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我在后宫开冥途 >第408章 阎王爷也得看我脸色行事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08章 阎王爷也得看我脸色行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西苑黄土道上,棺木缓缓前行,七十二名内侍抬着那副薄得几乎载不动灵魂的黑漆楠木椁,脚步沉重如拖铁链。

  天光灰白,风里带着深秋的寒意,卷起纸钱纷飞,像是无数冤魂在低语送行。

  可就在棺行至西苑断桥前时——

  狂风骤起!

  不是从天边来,也不是自林间出,而是凭空炸开,仿佛地底有巨兽吐息。

  七十二盏随葬魂灯,无火自燃,幽蓝火焰腾空而起,如莲花绽放,围成一道环形结界,将棺椁牢牢护在中央。

  火焰不摇,不灭,竟逆风而立,森然肃穆。

  线清立于风口,一袭素衣猎猎翻飞,发丝如刀割般贴在脸上。

  她双手捧着那枚干涸血符,指尖冰凉,心却滚烫。

  她等这一天,已等了整整七日。

  七日前,主人断气那一刻,天地无声,唯有昭冤台碑文突变,留下“暂不得归”四字,如同一道封印,也像一句誓约。

  她的肉身已朽,魂魄未散,意识沉入冥途边缘,与那千百年积怨的碑心、玉玺残魂悄然共鸣。

  她不是求轮回,也不是贪长生,她是要把自己炼成律令本身。

  风声呼啸中,线清抬起眼,望向远处昭冤台的方向。

  那里,碑影孤矗,黑石如墨,仿佛一只俯瞰人间的眼睛。

  她闭上眼,默数心跳。

  第一刻——风停半息。

  第二刻——蓝焰微颤。

  第三刻整!

  她猛然睁眼,足尖一点,身形如燕掠出,直冲昭冤台基座。

  守卫惊觉欲拦,却发现双腿如陷泥沼,动弹不得;监葬太监张口欲喝,喉咙却像被无形之手扼住,发不出半点声音。

  线清跪在碑前,双手高举血符,嘶声念出最后咒契:“以命织律,以怨凝章,判官遗令,代天执纲!”

  血符离手,飘然贴上碑心。

  刹那间——

  轰!!!

  整座昭冤台剧烈震颤,千年不动的碑石裂开一道幽深缝隙,如同睁开的竖瞳。

  血符化作一道猩红流光,没入其中,随即,金纹自裂隙蔓延而出,如蛛网覆盖全碑。

  天空骤暗,云层翻涌如沸,一道灰金色诏令自虚空浮现,龙蛇盘绕,字字如钟鸣:

  “敕封沈氏青梧为‘幽冥守序使’,代天监察人间帝王百代罪愆。”

  风止,火熄,天地寂静。

  唯有那道诏令悬于高空,久久不散。

  而在皇宫最深处,御书房内。

  萧玄策正批阅清明司首批候选人名录,朱笔悬于纸上,忽觉心头一刺,如针扎魂。

  他猛地抬头,眼前景象骤变——

  不再是檀木案几、黄卷奏折,而是一片苍茫云海。

  云端之上,一人玄袍广袖,黑发如瀑,手持一支新生判魂笔,笔尖垂落一线幽光,照见尘封史册:先帝弑储、皇子暴毙、贵妃冤死……桩桩件件,历历在目。

  正是沈青梧。

  她眸光冷冽,如霜刃扫过人间权柄,声音不高,却穿透三界六道:

  “从今往后,你的每一次赦免,都要经我点头。”

  萧玄策浑身一震,怒极反笑,猛拍龙案:“荒谬!朕乃天子,何须向死人低头?”

  他抓起茶盏狠狠摔下,瓷片四溅。

  可话音未落——

  案上玉玺突然自行翻转,底部朝天,原本空白的印基竟浮现出一行细小篆字,漆黑如渊:

  “沈令不允,旨不成章。”

  萧玄策僵在原地,瞳孔骤缩。

  他缓缓伸手触碰那行字,指尖传来刺骨寒意,仿佛不是玉玺在说话,而是整个地府的意志,借她的名,压上了他的江山。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

