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内阁议政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次辅李邦华紧随其后,接口道:“袁首辅所言,实乃老成持重之见。陛下,漕运、盐政,皆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地。

  其中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宛若百年老树之根须。试点推行,确为稳妥之举,然试点之选,尤需匠心,必要择那阻力相对最小、基础相对较好、最易短期内见到成效之处着手,方能为后续全面推广积攒经验、树立榜样、减少阻碍。臣亦附议袁首辅,淮安、长芦或可考量。”

  徐光启则是双眼放光,情绪明显激动,他尤其对“天工兴国”与《开拓条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陛下!陛下!此五策实乃强国之基,富民之本!格物致知,实学兴邦,正当其时!

  《开拓条例》若能妥善施行,不仅可获取海外无尽之资源,缓解本土人地之压力,更能将我华夏先进之农工技艺、礼仪文明、圣贤之学,远播于蛮荒,泽被于万代,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

  臣虽年迈,愿亲自参与相关细则之拟定,尤其是负责选拔、培训那些精通农学、水利、测量、医药之专门人才,随开拓队伍远行,确保能在新土扎根繁衍!”

  兵部尚书王在晋的关注点始终在军事与安全层面,他沉声道:“陛下,海防强化,水师扩建,乃开拓海外之根本保障,亦是帝国海疆安泰之基石。然,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蛟龙、福建、台湾三部水师,各有传统与侧重,需明确其主次职责,科学划分防区,建立统一高效之协调指挥机制,方能如臂使指,形成合力。

  天命军参与海防守备及内部应急,亦需进行针对性之两栖作战与治安维稳训练,并与专业水师建立紧密之联络与配合程序。”

  户部尚书李长庚的指尖轻轻划过文书上关于开支的部分,脸上却不见往日的愁容,反而带着一丝从容:“陛下,诸策皆需巨额投入,此乃必然。然,仰赖陛下圣明,上天庇佑,如今天下风调雨顺,工商繁荣,去岁国库岁入折合银元已逾两亿之数,而岁出不到两亿,年年皆有结余。目前国库存银,折合银元高达十三亿之巨!”

  他声音不禁提高了几分,带着自豪,“钱粮之事,陛下无需过度忧虑!然,臣之职责所在,仍需强调,款项需用在刀刃上,预算需精准编制,确保每一枚银元都能发挥最大效用,并需建立审计监督,严防贪墨浪费,确保财政健康,可持续地支持陛下之宏图大业!”

  工部尚书宋应星早已按捺不住,他兴奋地搓着手:“陛下!工部必当全力以赴,做陛下新政之马前卒!无论是漕运所需之新式器械、轨道材料,还是开拓所需之远洋海船、勘探工具、筑城机械,乃至天工院各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研究,臣定当督促属下及各大官营工坊,精益求精,务求实用、耐用、高效、廉价!必以最新、最好之器物,支撑陛下之开拓大业!”

  这时,一直静听的卫国公张国纪清了清嗓子:“陛下!此《开拓条例》,实乃点睛之笔!我皇家商会旗下诸多商号、工坊,早已蓄势待发!

  海外市场广阔,资源丰富,若能打通航路,建立稳固据点,不仅可销我大明之丝绸、瓷器、茶叶、工业制品,更可获取本土稀缺之木材、矿产、香料、橡胶等原料,大利可图!

  商会愿积极响应,组织最精干的商队与工匠,并动员民间资本,共同投身此千古未有之盛事!只是……”

  他略一停顿,看向林墨白,“这资金流转、风险担保,还需林行长鼎力支持啊!”

  皇家银行行长林墨白捏了捏眉心:“陛下,诸位大人。银行方面,已做好准备。可为此《开拓条例》专门设立‘海外开拓基金’,提供低息乃至无息的启动贷款,并开发相应的海上保险、汇兑业务,以降低开拓者的财务风险与资金流转成本。

  国库充盈,银根宽松,正是推行此类长期战略投资的最佳时机。然,臣仍需强调,风险管控不可或缺,每一笔贷款都需严格审核开拓计划之可行性,确保资金安全,避免呆坏账积累,方能长久支持陛下之战略。”

  朱啸静静地听着每一位重臣的发言,目光在他们之间流转,将每个人的关切、建议、支持与顾虑都尽收眼底。

  他知道,这些声音代表着帝国不同方面的利益与智慧,既是阻力,也是助力。待众人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如同金铁交鸣:

  “诸公所言,皆乃老成谋国、深思熟虑之论,朕心甚慰,亦深受启发。”

  他先肯定了众人的参与,随即语气转为无比坚定,“然,诸公亦当明见万里。如今之大明,非前朝暮气沉沉之象。国库充盈,岁入颇丰,存银巨万,此乃财力之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此乃民心之基;天工院新技术层出不穷,格物之学日新月异,此乃科技之基;蛟龙水师初露锋芒,天命军兵强马壮,此乃武力之基

  四基已固,若仍固步自封,畏葸不前,只知在旧纸堆上修修补补,则今日之盛世,终将如昙花一现,被内部滋生的蠹虫和外部虎视眈眈的西夷所侵蚀!朕意已决,此五策,必须推行,且要雷厉风行地推行!”

  他目光如炬,扫过全场:“袁先生、李先生所虑之阻力,朕深知,亦已有应对之策。吏治革新,便依袁先生之言,自上而下,先从京官及行省督抚考起,树立标杆,逐步推开。漕运、盐政试点,亦按李先生之议,聚焦淮安、长芦,集中力量,务求速效!

  徐先生热心实学与开拓,人才选拔与技术标准制定,便请多费心血。王先生,水师协调与陆军配合之具体章程,兵部需尽快拿出详细方案。

  李尚书掌度支,需统筹规划,确保重点领域投入,亦可依林行长与张国公之言,从开拓收益、盐政革新、商业税收中开辟新财源,实现良性循环。

  宋尚书,工部乃新政之引擎,望尔等能不断推出利国利民之利器!张国公,商会之动员能力,朕寄予厚望。林行长,金融之活水,乃开拓之血脉,望你精心运作,控风险,促发展!”

  天启皇帝最后总结道:“具体施行细则,便由内阁牵头,会同相关部院、皇家商会、皇家银行,根据今日所议,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斟酌,查漏补缺,拟定详尽周密、可落地执行之章程,再报朕最终御览裁定。

  朕要的,不是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的空谈文章,而是能够破开迷雾、指引航向、切实推动大明向前迈进的行动纲领!望诸公摒弃门户之见,搁置争议,以国事为重,以黎民为念,助朕,完成此番开天辟地之革新大业!”

  阁臣与重臣们深知这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纷纷收敛心神,躬身领命,声音前所未有的整齐与洪亮:“臣等遵旨!必当同心协力,完善方略,助陛下成就万世不朽之中兴伟业!”
  http://www.abcsee.cc/36274/5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