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茶烟清寂·往昔如潮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汉东的暮色,总是来得悄无声息。

  陆则川没有让司机跟随,独自一人将车开到城西一处僻静的园林式茶馆。

  这里不挂牌,只接待熟客,是他偶尔需要绝对安静时才会来的地方。

  要了一间临水的静室,点了一壶上好的普洱。

  他没有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上,而是择了窗边一张略显随意的藤编坐榻,让自己可以更放松地倚靠着。

  侍者悄无声息地布好茶具,点燃一支味道极淡的檀香,便躬身退了出去,轻轻拉上了移门。室内顿时只剩下煮水的咕嘟声,以及窗外假山石上潺潺的流水声。

  茶汤初沸,橙红透亮,注入白瓷杯中,氤氲起带着陈香的热气。

  陆则川没有立刻去品,只是看着那热气在微凉的空气中袅娜升腾,变幻着形状,最终消散于无形。

  就像很多抓不住的东西。

  今天,是高芳芳的忌日。

  他上午去看了她。墓园很安静,她的墓碑前已经有人放了一束新鲜的百合,大概是母亲吴慧芬来过了。

  他站在那里,没有带花,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了许久。

  脑海里闪过的,是许多早已被岁月尘封的画面。

  他们婚姻的最初,未必没有过温情脉脉的时刻。

  她也曾在他深夜伏案时,为他端来一碗温热的汤;也曾在他为某个政策难题焦头烂额时,用她并不算深刻的见解,试图宽慰他。那时,他是真心以为,这会是一段举案齐眉、安稳度日的姻缘……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是发现她眼底偶尔闪过的、对更高位置夫人圈子的向往?还是察觉她与父亲高育良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希望借助陆家权势更进一步的期盼?亦或是,当她口中的“我们”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我爸说”、“我们家”的时候?

  他并非没有察觉那些细微的算计,只是那时,他以为那是人之常情,是身处这个圈子难免的俗念。他选择了包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他给了她陆太太应有的尊荣,也给予了高家作为姻亲的照拂。

  他以为,日子可以就这样过下去。直到某一刻……那层温情的面纱被残酷地撕开,即便再怎么装聋作哑,自欺欺人也瞒不住,

  或许是之前出访欧洲时真相被沈墨书点破才被彻底撕开的,

  ……

  时过境迁,很多事,他不想再细想!

  高育良希望女儿嫁得好,这份为人父的私心,他后来也能理解几分了。

  而高芳芳……她后来的恐惧,她的逃避,直至最后那般决绝地离开……

  ……

  陆则川端起微凉的茶,抿了一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开。

  他恨过她的欺骗吗?或许吧。但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连他自己都难以厘清的情绪。有被背叛的愤怒,也有看到她最终走向毁灭时的……一丝怜悯,甚至是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

  如果他当时能更早察觉,能用更果断的方式处理,而不是困于身份和局势的考量,她是否不会走到那一步?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理智压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高芳芳选择了用最极端的方式,将所有的纠葛、恐惧与不堪,连同她自己的生命,一同埋葬。

  她或许以为,这样就能永远活在他的记忆里,以一种被怜悯、被怀念的姿态。

  想到这里,陆则川的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带着伤感的弧度。

  ——她真傻啊!

  ……

  官场沉浮这么多年,他见过太多人,太多事。

  有人为权痴狂,有人为利奔走,有人在高处不胜寒,有人在底层挣扎求存。

  高育良从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一步步深陷权力的泥潭,最终却能在大厦将倾前主动坦白,选择了一种近乎自我放逐的救赎,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剧性的清醒?

  而他自己,从一名怀揣理想的青年,走到今天这个执掌一方的位置,手中权柄愈重,心却愈发如履薄冰。

  权力是什么?是责任,是枷锁,是照亮前路的光,也是滋生黑暗的影。它能成就一番事业,也能轻易将人异化。

  他时常提醒自己,要敬畏权力,更要敬畏赋予他权力的人民。

  茶壶中的水又沸了,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重新注水,泡第二道茶。茶汤颜色更深,滋味也更醇厚。

  他怀念那个刚刚踏入仕途、一心只想做点实事的自己吗?或许吧。但那时的青涩与单纯,早已被岁月和经历磨砺成了如今的沉稳与坚韧。

  他并不后悔走上这条路,只是这条路越往前走,同行者越少,能倾诉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暮色渐浓,窗外已亮起星星点灯的灯火,倒映在水中,随着涟漪轻轻晃动。

  陆则川独自坐在茶室里,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茶。

  过往的恩怨、官场的规则、人性的复杂、肩头的重任……

  所有这些,都在这清寂的茶烟中,慢慢地沉淀,发酵,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融入了这无边的夜色里。
  http://www.abcsee.cc/36834/4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