  她不是死了。

  她是超越了生死。

  她不再需要宫殿、位份、宠爱,也不再受皇权辖制。

  她成了规则的一部分,成了悬在帝王头顶的那把看不见的刀。

  只要这紫禁城一日有冤,只要这人间尚存不公,她的名字就会在碑上回响,她的意志便会在冥途震荡。

  他握紧拳头,指甲嵌入掌心,眼中风暴翻涌。

  不甘?当然不甘。

  可更深处,竟有一丝近乎敬畏的颤栗。

  他喃喃出口,声音低得只有自己听见:“沈青梧……你赢了。”

  与此同时,哨境之外,冥雾滔天。

  断言踏着佛光疾驰而至,袈裟破风,额角渗血。

  他一眼望去,只见玉玺残魂竟自皇宫飞出,金光黯淡却执拗不散,悬浮于冥途裂隙之上,与昭冤碑心光芒交织,形成一道横跨阴阳的桥梁。

  他怔住了。

  片刻后,他仰天长叹,声音悲怆而震撼:“原来如此……她不是升阶,也不是成神。”

  “她是把自己炼成了法则。”

  “阎王爷也得看她脸色行事。”

  冥雾深处,无人回应。

  但那一瞬,所有滞留宫中的冤魂都停下了哀嚎,仿佛感知到了某种更高层次的存在正在降临。

  而在终审祭坛的台阶之下,线清静静伫立,手中香炉微温。

  她不知未来如何,只知主人未归,碑文未改,清明寺的灯火才刚刚点燃。

  她轻轻拂去肩头落叶,低声呢喃,像是汇报,又像是承诺:

  “主人,清明司已立,碑文不朽。”线清在终审祭坛前跪了整整一夜。

  香炉中最后一炷魂引香缓缓燃尽,青烟袅袅升起,在冷月照耀下竟不散不消,反而如墨笔勾勒,一寸寸凝聚成一道人形轮廓——眉骨清峻,眼尾微扬,一袭素色宫裙曳地无声,正是沈青梧生前的模样。

  夜风拂过,虚影不动,唯有那双眼睛,寒如深潭映星,静得能吞下整个尘世的喧嚣。

  “主人。”线清嗓音轻哑,指尖抚过香炉边缘,“清明司已立,碑文不朽,您该去投胎了。”

  虚影微微偏头,似笑非笑:“投胎?”她声音极淡,却像冰刃划破长夜,“我若走了,谁来盯着他低头?”

  话音落时,天地忽静。连冥雾都停滞了一瞬。

  她抬手,五指轻挥,那缕由香火凝成的残魂便如雪融风化,碎作万千光点,随风四散,飘向九州八荒。

  每一点微光落地,皆沉入地脉深处,藏于古井、老槐、断剑、残碑之中——自此,凡有冤魂夜哭之地,每逢子时三刻,总有一道模糊身影立于月下,不言不动,只静静听着那些未诉尽的悲鸣,记下那一字一句的姓名与罪愆。

  人间不知,幽冥已变。

  数日后,晨雾未散,一名小宫女奉命清扫昭冤台基座。

  扫帚刚触到碑脚,忽然“啊”地惊叫出声,跌坐在地,脸色惨白如纸。

  原来那千年不动的碑石正面,竟多了一行极细的小字,隐于原有铭文“赎期无尽”之下,若非近看几不可见。

  字迹清瘦冷峻,笔锋如刀削石,赫然是三个字——

  “我说了算。”

  宫女抖如筛糠,想喊人来瞧,可喉咙发紧,竟发不出声。

  她眼睁睁看着那三字在日光下微微泛出一丝暗金光泽,仿佛刚被刻下不久,还带着执笔者的余温。

  风起,碑前铜铃轻响。

  一声,两声,三声……像是回应,又像是低笑。

  与此同时,遥远的冥途尽头,灰金色天幕之下,一道身影静静伫立。

  她不再穿宫装,也不持判魂笔,只是负手而立,衣袍无风自动,周身流转着不属于生死任一方的气息。

  她望着人间紫禁城的方向,唇角微扬,眸中映出万家灯火,却唯独聚焦于那座最深的宫殿。

  “这才刚开始。”

  她轻语落下,脚下大地悄然裂开一线,无数游魂自九渊涌出,跪伏于冥途两侧,无声叩首。

  他们的怨气不再混乱躁动,而是有序汇聚,化为一条横贯幽冥的光河,直通昭冤台底——那是新律令的脉络,是她亲手织就的审判之网。

  而在人间,无人察觉,御书房内一面尘封已久的铜镜,其表面正悄然浮现出一层极淡的霜痕。

  夜未至,镜已醒。
  http://www.abcsee.cc/36364/4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