎又多了一条充满未知的岔路。
  http://www.abcsee.cc/36255/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